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

從夏州到蘭州沒有直道,但路也不算差。十天之後,李元興到蘭州。可卻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再往西,走了十公里之後開始轉南。向着河州的方向而去。

蘭州守將帶着兩千兵馬跟上了隊伍,並且通知蘭州全部的軍力進入戒備狀態,隨時準備出戰。

河州是邊疆重鎮,絲綢之路一個小小的分支點。

但河州距離吐谷渾只有不到二十里。

“報,大唐秦王旗,大唐秦王旗!”一個小校一路跌跌撞撞的衝進了吐谷渾大谷山守軍主將的帳篷裡。

“你說什麼”大谷山守將沒聽明白。

“大唐,大唐的秦王,那位秦王到了河州。”報信的人已經有些語無論次了。

大唐秦王!

不用帶兵還是不帶兵,他一個人就能夠給周邊各邦帶來足夠的壓力。那神鬼莫測的兵法是其一,大唐秦王只要在戰場之上,大唐軍士戰力至少提高一倍。

“來人,準備厚禮。速去多瑪城報三王子殿下。”

深吸一口氣,大谷山守將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不管大唐的秦王殿下到這裡幹什麼,吐谷渾都不能輕視了,自己的身份太低。要去拜見也必須是王族親往,先派人送去禮物以示好,看看反應再說。

李元興這會在幹什麼。

拿着地圖正站在一片荒地上發呆。

李嵐姍告訴李元興,那地點就在劉家峽與炳靈寺之間。而且給了詳細的距離。

“給了距離有個屁用。難道還要拿上尺子量到這裡來嗎?誤差一度到了這裡就是幾公里。”李元興罵着,然後看看手中的那個經緯度測量儀,別說這東西是軍用的,就是神仙用的也不行,沒有gps,不可能自動訂位的。

李元興向四周看了看,一千多年的時間,地形也肯定會有變化。

這些山,這些谷似乎相差不大呀。

“李元昌,拿上算盤。帶上幾個人準備着。還記得路上五郎給你教你那個函數的計算方式法。今個就是用的時候!”

李元興要幹什麼。沒有人知道。

親衛們都在一圈列陣守護着,崔瑩瑩等人距離幾百米外的棚子中。近前的棚中李元昌帶着幾個算學高明之人已經擺好的架勢準備着。

李元興先是在地上擺了一個圓盤,這是出發前精心製作的,圓盤是拼接起來的。直徑達到了八米。上面用的刻度也是按後世的釐米計算的。

幾個工匠利用吊繩的方式在地上的打柱子。然後調整圓盤的水平。

最後同樣利用吊繩的原理在圓盤上立了一根柱子。

沒有gps。李元興只好利用手動的方式測算經緯度,十公里的誤差太可怕。但如果能在一千米內,或者是一百米內。李元興就一定會安心的。

工匠們速度不慢,總算是在中午之前完工了。

李元興一直沒有離開那個圓盤,午餐吃了兩個肉夾饃,喝了幾口茶水。

“報,杆長與影長相同!”有站在圓盤上觀注尺度的人高喊着。李元昌帶着手下幾個算師立即緊張了起來,動作幾乎是一致的,每個人都將算盤擺在自己面前,打開白紙,然後拿上硬筆。再將李元興給的修正值表格打開用鐵條壓好,等着下一個數值出現。

旁邊放着一個古代計時用的日規。

李元興眼睛眼着那標杆,也在手上的經緯儀上輸入了數值。

報數的人快速的將李元興給他的那個秒錶清零,開始計時。

整整半個小時之後,再一次報數:“報,影長……”

李元興用的是後世的時間,還有地點。不過,他也玩了一個小小的花招,大唐這邊卻是以長安城新皇宮的宮殿正中爲經度原點,換算這兩種非常非常的容易,只需要後世電腦上加一個小小的程序就可以完成了。

李元興計算的後世的經緯度。

而李元昌等人計算的則是大唐的經緯度。

以長安零點爲零度。

經過三次測量,李元興手上拿的機器大概算出了現在李元興所在的經緯度。但同樣也是有誤差的。

李元興用機器上的電子指南針指了一個方向,李元興就在地上畫了一條直線。

“來人,給我量出十二里又三百步來。”李元興下令了。

李元昌這時卻說道:“以司南所指的方向,五哥的方向不錯。只是應該再長一些,十三裡又六百步!”

李元昌計算時緊張的滿頭都是汗。

他在與其他幾人對了數據之後,認定了一個距離,至少已經非常接近李元興所作的位置了。至於說,李元興只是站着,也沒有用算盤,他不意外。五哥是星君,連這點本事也沒有的話,就不是星君了。

可李元昌畢竟年輕。

他想證明自己有才能,足夠的優秀,所以他提出要再往前一里多遠。

李元興卻笑着點了點頭:“依七郎所言,在那裡重新建一個平臺,明日午時再測。”

“是!”李元昌很是興奮。

李元興回帳篷休息去了。金德曼卻來到李元昌身旁:“幸好你是皇家的漢王,你剛纔是在懷疑秦王殿下的測算嗎?還是認爲你比秦王殿下更加的高明呢?今天的事情我卻是明白一些,秦王殿下只是在教你們如何測算。”

李元昌也是嚇了一跳,金德曼的意思他懂,在秦王面前搶着出頭。這是大不敬呀。

不過,李元昌想了想後卻也不害怕:“五哥仁厚,不會計較這點小事的!”

“你可知道,這測算之用?”金德曼又問道。

“這測算?五哥給了一個數值,又給了測算的辦法。就說要找到這個地方?”李元昌還沒有搞過政治,他懂的最多的是書畫。

金德曼淡然一笑:“你們大唐如果精通這種測算的人多了,大唐的軍用地圖會精準到十步之內,將軍們作戰的便利之處,你一問那些將軍們就知道了。”

李元昌聽到後,就往陸毛鋒那裡跑。

一問之下,陸毛鋒說道:“這個測算倒是極麻煩。不過要是不考慮那麼精準,隨便立個杆子用繩子測量長度的話。野外行軍的路線不需要嚮導也可行,數只部隊的集結,卻是可以級爲精準的。”

陸毛鋒心說,秦王殿下找的是十步之內的位置。

可行軍打仗,十里範圍內就已經是極準了。

次日,依然還是原樣,在圓盤上測算着位置。李元興不認識李元昌算錯了,因爲現代與大唐經緯度的轉變,肯定是會有一些誤差的。只是幾百米,已經讓李元興很歡喜了。將來,李元昌可能會是大唐第一位地圖局的局長。

又是幾個時辰的忙碌。只是這一次,李元興更多的是看,主要幹活的是李元昌帶人。

李元興看着手上的機器,又看了看李元昌正在對着司南比劃着角度。

“五哥,向東南再五里二百步。應該就差不多了到五哥所說的地點了,我們測算的沒有錯,只是這司南的角度似乎並不準。只可惜沒有一個可以精準到千分之一的。這個差了一絲,十里之外就差了半里地呢!”

李元興很滿意李元昌的說法。

原本李元興還想着,花上十天半個月找到地點呢,現在倒是小看大唐軍士的力量,開山鋪路,就沒有李元興到不了的地方。只是李元興的華麗馬車留在了河州城中,那車子太大是進不了山,入不了谷的。

第三天,李元昌帶着人繼續測算着。

顏師古這才問道:“殿下,您是在找什麼?”

“找骨頭!”李元興笑着轉回頭來,顏師古搖了搖頭:“老臣不信,殿下興師動衆。而且這裡與吐谷渾只有幾十裡,殿下到這裡來要當真是找骨頭。什麼樣的骨頭才值得殿下親自到這裡來呢?”

“等着看吧,到時候你會明白的。”李元興依然沒有明說,因爲他不知道是否挖得出來。

崔瑩瑩也好奇,他問了,可李元興就是不說。

“五哥,再往東八百米,就是五哥所說的位置。”李元昌興奮的跑了過來,李元興一看手中的儀器,推算的位置相差不多,可以說誤差就在一公里範圍內了。

李元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陸毛鋒,傳令。”

“在!”陸毛鋒高喊一聲,周圍所有的人,無論是將軍,校尉,軍士,還是工匠僕役都挺直了身體,跑了這麼遠,他們都不知道秦王殿下要幹什麼,終於等到秦王殿下的命令了,這如何不讓人激動。

“騎兵外圍守護,三十里範圍內任何人不得靠近。羽林衛內圈守護,擅闖者斬。所有戰兵,輔兵除必要的伙食、醫療之外。脫去軍甲,開始挖。所有人不得未經本王允許之下使用爆雷管,所有工作必須純手工。一但看到有骨頭,或者是類似骨頭的必須立即上報本王,謹記不得損傷到任何一塊骨頭!”

骨頭,挖骨頭?挖什麼樣的骨頭?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跑了上千裡花了這麼大功夫竟然是來挖骨頭。

可以說,如果不是李元興親自下令,怕是就會有軍官前來問原因了。(未完待續。。)

第373節 和親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198節 秋之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797節 租界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13節 黑對黑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04節 奴隸主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4節 李淵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860節 定策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226節 殘軍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314節 嶺南論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247節 納徵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598節 制裁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70節 定江山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547節 百姓情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815節 酷吏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319節 刺客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865節 精神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143節 尋寶去!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753節 戰國始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62節 工潮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44節 炫富門!第242節 聘禮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848節 戍軍(上)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
第373節 和親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198節 秋之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797節 租界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13節 黑對黑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04節 奴隸主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4節 李淵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860節 定策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226節 殘軍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314節 嶺南論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247節 納徵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598節 制裁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70節 定江山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547節 百姓情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815節 酷吏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319節 刺客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865節 精神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143節 尋寶去!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753節 戰國始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62節 工潮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44節 炫富門!第242節 聘禮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848節 戍軍(上)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