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的確是理解李二陛下那時候的心情。
但是當皇室的糊塗事兒發生之後,江楓還真的就不懂,現在的李二陛下,到底是咋想的了。
長孫皇后爲了體現自己這位後宮皇后的大度,特意爲李二陛下選了一些大家閨秀也就是秀女。
這本來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
皇帝嘛。
自古以來都是三宮六院。
現如今,李二陛下的後宮裡面也就只有十幾個妃子。
其中一個,還是他親弟弟的老婆。
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連他親大哥,也就是他嫂嫂,都能養在外面。
所以選秀進宮這件事情。
大臣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難道還能阻止李二陛下充實後宮不成?
倘若真要是有人站出來了。
那纔是一個真正的傻子。
畢竟總要給皇帝一點兒體現他權力的機會,總要給他一點兒皇帝的威嚴出來。
阻止了李二陛下修建行宮。
不能連選秀也都給阻止了。
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卻偏偏出現了差錯。
因爲,長孫皇后沒有調查清楚,其中有一女子,已經有了婚約。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也有着記載。
此女叫做鄭麗琬。
提起這位,江楓纔想起來,有着這麼一段歷史。
和鄭仁基有過交往的大臣,都知道這件事情,然後就傳開了。
魏徵一聽。
這還得了。
皇帝竟然選召有婚約的女子入宮,這不是直接強搶民女嘛!
於是,這位鐵骨錚錚的諍臣,就直接在宣政殿之上,當着百官的面,給指出來了。
李二陛下那神色,當真是好看極了。
這件事情已經人盡皆知,只是大家也都不敢直接提出來。
畢竟要給皇帝面子,也擔心皇帝氣憤,直接就實行自己手中的權力啊。
誰知道,皇帝是不是看上了鄭仁基之女的才氣和美貌?
真要是被皇帝看上了。
他們卻要勸阻,說不得,頭上的官帽就沒了。
“此事當真?”
李二陛下冷了好一會兒,纔對魏徵問道。
這個時候,李二陛下真的有心,想要把魏徵給打入天牢,看着就來氣啊!
魏徵不卑不亢地說道:“此事當真,鄭麗琬乃是通事舍人鄭仁基之女,可當堂對質。”
鄭仁基在後面,那是感覺背後一片冰涼。
低着身姿走出來,頭都不敢擡。
“臣,臣之女,確實是有了婚約。”鄭仁基戰戰兢兢地回道。
這種事情,稍微調查一下就能得到的消息。
他也不敢在這個朝堂之上撒謊。
關鍵是,他現在也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他到底是看上了自己的女兒呢?
還是因爲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有了婚約。
“嗯,既然如此,此事是朕未曾查明,有失過錯,既然如此,便作罷。”
左右不過一個女子。
李二陛下還不想,真的就毀了自己的名聲。
仙人弟子還在下面坐着了。
他可是說過,自己以後會寵幸一個奪了大唐江山的女子。
這個預言,他可是一直記着。
對於後宮不得干政的國策,執行的更加透徹。
對於長孫皇后以外的妃子,從來不說關於朝政的一些事情。
然而。
李二陛下承認了錯誤。
這件事情也算是過去了。
可是,鄭麗琬的未婚夫就不幹了。
陛下選秀,結果選中了自己的未婚妻。
然而因爲有了婚約,親自承認錯誤,不選了。
這豈不是說,自己成了皇帝想要選秀進宮的攔路石?
那以後,還有什麼仕途可言啊。
所以等到第二天,路爽就跟着他的父親大人一起來到朝堂,當堂對質,不承認自己和鄭麗琬的婚約。
他以爲,自己把未婚妻送給李二陛下,以後就可以被李二陛下看重,就能夠一飛沖天。
然而,面對着百官,面對着仙人弟子。
李二陛下怎麼可能還看不出來路爽的心思,怎麼還可能繼續召鄭麗琬入宮?
“此事,是朕之過,未曾調查清楚,就直接選召。你等莫要心有擔驚受怕,朕乃明君,豈會蠻不講理?”
路爽卻執意要獻上自己的未婚妻,實在是到了這一個地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陛下把未婚妻給召進宮內。
不然,他豈不是什麼都不是了?
“陛下,請明鑑啊,真要是有婚約,我等自然會承認,可是,陸某真的未曾和鄭家有過婚約,連婚書都未曾立過,那裡來的徵據證明?”
李二陛下一時間,覺得自己好像成了大家的笑柄了。
“嘭!”
“你安敢如此?”
李二陛下拍着桌子,說道:“鄭愛卿豈會是一個說謊之人,他作爲一個父親,都已經言明,有婚約一事。
朕也算是一個明君,已經承認失誤。此事就是一個誤會,還有什麼好說的?
你們且下去吧!朕看着就心煩,這件事情,到此爲止了!”
陸家父子兩人的神色,那真是慘白慘白的。
不明白,事情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
其他的那些大臣,倒是看好戲一般。
站在一旁,覺得稀奇。
簡直是一個爆炸新聞一般,早上吃了一個好大的瓜。
陸家父子被御前侍衛給架着出去,丟在了外面,過了好一會兒,才戰戰兢兢地站起來,羞愧地出了皇宮。
他們知道,自此之後,怕是連鄭家的門,都不能上了。
沒有了陛下這個恩寵。
沒有了鄭家這個親家。
陸家算是完了。
李二陛下氣憤地回到了後宮,見到長孫皇后跪在地上,頓時急忙走上前。
“觀音婢,這件事情就是一個誤會,何以至此?”
長孫皇后卻說道:“陛下,此事時臣妾考慮不周,未曾做調查,直接就私自做主,犯了大錯,請陛下懲罰。”
李二陛下扶起長孫皇后,說道:“你已經有了身孕,要當心肚子裡面的孩子。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朕當朝承認了失誤,給了鄭麗琬自由。”
長孫皇后自然得到了一些消息。
所以站起來,爲李二陛下按摩着太陽穴和肩膀,緩解李二陛下的心情。
“高明最近變得有一些不一樣了,他好像比往常開心多了,似乎時因爲長安的孤兒院,快要建立起來了。
那是他自己親自做的第一件事情,每天都早出晚歸,帶着人在工地上監督。”
長孫皇后直接轉移了換題,算是真的把這件事情揭過去。
李二陛下說道:“國師之能,當真是神鬼莫測,當初,在仙島之上,他就說過,朕是一個合格的帝王,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朕不懂。
自以爲,當初給了高明最好的。卻沒有想到,自己給的,卻不是高明這孩子想要的。
聖人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當真乃真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