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

早上考的是《漢語》。

可以說大唐這幫傢伙把漢語的極致都擺出來了,那一句學而實習之,只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開頭,接下來就是對聯、換字、出題詩、一字多解,一詞多解等等。完了到最後,再有一題,竟然李元興的興農說。

李元興照後世搬來的白語文興農說。

這會非要用古雅的文字重新寫一遍,而且要求必須是歸檔文。

實話說,李元興都不知道歸檔文屬於那一種公文格式,至少他沒有見過。

那換字題,可以理解爲韓愈的“推敲”之說了。一字多解,真正的是古漢語的精華所在,沒有根基的猜都猜不出來。

李元興自問,這樣的考試要是讓他考,怕是連縣那一級都過不了,當然,自己要是歸屬到遼東考區,估計還有機會。

一個上午,就考了《漢語》一門。

一個上午,李元興感覺後背都溼了,不是熱的,是冷汗。

當真是小看漢語了,博大精深,一個‘且’字。聽這些考官們討論,就用十種以上的用法,超出四種理解方式。李元興坐着只是聽,全當是學習了。

好不容易一上午過去了,李元興與衆考官吃的是工作餐。

卷是採用的封卷式,名字與考號都是保密的,其實也有作弊的機會,許多考生的字體都有着非常獨到的特點。不過皇家學院採用的是三人查閱的方式,而且每一批卷都是隨機抽出在職的,有相關資格的官員來閱卷。

下午考《初級算學》與《藥經》

六大學院,可以說除了醫學院之外,連農學院都要考算學的。曾經有人提出過意見,兵學要算學有什麼用,李靖大巴掌就扇上去了,不懂算學,你知道你有軍糧可以吃幾天。你知道你多少兵力可以在多少天跑多少裡。

下午開考的時候,有人拿出早上的《漢語》考卷想請李元興點評。

李元興藉口,自己沒有閱卷資格,還是看看新的考卷,只當是一個樂子。

算學。就是數學了。

大唐盛傳。論算學的本事,明月公主可能大唐排第一,秦王殿下弱一些。但也沒有人能夠達到秦王殿下的十分之一。

李元興其實也是自信滿滿的。

頭一頁,李元興慢吞吞的點上了一支菸,只是一些簡單的公式類題,主要就是看考生們對公式的記憶與理解。

這些公式李元興可以一個不差的搞清楚,畢竟現代的十二年數學教育不是白教的。

第二頁……李元興差一點把嘴裡的煙給吞了下去。

這是什麼?李元興幾乎就要把眼睛貼到捲上去了,捲上畫着有三個圓,七個,可能是八個正方形,已經數不出來有幾個三角形了。那詭異的多邊形。李元興認爲要分清,需要不弱的眼力才行。

一道題,要求二十七條答案。

其中有求角度的,有求某條邊長的,也有求面積的。

“其實這個算學,還是很簡單的。只要不被那些多餘的圖形給誤導了,還是容易作出來的,畢竟所有的答案都有可以套用的公式,而且給每個人還發一隻算盤。”有位考官一臉輕鬆的說着。

當下就有人問了:“此題,怕是會浪費時間的!”

啪。啪,啪,就聽着開口的考官飛速的打着算盤,然後才紙上記錄着,還有人給看時間。那發下的秒錶,現代時間半個小時,搞定。

“估計,可能一處錯誤,有條線看走眼了!”

半個小時,李元興告訴自己,自己一定是離開學校時間太久了,不夠專注。

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李元興翻到《算學》第三頁,只看了一眼,李元興就要瘋了,密密麻麻的一張紙上,中間有九條線,將卷分成十份。然後每份上至少有四十個數字,短的到五位,長有有十七八位。

四百多個數字呀,加法。

在現代,這樣的難度至少是珠算六級的水平。

神呀!李元興在翻第四頁的時候,手都有些發抖。他已經想像不出來第四頁會是怎麼樣的題目了。

第四頁最上面寫着,兵學院必答,其餘學院可不答。

仔細把題看了一遍之後,李元興虛了,他相信自己鐵定答不出來,放在後世的現代,一流的高中生也沒有幾個能答出來了。

兩道題,一道是火炮的彈道落點,一道是牀弩吊射對鎧甲的破壞力。

這他孃的連物理學的知識都包含在內了,重力加速度,以及弧度,而且還必須要懂函數。另一個,牀弩的角度,等等,比第一題難度大了不知道多少。

李元興不想再翻下去了,他怕自己受刺激。

這東西如果交給電腦,他的電腦之中有數據庫,只需要輸入最基礎的,就可以輕鬆的計算出來。可讓李元興用手和筆來算,真正是無能爲力。

一天的考試終於結束了,李元興找了個藉口走到了門外。他要看看這些學子在考試之後的反應,要知道現代的考試之後,有多少人的都幾乎要哭了。

現實再一次殘酷的刺激了李元興。

至少李元興放眼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笑,興奮的討論着今天的考題。

劉政會站在李元興身旁:“秦王殿下,看學子們的反應,明年考試的難度要提高。想前隋科舉之時,有多少人是哭着走出考場的。他們竟然還能笑出來,這是下臣的失職,明年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大唐皇家學院的門,不是那麼好進的。”

李元興輕咳了一聲:“其實學子們也不容易。”

“殿下仁厚,只是這大唐皇家學院的門,就是龍門,躍過就會魚化龍,自然不能那麼輕鬆。畢竟大唐每年報考的學子十數萬人,那些進入大唐皇家學院的,必須是天之嬌子,必須要有過人的才能!”

行,你行。李元興心說你們就整吧,反正這考試以後本王說什麼都不會再來了。

當天晚上,李元興回到長安城,自然要進宮報告大考的情況。

誰想到,李二正在伏案作那道幾何題,旁邊的高公公捧着一個沙漏,正在爲李二計時。

李元興沒敢打擾,安靜的站在一旁等着。

“好了,多久?”李二放下筆大聲的問道。高公公趕緊躬身說道:“聖上,翻了二十三次沙漏,差不多就是您那懷錶上的四十八分鐘。”

李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朕還不知道是否正確,聽聞考場之上。最快的學子只用了十一分鐘,普通些的也沒有超過半小時,最差的有作不出來的,看來朕只能和那些最差的相比了,這一個半時辰的考試,朕怕是名落孫山了。”

“皇兄不要難過,至少有個人肯定比皇兄差!”

“誰?”李二很意外的問着。

李元興指了指自己:“自然就是臣弟了,這道題你給臣弟三個小時,臣弟怕是也難作出來。所以皇兄自然是高明的,至少比臣弟高明!”

李二聽後笑了,揮手示意高公公還有太監宮女們退下。

書房之中沒外人之時,李二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五郎混帳,拿話逗爲兄。你一個數學模型,憑人一人之力比四部四個月的計算都精準。”

“說實話,數學模型又不是我作的,我只是在用罷了。我什麼都懂,但什麼都不是十分精通。算學特別是那彈道的計算,已經是極難了。那幾何題……”李元興苦笑着搖了搖頭:“臣弟不是作不出來,就算靜下心來,時間上也絕對超過皇兄了。”

“當真?”李二有些不信。

李元興卻是非常嚴肅的點了點頭:“其實皇兄應該高興,一是術有專精,專心與某件事情的人,必然達到一種極致。二是大唐天下人才濟濟,如果人才連臣弟都不如,那大唐將來如何大發展。三是仙工之術是專業的術,每一個專業的人研究的深入了,都是皇兄想像不到的,臣弟是連邊都粘不上的。”

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

李二知道,李元興的話是大實話。

從大唐近一年來的情況他也看明白了,那李春在研究橋的方面絕對是超人一等的。可除了橋他其餘的完幾乎不懂。還有一些二等匠師,他們也只是在自己擅長的方面優秀。

“五郎,你要想的事情多,自然是無法專注於某事。”

這話算是安慰了。

李二又說道:“其實爲兄也有錯,爲兄沒有必要去作這道算學題,我們兄弟看的是大唐天下,不是爭某種術。”

“劉政會說題太簡單了,大半的學子從考場出來是笑着的。他要明年讓考生哭着出來。”李元興說了一句閒話,立即就把這凝重的氣氛打破了。

李二笑的彎了腰。

“皇兄,臣弟來是要說關於異邦學子的事情。”李元興坐在書房的椅子上,從隨身的包裡拿出一份文書來,打開後說道:“臣弟以爲,異邦的學子基礎太差,大多都是貴族子弟,雖然有心,但未必在短時間內能夠在學識上跟上大唐學子的腳步!所以臣弟提議”

李元興將一份表章放在李二的桌上:“皇兄,臣弟提議改年製爲學分制。這是詳細的表章,他們可以學習,也可以中途離校,但要拿到皇家學院的畢業文書,就要夠學分!”

ps:

今天週一,有沒有驚喜呀!!!

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296節 落月!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858節 急務!第658節 女官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706節 遺囑(上)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875節 垃圾廠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296節 落月!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98節 嶺南行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23節 歷史變了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782節 博弈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630節 遣唐使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4節 又穿越了?第652節 海珍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29節 武(一)第105節 火計(三)第627節 新聞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430節 武(二)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309節 趙州橋第696節 破石頭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106節 火計(四)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
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296節 落月!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858節 急務!第658節 女官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706節 遺囑(上)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875節 垃圾廠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296節 落月!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98節 嶺南行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23節 歷史變了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782節 博弈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630節 遣唐使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4節 又穿越了?第652節 海珍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29節 武(一)第105節 火計(三)第627節 新聞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430節 武(二)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309節 趙州橋第696節 破石頭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106節 火計(四)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