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紅雪

對於這次作戰,石堅也與西北諸將商議過。其中最激進的幾個武將,就包括朱歷認爲現在乘着西夏內亂的時候,從高平(今寧夏固原)帶大軍進發,直搗靈州。但是許多將領都不同意這種做法,一是從高平到靈州太遠,等到大宋趕到靈州里,也等於是與西夏全軍作戰。這一派的人更多。其中就以范仲淹爲首。范仲淹認爲應當先鞏固自己的防務,然後進取綏(今陝西綏德)、宥(今陝西靖邊東),佔領茶山、橫山,認爲只要能控制這一戰略地帶,就能有效地阻止西夏的侵擾活動,可守可攻。

這次的會議只有西北的高層官員參加,當然除了石堅、朱歷、范仲淹、楊崇勳外還有折惟忠,夏竦,楊文廣等人。實際上除了對夏竦不滿外,石堅對其他的人都很滿意。在他心目中最好也將種世衡也調來。可是種世衡無功受祿,自己再這樣破格用人,別人真要以爲自己是妖怪,慢慢來吧。

石堅向朱歷問道:“你爲什麼有這樣的作戰計劃?”

雖然朱歷只經過這一戰,皇宮那一戰不能算,他也顯示了他的調動能力,並且他還在西夏呆了二十多年。因此他的意見也不能不參考。就是到現在石堅對自己的軍事能力還沒有多大的信心。要知道戰鬥中出現一個失誤,不要說收復西夏,還可能導致大敗。

朱歷說道:“道理很簡單。夏人說是控弦五十萬,其實他們要防守瓜洲、甘州、還有遼國。”

說到這裡他在地圖上一比劃,說:“看起來他們舉國兵力不少,可是不是聚集到一起。而且因爲現在元昊的作爲,使得一些部族的族長很惱火,因此調動的兵力更少。下官識不了多少字,但也看到這地圖上,從瓜州等地趕到靈州的距離與高平到靈州的距離誰近誰遠。當然,靈州被下,威迫興慶(暗戰上中慶陽是錯誤的。應當是興慶,筆誤)。那麼元昊肯定要反撲。這時,朝廷再派幾個信使趕赴蕃子和回鶻部族。讓他們從西面與南面夾攻。直接造成元昊腹面受敵,將西夏瓦解。”

他的話音剛了。立即引來朱恥、狄青等小將的附和聲。

石堅未置可否,他轉過頭來問范仲淹:“範大人,剛纔朱將軍已經將他的計劃說出,你是什麼意見呢?”

范仲淹還是搖頭。他說道:“下官還是認爲不妥。朱將軍雖然說得有理,元昊自稱控弦五十萬,可是他調動地軍隊並不多。但是我們西北的軍隊更少,同時也要防備西夏人。如果帶兵太少了,前去不管用。帶兵太多了,元昊寧肯靈州不要,反過來襲擊我環慶,直逼京兆府。我中原騷亂矣。那麼我們在靈州的大軍被逼還要回防。這樣前功盡棄。而且在靈州大軍回防時,還可能因此地理的不熟悉。被元昊伏擊。這還不說前去靈州道路狹小難行。同時在我方調動大軍時,元昊不可能不防備。還有那些部族因爲路途地關係。也不知道我朝是真出擊,還是假出擊。等到他們反應過來,已經是很遲了。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元昊不反襲我環慶,再次重演當年切斷我軍後路,靈州還是成爲一座孤城的歷史。所以下官還是認爲步步緊逼的好,這樣風險小,也穩重。”

范仲淹這話也說得在道理。

他的話也引來許多附和聲。

石堅將眼光再次轉向曹瑋與折惟忠。折惟忠向曹瑋做了一個請地姿式。雖然折家將有名氣。可曹瑋地名氣比折惟忠更大。他地老子曹彬更是宋朝第一良將。因此折惟忠還是表示了尊重。

曹瑋說道:“朱將軍。這條計策雖然兵行險着。但也不是不可行。很有可能會取得出奇取勝地效果。加上現在地天氣惡劣。元昊也不會想起來我們真會襲擊他們。但還是過於冒險。這一路上老夫與石大人商量過延州城取勝地奧秘。雖然延州城士兵勇敢。可這次也仗着城中百姓地巨大幫助。但到了靈州後。不可能有夏人幫助我們。反過來不害我們就是好事了。或者用兵書上地話來說。天時、地利、人和。人和。現在元昊殘暴。可靈夏久不入中原。人們對中原觀念淡薄。我們不是在本土。那麼只有兩兩開。但地利與天時。我們卻佔了劣勢。或者再用另外一句話來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於夏人來說。我們與元昊並沒有多大地區別。反而可能更壞些。所以行之頗險。雖然老夫也喜歡兵出險着。”

聽了他地話。衆人都是額然一笑。地確。單論他一生。多次出兵。但每次出兵很少兵行正着。他也是在座所有最有資格說奇計地人。既然他不同意。朱歷也沒有辦法了。

折惟忠也跟着他地話補道:“曹大人說得對。因爲靈州城事關興慶地門戶。元昊不可能讓我們輕鬆得到。還有曹大人剛纔一句話說得也極對。延州一役是我朝將士常發揮。其實單論戰鬥力。我朝士兵還不如党項人。這只是其一。還有我朝步兵爲多。夏人多爲騎兵。因此從高平出發。在速度上未必超過党項援助地士兵速度。”

曹瑋也是點頭。說:“折將軍世家居於西北。對雙方地戰鬥力自然很瞭解。老夫也認爲現在士氣高昂。也經過這麼長時間訓練。但與黨項人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並且兵種不同。步兵對騎兵本來就佔着劣勢。這也是劉石二人大敗地原因。但是如果按照範大人所說。一個一個城寨。堡子地拿下。還不知多少年才能拿下党項。”

同樣這話說得也正確。如果按照范仲淹地辦法。穩定是穩定。可時間太慢。從延州到興慶有多少堡子與城寨。不說用百年。最少也得用個十年八年才能打到興慶。還因爲攻城。損失也不小。

朱歷說道:“所以下官纔想出此計。況且我們還有那個東西。”

他所說的那個東西就是手榴彈。

石堅搖搖頭,說:“手榴彈只有在特別的場合才能發揮它的威力。如果正面交鋒,也許党項會吃第一次虧,但以後效果不大。一是党項人以騎兵爲主。速度快。第二也是因爲他們大多是騎兵,所以散得比較開。所以本官一直說是以人爲本,也就是這個道理。”

楊崇勳在一旁聽得糊塗起來,他說道:“那麼現在進攻快也不好。進攻慢也不好,該如何去做?”

他這一說,所有人都望着石堅,就連夏竦也看着這個少年。雖然他在心裡有些嫉妒甚至怨恨石堅。可也得不承認這少年的本事。有他在西北,的確讓所有人都吃了顆定心丸。

石堅對於他們的熱切的目光早已在意料之中。其實他對於這個遊牧民族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事實上在槍支沒有出來之前,論戰鬥力農耕民族永遠不如遊牧民族。這一點通過金滅遼。蒙滅金可以看出。無論那一個遊牧民族開始接受農耕方式帶給人民生活安寧這種好處,而最終放棄落後地遊牧方式,戰鬥力也隨之變得低下。就是造出大炮也不行。這些遊牧民族也不是傻子,他們還站在哪裡等着你將笨重的大炮慢慢地拖來向他們發射?除非威力強大,攜帶輕便宜,發射快的槍支。但現在研製到今天。槍支是造價低廉化和量產化還沒有解決。

石堅看了衆人一眼,其實早在這次會議之前。他就與申義彬商議好了。但他也要看看這些人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讓他補充。可結果讓他失望。

他說道:“範大人所說地方法穩定。可是第一如曹大人所說,損傷太大。時間慢。萬一在這麼長時間,出現一次失誤。就會前功盡棄。所以兵法雲後貴神速。當然這種方法用來防守倒不失一個好主意。可我卻不是來防守了。”

衆人會意地一笑,他們都知道這少年。說出了滅掉李氏一族的話。

石堅又說:“因此朱將軍說出奇襲靈州的計劃。但本官也有三個疑問。一是兵者,詭道也。奇正相輔,一味正失之於活。一味奇,失之於穩。但奇計可以能取得更大更迅速的勝利,損失也會小。這也是所有著名將軍一生戰績都有另人意想不到地做法。但率領的這支奇兵首領必須要有很高的軍事天賦。並且我們即將面對的是元昊。本官不認爲現在我們在座的幾人,有誰比元昊軍事天賦高到什麼地方?”

雖然在誇獎對方,但衆人都是默然。元昊這一年來地表現已經象一顆耀眼的星星冉冉升起。先是擊敗回鶻,後是大敗蕃子,即使在延州遭到那麼頑強的阻擊,也帶着大勝回去。就是曹瑋現在年輕二十年,也沒有把在與他交手時,能獲得勝利。

石堅又說道:“還有現在都知道元昊爲了鞏固王權,拿了許多部族開刀,造成許多部族不滿。現在我們進攻靈州,反而讓這些部族認爲我們將要將他們全部消滅,反而與元昊抱成團,成就了元昊的統一。這是其

說到這裡,他開始手指着地圖,說:“這些地方都屬於華夏,本官也想將它們收復回來。現在指望這些民族前來支援我朝,那麼滅掉元昊後,朝廷只有向他們嘉賞。很有可能造成第二個李家出來。還有本官也不好意思將軍隊開赴到這些地方,否則就成了曹大人口中地失道者,收復的任務因爲不得人心,增加難度。所以本官不想動用這些蕃子。”

石堅所說地正是元昊祖先有功於宋,並且幾代無負宋朝。可宋太宗趙匡義試圖取消地方藩鎮割居局面,這從道義上站不住腳的,於是激化民族矛盾。也造成了李繼遷掀起了民族獨立地戰爭。但李家究竟是不是爲民族而謀利,其實也很難說,象元昊他殺起自己族人眼都不眨一下,一點也不象是真正爲民族造福的樣子。但宋太宗地做法,的確授予李繼遷把柄。所以石堅才說不想動用這些蕃子。

衆人也理解他這番話,只是被他前面地話與舉動震呆了。原來石堅用了華夏二字,就是說除了西夏以外,象吐蕃、西州回紇、黃頭回紇、黑汗、遼國都是華夏的領土,難道石堅打算將他們全收歸宋朝?而且他手畫的範圍也遠遠超過了這些國家,已達到了花刺子模、塞爾柱、古斯、吉慈尼以及轄戛朗與斡朗改等蒙人部落地方。

大家看着了手指的範圍越來越大。都一個勁地哆嗦。也不知道他這是雄心壯志還是野心勃勃。更不知道他這種友心對宋朝是好事還是壞事。也不知道他將大宋究竟想要帶到什麼地方?難道他想大宋成爲這世界的唯一?這麼大的地方怎麼管理過來。范仲淹都感到頭暈,現在連大洋洲和兩灣大陸都沒法子管理,他要這麼多地方做什麼哦?

石堅說着說着,纔看到衆人地眼光變得詭異起來。他不好意思地笑道:“稍微畫大了一點。呵呵。”

衆人都差點暈倒。什麼稍微畫大了一點,剛纔也不知道他這一比劃,是幾十億畝還有幾百億畝面積土地就被他圈了進去。

石堅又說道:“但是現在西夏朝政混亂,我們也不能坐看着這個機會失去。否則等到元昊將西夏所有部族整合完畢,他的力量將會更強大。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所行動。”

崔滅狼說道:“少爺,你就乾脆說吧,用什麼辦法?我現在聽了都頭暈。”

衆人都鬨然一笑。其實這五個少年當中,單論勇猛。狄青排在首位,其次就到了朱恥,崔滅狼,朱恨與丁杪。但單挑起來,崔滅狼還略勝過狄青。單論兵法。丁杪排在首位了,其次到狄青。朱恥,崔滅狼。朱恨。但狄青學起兵法最快。因此崔滅狼聽他們這些解說,難免會頭痛。

石堅向他狠狠瞪了一眼。然後說:“其實我們完全不需要這樣打。兵法雲揚其長,避其短。現在元昊的党項人長處是兵精將勇,可是他們的短處是什麼呢?”

衆人有地說元昊兇狠殘暴,有的說元昊失之大義,竟然背叛朝廷。

石堅搖搖頭說:“不是。對於這些民族,除了撫之以恩,也要用雷霆手段才能將他們震服,只是元昊做過了。另外無昊的地域也早就是國中之國。但他們有一個最大短處,不是你們說的這些,而是他們雖然每一個壯年男子都是士兵,可人數太少了。只要將他們地士兵消耗到一定程度,他們自然瓦解。因此我們不需要以收復地域爲目標,而是要以儘量多的消滅敵人爲目標。”

“石大人說的極有道理,可是這個目標還要難達到。”曹瑋說道。

事實上宋太宗手上也曾命環、慶、延、夏、麟諸州、發兵5路,分進合擊,欲會師平夏,進攻李繼遷。可李繼遷將偉人的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強我躲,敵弱我打的方針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宋朝因糧運艱阻,諸軍缺乏統一指揮,互不協同,無功而還。

石堅大笑,他再一次指向地圖,說:“所以我將這個地方留到現在。”

他指地是金明寨(今陝西安塞東南),這個地方離延州城只是咫尺之遙。自從元昊撤離延州時,將一萬大軍留在金明寨,並且叫大將蘇奴兒守寨。這一萬西夏軍留在金明寨,使延州宋軍如骨鯁在喉,十分地難受。事實這段歷史石堅也記得清楚,後來元昊以金明寨爲據點,率軍進攻金明以北200裡處的塞門砦,塞門砦主內殿承製高延德、兵馬都監王繼元,在堅守5個月之後,因糧盡援絕而率衆棄城逃走。元昊率軍截擊,王繼元戰死,高延德被俘。接着,元昊乘勝攻佔安遠寨,並分兵奪取栳栳、黑水等砦。從此,元昊控制了橫山以南至延州一帶的大片地方。宋西北邊防因失去屏障而更加易攻難守了。

現在歷史更早地發生,後來元昊會不會利用這個金明寨,他不得可知。但是他早就在計劃中利用金明寨這一萬西夏兵作一次大的釣餌。

從他在京城時,就囑咐延州地將士不要動這個金明寨。當時范仲淹,折惟忠他們還以爲石堅有巧計拿下金明寨。這個金明寨因爲是延州的咽喉,所以修得很結實,如果硬攻損失也很大。當時元昊不是用計地話,也拿不下來。況且還有西夏的猛將蘇奴兒在鎮守。

但是石堅到了延州後,還是穩絲不動。這讓大家不解。石堅曾對他們說道:“想要拿下這個金明寨,很簡單,但要到極冷地天氣才行。另外留着它還有大用。”

衆人都是不解,天氣越冷越難以攻城,怎麼反而到了極冷天氣,還簡單了?但都知道他足智多謀,想法常人難以看透,所以也沒有人疑問。就這樣讓蘇奴兒安心地呆在金明寨,宋朝延州十幾萬大軍視而不見。

現在看到石堅終於提到這個金明寨,都是精神一振。石堅也將命令一一發佈下去,但最後他要親自上戰場時,遭到衆人的全體反對。石堅向他們解釋:“本官作爲西北地長官,不身先士卒,士兵怎能勇敢?”最後還是沒有平息反對聲,直到石堅將印符拿出,這些人才沒有作聲。不過曹瑋他們都吩咐狄青他們寧敢少殺一些敵人,也要將石堅的安全保護好。

石堅帶着這一萬大軍向橫山進發。這麼大規模地軍事調動,自然也瞞不過蘇奴兒。但他牢記着元昊臨走時所說的話,無論宋人怎麼挑畔,也不要出戰,只要將這個金明寨堅守,就是打入宋朝腹地的一個楔子,以後會發揮大作用。所以他依然龜縮在金明寨裡。即使他沒有得到元昊的吩咐,也不敢主動出擊。他一萬大軍守金明寨足足有餘,可主動出擊,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隨着他又得知保安軍方向,楊文廣帶着三萬大軍出發,也趕向了橫山。

蘇奴兒認爲他們攻橫山就攻橫山吧,反正那有皇帝處理,也不用他擔心。

石堅帶着大軍行程很慢。其時雪越下越大,想快也快不起來。第二天石堅纔來到土門。因爲風雪的緣故,他不得不在土門(安塞)休息了兩天,與楊文廣的軍隊匯合,等到雪停了纔再次出發。

蘇奴兒看到這裡,他笑破了肚子。這個石大人果然寫寫文章,還有弄那個格物行,可打仗不行。他也想學習皇帝陛下雪天襲甘州的戰術?可是皇帝陛下爲了保證奇襲的效果,連夜兼程,風雪無阻,同時還是清一色的騎兵。象他們這樣,恐怕現在橫山就在防備了。

石堅的行程也沒有加快,他帶的是步兵,加上路滑,想快也快不起來。然而是夜,楊文廣第二天繼續帶着大軍向前進軍。可蘇奴兒沒有想到石堅卻在當夜帶着這一萬大軍返回到土門外墩兒山埋伏下來。

第683章 立說第152章 非人第647章 比試第178章 野狼(下)第2章 蒸酒第425章 碩鼠第三百七一章 催眠之聖女下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214章 單挑第420章 懷春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538章 釘第310章 萬針帕第384章 霧第626章 老屋第387章 變天第431章 靈瓏局第357章 害羞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239章 負荊第483章 大旗(中)第616章 交出兇手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10章 再拒第131章 共浴第396章 耳語第533章 再見面,物似人非第364章 大婚(上)第203章 暗戰(下)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192章 聖人第133章 老二第182章 教主(下)第431章 靈瓏局第170章 淡菊(下)第226章 刀尖上跳舞第353章 論棋第62章 街頭第426章 靠山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392章 分屍第484章 大旗(下)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322章 石堅的憤怒第215章 諜中諜(上)第51章 稱地第491章 石堅的獸行(上)第56章 失竊第23章 海客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129章 天狼第683章 立說第282章 生天(中)第461章 聽琴第667章 有救第340章 跪第556章 誤會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398章 揚帆第397章 位極人臣第422章 二桃第45章 辦法第508章 留缺第533章 再見面,物似人非第99章 對聯第108章 比賽第5章 紅鳶第250章 甕中之鱉第254章 神兵天降(上)第67章 四難第29章 撓癢第240章 用刑第101章 波士第248章 陷井(上)第261章 錢也能砸死人的第583章 意料之外第265章 小城來客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460章 虎穴(六)第99章 對聯第549章 卿是好人,那忽作賊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190章 火氣第8章 聲起第三百一七章 你們就死吧第429章 窮驢第210章 王師第48章 比智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390章 雙璧第424章 秦淮風月第149章 必誅第560章 趙蓉的妙着第63章 揮帕第122章 託孤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
第683章 立說第152章 非人第647章 比試第178章 野狼(下)第2章 蒸酒第425章 碩鼠第三百七一章 催眠之聖女下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214章 單挑第420章 懷春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538章 釘第310章 萬針帕第384章 霧第626章 老屋第387章 變天第431章 靈瓏局第357章 害羞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239章 負荊第483章 大旗(中)第616章 交出兇手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10章 再拒第131章 共浴第396章 耳語第533章 再見面,物似人非第364章 大婚(上)第203章 暗戰(下)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192章 聖人第133章 老二第182章 教主(下)第431章 靈瓏局第170章 淡菊(下)第226章 刀尖上跳舞第353章 論棋第62章 街頭第426章 靠山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392章 分屍第484章 大旗(下)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322章 石堅的憤怒第215章 諜中諜(上)第51章 稱地第491章 石堅的獸行(上)第56章 失竊第23章 海客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129章 天狼第683章 立說第282章 生天(中)第461章 聽琴第667章 有救第340章 跪第556章 誤會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398章 揚帆第397章 位極人臣第422章 二桃第45章 辦法第508章 留缺第533章 再見面,物似人非第99章 對聯第108章 比賽第5章 紅鳶第250章 甕中之鱉第254章 神兵天降(上)第67章 四難第29章 撓癢第240章 用刑第101章 波士第248章 陷井(上)第261章 錢也能砸死人的第583章 意料之外第265章 小城來客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460章 虎穴(六)第99章 對聯第549章 卿是好人,那忽作賊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190章 火氣第8章 聲起第三百一七章 你們就死吧第429章 窮驢第210章 王師第48章 比智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390章 雙璧第424章 秦淮風月第149章 必誅第560章 趙蓉的妙着第63章 揮帕第122章 託孤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