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

“剛纔說到,要重新計算人口,再計算土地。本王以爲,永業田免稅是可行的,但怎麼免,這個過程是要用一年,還是三年。必須要有一個詳細的方案來說,不能引起國本動盪,此事,三省六部議!”

免稅了!

李二與李淵的表情都變了,要知道能讓農戶免稅這是千古功德呀。

李元興這時又說道:“不過,有些田還是要上稅的。比如你隴西那一眼望不到邊的棉花,這個稅你跑不掉。所以本王的建議是,永業田種糧的免稅,能不種糧的也不在乎交稅了,一畝棉花能掙多少錢,這個很快就不是秘密了。”

“殿下!”淮南道上都督李神通開口。

“李都督請講!”

“我淮南道,永業田是肯定不夠的分的,那麼湖田、水田、海田如何交稅。”

崔君肅身後的一位戶部侍郎立即高舉雙手要求發言,在拿到話筒之後,這位侍郎大聲說道:“湖田與海田也要分,養魚的當你是糧食都不合適,多少要交些。其餘那些呢,那不是田,那比礦還掙的多,這個稅少不了!”

沒有明着提

但就是在說珍珠了,湖中,海中人工養殖珍珠的,在戶部眼中這不算是田。

說完淮南,又提到遼東:“還有遼東的海蔘田,那雖然也是吃食,但絕對不能當作糧田,非但不能免稅,還要加稅。”

“胡扯……”司農寺一位跳起來了。

吵。很吵一會再說,至少要讓人把話說出來。

李元興叫人拿過一把椅子,坐着臺上看着臺下爭論,臺最上的七人,還有十二位封繮大吏也選擇沉默的看着,聽着,至少官員們怎麼想,總是要聽一聽的。

戶部要把珍珠田歸到工坊類,工部不幹,因爲他們收不到一文錢好處。

商業司卻要把鮑魚海田歸到珍品類。加收奢侈品稅。這個提議戶部支持。可司農寺不幹,要單獨列一個海珍分類。

吏部又不幹了,你單獨設立一個部門,就要增加官員的數量。有沒有必要。你要先有一個說法。

突然。有一人站了出來,這個人是御史臺的一員四品官員。

“這等大事,無論是商討還是拿主意。都要有主事之人。三省主官位空,不訂三省主官,大事難訂。”

又是一陣爭吵。

王及善是天英閣這一任閣主,他不能不出來說話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今日訂下。某前些日子在秦王那裡學了一個很公平的方式,今日正好可以一用。在場的人都是大唐的英傑,天英閣前些日子議出一個名單,只是還沒有最後決定,所以三省主官的選定,每人在紙上寫下心中的名字,可署名,也可不署名。”

“還是署名好,光明磊落些,支持就是支持,不支持就是不支持!”

“那,本官先唱預先之人名字。”

李元興聽到這話,倒是有些意思。想了想站了起來:“此事,本王迴避!”

“朕也迴避!”李二也不聽了。

衆臣起身相送,他們倒是希望李二與李元興迴避的,畢竟選官的權力交給了天英閣,那就不要受到皇帝與秦王的影響。

正何況大名單是得到過李二認可的,就是這些人在李二心中不排斥。

出了天英閣的議事大廳,李淵卻是眉頭緊皺:“五郎呀,這沒有田賦了,糧食夠用嗎?”

“不收田賦,糧食用錢幣買。只要錢幣足夠!”

“總之,這糧食是大事。官倉裡要是沒有個一千萬石糧食,朕夜裡都晚不安穩的。”李淵倒是沒有打聽現在糧倉有多少糧食,李二說道:“父皇,不算土豆,紅薯這兩類。京兆、河南、遼東糧倉的糧食已經超過三千萬石了,所以父皇安心!”

李淵愣了一下,重重的點了點頭:“這就好,這就好

!”

“太上皇,我們去看打磨翡翠!”

“好,這就去!”李淵一聽去看打磨翡翠,樂呵呵就帶着武曌過去了。

李元興的眉頭也皺起來了,李二在旁邊問道:“五郎想到了什麼?”

“臣弟以爲,明月這丫頭一定在玩什麼花樣,她那雙眼剛纔的眼神太詭異了。估計他不是在算計我,就是在算計……”李元興想到了,武曌在算計李嵐姍,只是不知道會幹些什麼。

卻是不知道,武曌就是在算計李嵐姍。

跟着李淵去玉工房的路上,武曌又向李淵賣萌了,一副小可憐樣。“太上皇,那李嵐姍是我的死對頭,她比我過得好不到那裡去。等她來了,我要讓他看看,咱大唐也不是能夠小看的,要嚇住他。”

李淵心說,什麼死對頭呀。

無非就是爲了李元興一個人罷了,兩個女娃娃不對眼。

不過嘴上還是笑着對武曌說道:“成,就用翡翠製作碟子、碗、筷子什麼的,咱大唐有!”哈哈哈,李淵放聲大笑着。只是爲了讓武曌能開心一些。

武曌用力的點了點頭。

李淵又說道:“朕過幾天坐船出海,你說那魚翅是上八珍頭一位,當真美味嗎?”

“鯊魚兇吧,幹掉它,吃掉它。”武曌笑呵呵的迴應着。

武曌會說話,她會挑李淵最喜歡聽的話,特別是那麼兇的東西,幹掉後再吃掉,這讓李淵雄心大起,決定親自出海與鯊魚一戰高下。

從口袋拿出武曌給他的鯊魚照片,那嘴裡的三排巨齒果真是威武不凡呀。

武曌與李淵商量着弄魚翅吃。

李二和李元興則在書房裡喝着小米粥,喝着酸白菜。

把碗裡的粥倒在嘴裡,李二對李元興說道:“五郎,這次議的事情,爲兄準備讓長安的百姓也知道,並且允許百姓派代表出來。”

“此事皇兄說的在理!”

拿起一隻剛剛收穫,才送到宮裡的蘋果咬了一口後,李二又說道:

“五郎呀,這肉吃多了。還是清淡一些感覺舒服些,你說那養胃的水果不是說八月就差不多了嗎?”李二現在被李元興影響的,不怎麼喜歡大塊吃肉了,喜歡吃精美的東西。

李元興說的養胃的水果,其實就是石榴。

這東西其實漢代就有,但卻沒成規模的種植,而且多爲觀賞性花草。

真正用來的吃的,李元興用的是後世改良的品種。這種下快兩年了,差不多可以吃了。

聽到李二問,李元興有些尷尬:“皇兄,這東西其實漢代就有,只是卻多爲觀賞用,真正當果子吃怕是不多,而且原先種的那些不怎麼好吃

。再有十天八天,就肯定可以成熟了,到時候先給皇兄送來一些。”

李二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天英閣關起門來投票,投票之後就開始驗票。

當天晚上就拿到了結果,報李二審覈,如果沒有問題就正式對外發布了。

不過,最後的名單送到的時候,李元興已經回到自己的天策上將府了。一進府,就聽鄭和來給李元興彙報:“殿下,帝國安全司派人來報,長安百姓在樂民園方塊聚會,安全司已經派人去了,聽聞是有消息從宮裡傳出來,要給窮人減稅,甚至是免稅。”

“這麼快!”

李元興心說,從李二作決定。到安排高公公去天英閣傳話,再到自己回來。算一算這會天英閣應該差不多剛剛結束對三省主官的投票,怎麼百姓們已經開始聚集了。

算時間,僅僅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罷了。

別說是百姓們聚集,就是長安城的名士們也在聚會。

“此事,是天下大善之事,倉促執行必是壞事。我等應該聯名上書,請報紙發公告,大唐上全境大問,然後再行實施。只是此事必然會對許多人產生影響,所以應再上書,請求允許民間進言,而不是旁聽!”

“官家的事情,豈是我等小民可以過問!”

“稅爲天下之事,與百姓息息相關,就是我等小民之事!”

有些頭腦的人在討論着,大唐的風氣不比後世許多朝代,嚴禁民間討論政事。就算李元興沒有來到大唐,大唐的百姓也同樣對朝政敢於評說。

在大唐,還沒有什麼文字獄的說法。

普通的百姓們則在歡慶,減一分稅就代表着他們多一些錢可以過的更好。

免稅的事情,任何一個百姓都沒有想過。

歷朝歷代,什麼時候百姓不用上稅了。以前沒有,百姓們相信大唐也絕對不可能,所以免稅之說只當是誤傳,只能是減稅,或者是功績獎勵,絕對不能憑空把稅給免了。

李元興卻沒有派人去打聽這些事情,稅的事情他只是提議,他作不了主。這其中有三省六部,天英閣在考慮其中衆多的細節。

李元興在天策上將府,倒是抽出時間陪自己的王妃。

次日,天英閣的會議再次開始,李元興這一次沒有站在前臺,而是坐在李淵昨天坐過的那把椅子上,面前堆着足足一尺厚的資料。

這原本是昨天就要用的,結果被突然選三省主官給打斷了。

“殿下,三省主官已經認定,聖上批覆,請殿下一觀!”王及善把表章放在李元興面前。

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170節 古長安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637節 起飛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309節 趙州橋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68節 慾望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698節 嶺南行第792節 甘蔗園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547節 百姓情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285節 大史記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305節 民族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9節 軍神上門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07節 遺囑(下)第319節 刺客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4節 又穿越了?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15節 酷吏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05節 火計(三)第825節 倭人分糧
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170節 古長安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637節 起飛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309節 趙州橋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68節 慾望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698節 嶺南行第792節 甘蔗園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547節 百姓情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285節 大史記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305節 民族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9節 軍神上門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07節 遺囑(下)第319節 刺客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4節 又穿越了?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15節 酷吏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05節 火計(三)第825節 倭人分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