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組建商部

“宋商!”

一衆官員聽到此言,不由恍惚!

對於邸報上的倡議宋商的文章,一衆官員自然也看到過,然而當時紛紛對其嗤之以鼻,無人相信。

畢竟在一衆官員的印象中,商人皆是囤積居奇,以次充好的奸商,想讓他們遵循宋商的理念,簡直是癡人說夢。

而如今大量的糧商送來平價的糧食,直接顛覆了一衆官員的原來的觀點。

“商人真的轉性了?”

衆人一臉不可思議道。

爲首的糧商卻鄭重道:“自古以來,商人皆受世人歧視,這其中奸商的原因佔據了大多數原因,當宋商的理念傳開之時,我等頓時羞愧自如,今日起,我等商賈決定奉行宋商的理念,讓商賈從大宋之害變成大宋之利,就從此次水災開始,讓世人重新認識商賈,我等亦能爲國效力。”

“好!諸位有報國之心,本相大感欣慰。”範純禮朗聲道。

“多謝範相公成全!”

一衆糧商紛紛抱拳道。

當下,隨着一衆糧商運來大量的平價糧食,鄆城甚至整個災區的糧價很快趨於平穩。

“宋商!有此理念商賈之害盡去也!”

“商人竟然有如此好心?”

大宋商賈踐行宋商理念,往災區送往大量平價糧食,立即引起了一片譁然。

一直以來,商人都是趁火打劫的角色,災年商賈趁火打劫的行爲可謂是屢見不鮮,讓人痛恨不已,而如今商賈竟然轉了性子,竟然開始主動運來平價的糧食。

“宋商!”

消息傳到了開封城,趙煦也爲之愕然,他沒有想到商賈真的做出了改變。

範正在一旁冷笑道:“官家真的以爲很多糧商乃是核心的商賈麼?官家可以想一想,什麼人手中的糧食最多?”

“士大夫?”

趙煦豁然驚醒,大宋並不抑制土地兼併,很多土地都集中在士大夫之手,與其說之前的糧商乃是黑心的奸商,不如說是其背後貪婪的士大夫。

有時候糧商所賣的糧食價格高,不如說其進價的糧食就高,這個時代運輸並不方便,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糧價節節攀高。

“範太丞又豈能保證這不是這些商賈的僞裝,僅僅是爲了讓朝廷成立商部罷了。”趙煦皺眉道,自古以來對商賈的偏見讓他對商賈始終無法放下戒心。

範正哈哈一笑道:“僞裝又如何?這世間又有誰沒有私心,只要他們能夠爲災區送去平價糧食,爲朝廷分憂,官家只要對此等行爲大加褒獎,自然會引起無數商賈效仿,到那時,宋商的理念已經傳遍大宋,商賈之害盡去也。”

趙煦微微點頭,無論這些商賈的動機如何?只要朝廷對此順勢利導,讓無數商賈效仿,定然能夠讓宋商理念大行於世。

反之,如果朝廷對於商賈爲國分憂的行爲不予理睬,日後恐怕再也無人願意爲災區送平價糧食。

“傳旨,對一衆前往災區送平價糧的糧商大加褒獎!”趙煦大手一揮道。

只是口頭的表揚而已,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爲。

“官家英明!”範正恭惟道。

隨着朝廷大加褒獎一衆糧商,立即在商賈中引起了一片譁然。

世人並不怕做好事,就怕做好事還落不到好,如今一衆糧商爲災區運去平價糧食,立即引來了官家的褒獎,這讓一衆商賈大爲振奮。

“可以開啓第二步計劃了,義莊即將開始爲災區募捐!”中醫院內,範正對着樊三明鄭重道。

“多謝東家指點!”樊三明鄭重一禮道。

經過數年的發展,義莊的規模已經頗爲宏大,遍佈了所有的大宋各路,更是在救助災民,幫助赤貧之人渡過難關。

而每每遇到重大災難的時候,義莊都紛紛倡議募捐,屢屢爲朝廷排憂解難,尤其是第一次平夏城之戰的時候,義莊足足爲朝廷募捐了數十萬貫的善款,大大解決了朝廷的財政緊張的壓力。

每每有災禍爆發的時候,醫家義莊都會舉行捐款,如今黃河水災,義莊都是如此。

而每年義莊捐款的主力則是醫家,而如今此次黃河水災捐款,醫家並沒有直接捐獻錢財,而是捐獻的一批醫療物資,直接奔赴黃河水災第一線。

“這一次醫家沒有捐款,不知道又是誰捐款第一。”

開封百姓頗爲期待道。

“依我看,定然是皇家銀行!皇家銀行日進斗金,別說是萬貫,就是捐款十萬貫也是九牛一毛。”一個市民猜測道。

“非也,皇家銀行乃是朝廷管轄,所有的利潤需要上交朝廷,若需錢財直接撥付黃河水災即可,自然不會走捐款之路。”一個書生搖頭道。

他熟知朝廷的規格流程,自然對國營作坊流程頗爲了解,自然知道銀行利潤的分配。

而且皇家銀行乃是皇家所有,自然不會讓個人捐款來博取善名。

“依我看,定然是豐樂樓,其如今可是大宋第一酒樓,其名下的酒更是暢銷大宋,日進斗金。”一個百姓猜測道。

“豐樂樓捐款了,捐了一千貫!”

很快,豐樂樓捐款的消息傳來,不少百姓微微點頭,豐樂樓捐了一千貫,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也算是中規中矩。

“春風樓捐款五百貫!”

“八仙樓捐款八百貫!”

……………………

隨着一個個捐款的消息傳開,開封城無數商賈紛紛慷慨解囊!很快,義莊收到了善款就高達了十萬貫之多。

“掌櫃,我們捐多少!”

孫羊正店內,一個夥計向孫掌櫃問道。

如今各大酒樓和大型商賈皆踊躍捐款,想要一改商賈的形象,踐行宋商的理念。

“等!”孫掌櫃面無表情道。

“等什麼?”夥計不解道。

孫掌櫃不慌不忙道:“等樊三明樊掌櫃!”

“樊三明?”夥計不解道。“樊三明已經加入了醫家,再說如今醫家目前所捐的都是藥物和醫者,早已經到達水災前線。”

孫掌櫃搖頭道:“樊三明雖然加入醫家,成爲藥商,然而其在醫家卻是有股份的,爲醫家釀造酒精,供應整個天下,他可是獲利頗豐。更別說樊三明乃是宋商的發起人,他的捐款才至關重要。”夥計頓時若有所思。

“還不快去打探!”孫掌櫃朗聲道。

“是!”

小夥計得令,立即跑了出去。

很快,孫羊正店的小夥計匆匆而來,稟報道:“啓稟掌櫃,樊三明捐款三千貫。”

“此事當真?三千貫!樊三明瘋了,這恐怕是他的大半身家。”孫掌櫃驚呼道。

小夥計鄭重點頭道:“千真萬確,此事都已經在開封城轟傳。”

“樊三明好氣魄!”孫掌櫃沉思片刻,深吸一口氣道。

“那我們…………。”小夥計問道,剛纔孫掌櫃可是說了,要看着樊三明來捐款。

孫掌櫃踱步片刻,最終一咬牙道:“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

“五千貫!”小夥計頓時驚呼。

要知道孫羊正店的早已經不是昔日的餐飲龍頭,無論是賣出的酒水還是孫羊正店的生意,都已經大不如從前,五千萬貫恐怕已經是孫羊正店和孫掌櫃的全部身家了。

“不錯,我就是要用全部身家放手一搏。”孫掌櫃決絕道。

隨着豬肉盛行,主打羊肉的孫羊正店早已經沒落,就連他當初高價買的白酒配方也已經過了保護期,如今白酒配方已經公開,孫羊正店生產的酒快速直銷,現在早已經不復當年的盛況。

而如今孫羊正店想要一鳴驚人,那就必須出其不意,此次義莊捐款就是一個天賜良機。

很快,當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的消息傳出再一次引爆了開封城。

“瘋了!”

一衆開封百姓目瞪口呆,之前醫家雖然捐款萬貫,但是那是因爲醫家的規模和體量頗大,萬貫對其並不算什麼,而一個沒落的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自然沒有可比性。

“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並不是他只捐五千貫,而是他孫掌櫃只有五千貫!”一個商戶感嘆道。

開封城內並沒有多少秘密,孫羊正店的情況衆人也看在眼中,而孫羊正店如此瘋狂的行爲,也讓衆人歎爲觀止。

一時之間,原本沒落的孫羊正店瞬間成爲開封城的焦點。

“對了!說起來我等很久未到孫羊正店了!”不少開封百姓恍然道。

原來孫羊正店乃是開封首屈一指的酒樓,無數人都曾前往品嚐美食,如今這才發現已經很久未去了。

“同去!同去!”

一旁的同伴欣然道。

孫羊正店如今風頭正盛,再加上孫羊正店原本的名聲,勾起了他們興趣,一時之間,孫羊正店座無虛席,甚至外面還排着很多人等待,這可是孫羊正店很久未有的盛況。

“諸位對不住了,小店客已滿,其他酒樓同樣美味,諸位莫要衝動消費。”孫掌櫃出面賠罪道。

一旁的等候的食客卻毫不在意道:“孫掌櫃可以衝動捐款,我等自然也可以衝動消費,孫羊正店乃是大宋老店,我等自然要鼎力支持。”

孫掌櫃見狀,只能的無奈的鄭重一禮,以示感謝。

隨着孫掌櫃和樊三明的大手筆捐款,整個大宋也掀起了一場場捐款浪潮,上到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甚至青樓妓女都慷慨解囊。

隨着捐款總額節節攀高,整個大宋都震驚於商賈的大手筆。

商賈的反常舉動,自然也傳到了朝廷,先是宋商理念,後是平價糧食,如今又是大手筆的捐款賑災,讓朝廷看到了一個大爲迥異的商界。

“不知諸位大人對商賈的舉動,有何評判!”趙煦環視四周朗聲道。

蘇頌率先出列道:“啓稟官家,目前大宋商賈奉公守法,而且主動平抑糧價,捐錢捐物,朝廷應該多加褒獎。”

蘇頌此言並無不妥,畢竟以如今商家的正義之舉,哪怕是最固執的老夫子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楊畏眉頭一皺道:“宰相大人所言有理,然而諸位都心知肚明,商賈之所以如此慷慨大方,乃是因爲其有更大的意圖,商部!”

楊畏此言一出,滿朝皆寂。

商部此事在朝中已經爭議多日,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如今宋商的理念橫行,讓商賈之害降到低點,商賈之利大增。

“此乃商家的詭計罷了!還請官家莫要被其矇蔽。”不少大臣紛紛上奏道。

按照他們對商家以往的瞭解,若非爲了成立商部,這些商賈定然不會如此僞裝自己。

趙煦聞言,頓時陷入猶豫之中。

範正見狀反問道:“諸位認爲商賈的行爲有錯麼?還是認爲商賈就應該囤積居奇,愛財如命,哄擡物價!諸位大人是願意看到這樣的商賈還是願意看到原來的商賈。”

一衆大臣頓時沉默,如今踐行宋商理念的商賈簡直讓人無可挑剔,而原來的商賈則是人人喊打。

“人人皆求上進,商賈亦然,商賈經商,朝廷收稅,此乃天經地義,成立商部乃是對商人的一種保護,畢竟朝廷收了商賈的錢了不是,就連街頭惡霸都知道收保護費,難道官府連街頭惡霸也不如?”範正冷笑道。

“商稅?”

趙煦深吸一口氣,商稅成爲改變他最重要的因素。

他雄才大略,想要一統天下,必定離不開錢財的支撐,而商稅則是朝中賦稅的重中之重,成立商部固然是對商賈的一種保護,同時也是對朝廷賦稅增長的保證,更別說如今的宋商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傳旨,朝廷開始籌備商部事宜!”

趙煦正中下令道。

“臣等遵旨!”

百官不由一震,躬身領命。

官家同意組建商部,此事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畢竟大宋賦稅之中,商稅已經高達七成,宋商理念盡醫商賈之弊。

然而組建朝廷第七部可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數月時間方可成立。

很快,朝廷籌備消息的傳出,整個開封商界頓時喜極而泣,他們商家被世人歧視千年,如今朝廷成立商部,他們終於等來了正名的機會。

一時之間,義莊的捐款更是憑空再多三成。

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63章 趙家算計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22章 太學慘案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291章 《鍘美案》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265章 開封火災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7章 清照醉酒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167章 西夏反應第63章 趙家算計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350章 殷墟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49章 甲骨文第419章 龍尾關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261章 醫學院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157章 持久戰第110章 東坡肉第397章 年號:元符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301章 武舉開始468.第468章 方臘第373章 商部
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63章 趙家算計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22章 太學慘案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291章 《鍘美案》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265章 開封火災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7章 清照醉酒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167章 西夏反應第63章 趙家算計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350章 殷墟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49章 甲骨文第419章 龍尾關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261章 醫學院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157章 持久戰第110章 東坡肉第397章 年號:元符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301章 武舉開始468.第468章 方臘第373章 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