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

????李元興說華麗,能讓大唐秦王說華麗的,絕對不俗。

大唐秦王不僅僅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而且還有一個星君的身份,這份華麗自然讓人期待。

光是這套茶具拿出來,就讓茶商們大開眼界。有許多人還停留在將磚茶敲碎扔入沙鍋之中,加上鹽煮上好半天的喝法之中。

茶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掙銀錢的物件罷了。

就是糧食一樣,特別是對於草原上的那些人來說,這就是糧食,和鹽一樣重要的糧食。

大唐秦王展示的卻是另一種茶,一種完全讓人耳目一新的茶。

“父皇,請移座!”李元興恭敬的請李淵坐在桌前來。

李淵點了點頭:“茶之道,是道!”李淵也變的嚴肅了許多,起身後坐在武曌的對面,因爲李元興說這裡是上座。

李元興又請了崔孰禮入座,崔孰禮比李淵更加的在意這個入座的過程。起身之後先整冠,然後正襟,邁出小四方步,第一步的尺寸都是相同的。在來到桌前,先對着武曌長身一禮,然後雙對李淵一禮,這才坐在李淵左側下首的位置。

武曌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正襟而坐,僅是這個坐姿與勢,崔孰禮就給打了十二分,絕對是受過大禮儀的人才能這才的坐姿,這才的神韻!

李元興點的第三人,正是越茶商會的會首。

越茶商會的會首激動的全身發抖,衝到李淵面前行了跪禮。就準備往桌前坐的時候。崔孰禮道:“秦王殿下以茶論道,你作爲越茶商會之首。心浮氣燥,心中無茶,你且退到一旁,默唸道家靜心咒,否則不可上桌!”

越茶商會會首這時才發現自己失禮了,立即長身一禮退到一旁。

接下來李元興點的三人,分別是長安茶商會,巴蜀茶商會、江浙茶商會。這三位會首有了越茶商會前車之鑑,自然不會失了禮儀。再看武曌身上穿的是漢式禮服。三人也是有學識之人。持漢禮向李淵、武曌行禮,然後才整衣入座。

崔孰禮滿意的點了點頭,可教也!

越茶商會的會首有些笨拙着學着另三位會首的樣子入座,崔孰禮點評了一句:“不知禮。問道。你問的是何道。回去自當修心。學禮。”

“多謝長史教誨!”

武曌這時睜開了眼睛!

第一步:治器!分爲六個動作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

崔孰禮的心醉了,不由的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他的心也隨着武曌手中的動作慢慢的平靜了下來,這纔是真正的大禮儀。這纔是真正的道。

李淵腦海之中卻想的是,你們七世家說我們李氏是蠻子。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比起你們七世家更有古禮的氣度。

四位茶商代表一言不發的看着,他們在學習,在觀察,在體會。

一個能讓知名大儒稱讚的,自然是極好的。

後廳,鄭秀嫣嘆了一口氣:“好想學,學會這樣一定能夠讓殿下開心的!”其餘六女都沒有說話,各自有心思。崔瑩瑩卻在想,學會了這個,何止能讓秦王殿下開心,放在詩會之中,保證震驚全場。

第一步武曌足足整了十幾分鍾。

而第二步:納茶!將茶放在白紙上,供品茶之人鑑賞。

此茶,在座的自然是沒有見過的,不過卻沒有人開口,他們不懂,只會默默的觀察着。

接下來,候湯、洗茶、沖茶的過程,武曌都在不停的說着,這些自然是非常有講究的,而且武曌用的全是以詩文的方式在解釋着這個過程。

杜壹葉在一旁,拿筆快速的記錄着,生怕少寫了一個字。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要喝茶了,可卻是沒有想到這才僅僅剛剛是個開始。

再往下,第六、七、八步,刮沫、淋壺、燙杯,武曌又有一翻說詞,崔孰禮忍不住在點頭,這就是禮,沒有錯,這就是中華的禮。正如秦王殿下所說,這是道。茶之道!

“聞香!武曌親手將蓋甌遞以了李淵面前,李淵接過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由讚道:“好香,好茶!”

崔孰禮聞過,當場賦詩一首,李元興是一句也沒有聽懂。

第九步淋茶之後,終於到了品茶的階段了。

“韓信點兵!”武曌倒上了六杯茶,然後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淵喝過,沉默不語。崔孰禮喝過,同樣沉默不語。四位茶商喝過,也是一樣,沉默不語。六個人默默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收回空茶杯,再次第二泡。

茶七泡。武曌展示了多種倒茶的方式,關公巡城、昭君出塞、天人合一!

七泡之後,武曌洗壺,開始收拾器具,動作還是那樣的緩慢,優雅。

而六個喝茶的人,卻是完全一樣,都是那樣一動不動的坐着那裡,沉默的坐着。

外圍觀看的人真心是心急着,茶是什麼滋味,這茶喝着有什麼感覺。因爲這些人不能靠近,真是乾着急。

後廳的七女反倒安靜下來了,因爲她們是未來秦王妃,這樣的茶以後她們是可以常喝。

武曌收拾好之後,躬身一禮,退後正襟而坐!

李元興這時輕聲說道:“茶有七義一心,七義爲: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而一心,既然是‘和’悟了,纔可以稱爲茶道。今日到此爲止,明日本王在此等候!”

說完,李元興把武曌抱起:“累了吧!”

武曌微微的點了點頭,頭上已經滿是汗珠了。

李淵伸手一扶桌子站了起來:“起駕回宮,明日朕再來!”說完,李淵和李元興連個招呼都沒有打,轉身就走。他心中想的是什麼,李元興猜不到。只是可以感覺到,李淵受到了衝擊絕對不小。

崔孰禮也站了起來衝着李元興長身一禮:“下臣肯定殿下明日可下請柬,禮部王尚書應請,戶部崔尚書應請。朝野內外,飽學之士應來見識茶之道。”

“你去安排吧,名單你來定。這裡的一切都不要動,不要動我桌上的茶。”

李元興說罷,抱着武曌向後廳走去。見到七女,李元興笑着說道:“去本王的小會客廳。”說完,又對七位管事說道:“茶是道,這也是商機,你們七位想一想,回去給自家的主子也講講,她們理解多少算多少!”

“是,殿下!”七位管事都深深一躬。

李元興帶着七位未來的秦王妃去小會客廳了,這裡自然準備了午宴。

大廳內,越茶商會的會首第一個站了起來,後退幾步衝着武曌坐的位置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頭磕在地板上咚的一聲。

“某,今日才知,某辱沒了茶!”

長安茶商會的會首起身將他扶了起來:“兄臺說的極是,在場的人都辱沒了茶。我中華博大精深,今日我等纔算見識到什麼是茶。這是殿下在傳道,說的市儈一些,也是殿下賜給我們的商機。”

說完,長安茶商會的會首拿起剛纔給他們展示的茶,將一片幹茶頁放入口中,品嚐之後笑着說道:“回去都好好準備一下,明日纔是真正的精彩,某自認,今是唐突了,自當回去沐浴齋戒,明日再來悟茶之道!”

衆茶商紛紛稱是。

這時,有一個商號的商人卻趁着大夥都在往外走,伸手在展示的那龍井茶的小盤之中偷偷的將幾片茶葉放在手心。

在他旁邊的一位商人看到後小聲說道:“你想改行嗎?”

那商人一愣,馬上反應了過來,將那幾片茶葉趕緊放了回去。

杜壹葉在紙上飛快的記下那個商人的名字,剛纔的時候,已經有護衛打眼色詢問了。杜壹葉認爲沒有必要爲這點小事去拿下,雖然殿下說過,不許任何人動他的茶葉。

商人逐利是天性。

雖然不處罰,但杜壹葉還是記下那個商人,以便在合適的時候彙報給李元興。

另一邊,李元興邀請七女一同午餐。

“殿下,那茶之道可否傳授我等!”

“好,我現在就教你們一種,本王最喜歡的方式。”李元興起身,自己去架子上拿了一個大玻璃杯,然後翻出一筒茶葉:“這個是龍井的雀舌級,本王喜歡。”

李元興伸手抓了一把茶葉倒入杯中,完全沒有武曌的優雅。

然後,從地上提起一隻熱水瓶,一下就把水杯倒滿了。大杯,大把的茶葉,然後又倒了許多水。李元興笑着將杯子放在桌上:“一會涼一點,大口的喝。這就是本王的,牛嚼牡丹喝法!”

七女先是一愣,轉而全笑了。

她們只當是秦王殿下在逗樂,卻不知道,李元興當真就是這種喝法。

用櫃爺的話說,李元興就喝那十元一兩就足夠好了,再貴些的茶給李元興喝是浪費。

武曌什麼都明白,只是不說破罷了。示意元春將那大杯分成小杯,倒給衆女,然後打眼色給李元興。李元興只好說道:“茶道,很快會成爲士族所學之藝的一種。不懂茶道,出門會低人一等。只是本王要作的,卻是商。”(未完待續。。)

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152節 星空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387節 榮歸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95節 箭神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277節 換防令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140節 武曌!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372節 棉田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231節 茶之說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24節 壓歲錢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3節 秦嶺小莊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98節 巨獸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305節 民族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623節 出雲城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465節 抗令第148節 唐玉米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165節 大唐明月
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152節 星空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387節 榮歸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95節 箭神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277節 換防令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140節 武曌!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372節 棉田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231節 茶之說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24節 壓歲錢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3節 秦嶺小莊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98節 巨獸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305節 民族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623節 出雲城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465節 抗令第148節 唐玉米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165節 大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