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黎明(中)

天空中的烏雲盤旋翔集。雨水先象淚花兒點點滴滴地落着,然後象傾盆潑了下來。

龐大的雨暮掀起了一道道雨靄,在還顯得荒蕪的田野和山崗上,在密集的房舍街巷的上空似煙似霧。

一行人馬不顧身上的衣服全部潮溼,也不顧這密密的春雨其實還帶着末冬的嚴寒,從沒有停息。他們用了近四個時辰,從鞏縣趕到了京城。然後再來到皇宮。雷允恭翻身下了馬,換了衣服就來到了劉娥的寢宮門口,跪下求見。

他要自辨,否則出了這樣的大事,劉娥再怎麼溺愛他,也保不住他的性命。況且現在朝中那些大臣有多少人是想置他於死地的,就是那個小石侍郎也是看他十分地不順眼。現在看能不能看在往日他對劉娥的忠心,劉娥能饒他一次。

但是他失望了,就隔着一道珠簾,劉娥身邊的宮女把他攔在簾外,說太后在休息呢。

現在劉娥在休息?誰信?都快到吃晚飯了,而且劉娥平時也不是一個懶動的人,她很勤政。

雷允恭又想到王曾手上那道懿旨,他感到了深深地恐懼。雖然剛纔的風雨讓他受了涼寒,可他一點也不覺得。他跪了一個響頭,對着宮裡大聲說道:“太后,那麼奴才這就告退了。”

說完後站了起來,向自己居住的室內走去,只有他眼睛裡有一絲猶豫不決,還有一絲怨毒。他對身邊的小太監說道:“傳樑冠慶進來見我。”

一會兒一個四十來歲的太監走了進來。

他笑嘻嘻地說:“雷大人,終於肯見在下,那麼說雷大人考慮好了嗎?”

雷允恭說道:“本官只是問你,你們有幾份把握?”

樑冠慶還是笑嘻嘻地說:“把握?你要知道爲了這一天。我們投入了多少心血和人力。沒有把握我們會去做?”

雷允恭無力地說:“好。那就發動吧。”

兩個士兵將那塊石板用鐵棍撬開。下邊地情形讓所有人都看傻了。

原來下邊讓夏守恩和雷允恭命人挖了一個很深很大地坑。隨着一塊塊大理石地撬起。這個坑地面積比一般池塘還要大。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明白過來。原來隨着山陵越挖越深。終於觸動了水脈。當然這件事可不能讓朝廷知道。否則他們幾個人地腦袋可全都不保。於是他們命人在下邊挖了一個更深地坑穴。這樣一來就將水導向了這個坑穴。然後上面鋪上石灰將地表地水氣吸乾。再在上面鋪上地板。只要等到真宗下葬後將山陵一封。誰敢再將山陵挖開查看。那怕到時候“皇室”成了地下湖。真宗靈柩就在這湖上如同一個船隻在漂啊漂。也沒有人知道。

邢中和與夏守恩到了這時候。他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辨解。只有跪下求饒。

王曾怒氣衝衝地說道:“要不是石侍郎發現你們運用石灰地數量太多了。恐怕還沒有一個人知道你們地用心。你們這與謀逆有何區別?”

邢中和哭着說:“下官早就說過這下面可能有水出現。初四終於出水了,下官稟報雷使。雷大人卻要下官帶人這樣乾的。”

現在反正是死路一條,要不再把雷允恭咬出來,自己死了事小。連全家老小都有可能被滿門抄斬。

王曾也早等着他這句話,他讓邢中和寫了供詞簽名畫押,然後吩咐將他們全部關押起來,連山陵上的幾萬民工也一個不放。然後他才令人將這個消息用飛馬向京城通知。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也得到了劉娥的懿旨,他也不敢處置這個案件,因爲象這種敢把先帝靈柩放在水上漂的案子歷史上還沒有過。同時他還叫劉娥下令抓捕雷允恭。

這份供詞加上王曾草草書寫地信函在天黑時才送到了京城。但是並沒有送入皇宮,卻直接送到了楊府,也就是楊令公的家中。

從吃中飯時起。劉娥和趙禎就偷偷地溜出了皇宮,來到了楊家。這件事只有幾個最帖心可靠的太監知道。當然雷允恭如果膽子再大些,將珠簾掀開,看到太后寢宮並沒有劉娥在,那麼他也會改變策略,不至於後來的慘敗。

當劉娥看到王曾這封奏摺時,氣得將奏摺一下子扔到地上。無論是誰做了這樣的事,劉娥還不生氣,但是她對雷允恭那是多麼的優厚。可以說現在雷允恭權傾朝野完全是她一手捧出來的。後來石堅在查幕後那三撥人時,就直指一撥人很有可能是雷允恭所爲。就是那時候劉娥還不是很相信。因此,雷允恭雖然出了京師,可大臣們的奏摺還是由雷允恭的親信傳遞。

就是石堅初七時將所有地可能與計劃說出,她還是不很相信。現在雷允恭單從掌握的實際權利上來說,已達到本朝所有太監權利的頂峰。他只是一個太監,又不可當皇帝,他還要想做什麼?

不要她在想這個問題,現在雷允恭也是在懷疑。他見到那個樑冠慶在退下。又在後面問道:“你們當初說地話可別忘了。”

樑冠慶回答道:“放心。事成之後,我們讓你成爲太師。”

太師與太傅、太保稱爲三師。太尉、司徒、司空稱爲三公,宋朝承唐朝制度,這三公三師位於百官前列,特地是爲有功勞的宰相或者親王加官的。其中太師更是這三公三師中的首位,宋朝到現在只有趙普爲開國功勳,而且在刀光斧影中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讓趙匡義當上了皇帝,纔有了這個封號。後來有文彥博,這時候他還沒入朝呢。就是宰相王旦任宰相二十年,只有達到太尉爲止。當然到了北宋末,對這個稱呼才放鬆了,有蔡京、童貫和鄭紳三人擔任過太師。

可對於現在的宋朝,這個職務可以說是一個榮耀無比的職務。雖然它也只是一個虛職,可所有仕人都很嚮往,想想看石堅爲宋朝做出了那麼多事,真宗臨死都可以說是將皇帝和大宋的未來都在話音中託負於他。也只是一個太子少師。現在這個雷允恭居然想當上太師,這個樑冠慶走出宮去,他的嘴角笑意更濃。

他心裡在說:這真如那個少年所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過他現在可沒有將這話向其他人說,現在還要雷地勢力做槍尖子使喚。

隨着他出去,宮中突然發佈了許多聖旨。

第一道聖旨就是下給曹瑋的。讓他帶着禁軍到嵩山去捉拿窩藏在哪裡的邪教匪徒。

不過這道消息也很快傳到劉娥手中,當時劉娥感到十分地震驚愕然。石堅通過沙戒的描述,判斷出那個匪徒所在的山谷據點離京城並不是很遠,曾派禁軍在有可能出現這個山谷地周圍幾個大山裡搜尋。這件事也只有劉娥與趙禎,還有薛奎以及楊文廣和曹瑋知道。就是曹楊二人還是因爲石堅必須從他們手中抽調可以信任的禁軍,這才透露的。當然這道聖旨是劉娥傳達的還不足以爲奇,現在劉娥人已經出宮,她怎可能下這道路聖旨,這是雷允恭在篡旨。這也出於石堅所料之中。因爲現在朝中旨意都從雷允恭以及他地親信手中向大臣傳達。假如他有心的話僞造出玉璽,就有可能篡旨,還不令大臣懷疑。但他是怎麼知道劉娥和石堅在暗中查這個匪窟地事?

這時她又想起了石堅的話:“太后。非是微臣想要冒犯先皇,只是因爲這個組織規模龐大,現在只是冰山一角,就已經另人吃驚。微臣想這天龍八部中的第一部天衆部,恐怕就是指安插在朝中的官員或者宮中的太監。還有菩薩,在社會中的地位也不會小的。而且他們行事低調狠毒,如果不就着這個機會,很難一網打盡。”

她現在也認爲禁軍中有他們地人手了,而且官職還不低。否則以雷允恭他現在地位不需要和這個組織交往。也不需要打探這個消息。當然,如果他要行事不軌,很有可能與他們聯繫,或者他們要聯繫雷允恭。所有這纔有這個託辭退讓曹瑋毫不懷疑地出京。

這讓她更加憤怒擔憂。

她又問道:“石大人現在在做什麼?”

那個黑衣人答道:“啓稟太后,石大人現在正教八王爺地英王妃以及蓉郡主一種新奇地樂器。”

“哦,他倒有謝安之風。”劉娥這才放下心來。這一次雖然經過這少年精密無比地佈置,甚至連先帝安葬的日期都有可能推遲,並且還會使宮中喋血,但是猶關到以後大宋地安寧。以及自己與趙禎的生命安全,所以劉娥不悅他這樣做,更不悅他事前一聲招呼也沒有打,最後還是同意。但看到雷允恭猖狂到連聖旨也敢篡改,心中更是擔憂。現在聽說石堅還有心思教琴,說明他成竹在胸,她才微微放了一點心。

只是楊文廣聽了她這誇獎,心中卻是爲石堅擔憂了。當時真宗被寇準逼到前線,那時候遼國大軍兵臨城下。真宗也怕死。他就派人卻看寇準現在做什麼。那個人回來答道,說寇準現在與將士們喝酒。正高興着。真宗才放下心。他也說過寇準似謝安之類的話,可後來寇準卻因此被王欽若下了黑手,讓真宗最後起了疑心。其實相對於石堅來說,楊家對寇準的感情更深一些。當初楊六郎遭到朝中大臣貶害時,寇準曾站出爲楊六郎說過好話。現在寇準已經病得很重,返京的速度很慢,可爲了他的安全,楊家還偷偷地派了幾個忠心的家丁前去保護寇準。

隨後各種消息紛至沓來,先是各個盡忠於朝廷的禁軍將領被雷允恭用假聖旨調出京城。然後一些陌生的禁軍將領來到了皇宮,將駐紮在皇宮裡地將領換下。聽到這個消息,劉娥也不由捏了一把汗,她到現在還不知道石堅是如何安派的,現在被雷允恭這麼一弄,京城全部空虛了,或者真正成了雷允恭的嫡系。石堅能用什麼方法來挽回這局面?

最讓她擔心的就是楊文廣也接到假詔,讓他也出京城。這樣一來,本來苦心安派的讓她和趙禎到楊家避開這場劫難,現在也成了紙上談兵。

這時候那個黑衣人卻帶來了一個消息,說石堅的馬車走向了皇宮。

其實不要說劉娥,就是石堅也通過早佈置好的探子,知道了雷允恭的種種調動,他也在擔

不過他沒有害怕,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跨入馬車內,向皇宮內走去。

雖然到了傍晚,可是雨依然沒有停息,街道兩旁地行人更是稀少,有那麼三兩個也是穿着蓑衣,或打着油布雨傘。天更黑得很早,就連現在這兩邊的街道是天下最繁華的城市裡最繁華的所在,都是一片寂寥,只有一個個小油燈在雨幕裡閃着暗黃的身影。遠處,就是皇宮的所在,高大的皇城在這暮色裡,如同一個個怪物聳立着黑乎乎的身影。

在哪裡,他將坐鎮指揮這場戰鬥,可是究竟是誰能笑到最後,現在卻沒一個人能預算得到。

第350章 梁祝(上)第13章 一旨第220章 破罐子第386章 醜第112章 祈禱第94章 血誓第106章 和平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82章 奇珍第494章 生母第623章 第一刀第319章 不要臉第538章 釘第556章 誤會第364章 大婚(上)第272章 算計(上)第566章 問劉娥第469章 妖怪的戰鬥(上)第587章 作壁上觀第320章 好好愛我這一回吧第166章 給名第182章 教主(下)第84章 玉哥第507章 流水第139章 鋸人第9章 到老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556章 誤會第120章 警訊第521章 古鎮第653章 真真假假第207章 梅花(上)第144章 雙簧(下)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522章 釘的是誰第369章 大場面第254章 神兵天降(上)第502章 鐵券第314章 壯士之殺(中)第419章 堆土機第229章 倉惶南顧(上)第503章 受得起第109章 奶奶第37章 紅樓第124章 信任第608章 玩真的?第677章 不能查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661章 線索,也許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413章 人皮第136章 鬥法(上)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115章 遠行第134章 神仙第221章 鐵面將軍(上)第23章 海客第54章 拜師第381章 剖第497章 大學第662章 潛龍之居第640章 狼王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530章 泣血路,鐵師成第263章 人飛了第508章 留缺第546章 將路修到彩雲之南第119章 十旨第563章 老丈人第384章 霧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318章 地獄第78章 星星第163章 烈士(上)第164章 烈士(中)第703章 石堅非人第243章 跟我走吧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645章 驚聞第108章 比賽第146章 瘸狗第676章 掀風作浪第152章 非人第657章 步步驚心第200章 幫忙第615章 劉娥死了第585章 脫變第457章 虎穴(三)第497章 大學第461章 聽琴第214章 單挑第531章 重警?重罰!第401章 神罰(三)第696章 我是老大第582章 看上去很美第489章 伊霍第704章 最後的談判與耳光第291章 送你一個女兒(上)第402章 神罰(四)第91章 刺殺
第350章 梁祝(上)第13章 一旨第220章 破罐子第386章 醜第112章 祈禱第94章 血誓第106章 和平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82章 奇珍第494章 生母第623章 第一刀第319章 不要臉第538章 釘第556章 誤會第364章 大婚(上)第272章 算計(上)第566章 問劉娥第469章 妖怪的戰鬥(上)第587章 作壁上觀第320章 好好愛我這一回吧第166章 給名第182章 教主(下)第84章 玉哥第507章 流水第139章 鋸人第9章 到老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556章 誤會第120章 警訊第521章 古鎮第653章 真真假假第207章 梅花(上)第144章 雙簧(下)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522章 釘的是誰第369章 大場面第254章 神兵天降(上)第502章 鐵券第314章 壯士之殺(中)第419章 堆土機第229章 倉惶南顧(上)第503章 受得起第109章 奶奶第37章 紅樓第124章 信任第608章 玩真的?第677章 不能查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661章 線索,也許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413章 人皮第136章 鬥法(上)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115章 遠行第134章 神仙第221章 鐵面將軍(上)第23章 海客第54章 拜師第381章 剖第497章 大學第662章 潛龍之居第640章 狼王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530章 泣血路,鐵師成第263章 人飛了第508章 留缺第546章 將路修到彩雲之南第119章 十旨第563章 老丈人第384章 霧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318章 地獄第78章 星星第163章 烈士(上)第164章 烈士(中)第703章 石堅非人第243章 跟我走吧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645章 驚聞第108章 比賽第146章 瘸狗第676章 掀風作浪第152章 非人第657章 步步驚心第200章 幫忙第615章 劉娥死了第585章 脫變第457章 虎穴(三)第497章 大學第461章 聽琴第214章 單挑第531章 重警?重罰!第401章 神罰(三)第696章 我是老大第582章 看上去很美第489章 伊霍第704章 最後的談判與耳光第291章 送你一個女兒(上)第402章 神罰(四)第91章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