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

“是我把你牽扯出來,連累你了!”李孝恭的府邸,李建成一臉歉意的對着李孝恭說道。

“朝廷牢牢攥住前方武將的指揮權之制乃是我大唐軍事最大弊端,若不打破這個頑疾,我大唐還會慘敗,所以殿下說得非常好,不存在連累不連累之說!雖然我因此而被罷黜爲民,但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李孝恭已經接到了貶官的聖命,也從李建成嘴裡知道事情始末,但是他對李建成並無怨言,

“……”李建成無言以對。

“其實就算殿下不提這件事,我也要找機會主動提出來!只因這個制度讓武將束手束腳,打起仗來完全放不開手腳,導致我們錯過一次又一次獲勝良機。在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之下,我們打輸是正常不過的事情;贏了的話,要麼是運氣、是意外之喜,要麼是敵方大將太過愚蠢。老實說,這種將軍不當也罷。”

李孝恭看了李建成一眼,接着說道:“如果拋下李氏宗室這重身份,單純從一個武將角度上說,我真的很羨慕隋朝那些將軍,雖說他們身邊有什麼‘軍務司’文職人員在做事,但這些人與武將是去悠悠的戰友關係,正因爲有他們處理糧食、後勤、將士情緒等等雜七雜八的事情,隋朝的武將才能放開手腳盯着自己的敵人,放下一切雜務的去部署每一場戰鬥。然而我們呢?”

李建成不知從何說起,只得把就會李淵那一套照搬了過來,只聽他說道:“你說的我都知道,但你剛剛也說隋朝‘軍務司’是非常合理的存在,而‘軍務司’這些人都是文職人員,是隋朝朝廷的人,所以我們也不能全面否定朝廷干涉軍務之事,畢竟動員民衆、籌備後勤軍糧之類的重大的戰略需要朝廷來決定和支持,關鍵在於一個度的問題,只有把握住軍政平衡,大家才能同心協力的去打贏一場戰爭,所以我纔會對父皇說朝廷干涉軍事太深。”

李建成其實具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他能協助李淵治理天下,負責前線的後勤保障。也具有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雄才偉略。

史上的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後,逃往突厥。不久,劉黑闥引突厥軍作亂霍亂山東地區。魏徵見李世民軍功太盛,於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請求去征討劉黑闥。於是李淵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軍前往,李建成於魏州大獲全勝,擒斬劉黑闥,平定了山東。此戰僅用一個月,可見李建成也是具有軍事才能的。從這可以看到李建成是一個軍政俱佳的優秀皇位接班人。

只不過李建成是李唐帝國的太子,需要全全面面去關注李唐的農、軍、政、工、商、民生、教育等等大略方針,只能在李淵身邊學習,並替李淵打打下手,從而無法在某一個領域有所作爲,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他是一個被‘太子’耽誤的軍事大才。

他什麼都懂,自然看到李唐軍事上存在的嚴重問題,但李建成現在還不是皇帝,而是一個被皇帝擔心篡位的做多錯多、不做也錯的苦逼太子殿下,所以他對於唐軍存在的問題只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話匣子打開的李建成見李孝恭抱以贊同的態度,接着說道:“其實我大唐軍隊存的的問題很多很多,不僅是朝廷過多幹涉軍事,還有很多其他問題,比如父皇在軍事上過於偏重宗族,讓無能無德的宗親掌握軍權,而那些善戰大將卻沒有多少發揮餘地等等……,我本來還想多說幾句的,但父皇卻被我氣暈了,以後找機會再慢慢勸他吧!”

“殿下說得好,我們爲了大唐的前途,一定要爭取到底!”李孝恭十分贊同李建成的觀點,他自己就有過切膚之痛,如果自己率軍西撤的軍事行動中,來援主將是柴紹、劉弘基、段志玄……,而不是李神通這種只想自保之輩,結果真會大不一樣的。

李建成心中發苦,不讓父皇過問軍事簡直比登天還難,但他知道李孝恭現在心情不好,不能打擊他的的積極性,只能敷衍的說道:“我以後想辦法慢慢勸說父皇,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從根子上斬斷屢戰屢敗的頑疾。”

“嗯!”李孝恭卻信爲以真。

李建成轉移話題道:“你這些年一直征戰在外,幾乎沒有陪過家人一日,先在家好生休養,等過了這個風頭,我會替你說情,讓你重新出山。”

李孝恭苦笑:“現在只能如此了。”

“對了!”正要告辭的李建成忽然想到一事:“有件事我想聽聽你的意思。”

“殿下直說無妨。”

“二弟於昨天來信了!他希望我們從淮安出兵三五萬,攻打潁川一線,只要從潁川方面給滎陽、襄城一帶的隋軍施壓……”

“停……”聽到近似小孩子的天真的話,李孝恭很不客氣很粗暴的打斷了李建成,以一副看傻子的表情說道:“殿下覺得三五萬人能夠威脅到隋朝的兵鋒嗎?”

“不能!”李建成老老實實的回答了兩個字。

“那你還說?”李孝恭番了個白眼。

“我是照搬二弟的意思而已!”李建成苦笑道:“其實我自己也覺得不可能,即使父皇同意出兵,那也是步卒,去了也是羊入虎口;其次、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其實李建成心中還默默的加了一句:即使是騎兵,我們也玩不過隋軍,人家楊侗可是玩騎兵起家的,是玩騎兵的祖宗!

當初!

劉黑闥辛辛苦苦的組建一支騎兵,從而在青州大地狂妄自大,結果如同井底之蛙去攔截北上隋軍,最後卻被陰明月這個女將率領千名騎兵輕鬆搞殘,從而讓南方土著們見識到了騎兵與騎兵的差距。作爲唐朝的太子,李建成當然知道這起事件。

李孝恭思索片刻,疑惑道:“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齊王沒理由不懂,可他爲何提出這個不成熟的方案?”

“他的真實用意其實是撤軍。”

“撤軍?”李孝恭若有所思。

“是的!”李建成覺得自己對於軍事的認識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想聽聽這個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大將的意見:“他說他的處境也極爲不妙,最好的辦法就是撤軍,暫時把弘農全郡讓給隋軍,以保存自身實力,同時全力固守朱陽關和外武關,將河南、關中隋軍御於淅陽之外。”

“明智之舉!”

李孝恭先是點評了一句,緊接着分析道:“我大唐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休養生息,的確是訓練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但是我們所謂的‘強軍’在隋軍面前,根本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強軍’尚且如此,新軍自不必說。”李孝恭看着無奈的李建成,雙手一攤,苦笑道:“而且爲了這一次東征,我們把這些‘強軍’全都頂了上去…結果我這邊全軍覆沒,齊王那邊自身難保。”

“其實戰事持續到現在,齊王已經淪爲一支孤軍深入的孤軍,他現在完全處於隋軍三面全圍的不利處境,因爲在他東方是楊侗親自統帥的主力,東北方是百戰百勝的楊善會。關鍵是於上洛郡統領隋朝第六軍團的薛萬均,此人隨時可以沿着洛水河谷殺入弘農,如楔子一般打入盧氏,徹底斬斷齊王南下路線,他只要成功的擋住齊王兩天時間,楊侗和楊善會的大軍便會和他勝利會師,到時候,齊王會陷入十面埋伏的絕境。若是齊王手中的軍隊也敗了,那我大唐估計再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了,所以我同意齊王的撤軍計劃。”

李建成皺眉道:“二弟擔心父皇不肯,所以希望我也一起勸說父皇退兵。”

李孝恭問道:“問題是聖上他會答應嗎?”

“老實說,我沒有說服父皇的信心……”李建成喟然長嘆。

唐軍之所以決定此時東征,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利用楊侗專注經略西域、以及隋朝軍事大改的戰略空隙,一舉殲滅實力不強的王世充,從而全面佔領河南郡,使大唐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能夠威懾黃河北岸的幷州、冀州,以及關中這些隋朝的核心地帶,如果設想能成,那麼唐朝部署於河南的唐軍,將如一根楔子楔入隋朝的要害,令其顧慮重重。

可誰都沒有想到楊侗的反應會那麼迅速,更想不到王世充的抵抗會那麼頑強。最最讓人無語的是李世民好心辦壞事,他好心把王君廓派去支援李孝恭,可誰想到這支鐵騎卻成了東路唐軍全軍覆沒的惡果,狠狠地吭了李孝恭一把不說,連他自己也處於極爲不利的處境。現在他們再想佔領河南大地,基本已經不現實。

如果李世民現在撤退,那麼最終的結果是導致李淵雄心勃勃的東征大計徹底破滅,而這絕對不是李淵願意看到的。

“殿下,齊王對於還有其他辦法麼?”

李孝恭十分理解李建成的難處,也知道說服李淵很難,而且等到李淵同意的時候,估計李世民都玩完了。因爲他自己就是前車之鑑,所以他沒有在李淵身上抱有大希望,於是索性繞過李淵這個環節,希望李世民那這還有其他想法。

“強行擴軍三十萬,傾國之資優先供給軍隊,凡是反對者擴軍者,以通敵之罪論處,不管是誰盡皆殺無赦。”李建成一字一頓的說着。

“噝……”

李孝恭被李建成一番話雷得不輕,倒抽一口冷氣,滿腦子只有瘋子這麼兩個字!

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289章:那一夜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947章:意外獲勝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177章:禽奔獸遁第825章:張網以待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47章:困守孤城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111章:野蠻戰術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116章:全力西進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530章:世績北上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309章:一鳴驚人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230章:聯合世家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69章:問心無愧第406章:大隋暴徒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119章:水師良將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716章:夜郎王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003章:單挑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102章:家事第310章:李密西進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262章:攻城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227章:污點大儒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382章:放寬限制第221章:緣分第741章:相國示警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80章:逃出生天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008章:戰機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356章:拼命作死第716章:夜郎王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13章:失之五里第222章:李淵厚黑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066章:魏徵毒計第071章:討媳婦第863章:一場笑話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340章:斬其根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131章:士族陰謀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064章:傳國玉璽
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289章:那一夜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947章:意外獲勝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177章:禽奔獸遁第825章:張網以待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47章:困守孤城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111章:野蠻戰術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116章:全力西進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530章:世績北上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309章:一鳴驚人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230章:聯合世家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69章:問心無愧第406章:大隋暴徒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119章:水師良將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716章:夜郎王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003章:單挑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102章:家事第310章:李密西進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262章:攻城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227章:污點大儒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382章:放寬限制第221章:緣分第741章:相國示警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80章:逃出生天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008章:戰機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356章:拼命作死第716章:夜郎王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13章:失之五里第222章:李淵厚黑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066章:魏徵毒計第071章:討媳婦第863章:一場笑話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340章:斬其根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131章:士族陰謀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064章: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