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

三十人,這是經過用心挑選的三十人,大半來自出雲城。

爲首就是那個爲自己的女兒還有父親討到地位一條大男,而其他人甚至連姓氏也沒有,在倭島低賤的奴隸與佃農是不配擁有姓氏的。

穿上絲綢,吃上美食,來到讓他們想像不到,如天堂一樣的長安城。

一切似乎在夢中。

“今晚就在這裡休息,會有官吏教你們禮節。明天我大唐最尊貴的秦王殿下將親自接見你們,拿出你們最自豪的才能來,秦王殿下的些許的恩賜就能讓你們一步登天,讓殿下不高興,你們也將萬劫不復!”

一名官吏黑着臉正在訓話,旁邊一個懂倭島語言的人在一旁翻譯着。

“三個月,你們必須學會漢話,這是地位。懂了嗎?”

“哈!”三十人齊聲迴應。

那官吏笑了,輕聲說道:“記得,見到秦王殿下之後,要學會說遵命,或者是領命。有了職司之後,要學的更多,爲了你們有前途,你們家族的榮耀。”

“遵命!”三十人這次的回答卻沒有那麼整齊了,畢竟在船上的時間還短,學習漢話也並不怎麼容易,有些人聰明一些,有些人笨一些。

這些人也是剛剛下船,實在是穿的太窮酸了,所以天策上將府的小吏帶着他們去東市買了些現成的衣服,這個時代大和國的服裝還沒有後世和服的樣式。只是有些象前隋的衣服,但在頭髮上,卻是有着非常獨特的標誌,

一條氏男子是光光的頭頂,然後在後半部分加一條布帶綁起來。

而其他人,而是亂亂的頭髮,在耳邊有兩個綁起的發團,樣子就象是戴上了兩條一寸粗的竹筒那樣,在中間的部分用布條綁起來。

一條氏的父親用的髮型則是在耳朵兩邊加兩條辮子,然後再將辮尾綁回去。長度不超過肩膀。這算是士族的發形了。

倭島三十人給準備了三桌美食。每一桌都是十六道菜,大碗的米飯。然後有禮部派來的人給他們講解從飯桌到走路,以及說話的禮節。

從認真程度上來講,這一條氏的男子學的最認真。

禮。是一個國度文明的象徵。大和國也有禮。但與大唐相比卻粗俗了許多。

此時在皇宮之中,那從船上搬下來了幾十萬兩銀子也被送到了皇宮內庫,這些銀子太少。少到李元興都懶得去管,不如給了李二用來拿給準備派去倭島開發銀礦的人看看,也讓他們知道李元興所說的不虛。

李二看着那大塊的銀磚,不由的搖了搖頭。

“二郎爲何搖頭?”長孫皇后在旁邊問道。

“要說這幾十萬兩銀磚,變成銅錢也有幾十萬貫。可朕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要說這幾十萬貫,也是不少銀錢呀!”

“什麼也沒有五郎那堆成小山一樣的金條讓人驚訝的!”

“正是,五郎搞了一座金山,這點銀子還當真沒什麼感覺了。”

長孫皇后笑了笑,沒有接這個話頭,而是說道:“承乾與泰他們的箭自然是合爲一處的,臣妾想了想以爲和衝的箭也放在一起,交由我哥哥無忌去辦。畢竟他們年齡還小,縱然有座銀山他們也挖不了。”

“沒有人能挖得了,還得大人們去辦!”

李二如何猜不到李元興的心思呀。

長孫皇后又說道:“只是這工,卻不好找。聽說那裡窮山惡水,從那裡找這麼多礦工過去。二郎可有聽五郎提及過!”

李二也笑了:“觀音婢可知五郎爲何選擇在六月?”

“不知!”

“就不說奴隸,高句麗也會有幾十人願意去探礦,五郎自然是早有計劃的。朕倒是關心安定,她還沒有許人家,她那一份不知道讓誰來挖更好。此事朕不好出面,觀音婢有空了親自問問五郎,五郎要給一個說法的。”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這些礦區是不可能轉讓的,因這這是皇家的恩賜。

好在六月纔去選礦,現在還有的是時間,長孫皇后也並不急。

次日,來自倭島的三十個倭人,還有王霸的兩個手下一起進了秦王莊。張初塵回到了大唐,但卻沒有回長安,而是在杭州遊玩去了,那裡幾個遊俠的莊子宴請,不好駁了面子,自然要留上些時日的。

千金買馬骨這種事情。

別說是幹上一兩次,只要有必要就是幹上幾萬次又如何。

兩個王霸的手下,三十個倭人被領到了大會客廳之中,這裡沒有他們的座位,王霸的兩個手下站在最前面,一條家那位原本就比這些奴隸身份高,自然也站在靠前一些。

進到這會客廳之後,那地面上光亮如鏡的黑色雲石就足足夠讓他們驚訝的。看着這地板,倭人們幾乎動作一致準備脫了鞋子進入會客廳。一個小太監這時說道:“不必脫去鞋子,進吧!”

一幫窮酸!

小太監心裡這樣說着。

會客廳內,兩旁有木製的硬榻,想來那纔是脫鞋坐的地方。每十步一根一人包的粗子,似乎是石頭的,可卻是金子的顏色。再擡頭,那房樑雕畫的極是精緻,就是房間都有着美麗的壁畫。

想來就是皇宮怕也不過如此吧。

正在倭人們眼睛都跟不上之時,整齊的腳步聲響聲,兩隊各五十名軍士手持長戟小跑着進入殿內,每個人身上穿的那種披風極是威武,黑色發亮的皮靴更是英武,最顯眼就是黑色軍服相配的那一雙白色的手套。

百名軍士進入大會客廳,啪的一聲立正,右扶長戟,左手扶在佩刀的刀柄之上。

僅這氣勢就是倭人們有些喘不過氣來。

接下來,十名穿着勁裝武服的,只佩刀不持戟的武者入殿,就站在主座兩旁。

“秦王殿下倒,禮!”太監尖叫着高呼一聲。

相應的禮節早就有教過他們,立即分開兩邊躬身,頭微低,眼神看着腳面。

李元興這才帶着秋香與元春走上主座,陸毛鋒與四位近身侍衛跟在李元興的背後。

“禮畢!”小太監再一次高喊着。

王霸的手下立即從揹包之中拿出王霸的報告書,連同竹筒一起捧着。一名近衛接過交給了陸毛鋒,李元興擺了擺手卻沒有立即去看,只是說道:“這往來萬里海域,辛苦了。休息上幾日,這次再回去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謝殿下!”兩人趕緊行禮。

李元興看了看倭島這些人,笑着站了起來:“長安如何?”

“人間有此城,天堂亦然!”一條大男上前一步回話。

李元興微微一徵,立即笑着說道:“你漢話不錯,想必應該是讀過書識過字!”

“回尊貴的秦王殿下,我兒時曾經去過奈良城,讀過上朝《論語》”一條大男非常認真的回答着。

“背幾段聽一聽!”

一條正男直起身體,挑了一段勸學背了出來。李元興側靠在自己的椅子上,卻在問元春:“他背的如何?”

“錯了十三處,怕是沒有見過真正的論語。”元春小聲的說着。

李元興沒有過於追究這背的好壞,能背就是好事。當下說道:“賜論語一卷,再加賜諸學士註解論語一卷,賜錢十萬。去告訴皇家學院的預學部,讓此人入院學習。所有費用讓他們來到秦王府結算。”

“謝,謝尊貴的秦王殿下!”

“你叫什麼?”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一條大男!”一條大國如實的回答着,李元興卻在思考着自己讀過日本的歷史,一條這個姓氏有兩個起源,一個是古一條氏,是堆墳時代就出現,但卻並不出名。也沒有出什麼歷史名人。而另一個起源則是在日本幕府時代,大約在公元一千一百年的時候,由藤原氏分支出來,是五攝家之一。

可算是望族。

想了想之後,李元興又說道:“你一條家會國你而興盛,而輝煌。大男這個名字不好,在長安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既然你們一條從你這一代會輝煌,不如改名爲輝如何?”

“謝大唐秦王殿下賜名。”一條輝行了大禮,雙膝跪地磕了一個頭。

李元興哈哈一笑伸手虛扶:“免禮,安心學習。如需要什麼儘可向府中管事提出,一年之後本王會對你進行考校,如果成績會讓你成爲貴族。”

“謝殿下!”一條輝非常鄭重的施了一禮之後才站了起來。臉上的表情難以掩飾其激動之情。

李元興笑着又問道:“有才能就要展示出來,無論任何一種才能,都有其發揮的機會。”

“我要打架!”有一個身高大約在一米七五左右,一身橫肉的蠻小子跳了出來,展示了一個他的拳頭,然後又擡起手來:“我會用棍子。”

李元興衝着陸毛鋒笑了笑。

陸毛鋒自然不會親自下場,示意一名近衛出手,並且給了那蠻小子一把刀。

雙手握刀,只是虛劈了一刀,那聲音就讓陸毛鋒的眼神變了,幾個近衛的神情也嚴肅了起來,這蠻小子可能不懂刀術,但力氣絕對是天生神力這個級別。(未完待續)

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228節 身世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66節 催妝詩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562節 怕死了每544節受審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29節 工具!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76節 不列巔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652節 海珍第150節 手中沙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231節 茶之說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24節 壓歲錢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81節 憐農!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06節 火計(四)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21節 仙術第547節 百姓情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26節 黃河清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151節 夜深沉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121節 仙術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876節 不列巔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242節 聘禮第347節 李治!!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706節 遺囑(上)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706節 遺囑(上)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654節 奇蹟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節 秦嶺小莊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
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228節 身世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66節 催妝詩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562節 怕死了每544節受審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29節 工具!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76節 不列巔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652節 海珍第150節 手中沙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231節 茶之說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24節 壓歲錢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81節 憐農!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06節 火計(四)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21節 仙術第547節 百姓情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26節 黃河清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151節 夜深沉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121節 仙術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876節 不列巔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242節 聘禮第347節 李治!!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706節 遺囑(上)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706節 遺囑(上)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654節 奇蹟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節 秦嶺小莊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