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國師的魄力無人能敵

要說據理力爭。

江楓肯定能夠說很多。

然而有一些事情,和這些大臣說了,那就是驚駭世俗了。

知道的太多,對他們也沒好處。

“說得好!”

李二陛下聽之,也覺得非常有道理。

細想之下,也開始悔悟起來。

自己只是看到了現在的繁華大唐,卻未曾考慮未來的大唐。

長孫無忌卻躬身施禮,說道:“受教了。”

回到自己的位置,開始思索,自己提出來的國策,再結合國師所言,想出一個能夠解決現在的大**隊的問題。

江楓點點頭,對長孫無忌說道:“長孫相公的提議雖然是錯的,卻也指出來,現在的大唐大軍,的確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了弊病。

我不支持削減軍隊的士兵,卻也有着一些解決方法,不過,大家可以再想想,實在是想不出來,我再提出來吧。”

李二陛下卻有一些急不可耐了。

然而看到了江楓那淡定的神色,想着自己早晚就會知道這個提議,還是忍一忍。

壓下了心中的好奇之後,就聽到江楓繼續說道:“對於置辦儒學,改革科舉考試,臣也覺得,此法並不利於大唐的長治久安。”

這一下子,所有的大臣幾乎都明白了。

自己這些人的提議,怕是沒有一個是符合國師的想法的。

“還請國師指點。”

房玄齡早就看開了。

他在這一次提議的時候,就找過杜如晦。

然而杜如晦似乎早已經預料到了這一次的結果,用他的話說,國師高瞻遠矚,所站的位置,比我們高了不知道多少。

至於原因。

大唐也只有三個人知道。

這三個人,就是當初流落荒島的大唐皇帝李二陛下、長孫無忌和杜如晦了。

“儒學的確於治國有益,然則,如今的大唐早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漢。

現在的大唐正在快速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很多新的事物,比如,我們有了溫室種植技術,可以在冬天種出來綠色的蔬菜。

我們還有自行車、四輪車,不用牛馬,僅僅是人力,就可以快速行走。

以前坐地日行千里,可能我們不管如何都達不到,然而,現在坐上自行車,就能夠一天走幾百裡,還是可以的吧。

wωω .тt kán .¢O

大唐就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單單靠着自行車,從襄城到了江夏,用的時間,比戰馬還要快。

請問,這樣的發展,是如何來的呢?

僅僅是讀了儒學,就可以打造出來這些事物嗎?

雖然這裡面有着我的提議,然而如果沒有能工巧匠,能夠打造出來精美的自行車?

科舉考試,選拔的是人才,不是書呆子,僅僅是四書五經,難以讓這些個學子,掌握更多的知識。”

江楓對房玄齡說完之後,又對李二陛下說道:“臣以爲,大唐建立的不是儒學,而是百家之學,然後再是儒學。”

僅此一言,就炸開了鍋。

整個朝堂,轟然一片。

李二陛下伸手,大聲道:“肅靜!”

一下子,又安靜下來。

“國師何出此言?”

江楓解釋道:“如今的大唐有了很強大的實力,不再爲吃飽和穿暖而發愁。

那我們要做什麼呢?

其實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所有的百姓都能夠讀書識字。

讓他們接受教育,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國家,國家便是先有了國,纔有家。

國破而家亡。

當一個人,從五歲開始蒙學,到七歲開始讀書,九歲從百家之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十二歲開始學習儒學。

如此,這一個人,不僅知道四書五經,還能掌握其他的技能和道理。

八年時間,用官學來教導一個人。

如此往復下去,以後的每一代,都將會是讀過書,會識字的讀書人。

大唐的可用之才,將會更多。

屆時,誰還敢與大唐爲敵?”

很多大臣,都是吸了一口涼氣。

天下皆是讀書人!

那樣的場景,他們想都不敢想。

以後,讀書人,還會金貴嗎?

“陛下,臣,臣覺得此法不妥!”一位老者站出來了。

此人叫做虞世南。

乃是儒家學宮之人,也是一位大儒。

“爲何不妥?”

李二陛下問道。

虞世南迴道:“陛下,如此一來,建造學宮就需要很大的消耗,大唐如今哪有那麼多的錢財和物力以及人力。

此乃大興土木,很容易引起恐慌啊!

除此之外,就算是學宮建好了,那些百姓,又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孩子送來讀書。

畢竟,一個束脩就讓一般的百姓承擔不起。

沒有了學子,這些學宮豈不是要荒廢了?

再者,百家之學,學了之後,並不精通,也不過皮毛,學之又能掌握多少?

專一而精,多學分心啊!”

另外一位大儒,也站出來,諫言道:“陛下,臣同意虞侍郎之言,八年時間可教導人,然則,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一個不好,必然會引起百姓疑心。

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民心,說不定,還因爲這件事情而散了。”

以前沒有大臣敢對於國師的話,有什麼諫言。

後來也是李二陛下說了,要虛心納諫,這不僅僅是他,還有國師。

給了大臣們一個機會。

當然,也給了江楓多費口舌的機會。

以大唐現在的實力,要工人,那些個突厥還有吐蕃等等送來的苦力,多的是。

要錢財,其實也很好解決。

琉璃馬上就要大量生產,僅僅是這個琉璃工坊,就可以賺更多的錢。

除此之外,江楓還能夠拿出很多很多技術,都可以賺錢。

這也是壟斷的好處。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想要大唐能夠長治久安,想要這個時代更快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削弱讀書人在這個時代的地位。

當讀書人多了,讀書人也就不金貴了。

讀書人多了,傻子也就少了。

讀書人多了,人才也就多了。

關鍵是,制定出來的官學要適當夾雜一些思想品德的指導,才能是真正目的之一。

江楓並沒有把一些大道理擺出來,僅僅是幾句話,就讓那些大臣啞口無言了。

然而,李二陛下也覺得這一個建議,有一些超乎他的想象了。

真要是天下人人皆是讀書人。

那,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人人皆是讀書人,讀書人也就不金貴了。這只是其一,第二個好處便是,讀書人多了,人才就多了,人才多了。那種不可一世的人才,就不會顯得那麼強大。

陛下想要大唐長治久安,所以大唐不可能不會出現那麼一兩個不明事理的帝王。

屆時,如果有奸臣當道,自然會有忠臣護主,至於亂世將出,必有妖孽,也就不會再出現了。

因爲,聰明的人,將會更多,大家都在互相牽制,也就不會一家獨大了。”

只不過,那種場景。

李二陛下還是不能想象,對於帝王而言,其實他還是希望愚民多一些。

所以,至於建造學院的建議,到了最後,成爲了在各地建造大學。

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薛元超致仕,武后又勝一籌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世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五十六章 審訊寧桓,真正的幕後主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萬歲爺、晉商投敵賣國啦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終回長安城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一百零五章 我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五十七章 工業的發展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館訓斥宰執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穫豐厚的大唐商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貪官終得報應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五百一十四章 黃天蕩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長安首富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壯烈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審訊寧桓,真正的幕後主謀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帝、這紅薯棒極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負荊請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
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薛元超致仕,武后又勝一籌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世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五十六章 審訊寧桓,真正的幕後主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萬歲爺、晉商投敵賣國啦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終回長安城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一百零五章 我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五十七章 工業的發展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館訓斥宰執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穫豐厚的大唐商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貪官終得報應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五百一十四章 黃天蕩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長安首富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壯烈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審訊寧桓,真正的幕後主謀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帝、這紅薯棒極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負荊請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