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景文,明朝崇禎時期東閣大學士。
字夢章,號思仁,別號質公,河間府吳橋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崇禎皇帝自掛東南枝的時候,他赴雙塔寺旁的古井自殺。
贈太傅,諡文忠。
著有《大臣譜》、《戰守全書》。
此人還有一個雅號,叫做“不二公”。
不僅僅是自己不收賄賂,自己的部下們也不能收賄賂。
孫承宗雖然能力不如諸葛武侯,但是最起碼也有一些識人之明,當年的遼東之局,就是在他的手中建立起來的。
關寧鐵騎也是孫承宗在遼東之時,支持袁崇煥和毛文龍等人一起訓練出來。
以現在的忠誠並且能力搶的大臣比較比較,孫承宗絕對算得上是前三。
至於大明國師江楓,那自然已經超越了這個等級。
他就是一個盛世王朝的工程師,用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手段來構造出來一個盛世。
不管是在貞觀。
又或者是盛唐時期。
還有後來的南宋。
以及現在的大明。
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來打造出來一個盛世。
所以孫承宗推薦出來的人,自然也是足以讓崇禎皇帝放心的人。
他已經放下了自己心中的那種多疑,不再是誰都不相信了。
以前可能是覺得天下都無忠臣。
而現在有了江楓。
崇禎皇帝最起碼明白,朝堂上的大奸臣已經被清理了不少。
而孫承宗、袁崇煥、滿桂、洪承疇、孫傳庭這些,絕對都是忠臣,都可以相信。
範景文也沒有讓崇禎皇帝失望。
在看完了江楓所寫的大明時代週刊的章程之後,他便已經把這個大明時代週刊當做是自己一生的目標和追求了。
他想要建立那種就像是章程裡面所言,讓天下人都能夠關心國家大事。
讓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沒有國,也就沒有一個家。
更要讓所有人產生一種自豪感,那就是生而爲中原人,此生都值得自豪。
而想要建立起來大明時代週刊,沒有讀書人,是不成的。
東閣大學士以及各地書院的學士,都是範景文可以用的人,當初考進士的時候,他便有着很多同窗。
而這些年,隨着被閹黨的擠壓,也讓他看到了,誰纔是有才能,並且也一心爲公的學士。
所以當範景文一個一個拜訪,開始聯合整個大學士的時候。
整個朝堂爲之振動。
內閣首輔韓癀親自約見了範景文。
“聽聞你這些時日約了很多的學士,想要做一件叫做建立新的邸報的事情?”
範景文微微施禮,回道:“韓大人,新的邸報叫做大明時代週刊,是國師提出來的一個建言。
御史大夫孫大人舉薦了範某人,萬歲爺召見,把此事交給我。
我自當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韓癀點頭道:“這大明時代週刊聽聞乃是一個新的邸報,到底又有什麼不同,有着什麼作用,讓夢章你如此看重?”
範景文直接把江楓所寫的章程拿了出來。
沒有什麼比這個章程裡面對於大明時代週刊介紹的更加詳細了。
就算是他現在,也未能完全領悟大明時代週刊的真正最爲強大的作用。
而作爲一個內閣首輔,韓癀卻越看越發感嘆,更是驚爲天人。
這纔是真正的仙人之手段啊!
讓天下人通過這個大明時代週刊來獲取天下大事,來了解朝堂政事。
到時候,哪一位官員做了什麼事情,都會被報道出去。
用天下人來議論朝堂之上的官員,這比御史臺的監督和清查還要讓人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好一個大明時代週刊!”
韓癀不得不讚嘆,也沒有什麼能夠形容他現在的心情和言語。
“夢章,你儘管去做,內閣這裡是絕對支持這個大明時代週刊的!”
韓癀鄭重地對範景文說道。
有了內閣的支持,範景文做事情的效率也就更加高了。
朝堂上想要認真做一件事情。
其實並不是很難。
只是以前存在着各種爭鬥,大家都想要想法設法地一步一步走到最高。
而現在,有了一個御史臺。
他們只能是靠着政績,靠着自己的真實能力。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誰都想要做一些事情,誰都想要憑着自己的勢力走到最高。
三個月的時間。
從定下大明時代週刊的書院,到採辦印刷的工具、紙張和墨水等等。
再到最後的第一版出現。
以及徵招運送、宣讀大明時代週刊的人員等等。
都在非常快的一個速度確定下來,在六個部門以及內閣的支持之下。
建立下來了。
第一版直接送到了皇宮,請充值皇帝的定奪。
而這第一版的頭版內容,便是崇禎皇帝廢了東廠和錦衣衛,清肅了朝堂的寫實文章。
從東廠和錦衣衛的現狀,到大明國師的指點,再到崇禎皇帝當朝提起。
最後形成了一個御史臺,以御史臺來清查整個錦衣衛。
概括了整個清查的內容和一些數據,還有對於清查東廠和錦衣衛最後的結果評論。
這種都是按照當初江楓所寫的大明時代週刊的章程內容寫出來的。
崇禎皇帝看完之後,也是連連感嘆。
如果大明的天下人都知道他這位大明天子在積極整治朝堂,也在積極救災賑災,更在積極抵禦北方的韃奴。
一直省吃儉用、一直勤儉節約、一直勤勤懇懇,不知道會不會稱讚一句。
說實話。
如此之舉,完全就是開了先河。
讓天下百姓來評論國事,來議論朝政,這種國策前無古人,而他崇禎皇帝將會是第一個。
就像是章程上面寫着的,民意輿論堵不如疏。
禁制天下百姓議論朝政,不如朝堂主動引導,讓他們看到朝堂在積極地做事情,在爲了大明的穩定和安寧在勤勤懇懇。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才能相信大明會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亂。
“就按照這個開始印刷吧。”
崇禎皇帝看完之後,把大明時代週刊還給了範景文。
“遵命!”
範景文躬身施禮,內心有一些激動。
崇禎皇帝說道:“你們做的很不錯,朕以爲還需要一段時間,沒有想到你們這麼快就做好了。
印刷之後,送一份去國師府。
有範卿你在週刊院,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