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節 戰黃河(一)

以我大唐秦王李元興之名,大唐秦王府向天災宣戰!

“好!”騎在馬上飛馳的李二這一聲好,是從心底最深處喊出來的。

好氣勢,好氣魄!這是李家男兒,這纔是大唐秦王,這才無愧於星君之名。

武曌的眼圈溼了,她爲她的男人感覺到驕傲。

向天災宣戰?

整個秦王莊都沉默了,周圍的村子、商鋪、工坊都完全的安靜下來。

面對天災,只有祈禱,跪伏在地上去向上天祈禱。

世人,誰敢向天地對抗!

李二抱着武曌大步進入書房,看到李元興後伸手指向李元興:“開皇十八年,河南道洪天漫天,你知道御史們說什麼?”

李元興輕輕的搖了搖頭。

李二將武曌站在書桌上,大聲對李元興說道:“獨孤皇后干政,引得天怒。”

“哈,哈哈哈!”李元興笑着。

李二卻沒有笑,臉色冰亮的看着李元興:“你敢戰天災。爲兄卻不敢,父皇聽到天災都會向天下面前自問罪責,看自己有沒有作過什麼引得天怒之事,然後齋戒沐浴,在太廟當中祈禱,向上天懺悔!”

“先古聖賢,大禹治水算什麼?黃河,歷朝歷代,死了多少人了?”

“不計其數!”李二都無法說出一個完整的數字來。

武曌坐在桌上,只說了四個字:“人,定勝天!”

李元興在武曌頭上摸了摸:“給我作後勤,我去戰天災!”

李元興出門了,什麼也沒有帶,甚至沒有穿自己的秦王袍服。

秦王莊校場,點將臺!

“阿史那杜爾,帶你的雷騎出動,我要你五個日夜巡查千里河堤。從風凌渡到滑州,重點是洛陽以東四十里,孟州縣境!五天之內沒有補給,五天之後在洛陽才能領到糧食,給你兩個時辰準備,二十四個時辰之後,本王要你人已經到了孟州!”

阿史那杜爾向前一步,施一禮:“末將不懂,武將是軍士。”

“本王的命令,你執行嗎?”李元興的臉沉下去了。

“秦王殿下要末將去死,末將也不會猶豫,只是心中不解!”阿史那杜爾重重的施禮。

李元興向前一步:“好,本王給你們一個理由。往大了說,未經我大唐允許,任何敢與我大唐爲難的,無論是人,還是國,或者是妖、或者是魔,就算是神,本王也要誅神。大唐地界之中,大唐天子說了算,懂不懂!”

“懂!”

“往小了說,身上衣,碗中飯,你的軍鎧,你的兵器那裡來。大唐百姓養活了你們,誰敢對我大唐百姓不利,我李元興就敢揮刀向誰,人擋殺人,神擋誅神!”李元興說完,雙目訂着阿史那杜爾:“本王的命令,你聽到了嗎?”

“人擋殺人,神擋誅神!”阿史那杜爾大聲的回了一句,施軍禮退下。

李元興再次走到點將臺最高處,拿起話筒:“天策上將府令,洛陽、長安、鄭州,周圍邊三百里,敢於藉機囤積糧食,哄擡糧價者,殺!藉機強賣至良人爲奴者,殺!藉機煽動者,殺!貪官污吏,殺!”

李元興四聲殺,說的殺氣騰騰。

“與百姓爲善者,作官忠厚者,俠義救人者。我李元興記下,定當厚報!”

李元興沒有說賞,而是說了一句報。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遊俠館任務,以洛陽爲中心東西七百里,南北三百里,宵小者、淫辱女子者、搶人財物者、販賣人口者。殺!”

“遊俠館得令!”

出來領命的,竟然是紅拂女張初塵,李元興沒有功夫去思考太多。

“崔長史,你帶十二衛抽調的一萬兩千人,再從耀州直道上調集一萬人普工,再調集精工三千人。十二衛人交給尉遲將軍,要求他給我保障長安到洛陽的路,一但需要開倉放糧,他的任務重大!你帶三千精工,一萬普工,給本王作先鋒!”

“得令,萬死!”

崔敦禮不知道爲何自己會說出萬死的話來,他是文臣,沒有機會上戰場。可這一次秦王戰天災,他得了一個先鋒之職。

在儒家的思想,這是萬古流芳的偉大之舉,自己就算把自己扔在洛陽了,也無悔了。

李元興深吸一口氣:“秦王府近衛抽調一千三百人,隨本王立即動身去洛陽。現在解散,回去向家人告個別!”

整個校場上,所有的軍士站的筆直,一動都沒有動。

“殿下,秦王府近衛,只會全勝而歸。我的戰功,就是家書!”陸毛鋒代衆軍士上前回話,語氣之中堅決無比。

“老孫,帶幾個得利的人隨本王同行,再安排一隊人,防止萬一真的有大洪水,就要防瘟疫。”李元興對孫老道說話口氣軟了許多,孫老道點了點頭:“貧道知道了。”這時,一聲嘹亮的道號傳出:“無量天尊,貧道願帶人隨秦王戰天災!”

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

袁天罡到了,作爲道家第一人,他有着足夠的號召力。

這時,李元興看到慈苦大師也跟着袁天罡來了,微微的點了點頭。慈苦大師施禮說道:“殿下,請讓老僧盡一些微薄之力,施粥、救傷、超度亡者,我佛門還可出一分力,請殿下准許!”

“去!”

慈苦在退下的時候,順手將一個紙卷交給了他身旁的秦王府親衛。

親衛愣了一下,立即將紙卷收好。

“出發!”李元興不敢再等,一天時間快馬急行也未必能夠趕到洛陽,而且還不知道那裡發生了什麼?是已經決口了,還是很危險。屈突通吐血,肯定有什麼事情發生,絕對不能小看了。

就在李元興坐上馬車的時候,李二出現了,就算沒有穿龍袍,皇帝就是皇帝。衆人施禮後,李二說道:“五郎,洛陽有任何事情,你有先斬後奏之權。雖說這如同上戰場,但畢竟這是不見血的戰場。”

“謝皇兄!”

“向天災宣戰,大唐天下唯有五郎,爲兄也不行。五郎此去,如果有人禍,五郎不要心慈。爲兄已經命令三位秦王妃帶上侍女同去洛陽,五郎也需要有人照顧,此去爲兄等你的好消息!”李二伸手在李元興肩膀上拍了兩下。

明白了,什麼都明白了。

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皇兄,臣弟出發了。”

李二是什麼意思,古人自然不敢戰天,李元興敢,因爲他有着星君的名頭。但李二卻以提醒李元興,天災必有人禍,讓李元興不要手軟,有一些特殊的人頭足夠讓朝堂之上閉嘴,也足夠讓李二可以有一份很好的祭天文書。

李元興聽懂了,而且也給了李二承諾。

李二度着小方步回李元興的小會客廳了,爲了顯示秦王書房的特殊,李元興不在的時候,李二都不會坐在裡面。

武曌正在書房之中查着資料。

歷史資料上,貞觀年中,唐皇因爲水災派出過接近三十次巡察史,但卻完全沒有貞觀元年洛陽的記錄。

是歷史改變了,還是虛驚一場呢。

武曌在翻看歷史資料的時候,還順便整理出了一個新的資料,三門峽與小浪底。三門峽是一個設計上有失誤的工程,但是小浪底卻不是,這是一個極好的發電場,而且水力控制可以說保護了整個河南全省。

後世的現代,河南全省是中原大糧倉。如果整天有洪水怎麼可能會有糧倉之說。但小浪底在現代的工藝之下,用了幾億噸水泥,幾萬噸鋼筋,李元興怎麼可能拿的出來。武曌在拼命的翻着資料,最終看到了都江堰。

秦時就有水利工程,漢代精修,既然現在是大唐,就用古人的智慧來。

一份表章很快就讓武曌打印出來,擺在小會客廳李二的面前,然後是都江堰全圖:“聖上,秦漢時就可修巨大的水利工程,我大唐也行。調集工部水利巨匠,誰幫着李元興完成了小浪底巨壩,就給誰一等匠的。”

“小浪底?”李二不解。武曌將一張水墨風格的小浪底畫放在桌上:“李元興說,有這個巨壩,整個河南道再也不會有水災,會有良田千萬畝!只是,原本計劃明年再動,卻是沒有想到,今年就發水了。”春汛!武曌心中出現了這個詞。

李二看着那圖,重重的吐了一口氣:“五郎要作的事情,一定能作成,這不是千萬畝,而是萬萬畝良田。朕準了!”

李元興已經在去往洛陽的路上,家裡的七個秦王妃正在不溫不火的爭執着。也是在平衡着各自的利益,盧秋雨是肯定要去的,因爲河南是她家族的地盤,李元興這一次,肯定在洛陽停留的時間不會短,聖上親自同意給了三個人去洛陽的名額,誰去誰不去,自然要議一議!

耀州城!數百軍士遠遠的看着老狼在直道上飛馳着。

老狼頭一次這麼發瘋的騎着,上了耀州直道之後。老狼騎出了時速一百三十公里的時速。

風馳電掣一般衝到了耀州城前,城門直接就打開了,能騎這種古怪神物的,只有秦王府!(未完待續。)

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190節 文明(一)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08節 地標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471節 天啓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742節 長安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263節 大婚第367節 驅逐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336節 宣戰吧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654節 奇蹟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707節 遺囑(下)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191節 文明(二)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860節 定策第336節 宣戰吧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40節 武曌!第682城一條家宴第1節 這是穿越嗎?
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190節 文明(一)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08節 地標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471節 天啓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742節 長安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263節 大婚第367節 驅逐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336節 宣戰吧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654節 奇蹟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707節 遺囑(下)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191節 文明(二)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860節 定策第336節 宣戰吧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40節 武曌!第682城一條家宴第1節 這是穿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