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各退一步

在這件事情背後推波助瀾的,不僅僅是崔家,還有別人也參與進去了,只是他們沒有像崔家這樣,有家裡的人在書院之中,直接參與到這件事當中去而已。

但是事情發生之後,在長安城之中,他們做的事兒,一點兒都不必崔家少。

所以現在說起要細究的時候,這些人肯定也會出來含糊其辭打掩護,不想讓這件事繼續下去,只想讓陛下處置完了書院,這件事就結束了就好。

“既然不想將這件事情鬧大的話,那書院的學生們,也就不必嚴懲了,書院也無需關閉,不然的話,可能又是要鬧得滿城風雨,但是書院的學生回去之後,禁足反思,這是必要的。”有人站出來說道,也給了一個折中的法子,這算是讓兩邊都妥協一番,一邊不追究學生,不追究書院,一邊兒也就不要追究事情是怎麼興起的,爲什麼會這麼快被傳遍長安。

“臣以爲,妥。”狄仁傑也支持了這種妥協的做法。

至於世傢什麼的,他也沒有心思去追究,而且,他們之間無冤無仇的,狄仁傑只是受人之託辦事,要保書院罷了。

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好的。

或許陛下已經知道了不少東西,但是想要讓他們鬆口,別再咬着書院了,那相對應的,他們這邊,也不能再緊揪着世家不妨。

這一回合的較量,雙方誰都沒有佔到便宜,甚至說,書院還虧了。

?畢竟這次最先出手,最先惹事的,是書院的學生。

李承乾心中暗自嘆息一聲,罷了,就這樣處置吧,最近這一段時間,朝堂上的氣氛也足夠緊張了,也沒必要因爲這件事,再將所有的矛盾都激化,即便是要做事,也要循序漸進才行。

反正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他也都已經知道了,而且,這件事的證據,可不好找。

沒有物證,只有學生們的話,也是定不下崔孝益的罪名的,而且,崔知溫有一步走的實在是很厲害,那就是當街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兒,吩咐府上的人,打斷了崔孝益的雙腿,用他們崔家的家法處置了崔孝益。

即便是將崔孝益抓起來,一來崔孝益不可能會死,二來,也不可能打斷了崔孝益的腿,也就是說,崔知溫用對崔孝益來說,損害更爲嚴重的辦法,保全了崔家,保全了崔孝益,杜絕了朝廷再追究崔家的這條路。

“書院的兩位先生今日既然也在場,那朕就不下發旨意了,有話就直接在朝堂上說了。”李承乾說道:“長安府衙也無需處置那些學生了,兩位先生就將學生領回書院之中,所有參與此事的學生,明年禁止參加任何朝廷的選拔考試,回去專心閉門思過,無書院批准,不得擅自離開書院,此事,書院的先生也有管教不嚴之責,罰俸三月,以示懲處。”

對於先生的責罰並不算嚴重,先生們也不差這點兒錢,但是在名聲上,在他們圈兒裡,總歸是有影響的。

另外,對於學生的出發,說重不重,說輕也不輕了。

書院的學生,是要去參加考試的,夠年紀的,畢業的,去參加春闈,不夠年紀的,沒畢業的,都會爲將來的春闈做準備,去參加鄉試、會試這兩門考試。

明年,不管是想要參加春闈的,還是想要爲春闈做準備的,都得歇息一年了。

但是至少是關起門來自家知道,不會像說關閉書院那樣,鬧得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讓書院的名聲受損。

“陛下聖明。”朝臣們聽到李承乾的話之後,紛紛拱手說道。

李承乾本來也不打算將這件事情鬧大,將事情帶到朝堂上來說,就是想讓大臣們在朝堂上爭論,這個結局,不是李承乾自己定下來的,而是他們爭論出來的,雖然跟李承乾想要的結局一樣,但是過程不一樣,造成的效果就不一樣了。

朝臣們也想不到,這個結果,就是陛下想要的結果,甚至,他們是在被陛下引導着,去爭論,去討論出這樣一個結果。

雖然全程李承乾就只說了那麼幾句無關緊要的話,但是仔細想的話,李承乾就穩坐在那裡,看着兩邊爭論,把控着朝堂局勢,他讓誰說話,誰就可以說話,他不想讓誰說下去了,只需要一句話的事兒,就能打斷那個人的話語,而且,旁人還不敢說什麼。

今日的早朝,討論的最激烈的,就是關於書院的事情了,剩下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是拿到朝堂上來給衆人過一遍就是了,實際上,事情的結果,早就在三省定了下來,有一些是皇帝覺得這般處置不妥的,纔會放到朝堂上來說。

“另外,這件事,朕希望在朕說完了處置的結果之後,按照你們商討出來的方法處置,不要再節外生枝了,尤其是外面,朕不希望在長安城之中聽到什麼風言風語,若是被朕知道了,想想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朕絕對不會輕饒!”李承乾說道。

結果是大家共同商議出來的,也都共同默許了,朝堂上的人模人樣的,等退朝之後,背地裡再去用些骯髒手段?

那這件事兒,還真不妨深究下去,看看到底是怎麼一會事兒,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書院的事情結束之後,書院的兩個先生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書院無事就好,學生們沒事就好,不然的話,他們心裡也會愧疚。

當初明明知道當中的原委,但是沒有明確的告知學生,他們心裡也有些過意不去。

原本是覺得,沒有必要告訴學生的,誰能想到,那些學生竟然私底下偷偷跑出去。

至於帶頭的是誰,先生們心裡也已經清楚了。

書院的處置結果出來了,但是沒有陛下的旨意,也沒有三省的文書,因此,這件事,也就僅限於朝堂知道罷了,大家關起門來,管好自家的事情。

誰要是想破髒水,背後動手腳,傳消息,那就想想陛下的話吧,想想陛下會怎麼處置,而且,潑髒水的手段也不僅僅只有你會。

第六百四十七章:冷不丁的就回家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惜別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永輝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五百一十三章:微服私訪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天子之怒第一百一十六章:晉陽請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長安朝臣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一百一十三章:要不,賜個婚?第七百一十七章:重點來了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二百四十一章:佛?第二百九十八章:大舅哥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無官一身輕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無奈的退讓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三十章:李泰的心結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九十章:四郎探案第六百五十六章:長安大事件第一百七十一章:來自商人的侮辱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六百四十八章:女兒安安第三百八十二章:將污進行到底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百五十七章:身心疲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走個過場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一百七十七章:百騎司造訪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一百一十八章:帶個公主逛青樓(下)第二十二章:兵分兩路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讀書熱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齊下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一百九十九章:善後第五百八十九章:行程第六百八十一章:在臨書院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九十四章:皇帝的暗衛第六百九十三章:想通了?第五百零七章:經營臉面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態度明確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八百六十七章:死人不會騙人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準備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決心第八章:對策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一百九十章:關押張行成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個希望第七十一章:暖閣書房第五章:窮侯爺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百零三章:程咬金的邀請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二十七章:回莊子第一千零四章:攻城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人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三百三十二章:是敵是友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一場大雨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第九百五十章:放鬆
第六百四十七章:冷不丁的就回家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惜別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永輝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五百一十三章:微服私訪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天子之怒第一百一十六章:晉陽請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長安朝臣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一百一十三章:要不,賜個婚?第七百一十七章:重點來了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二百四十一章:佛?第二百九十八章:大舅哥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無官一身輕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無奈的退讓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三十章:李泰的心結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九十章:四郎探案第六百五十六章:長安大事件第一百七十一章:來自商人的侮辱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六百四十八章:女兒安安第三百八十二章:將污進行到底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百五十七章:身心疲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走個過場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一百七十七章:百騎司造訪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一百一十八章:帶個公主逛青樓(下)第二十二章:兵分兩路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讀書熱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齊下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一百九十九章:善後第五百八十九章:行程第六百八十一章:在臨書院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九十四章:皇帝的暗衛第六百九十三章:想通了?第五百零七章:經營臉面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態度明確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八百六十七章:死人不會騙人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準備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決心第八章:對策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一百九十章:關押張行成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個希望第七十一章:暖閣書房第五章:窮侯爺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百零三章:程咬金的邀請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二十七章:回莊子第一千零四章:攻城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人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三百三十二章:是敵是友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一場大雨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第九百五十章: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