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有多少想要得到仙人的恩賜。

也有多少人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可是在如此穩定的大明局勢之下。

他們的野心根本就實現不了。

理想很豐滿。

現實就很骨感。

野心也要在亂世之中才有可能實現。

而現在的大明,除了偶爾和韃奴交戰之外,大明國內的南北之地都很安寧。

農戶忙着耕種。

工人忙着建造工程和完成工廠的生產任務。

商人忙着經商。

學子們在讀書,研究如何考中科舉。

小孩子們則是歡快地玩兒着,大一點兒的則是幫助父母做一些事情。

這就是現在的大明。

他們的野心也就根本不可能實現了。

“讓洪承疇爲徵東大元帥,去攻打東島?”

崇禎皇帝不明白,好好的天下太平,爲什麼大明的國師,要讓洪承疇去攻打東島。

“你不是說,這些時日,收到了山東、安徽之地的官員上報,有着東島之地海賊前來侵襲海岸,搶劫大明的商船嗎?”

“確有此事。”

“竟然如此,那就直接把東島打下來,變成大明的疆土,作爲大明海上的貿易市場。

東島之地的金山銀山很多,打下東島,對於大明而言百利而無一害。“江楓說道。

崇禎道:“可是現在開戰,對於大明的穩定而言,是有着一些影響的啊。”

江楓低聲笑道:“影響?現在連韃奴都不是大明的對手,在炮、火覆蓋之下,誰還是大明的大軍的對手?

再這樣的情況之下,洪承疇、孫傳庭這些人手中握着這些武、器,你就能夠放心?”

“國師的意思是,他們會……?”崇禎皇帝立即皺眉,有一些不敢相信。

“人心是經不起測試的,就像是現在。

從現在的佈置來看,已經到了中興的階段,只是你忘記了,佈置天下與治理天下不同,人終究是有着自己的野心的。

我們並不能保證洪承疇就是那種忠臣,也不能保證在六十五歲之後,洪承疇會放下手中的權力。

更不能保證在洪承疇之後,大明的大軍會一直戍守邊關,會忠於你、忠於大明。”

崇禎皇帝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擡起頭來,說道:“朕明白了。”

江楓笑道:“其實對外開戰,對大明還有很多好處,第一個就是可以讓洪承疇這些個帥臣能夠釋放出來自己的野心,讓他們能夠使用手中的兵權,而不至於有着兵權卻沒有地方用。

長期下去,他們肯定會找事情做,也會滋生出來一些情緒。

第二個就是可以獲得東島的財富,這算得上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有了東島,大明也就有了海上的屏障,以東島爲海上的貿易基地,完全沒什麼問題。

在東島建立海軍和商船,從而分化東南鄭芝龍的影響。

第三個,也就是以後對於親王、對於很多有功之臣,比如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等人的封賞,就可以封賞在東島、南洋之地。”

崇禎皇帝再一次沉迷了一會兒。

“我會在朝堂之上提出來,認真考慮這件事情。”

對一國之地開戰,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也不是不行。

當年大明遭受東島之地的海賊侵襲,要不是戚家軍,大明的東方之地的邊關已經失守了。

到現在,東島之地又再一次出現了海賊,搶劫大明的商船。

這對於大明的國威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如果不是江楓提議。

崇禎皇帝頂多也只是讓人守住國門而已,並不會想到要攻佔東島。

“東島之人時長搶劫我大明商船,給大明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你們認爲該如何處置?”

金鑾殿上,崇禎皇帝漫不經心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他知道,如果提出對東島開戰,肯定會有很多大臣反對。

只不過,既然國師說了很多好處,這東島還是要打的,不僅僅是東島,還要有南洋以及西洋之地等等。

大臣們的建言,自然是派遣大軍在海岸邊上修築防禦工事,同時建立護送商船的戰船。

沒有一個人提出來,要攻打東島之地。

因爲中原大地的人並沒有太大的侵略心理,他們只想要讓中原大地的百姓能夠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就行了。

“你們就沒有想過,可以直接攻佔東島之地嗎?”崇禎皇帝沉聲問道。

整個朝堂一下子就安定了下來。

大臣們都看着崇禎皇帝。

“國師建言,大明現在已經強大起來,有着強大的軍隊,是時候讓番邦之人認識到大明到底有多強大了。”

崇禎皇帝當然沒有提起江楓所說的那些好處,真要是說出來,肯定會讓更多的人產生懷疑,也會讓洪承疇這些人直接被嚇的辭官隱退了。

大臣們聽到是大明國師提出來的建言。

一個一個本來想要提出勸阻之話,卻又到了口邊,被嚥下去了。

“萬歲爺,大明的國威如果要通過戰爭來體現,那對於大明的將士們來說,便是一種不尊重。

有戰爭必然會有死亡,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向那些將士們的親屬們交代?

如今大明已經安定下來,在開戰爭,對於安定會有很大影響。”

作爲新上任不久的內閣首輔,他也不得不站出來。

大明好不容易得來的安定,不能因爲萬歲爺的野心而變得不安定了。

兵部尚書也站出來,表示現在的大明大軍已經能夠安定地戍守邊關,如果這時候貿然開啓戰爭,對於管理大明的大軍也會有一些不利。

而且東島乃是海島,大明現在也沒有一個成建制的海軍。

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夠和東島開戰?

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面前。

崇禎皇帝卻還是堅定地要攻打東島,因爲這是大明國師提出來的建言。

肯定是可以執行的。

至於大臣提出來的那些個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

沒有海軍,那就建立海軍。

沒有戰船,那就打造戰船。

影響大軍的管理,那就慢慢地調度。

同時,袁崇煥、滿桂也開始加緊了對於韃奴的攻打。

這是大明第一次主動開啓了戰火。

並且在這之後,一直沒有停歇。

就算是崇禎皇帝之後,下一任的帝王,也堅持這個策略。

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七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海盜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五百零六章 大宋國師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六百零一章 大人啊,時代變了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七十七章 羅斯柴爾德遊記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四百零七章 大郎,老夫攤牌了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六十九章 老鄭家的苦命女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三百八十章 有驚無險、江楓救美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六百四十五章 錦囊計、大明的皇家銀行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七十九章 國師的魄力無人能敵第一百八十章 借刀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六百章 錢謙益、送上門的奸臣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
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七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海盜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五百零六章 大宋國師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六百零一章 大人啊,時代變了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七十七章 羅斯柴爾德遊記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四百零七章 大郎,老夫攤牌了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六十九章 老鄭家的苦命女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三百八十章 有驚無險、江楓救美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六百四十五章 錦囊計、大明的皇家銀行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七十九章 國師的魄力無人能敵第一百八十章 借刀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六百章 錢謙益、送上門的奸臣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