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

長孫無忌的內心其實是支持李泰去海上作戰的。

如果可以,這大唐內的那些親王,都派遣到外面去,或者是領兵作戰,又或者是帶着人佔領那些無主之地。

在這大唐只需要一個皇子,那就是太子李承乾就夠了。

當然了,那些年齡尚小的皇子,肯定不會派遣出去,卻也要等到年齡差不多了,直接出去爲大唐開疆擴土。

但是這種想法卻又不能在李世民面前直接說出來,以免被貼上***的標籤。

這種話,能夠直接說出來的人。

也就只有大唐國師江楓,並且不會被貼上任何標籤。

這種待遇,也只有大唐國師纔會有。

“陛下,大唐現在的確已經繁華昌盛,其盛世比之秦皇漢武還要大。

然則,如今大唐每一年都會有很多很多新增的嬰兒。

貞觀十年到如今,短短兩年的時間,大唐的人增強了百萬之多。

在沒有戰亂紛爭之下,以後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大唐的土地也就不夠用了啊。”

長孫無忌並沒有明說,但是其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大唐還是需要疆土,需要土地,以後大唐人會越來越多。

到時候中原之地就不夠用了。

還有一個,自然是因爲國師曾經說過,有一個日不落帝國的說法。

凡是太陽照射之地,都是其國土。

這才真正的大國。

“陛下,臣到現在還記得當年在仙島之上,國師曾經說過一個王朝。

叫做日不落帝國。”

李世民直接說道:“凡是日照之地,皆是其王土!”

說完之後,李世民再一次開口道:“輔機,朕明白你的心思了。”

和長孫無忌聊了之後。

李世民才找到了江楓。

並且把李泰的奏摺交給了江楓,讓他一觀。

“朕很感謝你,如果不是受了你的一些教導,朕可能不會有如此優秀的兩個兒子。”

太子李承乾也算是一個穩重成熟且懷有仁心仁義的賢德儲君。

而魏王李泰,現在已經有了年輕時候的他的影子。

如果沒有江楓,可能他的兩個兒子真的就會走上在仙島上,國師江楓曾經說的那種結局。

這些年,特別是長春宮的事情出現了之後,李二陛下才明白過來。

他對那些皇子的寵愛,就會讓很多人誤解。

到現在,他已經做出了絕對的公正,並且也不會在外臣面前,表現出會寵愛哪一個皇子的行爲出來。

江楓謙虛道:“這還得益於陛下的英明,臣能做的並不多,這些年,也未能完全盡到一個少傅的責任。”

李世民明白江楓在謙虛,便直接問道:“不知道國師對於青雀的奏請,有什麼建言?”

江楓回道:“陛下,如今大唐的國力已經成爲了地上最強,但是誰能保證一直最強呢?

臣以爲,在我們還有精力,在大唐還算是穩定的基礎上,能夠有向外擴張的勢力和機會,便不能放過。”

李二陛下問道:“再開戰爭,且是對遙遠的西方,這路途之遠,對於後勤而言,有一些壓力啊。”

江楓直接起身,御書房裡面就有地圖。

指着上面的西南道,說道:“陛下,僚人已經是大唐疆土,並且這裡的物產也很豐富。

而如今,僚人憑藉甘蔗,製作蔗糖,還有那水果和蔬菜,已經發家致富了。

我們可以慢慢地在這裡屯兵,並且在這裡有島嶼,接近身毒。

我們在這建造碼頭,培養大唐海軍,慢慢積累,幾年之後就能夠擁有一支可以縱橫於海上的強大海軍。”

用江楓的話來說,大唐現在不準備,等到以後,可能就更沒有那個機會了。

大唐境內四海昇平,邊關也沒有了紛爭。

那些將士們久而久之就忘記了爭鬥,忘記了廝殺。

大唐需要一個能夠在外戰爭的機會,用來培養大唐的將士們,並且給那些武將們一個升官加爵的機會。

不然,所爲的外武內文,到了最後,就變成了士大夫治天下。

這豈不是變成了歷史上的大宋?

李二陛下坐在火爐邊,看着江楓開始爲他描述着一個前所未有的藍圖。

大唐其實可以建成一個真正的日不落王國。

凡日照之地,皆是大唐王土!

僅僅是李泰的一封奏摺,便讓大唐朝堂之上,再一次成爲了菜市場。

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對。

戰爭就代表着那些將士們將會上戰場,將會出現死亡,這對於現在的邊關穩定、中原大地內歌舞昇平的大唐來說,是一個他們的毒瘤。

有人想要就這樣慢慢地發展下去,然後大家都能夠過上好生活。

沒有了戰爭,沒有了硝煙。

他們能夠歡歌載舞並且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更不會被告御狀。

大唐這個時候應該是享受盛世的時候,而不是還要組建海軍,並且和遙遠的西方番邦開戰。

有着身毒和天竺,還有東瀛之地和高麗等番邦。

這錢財已經是有的賺了。

有些人並不想在這個時候還有戰爭,更不想讓那些武將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功勞。

李二陛下也很難直接作出這個決斷出來。

就算是江楓已經爲他畫好了藍圖,爲他指明瞭方向。

可是已經四十的李世民,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十九歲的李世民了。

到了萬秀宮,李二陛下看到梳妝柔媚的武昭儀,便揮手讓人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會兒,就躺在牀上,睡着了。

已經把心中的煩悶和憂慮還有焦躁等等情緒發泄出去,再加上這身體也勞累不堪,自然倒頭就睡了。

但是躺在他懷中的武昭儀,卻睡不着。

火氣被撩起來,現在還沒有滅呢!

只好強行忍着。

到了第二日,早早起來,親自去御膳廚做了一些美食。

心靈手巧的武昭儀,在當年也跟着醉仙樓的後廚廚娘學了一些手藝。

做出來的土豆雞塊,很是可口。

醒來的李二陛下,吃了一口,突然感覺到了一種久違的那種口感。

這個味道,就好像是當初在仙島上,第一次吃到了土豆雞塊的味道。

那一次,是國師親手做的。

吃完了土豆雞塊的李二陛下,似乎高興了一些。

“做的不錯,沒有想到,你還心靈手巧,竟然能夠做出如此美食來。”

李二陛下嚐到了久違的味道,煩悶的心情多少緩解了一些。

便賞賜了武昭儀一番。

這在後宮之中,便代表着一種信號!

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六百章 錢謙益、送上門的奸臣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六百三十九章 顧炎武、我要成爲國師的知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越來越讓人失望的李顯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五百四十八章 淮南路人心各異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三百二十章 有人反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九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二十二章 朕真的是大唐皇帝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聞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四百九十九章 填鴨式的促發展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五百三十一章 嶽鵬舉服用金丹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三百五十四章 提升聲望的好時候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五十六章 魂兮,歸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刺殺進行時第二十九章 拜仙台上金光閃閃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孫承宗、我要拿一人祭旗第兩百零八章 青梅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
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六百章 錢謙益、送上門的奸臣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六百三十九章 顧炎武、我要成爲國師的知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越來越讓人失望的李顯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五百四十八章 淮南路人心各異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三百二十章 有人反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九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二十二章 朕真的是大唐皇帝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聞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四百九十九章 填鴨式的促發展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五百三十一章 嶽鵬舉服用金丹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三百五十四章 提升聲望的好時候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五十六章 魂兮,歸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刺殺進行時第二十九章 拜仙台上金光閃閃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孫承宗、我要拿一人祭旗第兩百零八章 青梅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