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

四隻,更巨大!

長安的百姓被李元興這一句話點燃了全部的熱情,歡呼着,狂叫着。

有人快樂,就一定會有人不快樂。

因爲沒有人在這個世界只有朋友,而沒有敵人。或者說,沒有人妒忌,沒有人羨慕。周圍各邦國的使節們歡呼不起來,他們的心已經沉到了寒冷之中。

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自己的邦族的旁邊,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反應最強烈的,還是大島光三,因爲他在那影畫上看到了一條輝,一個正在爲大唐作戰的倭人。這樣的飛舟如果大和國擁有的話,會如何?

如果說飛舟是一種神奇的攻擊工具的話,那麼接下來牛進達攻擊安市城之戰,卻是大唐軍隊的戰力的體現,一隻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不亞於一件超級武器的威懾力。

百姓們感覺到了安全,使節們卻感覺到了危險。

長安的百姓狂歡了整整一夜,使節們這一夜卻是感覺度日如年。

大唐皇帝李二下令,大赦天下!

快到天亮的時候李元興才拖着疲憊的身體準備迴天策上將府,可大唐皇帝李二卻把李元興趕到了已經準備好的飛舟上。理由是他要去祭祀,李元興要代他巡視災區,檢查一下救災的情況。

上了飛舟,李元興才意識到了古怪。

因爲王語煙等人也似乎早就作好的準備,她們連行李什麼的都全部搬到了飛舟上,而且這行李……,當時搬下去了嗎?還是剛剛搬上來的。

坐在飛舟爲自己準備的小雅間內,李元興問道:“本王感覺到非常的古怪,總是有什麼事情瞞着本王一樣,好象是你們都知道,就本王不知道。”

王語煙的臉先是紅,又是白,可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倒是崔燕燕反應的快些:“殿下,所有的都是皇后殿下的信中。”

“驚喜?好吧,就等這個驚喜了。”李元興也不想再多問了,雖然事情有所古怪,但是瞞着自己的人全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大唐皇帝李二不會害自己,心得極爲善良的大唐長孫皇后更不會。

似乎,真的是爲自己準備什麼驚喜。

王語煙看李元興不再問,立即將早就準備好的一份資料雙手遞上:“殿下,這是十二衛調兵的情況,是聖上交給雨煙的。”

翻開調兵資料,李元興的心思立即就從那所謂的驚喜之上轉移到了兵事上。

這不是普通的兵事。

李元興想提高大唐軍士的地位,洛陽對抗洪水之時,百姓對士兵還有一種牴觸,或者說是警戒的心態。

可現在卻不同,李元興已經經營了兩年了。

特別是近半年來,報紙的出現,在河東,河北兩地大力的宣傳過了。

“殿下,鎮遠號也已經被召回長安,明天皇后殿下將會帶着二百女道以及一些藥品巡視河東道一些受災極重的州縣。”崔燕燕在旁邊小聲的彙報着。

“本王要小睡一會!”李元興真的是有些累了。

讓長孫皇后親自出來,選擇某一個災區宣傳一下皇室的仁慈。飛舟再把李二拉到國內城,李二祭祀天地。這似乎是一個爭名聲極好的機會,只是這士兵們參與救災,增加大唐的國家威望。

看似準備的極是詳細了,可似乎還少了點什麼?

李元興真的是累了,動一動腦子就感覺頭髮暈,只是選擇先休息一會。

也不知道是睡了多久,李元興被王雨煙叫醒,飛舟似乎正在降落,只聽王語煙說道:“殿下,陸校尉在外報告,已經到了汾州。”

“你們休息一會吧,這時不需要你們出面!”李元興吩咐了句,套上外衣就走了出去。

陸毛鋒就站在外面,見到李元興出來後施了一禮:“殿下,按照原先的要求,各州縣都不得出迎,州縣的官員把心思放在救災上。汾州這邊只有一個主薄負責迎接,城外聚焦着大量的災民,大約有八百軍士正在組織發粥!”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飛舟停在人少的地方,本王不打算進城!”

“殿下……”陸毛鋒很想說,是不是應該先巡察一下,至少讓百姓們知道大唐的秦王過來關懷過他們,這樣也可以掙一個好名聲,至少在前隋,或者是武德年前。奉旨出來救災的官員絕對是作足的面子活。

可轉念一想,卻又不對。

李元興把這個面子活給了朝廷,給了軍方。那麼秦王殿下自己不要,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陸毛鋒決定還是不要自己再多話了。

飛舟停在人最少的一側,李元興就站在飛艇的窗口用望遠鏡遠遠的觀察着。

“陸毛鋒,你知道本王想知道什麼,聽到什麼。你進城之後立即拿到資料,本王等着你的回報。”李元興說完,陸毛鋒不敢怠慢,趕緊施了一禮帶着人下了飛艇。

陸毛鋒下了飛舟之後,站在李元興身旁的秋香這才輕聲問道:“殿下爲何不下飛舟呢?”

“上位者禁小善。本王已經安排救災了,沒有必要再去表現的非常關心這些災民們,他們失去了家園,任何的關心都沒有一碗粥實在。更何況,本王要關心,也關心的是天下民生,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是十幾個人的死活。”

聽到李元興的解釋,秋香將頭低下去了。

“有些意外本王的心狠了嗎?”

“秋香不敢,只是秋香實在不懂。”秋香輕聲的回答着。

李元興坐在椅子上,將望遠鏡交給了秋香:“你仔細觀察那些災民,你知道本王看到了什麼?在本王的眼中,看到許多。比如正在賭博的人,他們用發下的小袋糧食作賭注,因爲他們不怕餓死,因爲官府已經正式發文,聲明瞭不會餓死一個人。”

秋香依李元興所說,看到正在賭博的人不止一處。

“當然,大唐百姓九成九是好的,這些人原本就是閒漢。”

“應重罰!”秋香氣呼呼的說着。

“這不是本王要管的事情,教化百姓是當地官員的責任,如果這樣的小事也需要本王去操心,去提醒的話,要地方官員作什麼。本王更是沒有必要去提醒,本王眼中看到的卻是這災民的營區的管理,沒有章法,沒有規矩。而且救災也僅僅只是發糧,這纔是本王真正關心的問題。”

李元興其實也沒有說完,他還關心的一點就是,百姓對大唐士兵在觀念上的改變。

現代的救災條例根本就沒有辦法拿到大唐來用。

禮教、文化、社會等階等等……。大唐與現代有着非常大的區別。

“殿下,有位老者自稱是汾州柴氏,名烈。看到飛舟上落下之後,立有秦王府旗幟,特請覲見。”親衛進來向李元興報告着,然後又補充了一句:“觀那老者,雖身穿布衣,卻身體極爲硬朗,那感覺象屈突將軍。”

軍人對軍人有着一種莫名的親近感。

或許是擔心李元興不見,所以親衛就多說幾句。

柴烈!李元興心中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猛的跳了起來:“列隊迎接。”

“等一下,着甲!”李元興又補充了一個命令。

親衛愣了一下,趕緊下去傳令了。

一陣快速的戰鼓聲,讓站在外面的許多老者都是心頭一緊,這裡來的只有少數幾個人身上有素色絲綢,其餘的全是布衣,他們看到秦王府的旗幟,只是想來表示一下他們的感謝之情。

聽到戰鼓聲,自然讓普通的百姓心中緊張。

倒是爲首那位年齡已經幾乎百歲的老者,卻是努力的要挺直腰板。

清脆的精鋼甲葉響動,更是讓這位老者的身體微微的顫抖了起來。

兩隊各十六名秦王府親衛穿着新式魚鱗甲,快速從側面的梯子下來,然後在正面的樓梯處列陣兩側。

李元興這才從樓梯上來,快走幾步之後長身一禮:“柴公親臨,小王失禮了。”

“秦王殿下安!”老者回了一禮。

李元興笑着迎了上去,伸手一扶老者:“姐夫在外征戰,家中卻少有照顧。來到汾州本應是小王上門拜見長輩,讓長者來見晚輩,卻是失禮了。”

李元興說話的當口,親衛們快速的在飛舟下面將帳篷搭了起來。

這老者是誰?

北周驃騎大將軍柴烈,按現在說起來,這是皇親。而且他柴家在大唐反隋的戰爭中是立下大功的,當年也與李家非常的親厚。他的嫡親孫子,就是柴紹,所以李元興依禮是應該持晚輩禮的。

只是大唐秦王這個身份太高,長身一禮就已經是極重的禮節。

長身,就是身體彎下九十度,雙手抱住長長的伸出。

坐在帳篷之中,柴烈說道:“大唐盛世,聖上仁以天下,秦王殿下英明。此次蝗災暴發,去年已有公文發至各州縣,世家。可無奈世人愚昧,明知有災卻不知防,亦不知自保,以至一夜之間,田地荒蕪。一片綠色轉眼之間變成黑黃之色,觸目驚心,老朽慚愧!”

“百姓還不瞭解蝗蟲,瞭解就不可怕了。大唐是不會不管大唐百姓的。”

衆老者同時站起來,齊身一禮。

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74節 耽羅國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683節 掌控者!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859節 深談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85節 烈酒壯行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4節 又穿越了?第797節 租界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670節 定江山第695節 杭州城!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82城一條家宴第751節 海盜?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54節 奇蹟第706節 遺囑(上)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357節 鬥!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198節 秋之意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449節 加糧稅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148節 唐玉米第385節 軍損!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394節 過而能改
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74節 耽羅國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683節 掌控者!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859節 深談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85節 烈酒壯行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4節 又穿越了?第797節 租界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670節 定江山第695節 杭州城!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82城一條家宴第751節 海盜?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54節 奇蹟第706節 遺囑(上)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357節 鬥!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198節 秋之意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449節 加糧稅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148節 唐玉米第385節 軍損!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394節 過而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