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

“耶律洪基死了!”

當消息傳到了大宋的時候,範正不由一愣。

趙煦不以爲然道:“生老病死乃是輪迴,耶律洪基已經年近七十,因病去世也是常理,畢竟千年人蔘只能續命,並不能起死回生。

範正搖了搖頭,按照後世的進程,遼道宗應該還有一年多的壽命,再加上還有千年人蔘的調養,只能會壽命更長,本不應該如此早去世。

然而範正雖然是名醫,但是畢竟距離遼國千里,再加上耶律延禧封鎖消息,範正並沒有察覺異常。

“耶律洪基年歲已高,老年昏庸信奉佛教,驕奢淫逸,行事偏向謹慎,這才讓宋遼保持和平,然而同時也讓大宋沒有有機可乘,而耶律延禧剛剛上位,恐怕正是需要立威之時,兩國之間恐怕風雲再起!”範正感慨道。

趙煦微微點頭,他和耶律延禧年紀相仿,自然明白年輕人的想法,耶律延禧剛剛登基,行事定然激進,這固然會給宋遼兩國的關係帶來風險,但是同時未嘗不能給大宋可乘之機。

“無需過度擔心,耶律延禧剛剛登基,定然急於掌控遼國大權,短時間內,不會招惹大宋。”趙煦搖了搖頭道。

“如今遼國傳來消息,讓大宋派遣使者前去弔喪!不知陛下如何決策!”範正躬身道。

趙煦冷笑一聲道:“西夏和遼國乃是翁婿之國,西夏前去弔喪乃是理所應當,而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國,又豈能前往遼國弔喪,朕決定不派遣使者前往遼國,激怒耶律延禧。”

“不派遣使者前去弔唁!”範正不由一愣,隨即恍然明白趙煦的意圖。

趙煦作爲帝王,行事自然並不依賴自己的喜好,大宋立志一統天下,耶律延禧剛剛登基,定然會受不了此辱,衝動之下,必將犯錯,這就給了大宋可乘之機。

範正想了想,勸說道:“官家三思,遼宋雖然並非翁婿之國,然而根據澶淵之盟卻是兄弟之國,再說兩國並沒開戰,當初該有的禮儀必不可少,理應派人前去弔唁。”

範正知道後世的記載,耶律洪基去世之後,大宋並未派遣使者弔唁,而這一次,範正準備勸說趙煦改變這一決策。

“派遣使者前去弔唁!”趙煦眉頭一皺,不解的看着範正。

範正點頭道:“當年仁宗去世,耶律洪基對前來報喪的宋使假惺惺的說道,宋遼兩國已經四十二年沒有戰爭了,並進行舉國祭奠,而如今三十六年匆匆而過,耶律洪基去世,官家則可以對遼使說,兩國已經七十八年沒有戰爭了,並對耶律洪基大加祭奠。”

趙煦眉頭一皺,隨即略微思索,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任誰都知道大宋最大的敵人就是遼國,而大宋想要擊敗遼國之前,那就必須滅掉西夏,如果大宋大肆宣揚宋遼已經七十八年沒有戰爭,並對耶律洪基的行爲大加祭奠。

日後大宋對西夏開戰,定然讓耶律延禧投鼠忌器,就算耶律延禧力排衆議,決定對宋戰爭,一旦戰事陷入不利,耶律延禧擅自開戰之罪必將會遭到反噬。

“此邪方何名?”趙煦哈哈一笑,毫不諱言道。

範正苦笑一聲道:“聽說遼國爲耶律洪基的諡號爲道宗,此方名爲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果然方如其名。”

趙煦仔細思索,不禁拍案叫絕。

此方一出,大宋僅僅需要假惺惺的幾句話,就能讓遼國自縛手腳。

“來人!傳禮部尚書蘇軾!”趙煦大手一揮道。

很快,蘇軾應召而來,躬身道:“微臣見過官家!”

趙煦對蘇軾下令道:“遼國前來報喪,耶律洪基駕崩,諡號道宗,其在位期間,宋遼兩國和睦,兩國七十八年未發生戰爭,兩國百姓安居樂業,實乃天下帝王道德模範,朕聽聞其去世大爲悲痛,你立即在邸報上刊發道宗去世的訃告,昭告天下,道宗爲宋遼和平所做努力,對其大加褒揚。”

“啊!”

蘇軾頓時訝然,他沒有想到趙煦竟然對耶律洪基如此推崇,然而他沒有想到,耶律洪基在位期間,趙煦帶領大宋蒸蒸日上,幾次欲發生大戰,還是遼道宗最終剋制,算起來耶律洪基還是大宋崛起的恩人。

“同時,你親自帶隊前往遼國弔唁!以表達大宋對道宗的敬意。”趙煦鄭重道。

蘇軾乃是大宋的禮部尚書,乃是大宋對外的最高官員,由蘇軾親自弔唁遼道宗耶律洪基,足以表達大宋對耶律洪基的重視。

“臣遵旨!”蘇軾鄭重道。

當下,蘇軾領命,立即在邸報上刊發耶律洪基的訃告,並對耶律洪基的一生進行高度評價,稱讚其爲歷代帝王道德模範。

“大宋對我大遼先帝的評價,老臣回國之後定然如實向新帝稟報。”

北上的車隊中,遼國使者大爲感動道,他沒有想到大宋竟然對耶律洪基如此高的評價。

蘇軾一臉悲痛道:“如今我宋遼已經七十八年無戰事,此乃中原王朝和草原王朝從未有過的和平,道宗陛下居功至偉,官家希望兩國將這份和平繼續傳承下去,爭取達到百年和平,不,是兩百年、三百年的和平。”

“多謝大宋官家吉言!”遼國使者恭敬道。

如果是之前,遼國使者定然不相信大宋對先帝會如此推崇,如今大宋公然在邸報上盛讚耶律洪基的事蹟,又派出名滿天下的蘇軾蘇大學士前去弔唁耶律洪基,可謂是隆重至極。

蘇軾帶着大宋使節一路北上,很快就穿過邊境,來到了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

看着同樣漢人裝扮,同樣漢人面孔的燕雲十六州百姓,蘇軾感慨不已,因爲這裡是大宋最大的痛,燕雲十六州一日沒有收回,大宋就一日不得安寧,始終處於遼國的威脅之下。

更讓蘇軾警惕的是當大宋使節的車隊經過的時候,燕雲十六州的漢人露出警惕的眼神,惟有極少文人得知他乃是堂堂蘇大學士的時候,這才露出一點點善意,但也是僅限對他的文采欣賞,對大宋卻沒有絲毫的歸屬感。

“大宋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恐怕很難!”蘇軾不由一嘆道。

然而蘇軾並沒有停留,而是直接的跟隨遼國使節來到了上京。

“什麼,大宋對皇爺爺盛讚,稱其爲天下帝王道德楷模!”

遼國新帝耶律延禧聞訊,難以置信道。

“我朝和大宋已經有了七十八年的和平,先帝在世數十年,更是未動刀兵,讓宋遼兩國百姓安定,此乃歷朝帝王皆未有的盛事。”遼國宰相蕭兀納盛讚道。“非但如此,其還派出名滿天下的蘇大學士前來弔唁!”更有遼臣得意道。

蘇軾的詩詞別說在大宋就在遼國也是大名鼎鼎,更別說其乃是大宋的禮部尚書,大宋此舉可以說給足了遼國面子。

而一旁的耶律章奴冷哼一聲道:“大宋小皇帝野心勃勃,突然對大遼示好,定然包藏禍心,還請陛下明鑑。”

這個時代雖然不懂道德綁架的危害,向來小人之心的耶律章奴敏銳的察覺其中的不對勁。

蕭兀納冷哼道:“大宋示好乃是包藏禍心,難道耶律大人認爲大宋對遼國淡然處理,甚至不來弔唁讓先帝難堪纔是正理?”

蕭兀納乃是耶律洪基留給耶律延禧的輔國重臣,而耶律章奴乃是新帝的心腹,二者天然有矛盾衝突,二人早就相互看不慣,此刻終於爆發衝突。

耶律延禧剛剛登基,正需要蕭兀納這等老臣的支持,當下安撫道:“大宋或許是在還皇爺爺盛讚宋仁宗的恩情!既然大宋如此識趣,我大遼不能怠慢。”

耶律延禧心中有鬼,只想着讓耶律洪基的葬禮風風光光的辦下去,顯示他的純孝,大宋的舉動正合他之意。

“對了,大宋的使節已經到了,西夏使節在何處?”耶律延禧冷聲道。

耶律章奴低頭道:“啓稟官家,西夏使節由南仙公主帶領,已經進入了遼國境內。”

耶律延禧冷哼道:“當年西夏屢次求親,皇爺爺這才恩准,如今皇爺爺過世,李幹順作爲孫女婿怎麼不親自前來。”

遼國官員頓時低頭不語,按照民間的習俗,李幹順作爲孫女婿的確應該親自前來,而李幹順作爲西夏皇帝,自然不能無辜離開西夏數月。

其實如果是平時,西夏由耶律南音帶領西夏使節弔唁並不失禮,而和大宋的隆重相比,西夏本就國小,再加上還有孫婿的關係,頓時引起了耶律延禧的不滿。

很快,西夏和大宋兩隊使節前後到達遼國上京,名滿天下的蘇大學士頓時搶了所有人的風頭。

得到趙煦授意的蘇軾更是親自爲遼道宗耶律洪基寫下祭文,其文采飛揚,更對遼道宗的功績百般歌頌,讓遼國上下顏面大增。

而另一旁信心滿滿前來的耶律南仙,看到這一幕頓時傻眼,她原本以爲自己親自前來已經是極大地重視了,卻沒有想到大宋竟然派出了蘇軾蘇大學士,更在大宋境內對遼道宗揚名。

對比之下,西夏卻極爲尷尬,她原本想要藉此機會尋求遼國對西夏支援,也大受挫折,好在有識大體的遼國宰相蕭兀納爲其圓場,這才獲得一批援助,但是卻和她之前的目標相差甚遠。

範正沒有想到道德綁架的邪方非但對遼國有效,竟然還有意外收穫,若是讓他知道遼國上京的事情,定然做夢都會笑醒。

然而範正很快笑不出來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邪方道德綁架的反噬。

“漠視人命!”

“劊子手!”

“當代白起!”

………………

當大理之戰結束,衆人感嘆邪醫範正斡腹之謀的邪方的同時,更是對其以人爲蝗的邪方感到驚恐。

更別說在東路軍的縱容下大理百姓死傷慘重,據不完全統計,足足有數十萬之多。

如此恐怖的數字,一下子將邪醫範正的形象毀於一旦,更讓範正飽受指責。

“當初白起下令坑殺四十萬降卒天下一片譁然,而今日死在邪醫範正以人爲蝗邪方下的大理百姓只多不少。”

不少衛道士怒氣沖天道。

“那幾十萬大理人乃是西南夷和滇東三十六部殺的,並不關邪醫範正的事情。”有人反駁道。

一個儒生冷哼道:“白起下令坑殺四十萬降卒,難道就是白起自己挖的坑麼?誰下的令,誰就要承擔罪過。”

“可是邪醫範正擅長醫國之術,其邪方救下的百姓只多不少。”也百姓爲邪醫範正辯解道。

“醫國之術!依我看是邪醫範正更擅長的是滅國之術!”

“救人是救人,殺人是殺人,自古功不抵過,邪醫範正救人再多,也擋不住其劊子手的事實。”

開封城內,一衆老夫子怒聲道。

很快,這種思潮在開封城悄然蔓延,不少人看向範正的眼神多了極爲古怪。

一直以來,邪醫範正的名聲就不好,而如今更別說沾染了數十萬條人命,更讓文人盛行的大宋心中隔閡,對範正多了很多牴觸。

更有不少年老固執的官員不停的上書,要求嚴懲範正,以安撫大理,都被趙煦一一駁回。

“道德綁架!”

範正聞訊苦笑不已,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成爲自己邪方的受害者,他竟然也遭到了道德綁架。

大宋士大夫難道不知道自己的邪方乃是戰爭期間所用,難道不知道他帶領東路軍滅掉了大理,不!他們都知道。

然而他們卻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們只盯着範正以人爲蝗的邪方害了多少人,同時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範正。

“相公莫要生氣,相公爲大宋盡心盡力,無論是官家還是百姓都看在眼裡的。”李清照安慰道。

範正冷哼一聲道:“道德綁架,爾等可知道此邪方可是出自於範某之手,範某既然創出此邪方,就能破解道德綁架!”

範正早已經查明,對其道德綁架大多是一些頑固的老夫子,這一次,他要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63章 趙家算計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6章 酒爲詞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41章 雙全法第406章 花柳病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502章 和平收復燕雲十六州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154章第376章 熱射病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92章 冷鍛甲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1章 治癒心疾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412章 以人爲蝗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161章 震天雷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38章 醫燈長明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406章 花柳病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65章 開封火災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10章 蝴蝶效應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91章 上架感言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503章 父死子繼和兄終弟繼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24章 齊聚太醫局第76章 趙佶受傷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78章 打石膏法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76章 熱射病500.第500章 正方:統一戰線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26章 金融之戰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260章 範衙內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153章 邪方再現472.第472章 《白蛇傳》
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63章 趙家算計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6章 酒爲詞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41章 雙全法第406章 花柳病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502章 和平收復燕雲十六州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154章第376章 熱射病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92章 冷鍛甲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1章 治癒心疾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412章 以人爲蝗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161章 震天雷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38章 醫燈長明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406章 花柳病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65章 開封火災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10章 蝴蝶效應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91章 上架感言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503章 父死子繼和兄終弟繼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24章 齊聚太醫局第76章 趙佶受傷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78章 打石膏法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76章 熱射病500.第500章 正方:統一戰線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26章 金融之戰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260章 範衙內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153章 邪方再現472.第472章 《白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