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川蜀事

風雪淒寒。敬請記住我們的網址:匕匕奇小說xinыqi.com。

趙普從皇宮離開之後,馬車緩緩在街上走着。

趙普覺得自己有的後知後覺,不過還好,在最後關頭他明白了趙光義的意思。

他很吃驚,他沒有料到京城難民的事情竟然是趙光義一手策劃的,而目的就是爲了有理由去整治川蜀之地。

他是宰相,對於川蜀之地的重要性自然是清楚的,趙光義對川蜀不放心也說得過去,因此,當他發現這點之後,立馬就提出可派人去巡視川蜀,而巡視川蜀的人必須是趙光義信得過的人。

而在整個朝堂之中,趙光義最信得過的人除了蘇另看外還有誰?

他一開始就是準備推薦蘇另看的,不過他很快意識到自己只是個臣子,而身爲臣子,是不應該替聖上拿主意的。

當趙光義提出要蘇另看去川蜀的時候,他很贊成。

但他贊成的原因卻不僅僅因爲這是趙光義提出來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開春之後趙光義要親自北伐,到那個時候京城必定要派人看管,武王和魏王趙光義都不放心,因此一定會帶他們離開,而諸位皇子年齡太小,只要蘇另看離開京城,那麼能夠代替天子管理朝政的就只有他趙普和柳味。

這次趙光義親征,勢必要滅掉北漢,而跟北漢有過接觸的柳味很有可能被趙光義帶去,所以最後由他管理朝政的可能性很大。

有了這個可能性,他自然是要贊成蘇另看去川蜀巡視的。

而只要他管理朝政,他就可以爲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

他趙普是一心爲大宋不假,可他窮怕了,哪怕上次被趙匡胤因爲貪財而被貶官,他仍舊喜歡錢財,喜歡的令他自己都有些難以自拔。

------------------------------------

次日早朝,趙普像事先排練過的般把城外難民的事情說了一遍,而且說完之後,對於川蜀竟然發生這等事情表示震驚。

而趙普說完,朝中大臣紛紛表示要徹查川蜀的事情,趙光義也義憤填膺,詢問何人前往。

這時,就有官員站出來表態,表示願意去當這個欽差,對於這些站出來的官員,趙光義並不表態,直到趙普再次站出來推薦蘇另看後,趙光義纔將目光投向蘇另看,問道:“蘇愛卿,你對此有何看法?”

蘇另看在趙光義開口之後,立馬站出來道:“爲了聖上,臣願意肝腦塗地。”

趙光義點點頭:“愛卿能有此心,朕甚欣慰,既然如此,朕便任命你爲巡察使,代朕巡視川蜀,一定要保障我大宋境內國泰民安。”

蘇另看連連頷首:“臣一定不辜負聖上所託。”

朝中的事情像演戲一般的落下了帷幕,蘇另看成爲欽差,三日後趕往川蜀,川蜀之地在唐之前環境條件很差,但五代十國因爲後蜀在那裡建國,又未經過五代十國的戰亂洗禮,所以此時倒也繁榮的很,蘇另看點了上千侍衛之後,便可出發了。

而在早朝退去之後,柳味嘴角才終於露出一絲淺笑,或者說,他此時才終於明白成爲那些難民是受何人指使,而這個何人到底是何目的了。

從一開始他就覺得城外的難民奇怪,但好在他並沒有把自己的懷疑跟趙光義說,不然趙光義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指不定怎麼對付自己呢。

他柳味在大宋的名氣是很高,但名氣很高,本事很大不一定代表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想在這樣的時代保住性命,關鍵還得看這個時代的天子對你的態度。

趙光義的行爲柳味是能夠理解的,川蜀不穩,無論是誰都不會安心,只是他對於蘇另看去川蜀是否能解決川蜀的問題,表示懷疑。

他並不懷疑蘇另看的本事,只是蘇另看在權謀上擅長,可不一定擅長解決川蜀的事情和衝突,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釀成大禍。

不過這話是說不得的,蘇另看不愛聽,趙光義肯定也不愛聽,趙光義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蘇另看在背後是功不可沒的,因此在趙光義的固定思維中,他覺得這個世上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蘇另看,所以他是堅信蘇另看能夠解決川蜀問題的,自己去給他們潑冷水,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京城風寒,蘇另看要去川蜀的事情很快傳了出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京城一處老宅子裡,兩個人正相對而坐。

這兩人一人姓錢名多,一人姓孫名離。

他們都是趙匡胤秘密組織天子堂中的人。

這個秘密組織除了趙匡胤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趙光義知道,但也只知皮毛罷了,所以,趙光義在登基之後就秘密派人調查過有關天子堂的消息,但至今卻一無所獲。

趙光義找不到有關天子堂的消息是正常的,天子堂裡的人以姓氏來劃分,而他們就隱匿在民間,若沒有趙匡胤的召喚,他們跟普通百姓沒有什麼兩樣。

大隱隱於市,他們就是大宋的普通百姓,趙光義又怎麼可能調查得到他們的消息和線索?

此時兩人端坐老宅客廳,一扭頭就能看到外面飄飛的大學,客廳的暖爐顯然不能抵禦嚴寒,兩人多少還是覺得有些冷。

錢多穿着很舊的棉襖,搓了搓手:“孫老弟,如今嚴寒天氣,你那煤炭生意應該很好吧?”

孫離笑了笑:“託錢兄的福,倒還過得去。”

“家裡可都還安好?”

“安好,也安好了,錢兄的呢?”

“也好了!”

兩人的談話很平常,就像是兩個老朋友尋常交談,可在接下來,他們的話鋒頓時就變了。

“聖上死的不明不白,我們必須爲聖上報仇才行。”錢多本不過是一普通農戶,可此時的他話卻帶着一股殺伐之氣。

孫離頷首,一副視死如歸的摸樣,道:“聖上待我們不薄,我們絕對不能辜負聖上,我們的人已經調查清楚,聖上在北伐途中突然之所以突然得重病,是因爲晉王的人在聖上的飲食中做了手腳,查不出是什麼毒,但絕不會錯。”

這兩人口中的聖上是趙匡胤,而晉王是當今天子趙光義,從他們的用詞上已不難看出他們對趙匡胤的忠心。

“晉王北伐在即,定要招募兵馬,我們趁機混入,找機會刺殺晉王。”

第379章 小英雄第509章 猶豫與抉擇第42章 賭約第332章 京城風波第122章 前緣誤第335章 京城亂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122章 前緣誤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300章 暖冬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5章 京城亂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271章 無心第228章 柳堤成第138章 逼之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71章 聲勢第371章 心思心思第521章 設伏第491章 雨抓第322章 變數第281章 送錢第404章 算計第302章 死亡原因第42章 賭約第187章 風雨來第111章 買題第31章 冷豔女子第212章 殺敵第215章 風襲第503章 山重第435章 一夜喜樂第107章 帝王心術第147章 境內事第9章 香酒香第397章 登基之前第380章 再見李煜第250章 俱不敢言第285章 新機第256章 試其鋒芒第379章 小英雄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220章 亂亂亂第14章 借勢而上第221章 一敗成枯第503章 山重第319章 支援第157章 血的教訓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100章 吳生第324章 豎子無謀第320章 攻城攻城第273章 汴京城的兩大風波第267章 拼命爲之第137章 雖死不辱第303章 誣陷第453章 投降第316章 求見第307章 意想不到的監軍第470章 八仙樓第81章 夜變第161章 勇士當殺敵第454章 暗殺第83章 喜慶第254章 京師第105章 預謀第470章 八仙樓第64章 灌湯包第473章 徹查第552章 不可思議第506章 螳螂捕蟬第220章 亂亂亂第477章 信任第52章 一波又起第203章 赴會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367章 遷都長安第75章 外使來朝第412章 忍下第16章 忽臨大難第382章 秋風第194章 對敵之前第366章 殺之救之第164章 力士第549章 隱匿第354章 相見難第68章 翠明樓第135章 歸心第69章 驚名天下第309章 圍城第446章 襲營第308章 誅心第164章 力士第382章 秋風第280章 棋路
第379章 小英雄第509章 猶豫與抉擇第42章 賭約第332章 京城風波第122章 前緣誤第335章 京城亂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122章 前緣誤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300章 暖冬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5章 京城亂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271章 無心第228章 柳堤成第138章 逼之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71章 聲勢第371章 心思心思第521章 設伏第491章 雨抓第322章 變數第281章 送錢第404章 算計第302章 死亡原因第42章 賭約第187章 風雨來第111章 買題第31章 冷豔女子第212章 殺敵第215章 風襲第503章 山重第435章 一夜喜樂第107章 帝王心術第147章 境內事第9章 香酒香第397章 登基之前第380章 再見李煜第250章 俱不敢言第285章 新機第256章 試其鋒芒第379章 小英雄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220章 亂亂亂第14章 借勢而上第221章 一敗成枯第503章 山重第319章 支援第157章 血的教訓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100章 吳生第324章 豎子無謀第320章 攻城攻城第273章 汴京城的兩大風波第267章 拼命爲之第137章 雖死不辱第303章 誣陷第453章 投降第316章 求見第307章 意想不到的監軍第470章 八仙樓第81章 夜變第161章 勇士當殺敵第454章 暗殺第83章 喜慶第254章 京師第105章 預謀第470章 八仙樓第64章 灌湯包第473章 徹查第552章 不可思議第506章 螳螂捕蟬第220章 亂亂亂第477章 信任第52章 一波又起第203章 赴會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367章 遷都長安第75章 外使來朝第412章 忍下第16章 忽臨大難第382章 秋風第194章 對敵之前第366章 殺之救之第164章 力士第549章 隱匿第354章 相見難第68章 翠明樓第135章 歸心第69章 驚名天下第309章 圍城第446章 襲營第308章 誅心第164章 力士第382章 秋風第280章 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