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節 櫃爺貪財?

武元慶彙報了許多,都說的是與倭人有關的事情。

末了,突然來了一句:“殿下,明月公主以秦王令封了三座山,沒有給當地州縣任何的理由。並且調用了大唐帝國安全司的高手,並且調了精銳三千人,以每座山一千人,封了山,任何人不得靠近!”

說完,武元慶將一張簡單的地圖雙手捧了上來。然後就是一隻盒子:“賢皇親手封的,末將不知內裝何物。”

一看地圖,李元興完全明白這三處山是什麼。

“知道了,明月沒有用電報就是不想讓多餘的人知道。你入秦嶺吧,作爲長益鐵路的現場監事先管上一段時間。”李元興語氣平靜的吩咐着。

武元慶謝禮之後坐下。

李元興這才問道:“武公,關於封地,可有何想法?”

要說武士彠沒想好就過來,李元興不信。果真一問之下,武士彠說道:“殿下,我武家想偏安富足。”

“拿封冊來!”

武士彠雙手將那鑲金邊的卷軸拿了出來,這個封冊是空白的,可裡面卻有着標準的格式。只是空着最關鍵的部分,李元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電腦,然後在地點那裡寫上了一串數字,這一串數字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這就是在長安爲標準的全球座標。

給武家的封地,李元興選擇在了南美的聖地亞哥那裡。

“頭一年免稅,之後每一年三十萬噸精銅。”李元興一開口,武元慶差一點跳起來。

要知道大唐全境一年的銅礦也挖不出這麼多的銅來,而且李元興要的還是精銅,不是礦石。這麼大數量的銅,武家能拿出來了嗎?

武士彠沒有動,他知道李元興敢開口,就絕對不會胡說。

“這天下有多少銅,那一塊就有天下的三分之一。而你武家封地。沒有九分之一,也肯定在二十分之一內。全大唐的銅也未必有你一家的封地多,三十萬噸,以後未必不會再漲。其餘的依開山規矩走!”

李元興所說的開山,就是指開礦。

礦區是需要事先投入,未必當年就能開出礦來的。而且剛開始的礦區產量上也上不來。

開山的規矩就是。派大唐專業的人員過去,勘察之後列出一個頭三年的減免與遞增來。三十萬噸,按後世現代的計算,就是二十萬噸的標準。

要知道,智利每一年的銅產量在五百萬噸以上。

李元興給武家四年的時候,達到上交二十萬噸的標準不算過份。要知道留下的部分,全部可以換成錢的,銅纔是大唐真正的硬通貨。

“謝過秦王殿下,只是這裡是否可以再賜一到兩個小封。”

“可以,去選吧。”

小封,就是指歸屬於公爵領地的小貴族,武士彠明白光靠武家怕是將那裡發展不起來。

武元慶卻在這時大着膽子問了一句:“殿下。不知道那裡的礦區有多少銅?”

“那一大片,總共有三億噸。天下之銅,有約八億五千萬噸左右。”李元興是用唐噸說的,後世的說法是,五點五億噸,智利就有兩億噸。

李元興說的這個數字是大唐有能力開採的,海底銅礦大唐在五十年內都難。

天下之銅八億五千萬噸。

原本世間傳聞,大唐秦王殿下知道天下地下所有的事情,現在連有多少銅都知道。武士彠不懷疑,只是這樣的事情他自己也有些緊張。當下就說道:“殿下,銅是官家所管,某打算入宮面聖!”

“也好,順便幫本王帶一封信。”

李元興當下就寫了信,這信與那銅沒有關係。只是告訴李二,如果有空就帶上虞士南等幾位大師級的文豪來秦王莊。如果李二忙,李元興就進長安在皇宮,只是皇宮之中沒有秦王莊這裡清靜。

清靜,代表着的不是真正的安靜,而是閒人少。

當天晚上,李元興也沒有等到長安那邊的回信,洗了一個澡就準備去書房練會字,準備睡覺。這些天裡還有許多世家等着李元興賣給他們開發方案,每一家的情況特殊,李元興給出的時間都是等一個月再來拿。

所以李元興還是打算再看一看世界地理,全球政治等文獻了。

可剛剛走到書房門口,裴喜小跑着過來:“殿下,聖上坐着虞老的馬車來了。”

“啊!”李元興有些意外。可馬上回過身來,立即就往莊門口跑。

那馬車直接進了莊子,關上莊門之後再沒有多餘的人之時李二才下了馬車,一見到李元興就笑了:“五郎這一次藏了什麼寶貝,還這麼小心的。”

“皇兄說笑了,倒也不是怕被人偷了去。只是眼下海外開發的正興,不想爲這種事情給打斷了海上的熱情。”李元興說了一句大實話。

進了書房,李二才問道:“是什麼?能讓人對海外的財富不動心。”

書房之中只有六個人,除了李二、李元興之外,就是虞士南,還有他的弟子諸遂良。以及工部尚書的弟弟,小畫聖閻立本!最後一位,李元興不熟悉,但卻也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叫歐陽詢,他的《行書千字文》不僅令在大唐,就是往後幾百年,也是名帖。

李元興先拿出一塊地圖來:“爺爺讓明月借我的秦王令圈了三座山。”

“區區三座山罷了。”李二根本就不在乎。

身爲大唐太上賢皇,要三座山也是一個事嗎?所以李二不在乎。

李元興打開盒子拿出一塊石頭:“這東西,不算太珍貴。但卻是三大印石之一,名爲雞血石。爺爺原本就喜歡印,自己也刻過印。只是在刻工上與虞老、歐陽先生自然是相差太多了,這雞血石用在印石上,比翡翠不差。”

雞血石最初的使用是在宋代,大唐還沒有人使用過,或者是沒有真正走入上流社會。

什麼是好石頭,四個人就算年輕的兩個都非常清楚。

當下拿一塊條石試了一下刀,虞士南就不願意放手了。

“爺爺這個人,作事情有些徹底。既然找到了雞血石,是絕對不會放過印石第二位的,壽山芙蓉石。這東西有多好,虞老與歐陽先生一試刀自然就知道了。爺爺把這片山封了,這東西會讓文人墨客發狂的。”

好不好,不用李元興再多說,這東西別說虞士南了,就是李二拿在手上試了兩刀都可以感覺到這石頭的不凡。

不但顏色好,而且手感更好。

硬度只有三的石頭,軟石。作爲雕刻印章來說,這東西太適合了,不會因爲硬石而讓刀功走樣,會更加倍的發揮出書法的力量了。

“最後一種,是上古傳說之中女媧娘娘補天之時,鳳凰蛋所化。所以此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是印石之王者。在爺爺眼中,極品翡翠也不過就是十倍黃金的價格。可極品田黃石,敢要價百倍黃金。當然,這是真正流行了,否則就是鄉間的一塊石頭罷了,無論路人踩過,也未必當這是金子。”

“殿下此言不對!”閻立本竟然開口反駁了。

李元興很感興趣,就是李二都支持閻立本繼續說下去。

“聖上,殿下。一塊金子在田間,路人不知道,也只當是一塊石頭。可什麼爲珍貴,何物爲珍。想翡翠這種硬玉,大唐初見。可識玉之人誰人會說此物是凡品。田黃現世,三位先生只用刻刀輕劃,傳世之印立現,何不爲珍品!”

閻立本畢竟還年輕,自然沒敢把自己與這三位相比。

李二卻是大笑:“說的好,閻卿一筆丹青亦是超凡之作,待賢皇回到長安之後,朕賜你一塊田黃,也讓你的畫作可流傳於世!”

“謝聖上。”

李元興卻很冷不丁的來了一句:“皇兄這次可是好等了。”

“不何?”李二不理解,爲什麼李元興會說自己要等好久。

“田黃石無脈可尋,就如深山之中去找百年人蔘一樣。需要一定的運氣。以我對爺爺的瞭解,他親自到了產地去,如果不取回來幾塊石王之王的田黃凍石的話,肯定不會回來。運氣好不好,他也會在那裡浪費上幾個月時間。而且不一定會動用軍士去找,肯定自己去慢慢的找,對於他來說,找石頭的過程也是一種樂子。”

李元興原本想說,這等石頭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也不用急嘛。

可李二聽着,心裡卻多了另一翻心思。

“五郎監國如何?”李二突然說道。

“不,絕對不幹。”李元興連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皇兄還是找一個兒子監國更好,我可以輔助,但絕對不當監國。”李元興這麼說,是避嫌了,要知道自己現在權勢之高,隨便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影響到大唐國策。

李二正要再勸。

李元興卻沒給李二開口的機會:“皇兄,有試過大唐皇家一號嗎?”

“這個!有何用?”李二不明白,李元興怎麼提到這個。

“皇兄,你那麼飛舟已經造好,放在那裡幾乎就沒有用過。飛舟上有臥室,也有書房。還準備了三十位官員,以及二百隨從的房間。有電報機在,皇兄可以帶上主要的官員,在天空中之中依然可以處理政務。可以非常大氣的下令,天英閣監國!”

天英閣監國。

ps:最後一秒,趕上了。

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305節 民族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309節 趙州橋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732節 先鋒戰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428節 好美!第623節 出雲城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849節 戍軍(下)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298節 巨獸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743節 獻禮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15節 酷吏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98節 嶺南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143節 尋寶去!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207節 分糧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435節 天譴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65節 抗令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266節 催妝詩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319節 刺客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143節 尋寶去!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477節 秦王錢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10節 炭哥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
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305節 民族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309節 趙州橋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732節 先鋒戰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428節 好美!第623節 出雲城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849節 戍軍(下)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298節 巨獸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743節 獻禮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15節 酷吏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98節 嶺南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143節 尋寶去!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207節 分糧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435節 天譴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65節 抗令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266節 催妝詩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319節 刺客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143節 尋寶去!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477節 秦王錢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10節 炭哥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