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改良之後的紅衣大、炮,雖然威力還是沒能夠達到理想程度。
但是對於現階段而言,那也是非常厲害的武器了。
僅僅是李自成和雲貴之地的這種原始戰術,對於在紅衣大、炮的炮、火之下而言,已經就像是一羣被屠宰的羔羊。
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李自成第一次見到。
就是曹文詔等人,也是第一次見到。
他們以前就知道紅衣大、炮非常厲害,威力十分的大,對敵人造成的傷害比他們這些戰士還要強。
關鍵是,這些個大、炮下去,他們還沒有出動,敵人就已經開始投降了。
“好一個紅衣大、炮啊!”
曹文詔感嘆了一聲。
以前他們只有幾座紅衣大、炮,而且還要防止紅衣大、炮會炸膛的情況。
但是現在不用擔心了。
因爲紅衣大、炮經過了改良,就算是把地上的炮、彈全部用完了,也不會發生炸、膛的情況。
曹文詔一邊讓人發射炮、彈,一邊推進戰線,逼迫李自成後退。
不到一會兒。
對面就已經成爲了潰軍,不少戰士直接四散逃亡了。
本來,在得知大明的大軍主動攻擊的時候,李自成可是聚集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可是卻突然被這個火、炮給打蒙了。
對面完全就是不講武德。
李自成不得不帶着自己的親衛逃亡,以免被火、炮給打到了。
郝搖旗的死亡。
在李自成的腦海裡面,一直揮散不去。
不僅僅是他。
就是一樣逃亡的李巖,也沒有想到他們會敗的如此徹底,連一點兒防備都沒有。
對方哪裡來的如此多的紅衣大、炮?
完全就是一點兒防備就沒有,就被大明的大軍給打的措手不及。
而在另外一個戰場。
秦良玉親自上場,殺的叛軍根本就無力抵擋。
白杆軍的強大,是那些叛軍訓練幾年,都不可能跟得上的。
年紀輕輕的李定國,也被秦良玉給抓住了。
至於張獻忠。
最終選擇了投降。
以自己的三萬兵馬爲投名狀,直接就舉起了白旗。
當逃亡途中的李自成聽到張獻忠竟然直接選擇了投降,就想到了當初在海岸上那一番談話。
張獻忠之所以不想要去南洋,之所以不想購買紅衣大炮,很有可能就是因爲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一刻李自成不禁有一些想要罵人。
想要生存難道就這麼難嗎?
爲何一定要把人往死路上面逼迫呢?
就不能給人一條活路?
這一刻的李自成十分痛恨,痛恨大明的崇禎皇帝,痛恨當初欺辱他的每一個人。
也痛恨大明的國師。
如果沒有大明的國師,他肯定能夠坐上那個寶座。
爲何,那位仙人輔佐崇禎皇帝,而不是輔佐他?
崇禎皇帝完全就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帝王,爲什麼還要輔佐這樣的君王。
他不比這崇禎皇帝差到了哪裡去!
可惜。
沒有如何,也沒有爲何。
李自成帶着人逃過了大江,出了大明的境內。
而盧象升則是掌握了貴州之地,按照崇禎皇帝的指示,開始重新建造貴州之地。
這裡也是一個雨水充足的地方,作爲一個大明的糧倉,也沒有問題。
北方之地的沙漠化變得嚴重了起來,那裡根本就不太適合人居住。
按照江楓的指示,現在的大明需要的是發展。
所以那裡的人都要後撤,撤退到了關內,然後開始種樹,防風固沙。
同時,也要把人往雲貴之地遷徙,這樣一來,也可以方便大明對於南方的治理。
其實最好的辦法乃是遷都。
紫禁城太靠北了,以至於大明整個南方的疆土,都未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但是在祖制之下,沒有人敢提出遷都的事情。
最關鍵的是,江楓也沒有這個想法。
遷都之事牽扯太大了。
現如今,大明已經穩定了下來。
只要是不斷地壯大,到時候北方疆土再向北延伸,然後改變管理制度,就算是不遷都,也一樣可以掌控整個大明。
治理不是靠皇都在什麼地方。
關鍵的還是要看制度才行,一個穩定並且公正以及互相制衡的制度,才能夠讓一個王朝長遠。
盧象升在得到了江楓的指點之後,就開始大力的利用雲貴之地的獨特優勢,發展雲貴之地的獨特產業。
然後賣到了大明各地。
如此一來,也可以消耗一部分大明南北之地的錢財,不至於通貨膨脹。
實在是這些貨物到了海外之後,獲得了太多的錢財。
錢多了。
自然也會貶值,這對於本來就沒有多少錢的老百姓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所以江楓纔會擴大內需,也就是讓雲貴之地的物品能進入大明北方之地。
當能夠帶動內需的貨物出現了,自然也就能夠實現錢財的流動。
比如這運送的行腳商,比如雲貴之地的農戶,比如北地的碼頭槽幫等等。
一個新興產業的出現,自然可以帶動很大的銷售市場。
只是這一點,也只有江楓清楚。
沒有曹化淳之前,大明的市場其實也是一個野蠻的市場,非常的原始。
而有了曹化淳之後,市場也就變得更加野蠻了。
但是錢財的流通卻非常快。
南方的荔枝到達了北方,可以賣出一個高價,北方的蘋果到了南方,同樣可以賣出一個高價。
然後吃它們的卻都是有錢人。
大明現在的有錢人,已經不少了。
這纔算得上是財富的積累。
至於皇家銀行,也已經建造了了第四座。
漢中的大部分商賈牽頭組建起來的皇家銀行,在以工代賑的情況下,建造的速度非常快。
至於這皇家銀行的行長,也是經過了考試,才能夠合格,並且是由紫禁城的總行顧炎武親自任免。
皇家銀行也要接受御史臺以及地方上的官府的監督和調查,而不是一個完全自治的錢莊。
凡是都要有規矩,這才能夠達到一定的公正。
在秦良玉得到了江楓的仙丹之後,朝廷的御史臺也就順利進駐到了漢中之地。
然後開始蒐羅各種消息,調查漢中的所有官員。
包括馬家、秦家、劉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