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不能查

嘎諒不是耍威奈,自只現在也不知道具體情淵乍然諫最多與范仲淹一樣,把閻應文來個流放?

既然苦心等待了這個機會,等到這樣的結果,石堅可不會樂意的。

現在放了一句狠話,使羣臣全部傻愣了小什麼議題停下來。然後回家問趙蓉去。甚至他連郭氏之死的原因都沒有問。

看着石堅離開,大臣們臉上表情十分精彩,有的高興,有的擔心,有的憤怒,有的不平衡。有幾個臣子站出來,直接進諫。石堅這樣做太過份了。如果以前還因爲劉太后忌憚摞蹄子,還情有可願。

可現在皇上對石堅無比寵愛,這時摞蹄子什麼意思?

趙禎揮揮手說:“各位不要說了。聯心裡面清楚是什麼事。散朝。”

如果爲了李迪,現在還沒有離開京城,石堅勸說他改旨就是,沒有必要生這麼大的氣。這還是爲了郭氏。網寫了信規勸過郭氏。到京城才一個來月,這回回來郭氏死了,自己也沒有作爲,石堅肯定會生氣。

大臣們散了朝,趙禎將石堅丟下的印符拿着小對太監說道:“備駕。聯去石府。”

這邊石堅回到家中,詢問趙蓉。到底是怎麼回事?得問個清楚。光從邸報里根本看不到事物的內裡。

趙蓉就,將事情經過說了。

在兩個月前,也就是石堅的寫給郭氏的信沒有到達京城之前,但那時第一封信到了京城了。看到石堅信後。趙禎也下旨說自己不對了,大臣不作聲了。

可這時趙禎突然說要立陳氏爲後。這回大臣們奇怪,陳氏,一打聽才知道陳氏是一個茶商的女兒,長得十分貌美。

石堅聽到這裡,心裡嘆道誰說不能以貌取人?當初曹貴妃在小皇帝受劉後壓迫時,多次開解小皇上。雖然品德不能比陰皇后,可在現在的後宮中,屈一指小皇上現在上位了。也將這段經歷遺忘了。陳姓的茶商,石堅想了一下,想起來了七有一個壽州陳姓茶商,也參預了航海。是壽州城中幾個大富商之一。石堅還與這個陳姓商人見過一面。長得極其嫵媚。作爲一個男人,這種長相娘娘腔,可作爲他的女兒。有了這個遺傳因素,想來相貌不會太差。

他問了下:“這個陳氏是什麼地方人?”

趙蓉答道:“壽州。”

石堅點頭,示意她往下繼續說。

趙蓉又說道。聽到這個消息。宋綬進諫:“陛下乃欲以賤者正位中宮。不與前日詔語戾乎?”王曾也說不可。

事情傳開,大臣蔡齊、楊狩、郭勸以及李迪還有呂夷簡紛紛進諫。

聽到這裡,石堅想,會不會是趙禎故意虛顯一槍,來轉移視線?

這麼多大臣進諫小皇帝也就放下這個念頭。於是將立曹貴妃之事立上議程。但這時石堅的信到了京城。

看到這封信後,郭氏在所寄之宮日夜哀嚎,哭泣不止。小皇上聽悅此事。去了冷宮,郭氏再次痛哭,表示後悔。

把一般皇帝,呵斥一頓離開,也就沒有事了。可小皇上心軟,聽了郭氏哭得哀切,還在這宮裡過了一夜。兩個人講了許多話。這一夜生了什麼事,大家就不知道了。以後小皇帝經常往這冷宮跑。

這一下所有大臣傻眼了。硬是讓小皇上擺了一刀。

先是讓他不要廢后,偏不聽,現在事情淡了下來,想一想,如果立曹氏還真不錯,至少後宮中主母不是嫉妒的主子。可小皇上又與原皇后勾勾搭搭,這叫怎麼回事?

是幫曹貴妃說話呢?還是幫郭氏說話?幫曹貴妃說話,那以前自己這些人苦諫,算什麼?自己打自己耳光不成?幫郭氏說話,以後後宮之中會不會安份?

大臣無可奈何,只好觀望。小皇上。你頭腦作熱,給自己折騰吧。立曹貴妃我們也同意,立郭氏我們也贊成。

本來事情到此爲止,也沒有多大問題。可突然郭氏暴斃。不用說。是呂夷簡與閻應文搞的把戲。本來大臣準備聯名進諫呂夷簡,特別是這次不知不覺地將李迪搞下臺去,有些大臣感到心寒。可小皇上在這件事中又扮演了一個讓大家看不懂的角色。難道是小皇帝指使閻應文謀害了郭氏?可爲什麼之前,小皇上又與她眉來眼去?而且似乎小皇上也不是那種翻臉無情的人。這麼一來。大臣又不敢作聲了。於是幾個重要大臣秘密寫了一封聯名信,請石堅來京城。

但趙蓉提供了一條重要情報,那就是小皇上準備將郭氏接回去。可這時郭氏又犯下糊塗。她想到自己被廢時所受的屈辱,表示如果小皇帝想把自己接回宮中,必須要百官立班受冊方可。不然以後我還得要讓你隨便着就把我廢了。還說了,我連石家一個丫環都不如。

小皇上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也說了一句話,你要面子,可聯也得要面子。算了,以後聯好好待你。但你以後不要再象以前那麼鬧了。更要對母后尊重。

放心,我以後聽你話就是。可你不在聳官立班時冊封我就不回去。

小皇上開始有點不高興。沒有問母后。李太后問了也不管用。於是問了元儼。元儼說,這件事還得你作主。如果她改正不必要計較這個虛名。如果不改正,就是她承諾了,也未必管用。反而以後說不定更壞。

說了也等於沒有說。

小皇上還是跑回皇宮,與兩位太后商議。結果沒有幾天後,郭氏先是生病,然後暴斃。

所以連元儼也斷安是閻應文與呂夷簡所害,既然郭氏到了現在的地步。還記住當初的羞侮。以後得勢,肯定會報這一廢之仇。

記到這裡。趙蓉白了石堅一眼,那意思就象王導所說。典仁,可伯仁因我而死。沒有你這封信,皇上不會想起與郭氏感情復甦,郭氏也不會遭此毒手。

石堅心裡想我不是冤枉嗎?就是我不推動小皇上念舊的感情,遲早也會找到郭氏。最後還會遭到毒害。除非我將呂夷簡與閻應文提肅殺了。可殺一個大內重官與前朝宰相,沒有重大的罪名,那個也沒有這個膽量。

外界對此傳言很多。無一例外,都說是呂閻下的毒手。但如何下的毒手。衆說紛雲。有的說閻應文乘郭氏生病時,命太醫用藥引其病,使其病體加重死亡。有的說閻應文乘機下毒。使郭氏暴斃。還有一種可怕的說法。就是郭氏根本沒有死,在她病重時,閻應文就慌報郭氏已亡,真接將她活活拉進棺材裡,收斂了。

趙蓉又說道:“這件案件牽連廣泛,不但有可能有朝中大臣,還有宮中太監,甚至有可能兩位太后與皇上,都分別參預其中。”

其他的沒有說,石堅什麼心思她怎能不知道,這個機會1再不弄到呂夷簡,難道今天眼看着他弄下李迪,明天王曾,後天范仲淹,大後天又是誰的?還真別說,如果石堅不阻止,呂夷簡準會這樣做。

但難度很大。

石堅想了想。這什事光憑外界一些傳言,是無法瞭解真相的。現在有一點,那就是隻要逼出趙禎將郭氏的病歷起居記錄拿出來,真相就可以大白。

於是又問道:“大臣爭議南方,是怎麼回事?”

趙蓉又說道:“這一次卻是夏子喬提起的。”

說到這裡。她望着石堅嫵媚一笑。這一對活寶。

因爲大理國王的離開,雖然石堅做了種種預防措施。而且有許多政策很得民心。以後包拯與種世衡也撫愛百姓。但還有一些蠻洞不理解,起兵反抗。而且這些蠻洞也知道自己的弱勢,大軍一來,散到各個老山深林裡。大軍一走,再次舉起反叛大旗。有的部族也連自家人也殺,向投順宋朝的部族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種世衡又要考慮不要傷及無辜百姓,又要剿匪,可因爲不完全熟悉這裡的環境,民匪難分。也出現了嚴重的損失。自石堅走後。已經有兩千多名士兵犧牲。

因此夏辣舉起了一本帳,說石堅此舉大爲不當。第一,自石堅開邊以來,支援大理多少財政?而且還看出來,大理貧困,這幾十年內還得繼續需要朝廷支持。第二。石堅將大理君臣全部俘獲回京,致使大理全境失控,現在烽火四起,什麼時候才能平息?還得繼續犧牲多少士兵?第三,西南本來各羈康州叛亂就因爲石堅的舉措,沒有完全平息。一旦出現一個梟雄。將所有叛部聯合,全境將四面楚歌。

爲什麼不能學習對待咯拉汗那樣?而且石堅此舉。略拉汗所有國民當作何感想?

最後夏橡說了。不如立即將大理君臣送還原處。經此驚嚇,以後他們也沒有什麼不臣之想了。說到這裡,夏辣又算了一本帳。大理君臣加上他們家族,前來京城的達到了近三千人,其中有官祿的有好幾百人。這幾百人每年將要多少朝廷拿出多少開支?這還不是一次性負清,每年都要這麼多錢。本來石堅裁減冗官,與冗爵。纔剛剛見成效,現在經此一舉。成空矣。

還不說,這話還真有盅惑力。有許多大臣贊成此舉。現在開了幾次朝會。正商議此事。一旦大理羣臣到了京城。一切就晚了。不能皇上說話不算話吧。

說到這裡。趙蓉又說道:“但羅林查了許多天,在他家中並沒有現你說的那個大理相國的女兒。”

石堅答道:“查不到了,這三個少女在黔州就可能失蹤。”

趙蓉多聰明。不用解釋,知道這三個少女不只是失蹤,而是不在人

了。

說曹操就到。門房進來稟報,說夏殊來了。

石堅說讓他進來吧。與趙蓉相視一笑,懂。

夏橡進來。寒喧了幾自,石堅注意到夏殊偷偷地看了他好幾下神情。但石堅怎能讓他看出內心的想法。

石堅吩咐下人上茶,然後請夏殊落坐,問道:“夏大人,前來寒府,有何貴幹?”

“不敢”夏橡說到這裡,突然面露羞愧,說:“石大人,我前來有一件事,告訴你,希望你在大理高家美言幾句。”

“高家?”石堅故作恍然大悟道:“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因爲你納了高家大小姐爲妾?沒有關係,偏夷小國,對禮儀不懂。到時候我爲你美言幾句。不過夏大人,你這件事做得也有錯誤啊。既然納了人家的姑娘,也要對人家打聲招呼。如果不是高家找到本官,本官派了人前去查問此事。都不知道被你納了妾。”

夏橡肚子裡誹謗道:你就裝吧。這一次你在西南,搞了那麼多事,還不就是針對我嗎?還枉本官回到朝中一心一意,想幫助你。不對付呂夷簡。對付我,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

但不能說出口。這件事自己也大了意,容易查。

只好皺着臉說道:“如果這樣,我都不需要石大人美言了。”

“咦,又怎麼了?”石堅愕然地問道。

夏辣長嘆說:“石大人,不瞞你說,這件事我真做得粗心大一”

“別忙,喝口茶,慢慢說。看看生了什麼事?有沒有彌補的餘地?”

夏辣心中氣憤地想,如果不是你搗鬼,要什麼彌補餘地?但現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不要說兩個少女失蹤。就是沒有失蹤,自己沒有經過人家父母允許納妾,而且還是一個番邦女子

他說道:“石大人,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在酒樓上遇到那位高家小娘子,這件事你也知道了。可當時她們並沒有透露身份,說自己是一個苗商之女,父母經商途中失蹤,數月未歸,她們出外是尋找雙親。我見她們傷心,便說了你們一個婦道人家,漂流在外,十分危險。不如先在我處寄居下來,我派人幫助你們尋找。石大人,不相信,你可以詢問現在的恭州江枕江戈明江司馬

“相信,相信”石堅微笑道。心裡面說相信纔怪,這麼長時間,你一點安排都沒有,那纔是真正有可能冤枉了。

這個恭州司馬估計也是你的親信,不爲你打掩護?

“後來她們寄居我府上,我看到這位高家小娘子雖是苗人準確說高家是白蠻,也就是今天白族人。但這時也沒有各個。民族的說法,統,稱蠻、夷、獠,苗人都是一種尊重的說法。另高家也不是善輩。天龍八部中段正明是高家廢的段正淳與段譽是高家逼出家的,與練武功沒有關係,可溫馴懂禮。於是我對她說,想納她爲妾,她也同意了。但過了一段時間,才從她婢女嘴中無意得知她的身份。我就想,爲什麼她們要掩瞞身份,難道圖謀不詭。於是偷偷將她們送走。沒有想到,唉,怎麼就失蹤了。”

石堅心裡面狠狠鄙視,這話半真半假。也許這個小姑娘真沒有告訴他身份,後來被夏殊現,而且出了某種狀況,才殺人滅口的。但這一說,也將她們失蹤之原因挑明瞭。是我送出去後失蹤的,但西南混亂,天知道她們在路上出了什麼事。

可不是那麼簡單。歇然這個高相國放任這個大小姐離家遊玩,這兩個小丫環恐怕都有一定的身手。不然在半路上遇到什麼麻煩,那怎麼辦?因此,夏殊想下毒手,憑藉他這個小身板根本不可能。必然經手的人不是一個兩個。這也留下了破綻。而且夏辣與趙守節不一樣,苦心經營多年,做得隱秘。不要說夏殊家中沒有趙守節的家業大,就是有也不可能帶到疊州。加上他也沒有想到有人會查這個高家大小姐的事。一切都在明處,也也爲調查減輕了難度。

石堅故意裝作不知,繼續說道:“你也太大意了。當時應當派人將她們送到大理,以後出什麼事情,也沒有人會找你麻煩。”

“誰說不是?本來我以爲只是三個番邦之女,沒有想到起了這場風波說到這裡,夏辣望着石堅。那神情就象一個被打入冷宮幾十年的怨婦一樣。

那話裡更有很深的含義。只是三個番邦的女子,你石大人也不至於如此興師動衆吧?

“哎,夏大人此話錯矣,如今大理與中原乃爲一家人,何來番漢之別?不過這話我一定會爲你帶到高家人耳中,另外你也要派人查找這三個姑娘下落,說不定她們現在還沒有遇難,被什麼土人綁架。”

“那是,那是,我已經派了人尋找了。”

“可是夏大人!小。石堅突然聲音大起來,夏秣嚇了一跳。石堅說:“這是私事,你不能因公廢私,因爲害怕高家指責,就阻撓中原一統大業!”

夏殊還以爲石堅說他謀害高家三人,聽到石堅說起此事,也義憤填膺地站起來,大聲說道:“好一個不能因私廢公。請問石大人,本來先帝對西南採取羈康政策,大家相安無事。可你冒然開邊,到現在朝廷花費多少銀兩?戰死多少士兵?而且並沒有就此停息。以後每年繼續花費,還會6續有壯士犧牲。此舉是對是錯?我不敢因私廢公

連趙蓉看到他大義凜然的樣子,也差點笑。欲蓋彌彰就欲蓋彌彰,可能夠象夏棘這樣說得義正詞嚴,也是千古罕事。

石堅一指地圖說道:“當真如此?朝廷以後經略,你不是不知。有了大理,可以從6地進入天塹,這塊地方將會成爲以後統治天塹咽喉要地。難道非要經過大海,請問從南洋繞了多大的圈子?更不要說海上風暴翻臉無情。夏大人,千萬不要告訴我大理不敢阻攔。請別忘記了六詔晚唐之害。再爲錢財,能花費多少?本官只要召開一次商會,就足夠經營西南之地。一旦這塊地方經營成熟,當真是永遠貧癮?更況且現在朝廷所佔地方衆多,百姓缺乏,這裡百姓長期接受中原文化,本來就有許多漢人避免戰亂,逃於南方。這將爲朝廷增加數百萬的百姓。沒有投入,豈有回報!而且一旦整個安定,以大海爲關卡,以天地爲疆界,南方再無邊患,這將爲朝廷節約多少開支!再說犧牲,那有開邊不死戰士的。收回幽雲路。不要說先朝,就是在本官手上戰死的戰士也有數萬人。收復西夏犧牲更加慘重。再說因爲你的失誤,多犧牲了多少戰士?與南方數千人相比。請你教我,是它的多少倍?。

句話問得夏橡老臉痛紅。

石堅再次說道:“人豈能無錯。就是魏徵也有看錯候君集的時候。況且你我。不怕犯錯,就怕不知悔改。請切記。”

這是忠言了。

別看夏殊比呂夷簡奸佞,然而爲害卻遠不如呂夷簡。畢竟夏辣出身不比呂家。呂家乃宋朝權貴家族。有着無比的人脈。爲什麼石堅放夏辣與呂夷簡鬥,甚至變向地支持。朝中的官位夏辣也比昌夷簡大,可呂夷簡無論人氣還是威望,都比夏辣重?非是夏辣沒有本事,出身而!

如果此時夏辣承認殺害了哥家大小姐,再找幾個替死鬼來,頂多名譽受損,貶官而己。也不是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然而夏殊執迷不悟,這件案件查下去,夏妹未必會是死刑,但政治生命

還有石堅也不想他繼續搞三搞四。馬上大理君臣就會來到京城,聽到種種謠傳,他們保準會動心思。再來個主動請求回去幫助朝廷安撫,然後南方戰事加烈。那麼好了,石堅前功盡棄。

現在不管這件案子。最後會不會把夏辣徹底扳到,先要把夏殊扇動的這股議論平息下去。

可就在這時候,外面又傳來稟報,說小皇上來了。

皇上到他家近,但石堅進宮卻很遠。怎麼說,皇宮就在潘家湖與楊家湖邊上,在宋徽宗擴大皇宮時,整個。潘家湖與半個楊家湖全部圈進皇宮。御街在皇宮南邊。往前去就是相國寺,再往前去就是包公湖的西側,然後再往前纔到內城城牆。這還不計比內城大六七倍的外城。還有外城外面更多的居民區。因此,宋朝的開封比今天所看到的開封大了也不知多少倍。無論是石府還是楊府,還有剛剛被遷移的潘府,都不在御街兩邊。因此文武百官也不可能有戲文中所說,在天波府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說法。

石堅進宮,必須折道向東南,從御街進入皇宮。而皇上到石府,從西皇城門直接就到了石府。因此兩者距離相差很大。

石堅命令下人,大開中門。不能開個偏門,估計趙禎都會氣死。親自迎了出來。雖然摞蹄子,可禮節還是不能丟失。所以說石堅是虛放,甚至連範諷都是虛放。那個敢真正象魏晉那些名士那樣做。象王導與周鎮,也就是因他暗示,讓王敦殺死的周伯仁談話。兩個人談得累了,周鎮歪坐在席上,王導躺下,頭擔在周鎮的腿上,指着他的大肚子說:“這裡有什麼呢?”

周鎮回答道:“此處空洞無物,但象你這樣的人,能裝他幾百個。”

王導也不以爲忤。

如果這事生在宋朝,兩個人等着老儒們口水吧。估計連小包同志與小小范同志先口水都噴在他們臉上。

趙禎看了看夏辣。怎麼夏辣來了。這幾個人的關係還真讓他看不懂。先是石堅不給夏橡臉色看,然而與呂夷簡協查井屍一案,並且平滅叛亂。後來夏呂聯手對付石堅。然後夏掛力頂石堅,一直到去年年末。今年春天又換了角色。夏辣反對石堅的政策二而呂夷簡開始擁護石堅的策略。比戰國七雄縱橫揮闔還要複雜。

夏橡知道趙禎前來是爲了石堅求罷官的事,連忙告辭。這點眼力沒有,他也不會讓石堅顧忌了。而且他在心中高興。郭氏之死,夏殊怎能不知道,石堅摞蹄子,也不會是爲了李迪的事,還是郭氏之死,皇上態度曖昧。

最後就有可能牽連到呂夷簡,甚至內宮,那麼石堅就有的忙活,更不會顧上自己這件事了。

好事。

辭就辭吧。石堅不耳能送夏辣出門的。再次趙禎接到書房。

趙禎將印符往書桌上一放。

石堅虎起臉,一點也不客氣,說:“皇上,臣說過,不敢再擔當朝中職務,這個印符請別要給我。”

趙禎撓撓頭說:“這樣;石愛卿,聯讓李愛卿回朝,重新擔任宰相如何?”

“皇上,請不要謀害臣,宰相是何等職位,只有皇上才能任命。選用宰相,皇上何必徵的我同意?臣也沒有這權利,更沒有這膽

趙禎噎着了。我這不是存向你低頭嗎?什麼時候想害你。況且你尊爲相,也有權利建議百官之職,雖然決策權在聯手上。

“要不聯讓範補之、石曼卿兩位回京如何?”

“皇上,臣說過,臣墾請致仕,現在臣閒職在身,無權過問政

石堅敢情油鹽醬醋一點不進。趙禎苦惱地說道:“如果石愛卿生氣,聯馬上把這件事的禍端龐醇之流放到加納去。”

石堅給他氣樂了,說道:“皇上,非是臣說你,這件事本爲都是一些小錯小過。龐醇之作爲諫官,官員有錯誤,進諫是對的。李相作爲宰相,認爲龐籍小題大作,左遷也是對的,並沒有降低多少職個,與陷害無關,與私人感情無關。範補之大人官風頗好,皇上也不是不知道,就有些小的失儀也非是大事,皇上要的是治國人才,不是儀禮人才,爲什麼皇上用呂大人?難道範補之犯下錯誤比呂大人錯誤?如果範補之象李白那樣,皇上要不要把他貶到加納國去?”

番話說得趙禎愣神了。還別說,趙禎雖然仁慈,可耳朵根真軟,這也是他是明君,可做不了雄主的原因。能讓包拯在臉上吐口水,也能讓呂夷簡忽悠。所幸宋朝的分權制度,纔沒有讓呂夷簡醞釀成大害。至於史學家說呂夷簡動操有術,如果不是一班賢臣在下面拼死命爲宋朝打氣,等着瞧吧。之所以出現這樣重大的謬誤。因爲呂夷簡是舊勢力的代表,幾個兒子更是。加上王安石搞七搞八,影響了新生力量的應象,最後史學家對呂夷簡持了一種肯定的品價。

害了這麼多大臣,而且都是忠臣,在劉娥與皇上面前三面再刀,甚至謀害皇后,在古代這種人還會是忠臣?

石堅繼續說道:“皇上。你也不是少年,朝中也沒有太后主持朝政,現在整個宋朝江山就在你一念之間。不一定要你事必親爲,但大局要你來掌握。大海航行靠舵手,你就是舵手,其他人聽從你的指揮調動。你掌舵的方向正確。宋朝就會駛向光明的彼岸,方向錯誤,大宋就會衰落。無論臣如何努力,也不如你一念對錯。”

話說得尖銳,可句句在理。連趙蓉在旁邊都不住點頭。

“朝中?都市小說出現此卓,是小錯,可以貶職,但事情不大,不能貶職太過。其實當時皇上連貶職都不篇糕,最少李相外理龐酷!事。不算爲討。吊然龐醇之與臣兇椎安詳何來貶職如此。不說州府,密州何州?難道皇上一點舊情不念?然後聽人讒言。公然掘人私隱於公衆。如果範補之有此事,可以追究。現在查無實據。是範補之,是臣早撒手不做了。如果性格剛烈的人,都有可能自別於前。皇上真不顧聲名了?”

這回終於讓趙禎明白過來。讓呂夷簡掛着石堅名字,做了槍使喚了。

他臉上一陣慘白,喃喃道:“怎能如此?”

“怎能如此?難道小人與忠臣一定寫在臉上?臣早說過一句話,多聽多看多想。而且我也向你說過,人無完人,用其長,避其短。範諷行爲是有點怪誕放浪,可處理政事是良臣,不用其爲禮部官員,而用其政事能力。龐醇之網直,用其耿直,但也要注意其糙,就象寇大人,多次進諫,有對有錯。但他是不是良臣?進諫了。聽與不聽是皇上的事。對則用。錯則規勸。而且我也多次說過,對於呂大人如果要用。用其對政事的處理。而不能用其對人事的進諫。看一看,現在小使了一個手段,得罪他的幾個大臣,借皇上的手,全部季下去。要不了多久,他的黨羽再次豐滿。然後下面到王相,再到範大人,然後我退隱,朝堂之上。再次成了他一言堂了。皇上這樣做,我前功盡棄。

何必還要在朝中爲官?。

“聯錯了。聯錯了”趙禎臉上更加慘白。石堅說過呂夷簡心量偏狹,還不是說過一次。但事到臨頭,他就忘記一乾二淨。

石堅不顧的他懺悔,繼續說道:“再說,李相今年六十過幾,還有幾年好活?況且昔日還爲皇上恩師。皇上承蒙舊日之恩,調回京城。李相在職也是盡心盡力,報答皇上盛情。然而現在皇上居然懷疑他朋黨。如果秋仁杰在世,推舉他兒子在朝中爲官,皇上會作何所想?現在皇上非但不讓李相善終,居然讓他調到密州。再調遠一點,調到瓊州,學習昔日太后罷寇大人,還乾脆一點,大不了。以後百姓在品價皇上。說皇上生性涼薄

趙禎已經讓他說得汗水都流下來了。按照宋例,宰相如無大錯,左遷也爲各路府,因此象石堅知真定府,張士遜知江寧府,王曾知青州。也是呂夷簡知了陳州後,將郭氏恨之入骨的原因。相州還要好一點。可密州非是府,而且還在山東半島,在今天的膠州諸城一帶。離東京城有多遠。

石堅都懶的詢問原因,不用說這又是呂夷簡搬弄了什麼是非,讓李迪離京城越遠越好。

趙禎又說道:“聯這就下旨,向李愛卿認錯。”

石堅看了他一眼,並沒有因爲趙禎的知錯能改。感到滿意。

他再次說道:“此還是小錯。最多讓皇上廢了幾個棟樑之材罷

趙禎聽了坐都坐不住了。這還是小錯,大宋有幾棵棟粱之材。還別說,這幾個被此事牽連的都是有用之才,無論是範諷還是石延年,更別說龐籍與李迪。龐籍與石延年還要好一點,如果石堅不提醒,李迪與範諷終生是徹底廢了。

“再問皇上。本來皇上既然讓郭皇后寫信給臣。臣也回了信,盡臣之職對皇后婉言相勸。而且臣也向皇上說過,有錯則廢,無錯則給她一次改正的機會。現在皇上既然聽從了臣的進諫,皇上認爲她沒有改正,罷廢就是。改正,不必非要重新立爲皇后,宮中多職,妃嬪美人才人,何職不能選用。也給皇上一個仁慈的名聲。現在皇后何罪當死。皇上,千萬不要告訴臣,皇后是病死的。”

趙禎就知道石堅一定會提起此事。他苦着臉說道:“石愛卿,這樣看行不行?聯讓郭皇后以皇后之禮安葬,再出罷閻都知。小。

“那麼皇上也承認了皇后是被人謀害的了?那麼請問謀害皇后是什麼樣的罪行?皇上這都不過問?難道後宮之中又出了一個武才人?”

趙禎皺着臉說道:“石愛卿,聯也知道聯這樣做不好。可聯也是無奈,請石愛卿饒聯這一遭。大不了,聯讓幾個女兒全嫁到你石家。行不?”

石堅感到奇怪。怎麼回事,什麼無奈?至於他後面一句話,石堅當作耳邊風。全娶你家女兒,到時候我一家子還不讓你姓趙的栓住不放?況且這份恩龐也沒有邊了,自己石家想滿門抄斬?還有你將次女嫁給段家,那又怎麼辦?難道一女二夫?

趙禎這是轉移話題了。

石堅說道:“不行。有些事情可以忽視不計。但皇后被人謀害,居然朝廷不聞不問。那麼朝廷還有朝綱存在?皇上既然不顧朝綱國法,那麼也行。所謂大臣,以道事君,不可而止。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這是皇上的權利。臣多年之前,第一次進宮,與你交談時就說過,臣願作一良臣,不願作諫臣。道不同,不相爲合。自此以後。臣不再作朝中任何官員!”

趙禎聽了石堅這樣幾乎誅心的話,也不生氣,涎着臉說道:“石愛卿。你也說過孔夫子說的話不一定是全對的。”

石堅沒有理睬他嬉皮笑臉,眼睛一閉,不一言。

趙禎只好無奈地說道:“石愛卿,你說的道理,聯不是不明白,李愛卿,還有範龐石他們的事都好辦。唯獨這個案子不能查。”

防:這數天來。就這一章寫得最滿有也許寫到雲南,想到乾旱的同胞,猶豫不決,寫得差了?還是虛擬架空好啊,什麼也不要顧忌。

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675章 風暴第158章 畫眉第517章 營救第148章 環球第511章 還你們一個公正第315章 壯士之殺(下)第180章 強姦第5章 紅鳶第250章 甕中之鱉第577章 與天鬥,與人鬥,鬥得不亦樂乎第235章 鴆毒第364章 大婚(上)第417章 天網第695章 藤黃第230章 倉惶南顧(下)第32章 大客第693章 辛苦了,老夏第198章 話劇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146章 瘸狗第425章 碩鼠第563章 老丈人第206章 浮萍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106章 和平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515章 少林寺第428章 魅影第277章 那幾個箱子(下)第185章 孤城(下)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590章 荒唐和約第53章 百雞第75章 墮落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532章 民之質矣,遍爲爾德第387章 變天第36章 口水第666章 藉端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665章 在南方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580章 虎威第365章 大婚(下)第130章 沐浴第560章 趙蓉的妙着第629章 高麗商人第342章 條件第393章 前夕。伐交第580章 虎威第28章 三旨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416章 冰火二重天(下)第376章 剛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333章 讓第137章 鬥法(中)第181章 教主(上)第273章 算計(下)第489章 伊霍第559章 震盪第157章 李慧第527章 梅子紅雨,忽聞黃菊音第395章 開始第244章 打丈人第593章 雙雄會第389章 論道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466章 真囂張(上)第171章 號角第29章 撓癢第474章 乖乖做皇帝(下)第375章 上錯了牀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557章 刺呂第348章 活捉黑猴子(下)第517章 營救第56章 失竊第458章 虎穴(四)第652章 聖人不仁第46章 門坎第535章 移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293章 狐狸第58章 僞書第35章 假史第301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三)第74章 項莊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422章 二桃第559章 震盪第607章 不管用了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636章 飽狼與餓狼第372章 青年時代第12章 閉門第541章 新波又起
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675章 風暴第158章 畫眉第517章 營救第148章 環球第511章 還你們一個公正第315章 壯士之殺(下)第180章 強姦第5章 紅鳶第250章 甕中之鱉第577章 與天鬥,與人鬥,鬥得不亦樂乎第235章 鴆毒第364章 大婚(上)第417章 天網第695章 藤黃第230章 倉惶南顧(下)第32章 大客第693章 辛苦了,老夏第198章 話劇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146章 瘸狗第425章 碩鼠第563章 老丈人第206章 浮萍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106章 和平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515章 少林寺第428章 魅影第277章 那幾個箱子(下)第185章 孤城(下)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590章 荒唐和約第53章 百雞第75章 墮落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532章 民之質矣,遍爲爾德第387章 變天第36章 口水第666章 藉端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665章 在南方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580章 虎威第365章 大婚(下)第130章 沐浴第560章 趙蓉的妙着第629章 高麗商人第342章 條件第393章 前夕。伐交第580章 虎威第28章 三旨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416章 冰火二重天(下)第376章 剛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333章 讓第137章 鬥法(中)第181章 教主(上)第273章 算計(下)第489章 伊霍第559章 震盪第157章 李慧第527章 梅子紅雨,忽聞黃菊音第395章 開始第244章 打丈人第593章 雙雄會第389章 論道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466章 真囂張(上)第171章 號角第29章 撓癢第474章 乖乖做皇帝(下)第375章 上錯了牀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557章 刺呂第348章 活捉黑猴子(下)第517章 營救第56章 失竊第458章 虎穴(四)第652章 聖人不仁第46章 門坎第535章 移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293章 狐狸第58章 僞書第35章 假史第301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三)第74章 項莊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422章 二桃第559章 震盪第607章 不管用了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636章 飽狼與餓狼第372章 青年時代第12章 閉門第541章 新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