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揚帆

月初二,陝西三萬大軍來到京城。

就在這一天,石府來了一個客人。實際上就是石堅現在官拜一品,可還是閉門不出,他時間那麼緊張,那有空接待客人,與他們閒談。不過這個客人他不見也得見。因爲她就是鄧國大長公主,也就是太宗的第四個女兒,下嫁左衛將軍柴宗慶,而且性子潑辣善妒,用趙蓉的話來說就是大號的紅鳶。但總是來說品行不算太壞,只是有一點妻管嚴罷了。除了她,在太宗七個女兒當中,最優秀的還是小公主荊國大長公主。現在真宗兄妹十幾個,這個鄧國大長公主是僅存的幾個碩果之一了。

見罷行過禮,鄧國大長公主開門見山地問道:“石大人,太后如何?”

石堅聽了一愣,什麼意思?他還沒有與這個女人打過交道。他說道:“太后生活簡樸,才華出衆,博覽羣書,對百姓也仁慈憐愛。”

這確實是劉娥的優點,可劉娥的猜心重,手段高明,石堅敢說麼?

大長公主再問道:“那麼爲什麼太后與劉綜劉~認親,兩個人都不允?”

石堅知道,劉娥家裡出身寒薄,也想把自家擡高身價,到處結親。在真宗在的時候找右諫議大夫劉綜結親,劉綜硬綁綁地說:“我家沒有什麼親戚在宮中。”劉娥給他一句話噎得上不上下不下,這事只好中止了。然後到她上臺後,把所有劉姓大臣的家世拿出來看,看到龍圖閣直學士劉燁家裡整有十二代祖先做過大官。於是對劉燁說:“劉大人,你把你家譜拿給哀家看一下,說不定咱倆家還是親戚。”這要換成奴才成性的滿清或者夏竦他們自然不高興。偏這劉~是一個清高的主,他不想媚上,於是搖頭。可那時劉娥正在興頭上,硬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看出劉燁的表情,還在拼命追問。

劉燁急中生智之下,大叫一聲啊呀,然後裝作心臟病發作,昏倒在地。隨後主動請求外調。到了這時候劉娥再不知道就是傻子,於是無奈之下將他外放。

石堅終於知道了,這個鄧國大長公主閣下是來做說客地。當然他不好品價,只是嘿嘿一笑。

這個大長公主又再次說道:“其實太后與你的身世相彷彿。”

她指地是劉娥與石堅一樣。同樣出自一個小官吏家庭。自幼親人早死。然後獨立。特別是劉娥嫁到劉美之後。家庭日子沒有辦法過了。上街敲小鼓爲生。不過還好。她小時候父親教導她認了許多字。後來嫁給真宗後。再次被太宗趕出真宗府上。真宗捨不得。讓門人也就是現在地樞密使張耆家中收養。在那個時間裡。劉娥不愁生活。於是安心讀書。這段時間地休養對她很重要。她後來爲真宗處理那麼多朝政。也是那段時間讀書學來地。所以鄧國大長公主有這樣一說。他們是同一樣類型地人。雖然命運不好。但不甘墜落。更加發憤圖強。最後才苦盡甘來。

鄧國大長公主又說道:“最可憐地是太后生活簡樸。本宮每到宮中都賞賜豐厚。可是宮裡地潤王妃向太后討要。太后卻說我們是先帝地姐妹。可以優待。但她們就不同了。是趙家地媳婦。所以要學會簡樸。爲天下人帶一個頭。並且太后與楊太妃與皇帝母子情深。皇帝體質弱。不讓他吃蝦蟹涼性物體。但皇帝喜歡吃。楊太妃偷偷將這些東西拿來給他吃。以前。太后是爲先帝祈福。現在太后是爲皇上到處祈福。”

石堅聽了反正不作聲。他心想我也沒有說過劉娥是壞人。就象王安石與司馬光一樣。他們何嘗是壞人。但最後還不做成壞事?況且太后爲了她地家人。一再地破格任用。就比如這些次劉美身死。他家地門客僕人還有曾經與他有恩地人全部破格任用。王曾就是爲了此事與劉娥大吵了一頓。結果王曾現在流放到了青州。還有御使曹修古、楊楷、郭勸以及推直官段少連上疏反對。也被一起下放。

誰知道這個大長公主殿下接下來說地就是這件事。她說道:“就是太后用了她孃家地一些人。也不是多大地官職。可還是在朝中讓那些大臣再三諫勸。石大人。你是一個會變通地人。歷史上自古以來。那一個皇親後戚不是權傾一方。可太后呢?再說就是太后賞賜了一些財物給她孃家。還要去掉上面地龍鳳印記。說她家地人不佩使用。”

石堅聽着這個老太婆地話。快暈了。他心想。我也沒有說過劉娥品性不好。但現在不是品性地問題。是我現在受到了制肘。沒有辦法展開拳腳。

但他也總算明白了。老太婆說這些嘮嘮叨叼地話。那是劉娥託她來地。劉娥現在就是讓他位極人臣。還是不放心。怕他到了大洋島之後做了什麼土皇帝。現在老太婆說這話

石堅知道太后對趙禎還是不錯的,石堅同樣與趙禎也拿友情栓住他。然後再說太后的爲人。雖然她也用了一些親戚,可這些親戚也只是做了一點小官,她是用了一些太監,可他們爲害也不大。老太婆說石堅會變通,讓石堅想想以前那些外戚,劉娥比她們好得多了。況且她還執掌着朝政大權。

那意思石堅就不要懷恨在心了。

石堅也懶得聽她羅嗦,他站起來說道:“大長公主殿下,放心,臣的爲人也知道何爲輕何爲重。臣在先帝臨崩之前,可是發誓要幫宋朝打造一個千古沒有的王朝。”

那意思你們就別在搗鼓了,臣沒有你們想地那個意思。當然石堅說話也很含蓄,他是沒有到大洋島佔山爲王的打算,他是想幫宋朝打造一個千古沒有地王朝。可是他也沒有說過馬上就幫宋朝打造出來。至於他回來會是什麼時候,石堅可沒有應允。

老公主哪裡想到他話裡埋伏着這個圈套。聽到石堅這話,她站起來,慈愛地在石堅頭上摸了一把,說道:“那樣就好,本宮知道你是大宋最有本事最忠心的臣子,否則也寫不出《三國》來。”

《三國》最主要講地就是忠義。可這一不是石堅所寫的,就是石堅所寫地,可你也得象劉備那樣對待諸葛亮,諸葛亮才能爲你趙家效死力。沒有出就想得,世上那有這樣地好事。

然後老公主這才離開石家,她也看出來了石堅現在很忙碌。那是當然。對付西夏,石堅早就放了那麼多蛾子過去,也更熟悉一點,可對於大洋島,無論土著人還是天理教,他還真不是很明白。不作準備,當真幾萬人能將幾百萬,就是沒有幾百萬,也得有幾十萬土著人消滅嗎?

石堅這次還召回了三員小將,一是朱恨。朱恨殺氣重,也正好用他來威攝土著人,二是崔滅狼,他輕身本事好,正適合大洋島複雜的地形作戰。三就是丁,因爲他行軍穩重。也要有一個壓軸的將軍。當然最好種諤與狄青過來,可石堅想還是算了,馬上大事來臨,內陸沒有一些有本事的將軍坐鎮也不行。

除了這三員將軍外,還有兩個文臣。一是在廬州養老父親的包拯。石堅在來的路上就要人寫了一封信給包拯帶去,說明大孝與小孝,家與國的關係。結果包拯想了想,最後離開廬州。剛剛到京城。並且他還引起了轟動。

要知道前幾年石堅可是寫了一副對聯給他:天地存正氣,人間有良心。那意思是將他比作了正氣與良心地化身。

這讓包拯也鬱悶。上次他考中進士,趙禎與劉娥賜宴新科進士,趙禎還一個勁地望着他,連狀元也不顧。似乎從他身上看到什麼氣冒出來,當然心是良的還是黑的,看不到,也不能挖出來。否則趙禎都想把他的心挖出來看一看,他的心與常人是不是兩樣。但現在包拯也只能勉強稱上中包,還不算大包,老包,才虛三十一歲。本來知建昌縣,可父母年數已高,改和州監稅。但父母不願意遠行,小包辭官贍養父母。當然薪水照拿,在宋朝做官就這門好處。

如果不是石堅,還要等到八年後他父母死了,才入朝做官,漸漸進入朝政。前幾天小包還在家裡磨蹭,被他父母狠狠罵了一頓,說你想我們做徐庶的母親啊。他父母也在看《三國》,好了,小包可不敢因爲不願做官把他父母逼得象徐庶的母親自盡。這纔來到了京城。不過他一首詩也傳到了京城: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秀木終成棟(我看到是秀於,可能是資料錯誤,不通,原文應當是秀木纔對,篡改),精鋼不作鉤。倉充雀鼠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雖然詩寫得不怎麼樣(確實不是很好,有一說一),但這人品志向,那是沒得說了。這次進京朝廷也沒得說了,立即下詔讓包拯做了朝散大夫龍圖閣直學士判大洋島轉運使。一躍登龍門了,當然這是牽涉到大洋島,就是一個秀才願意到大洋島與兩灣大陸供職,也是立即官升幾品。否則他沒有多少執政經歷,也沒有石堅那種妖怪才華,就聽石堅贈了一首對聯,想躍居成這樣的高位,也別想。但包拯在天長縣牛舌案與在端州著名的整頓端硯案肯定是沒有了。

石堅用他不是用他來破案的。包拯除了破案外,他後來在外交監察內政用人方面才華都很突出。特別是外交上面,他與富弼是仁宗晚期最善長外交地人。雖然現在從政經驗少,但他年齡到了,稍一指撥,想來不會太差了。現在大洋島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還有一個小臣,那就是餘靖,這個人外交能力也很出色,而且還很耿直。他也是繼包拯之後敢在仁宗臉上吐唾沫的大臣。

堅喜歡的是他會變通,還學着契丹文,用它來寫契是讓一羣老儒揪着尾巴,把他弄下臺去。當然那也是以後地事,他與包拯一道考中進士,也比包拯小一歲。本來是知新建縣,現在正好遷到朝中做了秘書丞。

仁宗問他適宜做什麼官。石堅答道副經略。差點把大臣噎死。他們想道以後再也不惹石堅,你看只要他看中的人還不是非富即貴?從秘書丞一躍成副經略使,飛了多少步。但人家有這本事,青年時代怎地?

不看到富弼那羣小傢伙雖然到了陝西后,做事生疏了一點,但人家都有幹勁,肯學,而且對待老百姓都很好,地方風評極佳。

但石堅最怕的就是與餘靖說話,他前世怕廣東人說普通話,現在餘靖的普通話說得更難聽。

石堅還找一個人沒有找到,那就是蘇東坡的老父親,老蘇同志。石堅對蘇洵地文章可以說有許多倒背如流。特別是其中的論兵文章,這可是一個人才。但石堅不知道人才是不錯,現在老蘇才二十一歲,還不喜讀書,到處遊玩。他真正開始讀書還在二十五歲後,但也沒有考中進士,是因爲制策被朝廷破格任用,也因此他終生沒有做過多大地官職。石堅到哪裡找得着,即使找到了也是一個浪蕩哥們,不管用。

然後石堅又帶了幾十個舉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現在誰考中進士也願意去大洋島,除了你讓他當轉運使還差不多。就是這幾十個舉人,也還是看在石堅百戰百勝地份上,否則現在大洋島這麼亂,他們也不願意去大洋島。

十月初六,石堅帶着三萬大軍出發,當然是從水路走的。趙禎與文武百官親自送出城來。

石堅向呂夷簡說道:“朝廷雖然善待百官,可是我們官也要以身做則,撫愛百姓,生活樸素,這樣百姓纔沒有怨言。”

現在宋朝官員地生活作風太奢侈了,天理教也會在上面做文章。石堅說到這裡,他看看自己身邊這幾十個舉人,再想想大宋地冗官,也是在心裡嘆息。現在宋朝地官員達到了二十萬人!而且薪水很是豐厚。別的不說,象寇準天天在家點巨燭,使家裡亮如白晝。呂夷簡的伯父,也是一代賢相呂蒙正喜歡吃雞舌湯,每天爲了讓他喝一碗湯,家中要殺上幾百只雞才能滿足。石堅的結拜大哥宋癢的弟弟宋祁夜夜狎妓飲酒,他哥哥勸他,他還說當年寒燈苦讀,不就是爲了活到這份上嗎?最奇怪他一生平安無事,也沒有得什麼花柳病,或者他身上有特殊的抗體?

這些大臣都還算好的,還有比他們更糟糕的。象呂夷簡也繼承了他伯父的遺旨,生活也不簡單。可是石堅挑選官員到大洋島時,硬是沒有一個大臣前去。怕吃苦了!

當然象石堅這樣生活簡樸地大臣也有,那是大熊貓,反而皇上不喜歡,他會想,朕給你發了錢,你不花,還想用來買名聲?難道你想圖謀不詭。反正這理兒講得屈得慌。

這一次天理教鬧一下也好,否則宋朝這些頑疾沒有法子改了。你敢說改革這個弊政?那麼多官員都是這樣,用唾沫淹也將你淹死。

呂夷簡也知道他生活樸素,可並不是很贊成他這樣做,只是笑笑不語。

石堅這才向趙禎說道:“陛下,請保重。”

趙禎嘻嘻一笑,說道:“朕也祝你馬到成功,石愛卿,好久沒有作詞了,來一首吧。”

石堅鬱悶,到底是國事重要,還是作詞重要。不過趙禎都沒有認爲作詞會比國事重要,但他這是對石堅有着強大的信心而已。

石堅只好來了一首陸游寫的詩:天寶胡兵陷兩京,北庭安西無漢營。三百年間置不問,聖主下詔初討徵。熊羆百萬從鑾駕,故地不勞從檄下。築城絕寨進新圖,排仗行宮宣大赦。岡巒極目漢山川,文書始用天聖年。駕前六軍錯錦旗,秋風鼓角聲震天。峰前盡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京都樣。(因爲早寫一百多年,五百改成三百。是石堅徵,親改討。後面初私人認爲與前初重了,改始。淳熙年改天聖)

這首詩是陸游寫的最好地幾首詩之一,恣肆雄邁,場景宏麗。唯獨就第二個初用得有些重了。

當然石堅“信手拈來”,也符合他一慣作詞寫詩的特點,那就是大雄壯邁。

衆人都喝了一聲彩,然後石堅在衆人地矚目下,他帶着包拯與餘靖,跨上了戰船。一會兒,船隊揚帆而去。

PS:這幾天到上海有事處理一下。所以更得少。後天回去,將會繼續爆發。

第566章 問劉娥第223章 鐵面將軍(下)第653章 真真假假第141章 貞操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509章 挖坑第428章 魅影第318章 地獄第225章 冰第128章 大案第7章 技驚第341章 驅第495章 胡音第65章 在望第214章 單挑第534章 請人第384章 霧第445章 不能急第389章 論道第556章 進入之九五第一九第122章 託孤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671章 斬將第446章 虎穴(二)第163章 烈士(上)第127章 井屍第212章 紅雪第603章 入魔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678章 異象第457章 虎穴(三)第438章 寶臣第213章 紅雪(下)第411章 叢林第127章 井屍第378章 好大好長,劉娥哭了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4章 落定第32章 大客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31章 符號第63章 揮帕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522章 釘的是誰第323章 孩子第297章 幫朕去踢不移的屁股第81章 威力第418章 王林第450章 和鼓宰相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372章 青年時代第329章 立威第538章 釘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240章 用刑第336章 十面埋伏第214章 單挑第81章 威力第534章 請人第663章 梟雄第76章 棍子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第185章 孤城(下)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280章 焦點第566章 問劉娥第408章 遊擊第679章 聖人第264章 老驥第278章 真是神仙?(上)第425章 碩鼠第585章 脫變第47章 爲誰第496章 雙龍第536章 拆第549章 卿是好人,那忽作賊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160章 咽喉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474章 乖乖做皇帝(下)第538章 釘第192章 聖人第72章 白馬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122章 託孤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244章 打丈人第176章 羽扇第548章 稅務改革第363章 枉凝眉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577章 與天鬥,與人鬥,鬥得不亦樂乎第488章 無條件投降第435章 是他第8章 聲起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28章 三旨第261章 錢也能砸死人的第702章 沉重的稻草第38章 女兒
第566章 問劉娥第223章 鐵面將軍(下)第653章 真真假假第141章 貞操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509章 挖坑第428章 魅影第318章 地獄第225章 冰第128章 大案第7章 技驚第341章 驅第495章 胡音第65章 在望第214章 單挑第534章 請人第384章 霧第445章 不能急第389章 論道第556章 進入之九五第一九第122章 託孤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671章 斬將第446章 虎穴(二)第163章 烈士(上)第127章 井屍第212章 紅雪第603章 入魔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678章 異象第457章 虎穴(三)第438章 寶臣第213章 紅雪(下)第411章 叢林第127章 井屍第378章 好大好長,劉娥哭了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4章 落定第32章 大客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31章 符號第63章 揮帕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522章 釘的是誰第323章 孩子第297章 幫朕去踢不移的屁股第81章 威力第418章 王林第450章 和鼓宰相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372章 青年時代第329章 立威第538章 釘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240章 用刑第336章 十面埋伏第214章 單挑第81章 威力第534章 請人第663章 梟雄第76章 棍子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第185章 孤城(下)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280章 焦點第566章 問劉娥第408章 遊擊第679章 聖人第264章 老驥第278章 真是神仙?(上)第425章 碩鼠第585章 脫變第47章 爲誰第496章 雙龍第536章 拆第549章 卿是好人,那忽作賊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160章 咽喉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474章 乖乖做皇帝(下)第538章 釘第192章 聖人第72章 白馬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122章 託孤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244章 打丈人第176章 羽扇第548章 稅務改革第363章 枉凝眉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577章 與天鬥,與人鬥,鬥得不亦樂乎第488章 無條件投降第435章 是他第8章 聲起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28章 三旨第261章 錢也能砸死人的第702章 沉重的稻草第38章 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