第387章 大宋天子

在一個寒冬的午後,大宋天子回京了。敬請記住我們的址:匕匕小說://ыqi.me。

這次回京,趙匡胤沒有得到京城百姓熱烈的歡迎。

每個百姓眼都帶着詢問和疑惑,隊伍在長街走着,趙匡胤的馬車沒有一點動靜,所有人都有點不安。

趙匡胤坐在馬車忍不住搓了一下手,然後乾咳了幾聲。

使自己的臉色慢慢平穩下來後,趙匡胤對馬車伕吩咐道“掀開車簾。”

馬車有太監服侍,聽到趙匡胤這話後,太監立馬跪在了地“聖,您龍體有恙,不可吹風。”

趙匡胤微微凝眉,只是冷冷重複了一下自己剛纔的話“掀開車簾。”

太監和馬車伕相互望了一眼,最後很無奈的將車簾掀開。

一股寒風吹了進來,趙匡胤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可他的身子卻坐的筆直,他雙眼注視着前方,他要讓所有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他偉岸的身姿。

他沒有說任何一句話,但只要讓百姓看到他趙匡胤還活着行了。

而事實的確如此,在車簾掀開的剎那,街的百姓頓時沸騰了。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希望,只要趙匡胤還在,他們這些大宋百姓有希望,天不變,他們仍舊可以安穩的過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想要的是這麼簡單。

馬車走了一路,百姓歡呼了一路,這想從低谷被打壓後的反彈,這反彈很高。

時間慢慢,馬車終於來到了皇宮前,武王趙德昭帶着所有羣臣在宮門前迎接,趙匡胤從馬車下來的時候,臉色蒼白的可怕。

所有的大臣突然都跪了下來,他們高呼聖,他們的語調帶着一絲悲嗆……

街的事情他們都知道了,他們不是那些百姓,因此他們對於趙匡胤的這些作爲再清楚不過了,趙匡胤冒着生病的危險做出這樣的事情,他只是想要安穩朝局罷了,他想要大宋的百姓知道,這大宋會一直輝煌下去。

這是一個君主該有的修養。

寒風吹來,趙匡胤的腳突然滑了一下,身旁的太監連忙扶着,武王趙德昭突然撲了去“父皇……”

趙匡胤看着自己的這個兒子,眼角頓時溼潤了起來,他發現在皇權之爭,自己的兒子跟自己是一條心的,他雖然知道自己的父皇病重,可仍舊沒有做出關閉城門亦或者拖延隊伍的行爲。

如果他趙匡胤真大死在了半途,那麼自己的這個兒子以監國的身份登基,也不是不可,可是他沒有這麼做,原來自己並沒有完全喪失親情。

趙匡胤拍了一下自己兒子的肩頭,微微頷首“辛苦你了,起來吧。”

趙匡胤說完這些後,一名太監高聲喊道“聖回宮。”

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趙匡胤的儀仗進了皇宮,大臣尾隨而入,進得大殿,趙匡胤望了一眼衆臣,說道“朕生病了,但這大宋江山不能亂。”

羣臣伏地,皆言大宋萬歲。

趙匡胤猛烈的咳嗽了幾聲,每一聲咳嗽彷彿都要咳出血來,而每一聲咳嗽在那些大臣聽來,都彷彿針尖刺進了心臟一般。

不安,除了不安還是不安。

柳味在堂下微微擡頭看了一眼趙匡胤,心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這一關趙匡胤怕是過不去了,只不知他會做怎樣的安排。

咳嗽終於慢慢平復了下來,趙匡胤望着羣臣,說道“朕需靜養,從今以後,朝堂之事由晉王和武王兩人負責,希望諸位愛卿能夠盡興輔佐。”

這個消息出來之後,所有人都很震驚。

一直以來,趙匡胤都是想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的,可如今怎麼要晉王也負責監國?

難道在趙匡胤的心,發生了什麼變化?亦或者在北伐途,晉王對趙匡胤做了什麼,他威脅趙匡胤將皇權慢慢移交給自己?

每個人心都有自己的猜測,但這話既然是趙匡胤說的,那他們誰都無法反駁。

武王趙德昭的心被突然擊打了一下,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爲何要做出這樣的決定,所以他直視自己的父皇,可趙匡胤卻在一聲輕嘆後,宣佈了退朝。

-----------------------------------------------

朝退之後,趙匡胤便回後宮休息去了,御醫急匆匆趕來診斷,可是並未診斷出任何病情。

武王趙德昭離開皇宮的時候有些恍惚,他隱隱有一種很不安的感覺,可這不安的感覺到底從何而來,又讓他很迷糊。

他本以爲自己離成功已經很近很近了,可後來才發現一切都不過是幻覺。

寒風吹在臉有些生疼,晉王回去的時候並沒有感到多麼的高興。

今天趙匡胤的決定對自己來說是很有好處的,讓自己負責監國,那也是說自己是有機會成爲皇的,算自己用非法的手段謀取了皇位,對天下羣臣來說也是有理可言的,因爲聖說過要自己監國,所以他是有過要立自己爲下一任皇位繼承人意思的。

可他的心並不好受。

在那麼一刻,他的內心突然受到了良心的譴責。

他很清楚趙匡胤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那是爲了他們趙家江山他纔會這麼做的,武王趙德昭是不錯,可他還不足以撐起整個大宋,而且如果趙匡胤執意要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的話,無論是他晉王還是魏王都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大宋只怕要陷入爭權奪利的混亂之了。

可讓自己當皇帝不同了,晉王對自己的手段還是很自信的,他相信只要自己當皇帝,一定武王趙德昭能夠穩定時局,到時大宋還是大宋,甚至會更加的輝煌。

趙匡胤考慮的長遠全面,爲了大宋安穩,他只有犧牲自己的兒子了。

晉王這樣想着的時候,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他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的皇兄,如果不是自己的皇兄,他趙光義也不過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罷了,是他的皇兄打南闖北爲他們趙家打下了一片天下的,可如今的他卻做出了毒殺自己皇兄的事情。

不安的愁緒在蔓延,晉王在心暗暗下了一個決定。

第210章 臨敵第370章 矛頭直指第492章 證死第156章 亂市第122章 前緣誤第21章 盤龍棍第81章 夜變第277章 挑戰第48章 洗冤第480章 夜襲第125章 餘韻第508章 變故第224章 赴南唐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159章 端州事第261章 上元節第382章 秋風第90章 傳言有幻第403章 隱世第209章 何以信第194章 對敵之前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535章 安排第141章 一場離別賦第246章 李煜的才情第548章 折兵第510章 疑慮第275章 夜攤第152章 幕後人第227章 競惹風塵第72章 世間遺憾第435章 一夜喜樂第64章 灌湯包第59章 傳之天下第313章 圍而不攻第351章 才子不才第133章 大膽提議第291章 狼性第518章 節外生枝第216章 河漲第357章 你跳我跳第500章 民心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152章 幕後人第255章 朝難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68章 翠明樓第508章 變故第352章 春深時節第297章 聰明人第392章 破局第248章 戰爭第424章 夜宴第511章 皇命第458章 長城險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189章 初步想法第390章 佈局第169章 區別對待第136章 回朝第328章 開春大事第122章 前緣誤第43章 上達天聽第421章 新年近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500章 民心第81章 夜變第107章 帝王心術第508章 變故第100章 吳生第282章 驚覺第547章 再去衙門第457章 隆州城破第304章 殺人者第117章 放榜第250章 俱不敢言第434章 喬遷第24章 風雨亂第240章 殺人第120章 京郊第303章 誣陷第289章 同仇第265章 潛伏危機第325章 巾幗女子第169章 區別對待第180章 詭計第394章 變天第224章 赴南唐第372章 李煜失蹤第225章 生意外的生意第75章 外使來朝第45章 運謀第201章 敵蹤第364章 破壞法度第2章 重振柳家第348章 景河書院第404章 算計第143章 郡主的心結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188章 條件
第210章 臨敵第370章 矛頭直指第492章 證死第156章 亂市第122章 前緣誤第21章 盤龍棍第81章 夜變第277章 挑戰第48章 洗冤第480章 夜襲第125章 餘韻第508章 變故第224章 赴南唐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159章 端州事第261章 上元節第382章 秋風第90章 傳言有幻第403章 隱世第209章 何以信第194章 對敵之前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535章 安排第141章 一場離別賦第246章 李煜的才情第548章 折兵第510章 疑慮第275章 夜攤第152章 幕後人第227章 競惹風塵第72章 世間遺憾第435章 一夜喜樂第64章 灌湯包第59章 傳之天下第313章 圍而不攻第351章 才子不才第133章 大膽提議第291章 狼性第518章 節外生枝第216章 河漲第357章 你跳我跳第500章 民心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152章 幕後人第255章 朝難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68章 翠明樓第508章 變故第352章 春深時節第297章 聰明人第392章 破局第248章 戰爭第424章 夜宴第511章 皇命第458章 長城險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189章 初步想法第390章 佈局第169章 區別對待第136章 回朝第328章 開春大事第122章 前緣誤第43章 上達天聽第421章 新年近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500章 民心第81章 夜變第107章 帝王心術第508章 變故第100章 吳生第282章 驚覺第547章 再去衙門第457章 隆州城破第304章 殺人者第117章 放榜第250章 俱不敢言第434章 喬遷第24章 風雨亂第240章 殺人第120章 京郊第303章 誣陷第289章 同仇第265章 潛伏危機第325章 巾幗女子第169章 區別對待第180章 詭計第394章 變天第224章 赴南唐第372章 李煜失蹤第225章 生意外的生意第75章 外使來朝第45章 運謀第201章 敵蹤第364章 破壞法度第2章 重振柳家第348章 景河書院第404章 算計第143章 郡主的心結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188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