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

清河崔家得到封賞,還是在家中嫡女有喜之後,這還算是一個理由。

可江南三世家呢?

三家原本在長安的宅子就近,三家內部沒討論出一個結果來,三家有頭有臉的人物又聚焦在了一起,還是沒討論出個明白來。

想來想去,三家只是認爲應該打聽一下秦王殿下的想法。

當然有機會覲見,能當面問問。自然是更好的。

午餐的時候,大唐皇帝李二,帶着長孫皇后來到了天策上將府。讓長孫皇后去了後院與衆位秦王妃一起午餐,自己和李元興在側院的花園亭中一起午餐,唯一叫來作伴的,卻是武曌。上菜之後,連侍女都不得靠近。

“五郎,這文書是何意?”李二拿出的自然是李元興的那份。

李元興笑問道:“皇兄,臣弟給你講一個故事。”

“不急,慢慢講,爲兄今天有得是時間!”李二在桌上挑了自己的菜,給自己往小盤之中夾了一些,又給武曌夾了幾塊蝦仁。

李元興沒動筷子,而是咬着一支菸:“皇兄打算在城南種一塊地。你沒錢買種子,沒錢僱人幹活,也沒有錢去租牛。皇兄這塊地要怎麼辦?”

“借些錢來,秋收還賬。民間多有此事?”李二不以爲然的回答着。

“好,皇兄,你沒空管這片地,你僱來的人花的是你的錢,乾的好不好,你要怎麼辦?”李元興又問着。

這一次。李二卻是沒有立即回答,這個當真不好回答,再找人監督,又多花一份錢。可萬一監督的人與幹活的人狼狽爲奸呢。

“如果說,這塊地借給你。三成歸我,七成歸出錢出人出力的,皇兄以爲如何?”

這一次李二還沒有回答,武曌就說道:“十貫的五成,沒有一百貫的一成多!”

“這個……”李二放下筷子開始深思了,李元興說的。其實就是華亭。就是那一片破舊的小漁村,現在讓國庫拿錢出來開發,先不說扔進去多少錢,就如那幹活的與監督的一樣。肯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如果是爲自己家裡幹活。花一文錢都會計算。幹活也會出十二分力氣。這是事半功倍。

“無論他們翻到天上去,一成稅是至少,有些行業還是三成稅。還有給秦王府上交的三成。他們逃不掉,再加上民間流通的,一半已經收到手了。而且這一半,遠比拿咱們的銀錢投資收效大多了。”

李二點了點頭,可轉念一想又說道:“五郎,你說過,漢是盛極而亡的?”

李元興扔了菸頭,給自己夾起一隻紅燒獅子頭,輕輕的咬了一口後給李二看:“皇兄,大唐的大小,絕對沒有臣弟咬的這一口大。”

“啊……”李二笑了,壓抑着狂喜的心情,壓抑着自己要放聲大笑的衝動。高舉酒杯:“五郎,滿飲……”

李二真正反應過來了,你們要爭都滾得遠遠的去爭,你們要打要殺,也滾的遠遠的。在大唐的地盤上,還是我李氏皇族說了算。

李元興卻是暗中鬆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武曌,兩人同時點了點頭。

李二知道的計劃只有一半,也僅僅只有一半。

而李元興還有一個更加變態,與大唐,與李氏皇族完全無關,爲了地球未來的瘋狂計劃。

李元興又提議道:“皇兄,應該允許個人辦學。只要達到規訂的要求,就可以辦學。比如,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等等,許多次等專科類學院,大唐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才,怕是應付不了未來幾年的發展。”

“基礎教育也不能少!”武曌在旁邊補充了一句。

李二對教育倒是上心的。

聽到李元興與武曌的建議之後,李二說道:“其實,就算是官方不允許。各地已經有了大大小小的學堂,最初是爲了給自家的工坊培訓工匠,後來許多工坊也開始重視研究,所以放開辦學的限制,也是一件好事。”

“管理也要有人規則!”李元興又提議道。

“細節的部分讓禮部去考慮吧,爲兄以爲工坊的研究再精,再深入,也不如五郎所知的部分。所以應該允許辦學的專科可以購買一些技術,甚至是有些仙工之術,他們的努力就是爲了怎麼樣使用這個仙工之術。”

似乎可行。

因爲讓大唐的工匠去黑着頭摸索,他們十年也未必能研究出非常高深的東西。

可純學習,並且將已有的知識變成生產力,這個卻是有極大的實用性的。

“那讓禮部去考慮吧!”李元興同意了這個說法。

午餐吃完,李二突然來了一句:“記得去年的時候,五郎說過一句話。當大唐天下沒有敵人的時候,會戰國再現,春秋再臨!”

“是!”李元興不避諱這個話題。

李二點了點頭:“夏商之時,我中華纔有多大疆域。春秋、戰國,雖然連年征戰,卻是官員廉潔,百姓用命,君主英明。大漢朝盛極而亡,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外戚當權,世家當勢,財富過度集中。朝內貪污無數,內監斂財干政。”

“是呀!”李元興認同李二的點評。

李二卻沒有再說下去:“五郎,明年爲兄要免人丁稅。商稅要有所調整,你說的奢侈商品稅應該加量。三年內要免去糧稅,原本以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現在爲兄卻是看到了,似乎大有可爲。”

李元興點點頭,沒有接話。

“爲兄回宮了,今日之議,你我兄弟明白就是了。”李二說罷,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後,起身離開。

李元興沒有送,也沒有離開座位,他被李二的態度給嚇住了。

在李二離開之後,武曌問道:“聖上爲何嘆氣!”

唉……

李元興也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後纔回答道:“看着自己的兒子,女兒們,與皇家外戚聯手相互拼殺,絕對不是一件痛快的事情。我嘆氣,是因爲我的兒子們將來也不會安寧了,他們必然也會加入這大爭之世。”

“切!”武曌沒好氣的頂回一句:“至少二十年之後的時候,擔心有用嗎?”。

“也是!”李元興被武曌說笑了。

武曌靠近李元興小聲說道:“先借軍用搞起重工業,然後大力發展農業。當糧食多到吃完的時候,百姓必然會有更高一步的追求。那個時候輕工業肯定會極速發展。就說一個你沒有注意到的事情,長安城現在賣針線的變少了。”

“這個,代表什麼呢?”

“笨!”武曌解釋道:“這就證明,長安的百姓已經不再自己縫製衣服了。家裡備有一些針線,也只是爲了補衣服用。成衣店已經對於工作用的衣服進行大量生產了,只可惜麻布衣服,還是不夠檔次呀!”

李元興心說,這就是發展了。

記得自己小時候,聽村裡人講過,最初的時候縫紉機是家家必備的,到了他穿越前,有些年輕人的家中都未必有針線,補衣服都是在外面的商店裡去辦的。

“棉花的產量報上來了嗎?”。李元興關心的還是棉花。

現在耀州那邊存的,還是去年的棉花,因爲去年是頭一年種植,所以產量並不高。留存的數量也不多,眼下光是給支票、股票用的都不夠。紙票肯定是沒有可能了,這更不要用普通百姓使用的。

無論是作被子,還是棉布,都根本不可能。

武曌笑了:“你真的不懂農呀。還是忙暈了。現在纔是七月底,至少要到八月中下棉桃纔開花。這還僅僅是河北的,要是等天山那一帶的,至少要到九月了,所以彙總上來怎麼也要到十月了。”

“我需要棉花呀!”李元興輕聲說了一句。

“我也需要棉花,長安也需要,整個大唐都需要。”武曌也跟着說了一句。

李元興正準備說棉花這東西有多好,敲門聲響起,門外傳來秋香的聲音:“殿下,皇家學院劉副院長應殿下相招,已經在府中用過午餐,殿下什麼時候有時間見他,婢好去給個準話。”

“小書房,本王馬上過去!”

給秋香說完,李元興又對武曌說道:“你趕緊去用心把棒子收拾了。大唐頭一年大考,這事情我不能不管!”

武曌也輕輕的嘆了一口氣:“當年高考,好苦呀。可惜你這種傢伙,卻是沒有參加過!”

苦!苦個屁。李元興心說,你們這種學霸把高考當平時寫作業,你們會感覺苦呀,反正我是沒有參加過,那其中味道也不用去體會了,也不想去體會。

天策上將府,小書房。

其實這就是李元興的小會客廳,這裡沒有擺什麼書,李元興真正的家當都在秦王莊呢。

相互見禮之後,劉政會說道:“殿下,還有三日就要大考了。依殿下的建議,所以出題的考官都住在秦王莊之中,並沒有與外界接觸。”

“也就是說,考題現在除他們,就連聖上也不知道了?”

“是,印刷廠也是封閉的,只能進不能出,每天送飯都不允許將碗再拿出來,所以說不光是紙張,任何的東西都不允許出。絕對沒有半點讓考題泄密的可能性!”劉政會當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這可是大唐第一次全國大考。(未完待續)

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447節 招商令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每544節受審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276節 媵妾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864節 殖民第465節 抗令第216節 失算呀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88節 軍魂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80節 股市開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859節 深談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232節 茶之道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90節 文明(一)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85節 烈酒壯行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465節 抗令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
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447節 招商令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每544節受審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276節 媵妾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864節 殖民第465節 抗令第216節 失算呀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88節 軍魂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80節 股市開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859節 深談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232節 茶之道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90節 文明(一)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85節 烈酒壯行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465節 抗令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