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

最後半個小時,求大夥支援,幾票之差,望援手】

候君集怕,怕的要死。

他剛剛坐下天英閣閣主這個位置就來了這麼一場大驚嚇,縱然候君集身經百戰。朝堂這看不見血光的戰場之上,那看不見的刀更讓人恐怖。

他沒敢直接來見秦王李元興,而且是招集了天英閣開會,來討論這件事情。

也同時請了李靖、房玄齡、杜如晦這三位老秦王府權勢最大的人,到秦王李元興這裡討一個救命的辦法。

天英閣!

候君集已經足足有半個時辰一言不發了,只是聽着閣員們討論。

高儉對候君集說道:“候尚書,爲國盡忠自然是我輩本色!”

聽高儉這麼一說,候君集心裡當時就想罵一句高儉,這在商圈裡惡戰異邦商人時個的智慧都讓狗吃了。竟然在這裡說什麼爲國盡忠。可無奈,這些話畢竟是罵不出口的,作了一個深呼吸後,候君集開口了。

“高尚書,候某爲國出戰,馬革裹屍。可此事卻是不同,聖上英明。飛舟之上配有電報機,有要緊之事自然可以用電報聯繫,但總不能事事都請示吧。聖上不在長安,許多不算大事的小事,很可能也是重要之事。”

高儉點了點頭:“此話有理!”

“候某這個位置讓無數人盯着,候某身爲兵部尚書僅幾個月時間,可卻同時成爲了天英閣閣主,可以說是爬得高摔得重。天英閣處理曰常政務,用心自然不會有錯。一句話,某是怕政敵陷害!”

候君集連政敵陷害這話都說出口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監國代表着什麼?歷朝歷代監國的不是太子,就是親王。那裡輪到臣子了,縱然聖上英明寬容。可卻是架不住小人之言,要知道有些事情本身就很讓人害怕,這不僅僅是候某之事,往小範圍說,這是天英閣五位閣主之事。往大範圍說,整個天英閣都要小心翼翼的。”

皇權時代,誰敢窺視神器,必死。

所以候君集害怕也是正常。

高儉卻是笑着說道:“那裡有這麼多擔心的,某自然不會說什麼不作不錯之類的話。商業部那邊,幾位侍郎在審覈資質這一項上卻是相互制約,只是爲了不落人口實,既然沒有人無事找事,那麼上下也無錯。”

候君集聽懂了,這個主意真正是不錯。

找人制約一下天英閣,然後再監國,倒也是不怕。

可誰能制約天英閣呢,秦王殿下已經拒絕的監國之事,大唐還有誰能夠制約呢?

別一邊,秦嶺山之中。李元興正在給李靖等三人講着關於建策權的想法,建策權就是允許普通的官員,對自己管理範圍內的政務,可以直接上書天英閣,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改變一州一縣的政策。

更甚至是,可以改變國策。

當然,改變國策只是一種態度,真的要改變的話,怕是動靜就太大了。

“這個提議可以接受,但總要有一個流程。”房玄齡支持了李元興的提議。

能支持就行了,李元興心說這就是天英閣分權的第一步。這招一出,百姓們就會知道天英閣每天在作什麼,大唐的國策方向有什麼動向。

具體的細節李元興已經不關心了,他相信房杜二人,肯定會有辦法的。

“再說天英閣吧,事實上候君集害怕本王也理解。”李元興又把話題扯回到監國之事上了:“其實,讓三省複審天英閣一些重要的決定,這個範圍也好劃。然後給諫院多一些權力,讓他們監督天英閣批議的要案!”

三權分立嗎?

房玄齡也沒什麼特別好的主意,大唐皇帝要出行,沒有太子監國。那麼天英閣監國怕是逃不掉的,候君集與他們私交都不錯,把候君集架在火上烤的事情,房玄齡於心不忍呀。

秦王李元興這個提議,可以接受。

李元興留着三人吃過午餐,然後才送三人離開秦嶺,想來他們回去必然會討論一些細節。

看着三人走遠,李元興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朝堂之上還是遠離的好,不粘邊,纔可以永遠作裁判,連棋手都不要去當。

“殿下,下午如何安排。”裴喜又跟在旁邊問道。

李靖三人的到訪是打亂了李元興原本的計劃,所以裴喜過來請示。

李元興想了想:“吩咐選一處紮營,雨王妃留下休息。你帶上幾個人,陪本王去工地轉一轉,換上便服不要那麼張揚。”

秦嶺修路,也是一件大事。

李元興修的這路比原先設計的成本更高。

原本的設計就是一條鐵路,原本的設計是修一段走一段,通過鐵路來把物資運進來。當真正開始施工之後,卻發現用這樣的辦法人力根本就沒有辦法施展開,除了機器旁的一些人之外,其餘的卻無法發揮足夠的力量。

工部在這條路上已經勘察過多次,所以鐵路與山路同時修。

鐵路要求是直的,山路卻是可以依山打彎,馬車的在運輸之中就起到了大作用。

鐵路眼下修進來四十多裡,山路已經修了七十里,打上水泥可以走大車的也有差不多五十里了。而且修路開出的山石打碎之後,卻是可以作爲路基石,也不用從遠處再運過來,每候一段山路,就將小型碎石機拉過去,將碎石堆在路旁。

身穿便服的李元興走到工地近前,這裡正在打秦嶺山中相對比較難的一段。

三大難,第一是這裡的土石松軟,會有塌方的可能。二是這裡竟然在開隧道的時候會有地下水,這可是大唐工匠們之前沒有遇到過的難題,排水是第一步,如何保證地基纔是第二步。

最難的就是,這裡大約三百步的一段,只能靠人工去挖,機器一動,就怕讓山石更加的不穩當。

倭人們在這裡幹活才兩天時間,也纔是剛剛熟悉的階段。

不過,開山挖洞這種工作,倭人倒是幹得不錯。

“似乎那邊第二個洞停工了。”李元興伸手一指,帶着幾份疑惑問身旁的裴喜。

裴喜順着李元興的手看了過去,那裡確實是停工了,在山洞外許多人都圍着,似乎正在說着什麼?

再往遠處看,其餘的幾位工地還在熱火朝天的幹着。

李元興沒讓裴喜去打聽,只是讓裴喜去領了一塊這裡工地巡察的牌子,然後自己,只帶了四個護衛,以工地巡察的身份走入工地。

在那裡,有兩個管工,一個用漢語,另一個用倭語在說着。

“一車料,十文錢。推進去,出來就數錢。”

李元興不動聲色的站在遠處,看着這裡發生的事情。圍在這裡的差不多有上千人,卻是站的涇渭分明,唐人路工站一處,倭人站一邊,相互也沒有什麼交流。都在聽着管工講話,那個管工剛纔講了什麼,李元興沒有聽清,只聽到一車料十文錢。

“去打聽一下,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李元興對裴喜小聲說着。

站在臺子上的兩位管工一直在低語着,裴喜卻是找了一個戴着有工匠小隊長徽章的壯漢打聽了一下這裡發生了什麼後,將壯漢領到了李元興的面前。

“這裡發生了什麼?”

“回您的話,在一刻鐘之前塌頂了。最初先是幾個兄弟感覺頭頂在滴水。”

聽到滴水,李元興不是土木工程的專業,不是非常懂:“這個滴水,應該是山中泉水滲下來的,是不是?”

“上個月二十三,前面那個洞子滴水,當時那一隊的工頭沒當回事,只是派人加固了那個頂,可加固的人也沒當回事,只用了兩根木料應付了一下差事,結果當天下午那頂就塌了,死了十六個,傷了四十多個。”

這次事故李元興知道。

可這修路有各級管事,李元興也不好去問細節,只知道事情還在處理當中。

誰想,這壯漢說到死人,臉上有些微紅:“某不太會寫字,託人給上面的管工寫了報告,某以爲,這是那小隊人失誤,也是負責支撐的人不當事。結果他們還沒死,這是老天不長眼,不服!”

李元興聽明白了,這是工程失誤,而當事人還沒有受到處罰。

裴喜卻是旁邊說道:“要相信上面的各級管工,這種事情總要先救人爲主。然後再詳細的調查給一個說法,有作錯事情的自當處罰,如何處罰也有大唐律條。這才幾天時間,你不用着急上火的,倒是這裡,又怎麼了。”

那小隊正聽裴喜的話後,用力的點了點頭:“這位兄弟講的有理。”

“再說這裡,看到滴水了。因爲有上次的事情,所以大夥都先退了出來。運氣是不錯,人剛剛退出去,就塌頂了,塌的也不多,只幾米,掉下的也不過十幾尺方的石頭。”

“沒傷人吧!”

“沒,有幾個人摔了,這點事不當是傷。這會正商量着,接下來怎麼幹呢,想來再過一會,工部那位白老匠就要過來了,這是個能人,先等他過來大夥也安心。”壯漢說着自己也樂呵呵的。

很顯然,工部的這些匠師還是很受工人的信任的。

“那剛纔說一車料十文錢,是怎麼一回事?”李元興又問道。

“塌了頂,裡面怎麼也是讓人怕了,加錢運料進去修頂,這也是頂着玩命。”(未完待續。)

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375節 瓷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547節 百姓情第448節 華夏論!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84節 拼死攀親!後記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89節 唐人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148節 唐玉米第859節 深談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0節 女財神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698節 嶺南行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190節 文明(一)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435節 天譴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531節 代罰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77節 換防令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547節 百姓情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431節 武(三)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77節 商之爭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
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375節 瓷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547節 百姓情第448節 華夏論!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84節 拼死攀親!後記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89節 唐人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148節 唐玉米第859節 深談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0節 女財神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698節 嶺南行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190節 文明(一)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435節 天譴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531節 代罰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77節 換防令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547節 百姓情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431節 武(三)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77節 商之爭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