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

耀州製作了火車,但耀州只管製造,卻不管經營。百萬斤精鋼的投入,最貴的一張車票才十文錢,魏徵計算過,要按這樣計算,至少要四十年才能夠讓這一段火車收回投資。

再算上各種意外,五十年肯定能夠收回投資。

李元興不用算,在他的心中這火車是開一天就賠一天的。

如果不是自己這邊精鋼的成本低,換個人,早就賠死了。

“殿下,無論是那一種方法,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把火車修到渭水碼頭,這樣的話收益會增加十倍,甚至是百倍。工坊這裡出產的貨物,通過火車運到碼頭上,僅貨運一項就足夠了!”

魏徵的話李元興懂,而且李元興比魏徵整的更長遠。

所以李元興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等魏徵繼續。

“殿下,火車必須由工部、戶部、兵部、聯合,由國庫出錢,因爲火車的出現是爲了整個大唐的需要,而不是某個人的利益。”

“老魏,你說把鐵路修到伊州如何?”李元興一開口就把魏徵給鎮住了。

好半天魏徵纔回過神來:“殿下,鐵路到伊州,那麼西域就如同在長安城下,我大唐對西域的控制將如鐵筒一般!”

“元春,將本王的那幾本書取來,名字是《鐵路與國民經濟》,《鐵路與國家戰略》,《鐵路與國家發展》,《鐵路與政務控制》四冊書拿來,交給魏長史!”

元春應聲,叫了兩個親衛擡着一口包着鐵皮的木箱子,打開之後又從裡面拿出一個小箱子,這才大小箱之中許多本書中拿出四本書,然後又鎖好的箱子。這纔將雙遞給了崔壹葉。由崔壹葉交給了魏徵。

這是禮節,自己是保管書的,而崔壹葉則是秦王府的正式官員。

“殿下,不如講那一箱書都給臣下!”魏徵臉黑,心更黑,看到那一箱子書比看到一箱黃金還興奮。

“不,有些東西對你沒有用,而且有些東西還是草稿,本王需要修正!”

“殿下……”魏徵還想說什麼,被李元興制止,李元興說道:“成立單獨的鐵路部,兵部下屬。以後的鐵路全部是雙軌制,路遠的話自然應該有去有回,自己樣考慮保養鐵路,考慮調度等問題,先修那一條,後修那一條,天英閣議事。作出五年規劃來。”

魏徵捧着四本書:“臣下領命,臣下問殿下,這書可以抄錄嗎?”

“可以,如果有必要的話,翻印都可以。”

鐵路有什麼可保密的,大唐周邊的這個小國,你們想修鐵路,要能夠拿出足夠的精鋼來。鐵路的軌道可不是普通的鐵條子,如果沒有足夠的彈性就會被折斷,沒有足夠的耐磨,用不了多久鐵路就廢了。

“再給你一個任務,讓工部成立路橋司,好好研究一下鐵路用的橋。”

“臣下明白!”

“鋼筋水泥巨橋,讓李春用心去想吧,眼下先在長安周邊的河上試一試,就依你所說,把那個鐵路直接修到渭水碼頭。不過,現在的碼頭太小了。”

“臣下明白!”魏徵心中感覺有一團火,他已經多少年沒有這樣的激情了。

這種感覺,就象是他剛剛參加反隋大業時的感覺一樣。

“接下來,說本王的事情。”

魏徵也坐下了,崔壹葉與元春換上了新紙準備記錄,李元興那碗麪也吃完了,這會捧着茶碗慢吞吞的喝了一口茶,這是今年的新茶,上等的龍井呀。在純天然無污染的大唐,絕對比後世現代的頂級龍井,只好不併。

茶碗用是蓋碗式,李元興喜歡這種,特別是用這種半透明的冰瓷,真正的太奢侈了。

“本王有幾條政令,僅針對本王所管的幾地,這並不是朝廷的政令。”

魏徵的心提起來了,他突然有一種感覺,李元興要有大動作。

秦王府,天策上將府在大唐有着非常巨大的權利,甚至可以說,有什麼政令需要實施,都可以在全大唐適用,能僅僅針對自己的地盤,那麼就代表着這個政令絕對不會普通了。

“第一條,無論是士族、平民、奴隸。其個人財產不可侵犯!”

聽到這一條,魏徵開口說道:“殿下,其實這一條怕就是針對奴隸吧,因爲唐律中已經有,盜竊、搶奪他人財物者,不足一貫者鞭刑,並罰勞作一月。超過一貫者流行二千里,惡盜,慣犯加倍!”

“魏徵!”李元興很正式的叫了魏徵的全名,然後非常嚴肅的說道:“本王要給奴隸們一個希望,有了希望他們纔會真正用心的作事。這政令怎麼寫,你去想,有什麼不足需要補充的,或者本王說的不到的,你要提醒。”

魏徵長身一禮:“爲殿下分憂,是臣下的職責!”

“好,第二條,奴隸可花錢把自己買回來,這一點你要好好考慮,因爲有些奴隸身價倍增之後,主人是不願意讓他們變成平民的,所以,這一點需要你幫本王考慮的周詳一些,眼下在本王的封地好辦,所以這個問題你可以晚一些再考慮!”

“臣下明白!”

“再一條,本王認爲極爲精彩了,記錄!”李元興起身走到書房正中。

這一條,李元興可是想了很久了。

“凡我秦王府封下子民,無論身份高低,只要是爲我秦王府作事。大婚之後,女子十六歲初懷孕者,可享受三次免費的常規檢查,因爲懷孕而無法作事者,給予百日的養胎期,還同樣給發七成工錢。”

元春的手輕輕的顫抖了一下,筆竟然掉在地上。

魏徵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殿下仁厚!”

李元興沒理會魏徵,而是問元春:“元春,你認爲如何?儘管說,說錯了也有獎勵!”

“殿下,不如一百五十天如何,發五成。”

“你這個時間可是依醫理而講?”李元興問完,沒等元春回答就直接對魏徵說道:“這個時間魏長史向御醫院拿個建議,也請我皇嫂提一個建議出來。”

“殿下仁厚!”

李元興繼續說道:“懷第二胎,加一成,以後每懷一胎,只有順利生產。就加一成,一直加到十成。”

“殿下是要鼓勵生育?”魏徵大吃一驚。

李元興沒有解釋,繼續說:“第二胎開始,可發其父親一成收入,一對夫妻超過五個孩子的時候,妻如果需要專心照顧自家的孩子,那麼他的男人直接漲五成工錢。”

崔壹葉只是記錄,他還沒有感覺到其中的特殊之處。

魏徵卻是激動的站了起來,他非常清楚這個政策一但實施,十幾年之後,秦王封地的人口增長就是數倍,甚至十倍呀。

等這一批孩子長大成人,那麼人口增漲會以三十年翻十倍的基數在增加。

好恐怖的人口增漲率。

“一對夫妻,家中有三男兩女,平安活至十歲者,家中務農者永免糧稅!家中作工者,工薪稅減半!”

李元興眼睛之中閃着光,他相信不出二十年,人口問題不再是問題了。

魏徵這時問道:“殿下,如果是四男一女呢?”

“光有男子,無女子,人口能增加嗎?”李元興笑着問道。

魏徵卻不認同李元興的說法。

施禮後說道:“殿下,男子從軍,男子勞役,這都是多死傷之數。眼下就依長安計算,女子人口是男子人口的兩倍還多,這就是隋末戰亂引起的麻煩,但大唐日後不可能沒有戰爭,所以男丁,纔是國之根本!”

魏徵的話有理,

因爲大唐不同於現代,和平年代是不會輕易死人的。

不過李元興依然還是說道:“魏徵,不要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至少不要嚴重,本王以爲,無論男女都是大唐子民,所以本王發的獎勵,三男兩女。”

魏徵也不爭了,他心中倒是認爲,依三男兩女這樣說,男丁還是比女子重要一些。

李元興心中的比例,就是這三比二的比例。

這其中,還有許多細節部分,比如娶一妻一妾的,這種補償應該如何。或者是,家中女人根本就沒有出來作工的,僅靠男人作工養家的。

還有,那種小區域種田的承包者。牲畜的承包者。

再然後,就是外來的,經如室韋人,靺鞨人,這些不是奴隸,卻也不是大唐的子民之類。

“殿下,請給臣下十天時間,殿下需要完善這個政令,有太多的細節需要考慮了。”

魏徵的請求是合理的,一個政令不可能拍拍屁股就發佈的。

魏徵要考慮的有許多,這需要平衡的是各個不同階層的利益,至少不能發生,比如耀州的奴隸們狂喜,而平民沒有感覺到秦王殿下仁厚的事情。

而且除了平民之外,在秦王封地還有一些是士族。

“最後一條政令,僅限本王封地內,今天之前登記入籍的。再有外來者,除本王特別批准的大量人口遷入之外,要有一個入籍的規矩。”

“這是自然,殿下所言極是!”

魏徵又問道:“殿下,這條政令要封鎖消息嗎?”

“不用!”

“那殿下是否要臣下留意一下長安各階層的反應?”魏徵又提了一個建議。(未完待續)

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後記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630節 遣唐使第104節 火計(二)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372節 棉田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226節 殘軍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90節 文明(一)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70節 古長安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16節 失算呀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276節 媵妾第413節 空中樓閣緊急通知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61節 疾如風!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304節 奴隸主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846節 再巡邊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150節 手中沙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299節 耀州紀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662節 工潮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06節 火計(四)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89節 秦王威武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31節 茶之說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471節 天啓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414節 紅粉劫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637節 起飛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314節 嶺南論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387節 榮歸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
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後記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630節 遣唐使第104節 火計(二)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372節 棉田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226節 殘軍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90節 文明(一)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70節 古長安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16節 失算呀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276節 媵妾第413節 空中樓閣緊急通知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61節 疾如風!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304節 奴隸主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846節 再巡邊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150節 手中沙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299節 耀州紀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662節 工潮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06節 火計(四)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89節 秦王威武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31節 茶之說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471節 天啓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414節 紅粉劫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637節 起飛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314節 嶺南論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387節 榮歸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