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

李元興沒去後宮,直接要了一匹馬,飛馬就往秦王莊趕。

李二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都呆了。

“二郎速去秦王莊,五郎行事穩重。如果沒有什麼可怕的大事,絕對不會這樣。”長孫皇后第一個冷靜下來,雖然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能讓大唐秦王失去穩重的,絕對不會是小事,上一次五郎慌亂,是洛陽大水。

後來的蝗災,秦王李元興都沒有當回事。

已經過去好幾年了,李元興這樣的表現,如何能讓人安心。

李二也沒有要車架,同樣是騎馬去了秦王莊。

李元興沒有在書房,也沒有在後院,而是在電報房門外臨時拼起的幾張桌子前坐着。嵐月公主李嵐姍臉色蒼白,正在低聲對李元興說着什麼。

李嵐姍對李元興說道:“別以爲長江沒有發過大水。自漢代到清末,長江有記載的特大洪水就有二百一十四次,只是古代沒有測量技術,並不知道那洪水有多大。我記得第一個推算出來的是宋代,就是公元大約一一五三年夏天,每秒九萬多立方米的流量。”

“那不是比九八更厲害!”

李嵐姍輕輕的搖了搖頭:“古代沒有亂砍樹,水土保持的好些,而且人口沒有現代多,受影響也會少些。特別是幾大湖的泄洪能力不能小看,我們那個時代水土流失嚴重,幾個大湖圍湖造田,建屋,讓湖面積減少了許多,所以危害更大。”

“那你記憶中,唐朝有嗎?”

“唐初有,但危害似乎不是很大,只有一兩萬戶的損失。”

“死了五萬至十萬人,還不多嗎?”李元興在李嵐姍耳邊輕聲的說着。

李嵐姍卻有不同的看法:“古代救災能力差,遇到災就是死人。宋、明都有幾十萬人受災死掉的記錄,以五萬人的死亡來說,這洪災應該超不過宋代那裡超級大洪水!”

李元興與李嵐姍一直在低語,聲音極小,因爲他們說的話是絕對不能讓其他人聽到的。

卻沒想到李二會來。

李二過來,第一眼先看到的是李嵐姍那蒼白的臉,沒有血色的嘴脣。當直就抱怨了一句:“五郎,你可知嵐月現在還在月子裡?”

突然間李二出現,卻是讓李元興愣了一下。

李嵐姍臉色蒼白是因爲洪水緊張的,也並沒有受傷。

李元興愣神的時候,有人將新的電報送了過來,李嵐姍也沒空說話,趕緊拿過電報在計算。按照宋代的那種記錄方式,李嵐姍也只是測算數據。

李二看到兩人都沒有說話,也就再沒有追問,很顯然是發生了大事。作爲大唐皇帝,這一點養氣的功夫他還是有的。

“十一萬!”李嵐姍驚呼一聲。

“什麼?”李元興都呆了,當下就有些急躁的追問:“你不會算錯嗎?”

“不會,按照所有的數據,我預測長江最大洪峰絕對超過十萬了,照這樣計算下去,不出一天……”李嵐姍說下不去了,這不出一天,長江就可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先出現大洪水,流域的任何一個點位上。

因爲沒有現代的觀測技術,李嵐姍也推斷不出來,可能會在那裡決口。

“報,鄱陽湖東岸移二十七裡,湖中各島已經完全看不見。”

“報,華亭海軍已經逆流而上,水流太急,巡航功率下時速只有八里。”

李嵐姍手中的筆一下就掉在地上,旁邊的侍女趕緊過來撿起,雙手捧着。而李嵐姍卻是一臉驚恐的看着李元興。

“有多少?”李元興追問着。

李嵐姍閉上眼睛,好一會才重新睜開:“五百噸海船的巡航是十節至十一節,就是時事三十六裡,差去八,除以二。就是就是二十八,差不多就是每秒三點九米。這個流速我已經沒有辦法形容了。”

李元興知道李嵐姍的意思,九八大洪水的流速才三點七三。

大唐長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是後世的數百倍,幾大湖的泄洪能力至少是後世的五倍至八倍,否則這樣的流量、流速,放在後世怕是整個長江流域已經沒有多少活人了。

“五郎,長江會有洪災?”

“皇兄,不是會有,是肯定會有。只是會有多大罷了。嵐姍作了些計算,就是一個呼吸的時間,就有差不多相關於三十萬石糧食的水從長江流過,水流的速度已經達到了五百噸海船的行駛速度了。”

李二沒有先回答李元興,而是對李嵐姍說道:“嵐月辛苦了,爲兄……”李二也沒有說出爲兄什麼的,轉頭對身旁的高公公說道:“速派人去皇宮,將那支千年人蔘送來,再派御醫過來,準備些滋補品!”

皇宮中有的,秦王府基本上都有。

雖然說能好一些,可八百年人蔘吃起來也不比一千年的差多少。

只是這是大唐皇帝的心意,李嵐姍要起身依禮謝恩,李二卻示意李嵐姍別起來。坐在李元興身邊的椅子上,李二才問道:“依嵐月的說法,這洪水很大。”

“非常大,啪一下手的功夫,就有相當於三十多萬石糧食那麼大體積的……”說到這裡,李嵐姍輕輕一拍腦袋:“算錯了。”

聽到李嵐姍說算錯了,李二剛準備鬆一口氣,卻聽李嵐姍又說道:“應該是三百多萬石糧食的體積,河道啪一下手就流過這麼多的水,如果沒有流入大海,而且是流到某個州縣裡,一眨眼,一個縣城就沒了。”

李二腦海之中出現的圖像就是那濤天的洪水,以及無助的百姓。這是他的大唐,這是他的江山,他不能不管不顧。

“五郎可能擋住這次天災?”李二很嚴肅的問道。

李元興輕輕的搖了搖頭:“我擋不住。但是我知道,誰可以擋得住!”

“誰?”李二心說,還有誰有這樣的力量,可以擋下這不可想象的天災。

“大唐!”李元興的話李二不理解。

可李二相信李元興,只說了一句:“五郎,作給爲兄看!”

“皇兄,臣弟要你的一個授權,允許秦王府調動大唐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也讓世人看一看,大唐有多強!”

“爲兄準了!”

“嵐姍,給爺爺寫電文。告訴他,前線指揮交給爺爺了。”

此時的櫃爺已經到了蘇州,太湖的水位以大唐的現在的技術還無法準確的測量。可太湖的範圍足足大了一倍,櫃爺手中拿着是秦王令,李元興給武曌的那一塊。

“蘇州城還有三十萬百姓。”櫃爺默默的說了一句。

“放水。淹了蕪湖縣,然後借京杭大運河大部分的水調到杭州,然後從杭州出海。”武曌在旁邊在出着主意。

一句放水那麼簡單嗎?

櫃爺閉着眼睛思考了一下記憶中的河道、各州縣地圖。“丫頭,三百里,整整三百里要被洪水吞沒,誰有這麼大的權力呀!”

“爺爺,你手上的令牌可以大唐至少一半的力量。那是天策秦王令!”

武曌非常肯定那令牌的力量。

櫃爺沒有回答,只是轉過頭問席君買:“電臺修好了嗎?”

“回賢皇的話,估計再需要半個時辰,蘇州城的電臺只是電杆被大風吹斷,電臺沒有受損。”席君買很嚴肅的回答着。

“告訴他們,我要看一看大唐軍人的傲骨。就算是人給我堆,也要立即把電杆立起來。不要藉口,不要理由。這邊耽誤半個時辰,怕就有幾十口子人被洪水吞了。”櫃爺說完,席君買飛奔着離去。

另一名護衛靠近:“請賢皇穩步,太湖又向這邊移動了二十步。”

這護衛的話就是在說,太湖又大了。

櫃爺沒有辦法計算,太湖直徑大一步要增加多少立方的水,可這麼快就又往外擴大了二十步,這個速度已經讓人感覺到緊張了。

雨依然在下着,這麼大的雨,又有閃電,飛舟根本就沒有辦法升空。

氫氣飛舟,讓雷電劈上一下,怕是整個飛舟都變成火球了。櫃爺真的很想知道,現在長江的水到底有多大,上游的雨有多大?

大唐的官員還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水勢,他們預計不到危險。

櫃爺可以親自參加過抗洪的老將軍,他清楚的知道,這水有可怕。

就在櫃爺在站思考的這一會,太湖的水已經距離櫃爺不到五步了,幾個護衛都圍在四周。

“怕什麼?”櫃爺大喝一聲:“這點水,還有奈何不了我這個老頭子。”

武曌也是急的團團轉:“不知道李元興那壞蛋知道不知道這邊的消息,這電臺怎麼就壞掉了。”武曌抱怨完,轉頭就罵:“誰負責保護電臺,被大風吹斷的電杆,都不知道立即搶修嗎?”

櫃爺制止了武曌,他清楚的知道,普通的大唐士兵是不會想到這次大雨的影響。

“賢皇,有電報了。”席君買飛奔着回來,至少怎麼再把電杆立起來櫃爺不會去問,只是吩咐:“念!”

“秦王殿下令,長安至徐州的火車徵爲軍用,調十二衛累計十五萬人,秦嶺路工十萬人,徵調所有鐵路路工累計三十萬人。分別赴荊州、鄂州、江州、蘇州。命令長安、山南、江南、華南、嶺南道徵集草袋。命令南洋無上限集糧。命令鄱陽湖區所有百姓撤離,荊州城封門。”

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30節 武(二)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295節 箭神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29節 武(一)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780節 股市開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43節 獻禮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591節 回長安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658節 女官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591節 回長安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71節 天策上將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238節 涼州定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89節 對馬島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547節 百姓情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86節 耀州禁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453節 極限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447節 招商令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56節 死磕第228節 身世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42節 長安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
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30節 武(二)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295節 箭神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29節 武(一)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780節 股市開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43節 獻禮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591節 回長安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658節 女官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591節 回長安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71節 天策上將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238節 涼州定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89節 對馬島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547節 百姓情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86節 耀州禁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453節 極限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447節 招商令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56節 死磕第228節 身世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42節 長安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