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

他們熟讀史書,自然明白範正的猜測並非杞人憂天,宋遼之間不可能一直和平下去。

一旦戰爭一起,沒有長城作爲屏障,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沒有火藥,沒有冷鍛甲,大宋恐怕真的有滅國之危。

此刻他們才瞭解範正爲何如此激進,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他惟有劍走偏鋒,使用邪方,讓大宋在最短的時間強大起來。

爲此,他放棄前程、棄文從醫,邪醫範正一首首千古名篇傳世,沒有人認爲他若參加科舉會落榜。

爲了拯救大宋,免讓自己的妻兒家人遭難,他不惜揹負惡名,採用以人爲蝗的邪方,以最快速度,最小的損失平定大理,不惜揹負數十萬人命的罪孽。

只求大宋更加強大,在日後的一統天下大勢之下,增加勝算,然而卻無人理解他,反而百官彈劾於他。

範正悲憤道:“範某不想日後的草原鐵騎踏破中原,開封城置於戰火之下,衣冠南渡的悲劇再次重演,大宋都城被迫南遷,範某認爲溫暖適宜,遠離北方鐵騎的杭州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百官沉默,若是沒有範正種種邪方,一旦遼國舉國來攻,大宋恐怕真的會重蹈西晉衣冠南渡的悲劇,到時候,長江天險定然是天然屏障,而金陵毗鄰長江,置身於鐵騎之下,更南的杭州的確是上上之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範正聞言再度吟詩一首。

好詩,又一首千古名篇,若是平時他們定然如癡如醉,如今卻如坐鍼氈,因爲範正諷刺的正是他們。

範正繼續道:“到時候溫暖的江南讓人沉醉,恐怕又有誰會想着北上收復中原,範某空有一腔報國之志,然而大宋早已經浪費了大好機會,範某也垂垂老矣,臨終之際,只能將直兒拉到牀前叮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千古名篇,又一首千古名篇!”

整個垂拱殿早已經麻木了,範正竟然在朝堂之上,連作三首千古名篇,衆人彷彿又回到了當初範正和李清照互傳情詩,一首首千古名篇震撼文壇。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範太丞才真正的文醫雙修!”蘇頌嘆聲道。

大宋早已經形成十八層地府的神仙體系,百姓篤信佛道,相信輪迴,而唯獨醫家認爲人死如燈滅,這句死去元知萬事空正是醫家的理念。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正兒,如果爲父老去,若是大宋收復燕雲十六州,你也家祭無忘告乃翁!”範純禮聽到此言,竟然有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感覺,不由悲從心來。

範正搖了搖頭道:“不,父親,孩兒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甚至要讓大宋在父親有生之年,收復燕雲十六州。”

範正安慰了父親之後,環視衆臣道:“我們如今擁有了火藥武器、冷鍛甲神臂弩,戰馬的數量大大增加,疆土達到了最鼎盛之時,若是大宋如此強大,依舊不能一統天下,怎能寄託於後人,因此範某不惜背上罵名,無視數十萬大理百姓的性命,也要讓大宋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大理,儘可能的爲大宋增加實力,節約時間,以應對大宋最強大的敵人。”

百官聞言,再無之前的道德綁架的趾高氣昂,畢竟範正此舉並無一點私心,而是全心全意的爲了大宋。

“當然範某也並非鐵石心腸,戰爭期間各拼手段,這並不爲過,然而如今大理之地,如今其已經歸順大宋,範某並不會對其有任何歧視,同時也會派遣醫者前往大理,籌建醫院,研究西南瘴氣毒物,以研製解藥救治大理百姓。”範正話語一轉道。

“說得好!之前是大理百姓,自然無關大宋之事,如今皆是大宋百姓,自然要一視同仁,範太丞忠心爲國,有功無過。”趙煦率先表態支持範正,範正的話讓他頗爲贊同,他們只需要對大宋百姓負責即可,無需對他國百姓負責。

“官家英明!”範正躬身道。

趙煦隨即將目光投向百官,百官無奈俯身道:“臣等遵旨。”

如今邪醫範正用三首詩詞將這必死之局徹底翻盤,他們若是再強行對範正道德綁架,恐怕將會徹底惹怒官家,提前告老還鄉的馮老御史就是前車之鑑。

朝會結束!百官紛紛離去。

然而範正卻被趙煦留了下來,同時留下來的還有當朝三位宰相,以及樞密使曾布。

“範太丞真的認爲天下大勢將會再度統一!”趙煦看着範正凝重道。

三位宰相和曾布也都凝重的看着範正,他們可以指責範正,卻不會懷疑範正,因爲從範正崛起之後,從未出錯。

範正點了點頭道:“非但天下將會再度統一,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統一,遼宋夏三國的疆土將會全部統一,甚至還會繼續向外擴張,形成了一個超級統一的帝國。”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涼氣,遼宋夏三國疆土合一還不夠,甚至還要向外擴張,如此龐大的疆域,恐怕前所未有。

“這不可能,沒有哪一個王朝能夠統治如此龐大的疆域。”蘇頌凝重的搖頭道。

歷代王朝疆域最盛的就要數盛唐,非但兼併草原,更是統治整個西域,然而很快就分崩離析,大宋如今已經兼併了青塘吐蕃大理,再加上遼國龐大的疆域,以及西夏,如此龐大的疆域,哪一個王朝也無力維持。

範純禮和章惇也紛紛點頭。

“太大了!”曾布也不禁咂舌。

範正鄭重道:“唐朝的疆域之所以分崩離析,乃是因爲其境內各族林立,大唐強盛的時候,自然屈服於大唐鐵騎之下,等到大唐衰弱,不暇顧及自然分崩離析,而宋遼夏則不然,經過近百年的和平,遼夏兩國皆已經漢化,並且兩國都是有數量不菲的漢人,朝堂之上皆有漢臣,也就是,無論是哪一國一統天下,皆可以輕易易舉的統治,這就是大宋最危險的處境。”

趙煦頓時臉色一變,範正所言可以正中要害,遼夏非但漢化嚴重,而且國內漢人頗多,更是精通如何統治漢人,甚至讓漢人歸心。

“也就是說,遼宋夏三國皆已經漢化,文化和習俗相仿,已經具備了大一統的基礎。”範純禮凝重道。

“不錯!然而最終大一統的有可能是大宋,也有可能是遼夏,更甚者或許是正在崛起的女真,或者草原上一個默默無聞的突然崛起的部落。”範正隱晦的說道。

趙煦並沒有在意,目前來看,遼夏纔是大宋最大的敵人,日後再有部落崛起,那就是後話了。

“能夠大一統的必定是大宋!”章惇堅定道。

範正朗聲道:“範某自然也希望最後勝利者是大宋,然而正如範某所說,如今遼夏皆已經漢化,國內漢人頗多,歷朝歷代,草原擅長騎射,中原王朝憑藉先進的武器才能擊敗草原部落。而如今遼國已經兼顧草原騎射和中原王朝的先進武器,就連火藥的配方,遼國也已經知曉,現在早有火藥武器,同理西夏也是如此,不過是小號的遼國罷了,一旦開戰,大宋並沒有全勝的把握。”

樞密使曾布臉色一變,很顯然,範正說中了大宋的痛點,軍方還真的沒有把握勝過遼國。“據細作稟報,遼國至少已經擁有第一代震天雷,西夏應該也有震天雷。”曾布艱難道。

“嘶!”

三位宰相頓時頭皮一麻。

大宋武力較弱,此次連番大戰之所以能夠成功,全靠震天雷的威力,而如今遼國和西夏皆有震天雷,頓時讓大宋的優勢蕩平。

“也就是說,宋夏遼重新又實力相當!”趙煦苦笑道。

範正直言道:“遼國擁有騎兵優勢,更是掌控燕雲十六州,再加上有第一代震天雷,三國之中,依舊是遼國最強,大宋次之,西夏最弱。”

衆人默然,就算西夏最弱也不容小覷,而且遼國一直扶持西夏牽制大宋,兩國狼狽爲奸,兩國實力加起來,足以壓制大宋。

若非兩國各有算計,暗中堤防,恐怕大宋早就不敵。

“超級大一統的趨勢已經有了雛形,遼宋夏誰若能抓住機會,就能搶佔先機,一旦大宋錯過這次機會,恐怕只有國破家亡之路,最終被吞併。”範正鄭重道。

範純禮力挺兒子道:“無論正兒所言是否會實現,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國,自然有義務一統天下,開創一個前無絕人後無來者的盛世王朝。”

年輕的趙煦頓時熱血沸騰,聞言長身而起,對着三位宰相和樞密使曾布鄭重一禮道:“太祖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我大宋周邊卻有虎狼環視,朕寢食難安呀!今日朕欲消防太祖太宗之志,爲我大宋消除隱患,還請諸位相助。”

看到雄心壯志的趙煦,四人也忍不住心中激盪,鄭重還禮道:“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宮內君臣和諧,齊心協力爲大宋未來謀劃。

皇宮外!

範正的三首詩詞不脛而走,猶如一顆顆轟天雷,徹底震撼整個開封文壇,不應該是開封文壇。

“殺一是爲罪,屠萬是爲雄。屠得九百萬,即爲雄中雄。”

尤其是《男兒行》,如此殺意凜然詩句,讓婉約派盛行的大宋猶如混入了一頭猛獸,讓人不由爲之顫慄。

“邪醫範正,果然邪意凜然!”

無數文人心中感慨不已,原本在文人心中,對殺戮如此多人的範正心中鄙夷。

然而《男兒行》一出,立即讓所有文人都爲之顫慄,因爲他們發現以人爲蝗的邪方造成大理數十萬人死亡竟然還不是他的極限,他竟然還想屠得九百萬。

“依我看,範太丞並非殺人惡魔,而是大宋的英雄,唯有像範正的這樣的人越多,大宋才能屹立不倒。”一個太醫生激動道,對範正崇拜到極致。

“殺人如麻和菩薩心腸如此矛盾的性格集於一身,棄文從醫偏偏又文采冠絕天下,邪醫範正,不愧是簡直是正邪一體!”一個太學生感嘆道。

範正明白直接和擅長道德額綁架的文人講道理根本行不通,唯一的方法就是寫出千古名篇,讓他們徹底折服。

果然,三首詩篇一出,立即讓朝野風向大轉,原本的道德綁架再無市場。

“那些文人貪生怕死,只會讓大宋被外敵欺負,若非有邪醫範正在,又豈能會廢除歲幣,又豈能滅掉吐蕃青塘大理。”

“我等應該慶幸,慶幸邪醫範正是大宋百姓,其所有的正都給了大宋,所有的邪都給了外族,如此方是大宋之福。”

………………

無數開封百姓議論紛紛,然而他們卻對範正升不起任何惡感,且不說範正的醫術之下,被救治的大宋百姓數不勝數,更別說範正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大宋百姓。

原本上書指責範正的士大夫們,頓時臉色郝然,無言以對。

至此,範正徹底破解了士大夫的道德綁架。

……………………。

“小姐,小姐這是姑爺在朝堂上新的詩詞!”

範府中!蓮兒得到了範正的新詩,頓時大驚失色,立即前往範府報信。

“夫君又做詩了?”李清照聞言心中一奇,範正的每一首詩都是千古名篇,如今竟然連作三篇,自然讓李清照頗爲期待。

“《男兒行》、《題臨安邸》、《示兒》”

李清照接過三首詩篇,頓時心頭一震。

細讀之下,她不禁潸然淚下,她並不在乎範正的千古名篇,她所在乎的是範正詩詞中,對她和範直的守護。

別人可以指責範正殺戮過重,而唯獨李清照不能,因爲範正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讓她和直兒避免經歷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生活。

尤其這一篇《示兒》更是讓她愛不釋手,雖然詩中的情景並沒有發生,然而以此詩日後必定是千古名篇。

年幼的範直定然如當初蘇轍寫給蘇遁的詩一樣,青史留名,而且是精忠報國的美名。 

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91.第491章 開封震動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453.第453章 養廉銀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432章 大宋雄主498.第498章 汴東新區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412章 以人爲蝗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37章 變法小成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157章 持久戰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224章 《我儂詞》第365章 神醫獎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7章 清照醉酒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329章 童貫歸來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498.第498章 汴東新區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74章 奉旨行醫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
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91.第491章 開封震動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453.第453章 養廉銀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432章 大宋雄主498.第498章 汴東新區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412章 以人爲蝗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37章 變法小成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157章 持久戰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224章 《我儂詞》第365章 神醫獎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7章 清照醉酒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329章 童貫歸來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498.第498章 汴東新區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74章 奉旨行醫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