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

“五郎,你心中的道,爲兄不及!”

“皇兄,我心中亦有私。說白了,我的心不夠寬廣,僅僅是向着我們大唐的。再說的直接一點,心中只有華夏!”

華夏原本是指古漢族的舊稱,但在南北朝之後,就是中原正統的稱呼了。

而在李元興所處的現代,華夏又有着另一種含義。

這其中代表着,一種文明!

李二在李元興的肩膀上拍了兩下:“五郎,爲兄就在剛纔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古有始皇求長生,有漢武求不老。爲兄年少的時候甚至嘲笑過他們,可現在卻是真正理解了。”

“爲何?”這個話題讓李元興很是意外。

在李元興心中,什麼長生不老就是笑話了。

“五郎,你和兄弟百年之後,誰可爲大唐皇帝,誰可以真正帶着大唐走向富強。更有誰,再有資格作秦王。所以始皇與漢武他們不想死,因爲他們害怕沒有人可以繼承他們,讓他們的王朝走向更輝煌!”

李元興也領悟了這其中的意思。

“那就好好教育他們吧!”李元興能說什麼,總不能說,人可以長生不老吧。

“五郎應該忙與國事,是否冷落了幾位王妃呢?”李二這話的意思,就是在說,李元興你怎麼大婚半年多了,王妃們的肚子竟然沒有半點反應呀,這個並不是什麼好事,一定要再努力一下了。

李元興當真是尷尬至極,立即差開話題:“皇兄來這裡,是爲了那個高句麗小吏吧!”

“是,殺一個小吏。原本爲兄並不在意。現在想一想,五郎真的值得殺嗎?”

“皇兄以爲,我們那表叔是怎麼敗的?”

“天時,地利,人和。大軍出動。糧食需要的極多,運輸是就是一個大麻煩。而且高句麗是守城之戰,攻城原比就比守城難。加之前隋在最後幾年,國勢已弱。兵卒戰力不強,買官賣官之下,將軍們並不得利!”

李二緩緩的講出他對前隋三徵高句麗失敗的分析。

李元興笑的很詭異。這種笑容讓李二有一種想打人的衝動。

李元興知道,在歷史上李二這樣的偉大皇帝,統帥,在親征高句麗也是連續的失敗。

“皇兄以爲,親征高句麗可以一戰而下嗎?”

“自然!”

“大唐有現在十倍的國力,皇兄親征也未必能夠勝之。因爲皇兄並不知道咱們的表叔敗在何處。也沒有看到高句麗最高明的一種戰術!”

李元興的話,要是換個人來說,李二肯定已經發火了。

但這些卻是李元興說的,李二更好奇的想知道,李元興的理論是什麼?

“皇兄,臣弟答應不殺那小吏了,但不代表臣弟不對高句麗玩一次陰謀。”李元興這麼一說。李二翻臉了:“混帳五郎,繼續說剛纔那遠征高句麗失敗之事,那小吏的破事,也值得一談嗎?”

“好吧!”李元興聳了聳肩膀。

“一,因爲是皇帝親征。二,因爲高句麗一但發現他們處於劣勢,就會派人求和!”李元興講完,也不再詳細的解釋,安靜的看着李二。

李二是什麼人物,扛起大旗造反。爲大唐打下了大半國土的牛人。

這兩個原因任何一種單獨放着,都不算是什麼制勝的法定,可以聯繫在一起之後,就如同那紅棗與大蝦同吃一樣,成爲了劇毒之物。

“高句麗求和。大軍距離是極遠的,先鋒的將軍不再私下作主。所以停戰回到後方報告給咱們那位表叔,一份報告需要至少來回五天,如果咱們那位皇叔再有些猶豫,或者是指揮錯誤,那麼戰機一失,難免會有一敗。”

“然也!”

不用李元興再廢話了,李二的智商絕對不低,一個能帶兵造反建立大唐的人,在經驗上也有着極大的積累。李二比李元興唯一差的,就是李元興擁有後世上千年的知識積累,以及後世那爆炸式的資訊。

“戰高句麗,自然是五郎領軍,朕或許會親征,但必會得到五郎你的同意。”

“皇兄還是在勝利之後,去巡視比較好!”

李二輕輕的嘆了一口氣,皇帝親征,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事。

李元興又把話題一轉:“那個小吏臣弟不殺他,但自然花了那麼大的功夫把他弄來了,也要讓他給高句麗找一些麻煩就是了。一切由臣弟來安排。”

“比如?”李二感覺到李元興可能會搞一些大事。

李元興淡淡的一笑:“不算是什麼可怕的事情,估計長安會在連續的一兩個月內,雞犬不寧罷了。秋收之前,一切都會恢復平靜,今年的秋天又是一個豐收年。”

“又是一個讓戶部頭痛的豐收!”

李二提到這話,爽朗的大笑着。並不爲別的,他一聽說糧食又裝不下了,倉庫依然是不夠的時候,他的心情就非常的好。

戶部這兩個月比打仗時還忙碌,可依然沒有把全部的糧食入庫。

如果不是給遼東那裡運了大量的糧食,長安城的糧市怕會亂。

“皇兄,準備開宴了!”李元興心說,自己在書房裡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怕是宴會早就已經開始了。

來到宴會廳,李元興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這裡是大唐,不是現代。宴會的主人大唐秦王沒有到,宴會的主客大唐皇帝沒有到,其餘之人無論你的身份貴賤,也要在這裡等,而且還不能催。

天策上將府今晚的宴會用了是分桌制,正面主臺四張桌,分別是李二,李元興,然後兩側是長孫皇后與崔瑩瑩。

左首首席,坐着一位年齡約以二十歲上下,少婦打扮的女子。穿的是依然是漢族的服色,只是身上的首飾有許多突厥的味道。在她的旁邊坐的也是一位公主,新羅公主金德曼。再往左側下首,則是長公主衡陽,以及一個只有七歲的小女孩,穿的也是公主服色。

再往後五張桌子,分別是李二的四妃,還有秦王妃李麗苑。再往下,又是一些李元興不認識的女客。在最末的一張桌子上,卻是金蔓青。

右側,上首是第一桌是突利小可汗,再往下是阿史那杜爾,然後是李靖、秦瓊,再往下是魏徵,然後是突駐長安使節,再後是幾個突厥人與天策上將府的將軍。

“殿下,座位順序是長孫皇后安排的!”鄭和生怕李元興不高興,趕緊解釋了一句。

“遠是客,客居上座挺好!”李元興隨口應付了一句。

入座之後,第一個拿起酒杯的是李元興,他作爲宴會主人要爲今晚的宴會致詞。

“在來這裡之前,我和皇兄才說起我們的那位表叔。表叔亦是有驚天之才,可惜的是他空有英才,卻並沒有發揮好自己驚天的才華,正如本王那火車,如果不是純鋼的車身,純鋼的鋼軌,那擁有一千匹馬力的蒸汽機根本就發揮不出其威力。這第一杯,敬大隋文帝!”

李元興這話說的,差一點就讓李二放在嘴邊的酒噴了出來。

魏徵眼尖心快,立即說道:“殿下所指,是前隋兩位聖上嗎?”

“表叔是一個了不起的英才,表叔公更是人中龍。本王以爲:”

說到這裡,李元興走到殿中:“拿笑來!”

當下有太監送來紙筆,李元興揮笑寫下。

文帝何如主也?賢主也。綜帝生平,惟用刑失之嚴酷;其勤政愛民,則實出天性,儉德尤古今所無,故其時國計之富亦冠絕古今焉。其於四夷,則志在攘斥之以安民,而不欲致其朝貢以自誇功德。既非如漢文、景之苟安詒患,亦非如漢武帝之勞民逞欲。雖無赫赫之功,求其志,實交鄰待敵之正道也。

“再說我那位表叔!”

李元興提起筆,想了想卻又放下了。

再一次舉起酒杯後大口飲下,然後說道:“表叔是一個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煬帝雖然無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業,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所以纔會有“巍煥無非民怨結,輝煌都是血模糊”的說法。換言之,他沒有處理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關係,反而成了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纔是隋煬帝最大的問題。

“殿下,下臣不解,何爲利在千秋!何爲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

魏徵出列開口問道。

“洛陽,運河。就是利在千秋。”

李元興說完,魏徵想了想施了一禮,現在大唐已經看到了洛陽與運河帶來的好處了。

“本王這位表叔是個英雄,但只是一個人的英雄,他有自己的才華,有自己的夢想。但卻沒有考慮到大隋百姓的承受能力。試想,百姓們生不安,食不飽,隨時會破產,隨時會死掉,那裡有什麼幸福可言。”

“五郎點評的及是,爲兄當引以爲戒!”

連李二都站出來支持,李元興更加的有話說了。

“魏長史,以天策上將府名義,以大唐報頭版正式徵文。論政:論前隋三徵高句麗之得失,論前隋高句麗之敗因。”

“擇優而取前十,天策上將府將會有重賞,頭十名者可入大殿論述,頭三可得金、銀、銅三個級別的獎牌,金牌得主,會有聖上手書賜字。金刀筆!”

李元興下完令,魏徵竟然不敢接令。

PS:今天是小年。

初五請財神。

祝大夥發財。

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170節 古長安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05節 火計(三)第198節 秋之意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633節 春天了!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15節 酷吏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447節 招商令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285節 大史記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46節 再巡邊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654節 奇蹟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792節 甘蔗園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96節 落月!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598節 制裁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06節 遺囑(上)第357節 鬥!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63節 天德號!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07節 遺囑(下)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
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170節 古長安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05節 火計(三)第198節 秋之意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633節 春天了!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15節 酷吏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447節 招商令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285節 大史記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46節 再巡邊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654節 奇蹟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792節 甘蔗園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96節 落月!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598節 制裁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06節 遺囑(上)第357節 鬥!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63節 天德號!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07節 遺囑(下)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