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孤臣

江都宮!

皇帝楊廣摒退了所有宮人內侍,接見風塵僕僕、鬚髮俱白的楊義臣。

看着老態龍鍾的楊義臣,楊廣也有些心酸。

他知道看似七老八十的楊義臣實則只有四十七歲!比自己還小一歲。

但是,楊義臣何以混成這樣子,答案不問可知——是河北道亂匪,令這位宗室大將透支過度。

“微臣拜見聖上!”楊義臣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愛卿請起!”楊廣親自扶起了楊義臣。

“謝聖上!”楊義臣有點受寵若驚。

楊廣讓楊義臣坐在一旁,迫不及待的問道:“河北道真平了?”

“秦王殿下乃是皇家不世出之的軍事奇才、天才,一舉一動,深懷兵法。多加磨練,必然是一代統帥!臣恭喜聖上,既得一英才,又有一佳孫。”

在南下的路上,楊義臣聽到了楊侗迫害士族的種種流言,他擔心楊廣懲罰楊侗,致使河北道再度陷入混亂,故而對楊侗不吝讚美之言。

楊廣哈哈大笑。

“你們在北方的所作所爲,朕已從你與侗兒的捷報中瞭解,你們幹得不錯,朕很欣慰!能夠一戰定河北,瓦解了竇建德那夥跳樑小醜,挽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這其中經歷一定是精彩紛呈…跟朕說說,侗兒究竟是怎麼打的…”

楊義臣落座之後,將武德山之戰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他既沒有誇大其辭,也沒有采用春秋筆法……

“二十三萬不弱於驍果軍的反賊?”

楊廣的臉色非常難看。

“河北道亂了七八年,換了無數個賊首,百戰餘生的亂匪盡是兇悍、凶煞的亡命之徒!戰力非常強悍!在人數上,若是加上小股流寇,只多不少!”

“二十三萬亡命之徒,全是竇建德的兵?”楊廣咬牙切齒的問。

“這倒不是!”楊義臣實事求是的說道:“竇建德的兵只佔有三分之一左右,餘者是多股流寇勢力!竇建德爲了打敗殿下,把他們召集一起!”

楊廣聽到這裡,臉色這才恢復了過來,裴矩、裴蘊、虞世基跟他說,大的流寇沒有,盡都是些不成氣候的小股叛亂,各地正全力追剿!如果說竇建德有兵二十多萬,那他們三人就是欺君了!不過聽楊義臣這麼說,倒是放下心來。

“微臣打敗高士達、張金稱後,在河北道稍有薄名,這些流寇一直避而不戰!臣在西,他們往東跑!若非他們小看了殿下,決不可能一戰而定。”說到這裡,楊義臣一臉頭疼,一臉慶幸!

楊廣點了點頭!他亦是一個知兵的人,自然知道遊而不擊最最令人頭疼,他接着問道:“有人說,侗兒殺了一千多六百多名河北道官吏,這又是怎麼回事?”

“其實沒有這麼多!”楊義臣說道:“殿下真正殺的官吏只有五百餘人,另外一千多人盡是身穿官服的亂匪。”

楊廣奇道:“這有什麼用意?”

“河北道亂匪之所以越平越多!地方官員要負七成負責,正是他們橫徵暴斂,使百姓飢寒交迫。百姓無法生存,才殺官造反!殿下之所以加入一千多員亂匪,目的是讓百姓知道朝廷治吏的決心,對朝廷恢復信心!正直官吏早就死於亂匪之手,活着的這些,絕大多數與亂匪有利益往來!他們既向朝廷稱臣,也向亂匪稱臣……殿下一氣之下,就全部抓來殺了。”

“這些該死的傢伙!殺一萬次都活該!侗兒殺得好!”楊廣霍然站起,大聲稱讚楊侗殺伐果敢。

“這就是‘秦王迫害士族’傳言的由來?”

“這只是表相,根本原因是范陽盧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渤海高氏貪婪、不知廉恥!”

楊義臣替楊侗圓謊道:“這些世家門閥早就離開了河北道,他們的宅子早就化成一片白地,田地也都變成了雜草叢生的荒地,而官方戶籍、房產、地契也早就毀滅於戰亂之中!現在河北道好不容易平定下來,這些世家門閥立即拿着房產、地契討要房產、良田土地,他們手中這些所謂的證據,誰也不知是真是假……殿下當然不認賬了,於是流言就來了!”

楊廣恍然大悟,冷哼道:“這些士族最是不知廉恥了,是朕,朕也不給!”

楊義臣趁機道:“殿下對關隴權貴、東關士族非常反感,他說這些人自幼就給灌輸了家族爲大的理念,事事以家族利益爲先,國事天下事,在他們看來遠遠比不上家族利益,爲了家族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出賣國家、出賣民族!”

“然後呢?”楊廣有些坐不住了,楊侗字字珠璣,說到大隋危機的根源上去了!

“然後殿下任用的是全部是來自寒門的預備官員!”

“啊?”

楊廣也被楊侗的大手筆驚呆,喃喃自語道:“難怪彈劾侗兒的奏疏這麼多,請求懲辦的這麼嚴重!原來他動了世家門閥的根本利益!”

楊義臣笑了笑,“微臣開始也非常震驚,後來想通了,殿下是想從河北道開始,一步步的解決隋朝動亂的根源。”

“你指的是士族?”

楊義臣點了點頭,“其實不僅是關東士族,也包括關隴貴族,幾百年上千年來,士族壟斷了學識、壟斷了權力,十個官員中有九個來自世家門閥,這些人組成一個個數目龐大、影響巨大的利益集團,然後向歷朝歷代的朝廷、皇帝要錢要權,朝廷不給、亦或是給不了,他們就會想盡辦法推翻這一個王朝。”

“殿下說朝廷光有科舉制度還不夠,還無法徹底打破世家壟斷官場的規律!因爲讀書的代價太過昂貴,百姓讀不起書,如果不解決寒門的讀書問題,科舉制最終成全的還是世家子弟!”

“有見地,說得一點沒錯!”

楊廣重重點頭,楊義臣的話句句說到他的心坎之上,因爲每一屆科舉考試,取得好成績的都是世家子弟!這是因爲他們家境優越,可以心無旁騖的讀書,而寒門子弟即便讀得起書,也還要爲生活奔波,這一比較,成績上的差距就出來了。

“殿下認爲只有給貧寒子弟機會,才能最終打破士族的壟斷,他的目標是每一個河北道的孩子都有機會讀書,一代人之後,士族的優勢就消失了。”

“侗兒是怎麼做的?”

“開設義學!”

“義學?”

“以國家的名義,於治下各縣設立兩所學堂!食宿全免!”

楊廣越聽越驚奇,最後他哈哈大笑道:“好,好一個義學!這絕對是斬草除根的良方!跟世家子弟比起來,寒門子弟更加懂得珍惜機會,更懂得感恩。這一來二往,沒有後顧之憂的寒門子弟的成績自然超越世家子弟。”

楊義臣這時將楊侗的奏疏呈上!

奏疏上先是慷慨激昂、痛心疾首的痛罵了世家門閥一大通,然後附上了土地改革、‘攤丁入畝’稅制、義學等新政的內容,並將各項好處一一羅列!

楊廣更是動容,若說‘義學’是一把隱藏在暗處的利刃,那麼這‘攤丁入畝’就是一把捅向世家門閥的明晃晃的鋼刀,只要‘攤丁入畝’成熟,並運用到全國,離大隋擺脫門閥世家的依賴之日就不遠了。

不過楊侗也在奏疏上着重提示,認爲新的制度是否適宜適用,需要用實實在在的成績來驗證,而河北道現在沒有大世家門閥的存在,使用起來不會受到阻礙,若是成功再一一向全國推廣。

楊廣神色大動!

世家門閥的強大,他也比誰都體會更深,都城洛陽,就是爲了避開關隴貴族牢牢控制的關中,但時至今日,收效甚微,若是在全國強行推廣‘攤丁入畝’制度,大隋立馬灰飛煙滅,故而楊侗以河北道爲基,逐漸蠶食天下的計劃深得他的讚賞。

奏疏最後,楊侗以一首《石灰吟》表達自己的志向。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楊廣反覆唸了幾遍,只感到氣勢坦蕩、鏗鏘有力。楊侗在萬刃山中矢志挺進的樣子躍然紙上。

這些日子以來,諸多奏疏或明或暗的說楊侗有謀反之心,他雖然不信,但是在人云亦云之下,難免產生了動搖。但現在,他壓根不信楊侗會造反!

因爲楊侗走的是一條與世家門閥爲敵的道路,而大隋的九成官員出自世家門閥,楊侗即便是反了,也沒有人支持他。

義學、攤丁入畝、土地改革三制,加上一首石灰吟,表明了楊侗要當大隋版商鞅的志向!

商鞅是怎麼死的?主要原因是他損害了秦朝宗室、秦朝舊勢力的利益。

爲平宗室、舊勢力之忿,秦惠王不得不殺商鞅。但事後,商鞅的法則照樣執行着,從而令弱小的秦國一躍成爲七國之首,最終一統天下。

而楊侗,明顯猜到了自己結果與商鞅一般無二,但卻依舊堅定走上了一條死亡之路,他之所求,無非是大隋和楊家繼續順暢的延續下去而已。

想着想着,楊廣疑心盡去,剩下的僅僅是無限的心疼、憐愛、信任!

“敢爲天下先,不愧是我楊廣好孫兒!朕不僅不罰,還要重重賞賜,再敢說秦王有反志者,誅滅滿門!”

“下詔:晉河北道行臺尚書令、冠軍將軍、秦王楊侗爲太尉、正一品冠軍上將軍、冀州牧,遙領左右衛大將軍!封湛瀘劍、七星龍淵劍爲天子二劍,以湛瀘鎮軍,以七星龍淵懾政,賜先斬後奏之權!賞寶馬二十匹!”

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221章:緣分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282章:凌雲商隊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947章:意外獲勝第824章:壯士斷腕第539章:迂迴戰略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388章:彰顯榮耀第058章:滅了他第579章:凱旋之師第484章:緊急行動第874章:一封家書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234章:草原之狐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111章:野蠻戰術第014章:民亂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342章:殿下憐花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47章:困守孤城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69章:奪旗斬將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015章:拐誘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064章:傳國玉璽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84章:緊急行動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817章:轟開門戶第086章:順勢而下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14章:抵達襄陽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369章:問心無愧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125章:外國來使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100章:演技出衆第082章:血染汗庭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04章:武舉開幕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007章:一將無能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008章:戰機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369章:問心無愧第221章:緣分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132章:怒殺第285章:有舍有得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221章:緣分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282章:凌雲商隊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947章:意外獲勝第824章:壯士斷腕第539章:迂迴戰略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388章:彰顯榮耀第058章:滅了他第579章:凱旋之師第484章:緊急行動第874章:一封家書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234章:草原之狐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111章:野蠻戰術第014章:民亂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342章:殿下憐花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47章:困守孤城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69章:奪旗斬將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015章:拐誘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064章:傳國玉璽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84章:緊急行動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817章:轟開門戶第086章:順勢而下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14章:抵達襄陽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369章:問心無愧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125章:外國來使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100章:演技出衆第082章:血染汗庭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04章:武舉開幕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007章:一將無能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008章:戰機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369章:問心無愧第221章:緣分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132章:怒殺第285章:有舍有得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