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

沒有春耕,就沒有一年的收成。

新年之後,大唐的百姓們已經開始在爲春耕作着準備。先深翻埋肥,泡種或者是育苗。每個縣都會有一片由縣令親自負責的示範田,由長安派去的支農官員依當地的土質、水源、氣候等問題,進行可能最優秀的種植。

整個大唐,在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的高壓之下,進入了重農豐產的大動員之中。

與此時同,正在爲春耕作準備的高句麗,百姓們卻接到了全民動員的命令,要求男人上戰場,女人負責運輸物資,準備與大唐決一血戰。

武家兄弟帶着他們的人離開了,遊俠兒也離開了,許多親大唐的人也潛伏了起來。

一封信是在遊俠兒離開之前釘在淵蓋蘇文府門前的。

來自大唐秦王殿下給高句麗無名小輩的一封親筆信,信中寫道:

淵氏蘇文,自長安一別已一年有餘,本王有幾句話對你講。頭一句,你投降吧。保你淵氏不滅。當然,你也可以反抗,用盡你最大的力氣來反抗,本王會在二月二日那一天,全面對你高句麗發起攻擊。

淵蓋蘇文看到這裡,將信用力的揉成一團扔在了地上。

那一隻獨眼閃耀着如惡狼一樣的光芒。

“來,來人呀!”淵蓋蘇文大喊着,他的聲音已經變了味道,沙啞着。

有衛兵進來,淵蓋蘇文繼續喊着:“趙先生回來了嗎?或者叫小武先生來也行!”

衛兵站在原地沒有動,此時他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是這一瞬間的猶豫,一把頭從他的胸前刺入,可卻只刺進去了不到一寸深。淵蓋蘇文喘着粗氣,瞪圓了那一隻獨眼,他已經盡了全力,可面對只穿着最普通皮甲的人,這一刀卻根本無法刺入。

衛隊長進來。示意將那衛兵扶下去。

“趙言德是不會回來了,那兩個姓武的也絕對不會再回來,他們已經離開了。屋子裡有許多東西都被燒掉,但金銀之類的貴重之物卻完全的留了下來。所有他們的人,都已經離開了。”

“不,一定有什麼意外。沒有人不貪財!”淵蓋蘇文大叫着,揮刀砍了過去。

衛隊長只是輕輕一閃就躲過了。並且扶住了已經失去平衡的淵蓋蘇文後,繼續說道:“什麼纔是真正貴重的。高昌王向大唐的秦王強行索要了一匹千里馬,還有那珍貴的珍珠項鍊,結果呢?”

“結果怎麼樣?”淵蓋蘇文怪叫着。

“結果,那匹馬現在已經送回了長安,那項鍊怕是又擺在大唐秦王的倉庫裡。高昌已經是大唐一州之地。”

淵蓋蘇文撲到地上。撿起那封信來費力的重新展開。

衛隊長輕輕的搖了搖頭,輕輕的退了出去。

“隊長,他的傷沒事!”有衛士過來報告着。

衛隊長點了點頭:“通知下去,願意回家的留下兵器鎧甲,自己走吧。願意留下的,陪我爲大高句麗盡最後的忠心,我們與唐人血戰到底!”

啪嗒……

一把刀扔在地上。緊接着,衛隊長眼前所有人都把刀扔在地上。

天空中似乎又要下雪了,衛隊長的心此時與冰雪一樣變的寒冷,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一起去與大唐決戰。

有東西落下來了,似乎不是雪,只是無數的紙片。

有人撿起一張,上面用漢文寫着:大唐高句麗族的百姓,每年每人至少可以有五石精糧。還會有五貫錢的收入。這不是大唐白給的,只是大唐提供了作工的機會,還有足夠的良田,只要願意作事,靠自己的雙手可以掙到一份富足。

不再有惡劣的貴族,大唐的貴族必須比普通的百姓付出更多。

作戰之時,貴族必須衝鋒在前。

卑沙城。最富有的百姓已經可以憑自己的雙手買起絲綢,再也不會有貴族因爲百姓穿絲綢而動手打人了。

衛隊長用力的一握刀柄,突然抽出刀來在脖子上用力一抹。

衛隊長倒下了,衛隊的士兵們擡着他的屍體緩步走了出去。至少要給他找一具棺材。

屋內,淵蓋蘇文終於展開了那封信,繼續往下看着。

想必你不會投降,不過你是否投降已經不重要了。你已經爲大唐作的足夠多了,你爲大唐贏得了高句麗的民心,本王在這裡感謝你。雖然一定會誅殺你的家族,但一定會留全屍,這是本王的仁慈。

“不!”淵蓋蘇文怪叫一聲將信再一次扔了出去。

“不,這不是大唐秦王的信,這不是!”淵蓋蘇文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唐的秦王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刀粘上血的,那優雅的,信手之間就可以毀滅一個國家的恐怖秦王,絕對不會寫這種信,沒必要。

“我恨,我恨呀!”淵蓋蘇文感覺到一陣頭痛,跑到牀邊去找福壽膏。可卻怎麼也把火點不着,一隻手拿着就往嘴裡塞,眼睛之中只有恨。

高句麗留下的國土,只有不到五百里,大唐的軍隊從國內城,丹東,大同江口,還有東邊海中四五處登陸點,如潮水一樣,四面八方的涌入高句麗。

大同江口,船隊一炮未發,只看到列隊投降的士兵。

在城鎮之中,那些派去負責陸戰,準備清除所有反抗都的士兵,竟然看到了歡迎唐軍的布條高高掛起。

北方,高句麗重鎮,擁有三萬戰兵的防禦要塞,所有城門大開。

“你們終於來了!”守將將自己的佩刀扔在地上,一副如釋重負的感覺。那枯瘦的臉上卻是一種欣慰的笑容。

“爲什麼?你他孃的告訴老子,這是爲什麼?”那領軍的將軍怎麼也無法理解。

原本在後陣的候君集在聽到消息之後,只帶了一百近衛飛馬狂奔,他要親眼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候尚書!”領軍的將軍迎了出來。

“爲什麼?”候君集也是同樣的問題。

那將軍輕輕的搖了搖頭:“尚書您進去一看就知道了。就象那個降將說的,或許我們去年冬天就應該來了,這纔不到一年時間呀!”

候君集沒有再問,快步往城中走去。

城中沒有屋子,連帳篷也沒有幾頂,四處都躺着不知是死還是活着的高句麗士兵,許多火堆只有灰,沒有火。地上堆着許多矛尖,卻沒有矛杆。

“城中沒有一粒糧食,原本的屋子爲了度過冬天也拆掉燒完了,最後連軍械能燒的也拿出來燒了。按投降那將軍的說法,能吃的已經全部吃掉了。地上的人或許有死的吧,但應該還都活着,每天還有一碗水粥喝!”

佔領城的將軍示意叫人捧來一碗所謂的粥。

黑呼呼的稀水,候君集問:“這是粥?”

“應該是吧!”

“派糧,救人。每人先給一碗粥,他們能守在這裡到最後,也是對得起高句麗王了。可惜,高句麗已經沒有王了。”候君集說到這裡,搶過那碗重重的摔在地上:“打仗,這打的是什麼?我大唐興師動衆打過來,這算什麼?”

候君集當真是要發瘋了。

難道這一切……

候君集心中多了一個古怪的想法,立即命令自己的近衛領一些乾糧,裝幾十個罐頭跟着他繼續深入,他要看一看高句麗國內是什麼樣的。

此時,大唐長安城。

吃着火鍋的櫃爺正在對李淵說道:“怕是候君集這會正在罵街。依叔寶的情報來說,大唐真正需要戰鬥的,應該不超過二十座城,其餘的有個聲勢怕就能攻下來,也會有一些城池直接就投降了。”

秦瓊在旁邊說道:“可惜,沒有邊關幾個重鎮的情報,連小武兩兄弟也弄不到。邊關幾個重鎮,只許進不許出,任何的情報都沒有辦法送出來。真不知道那裡會不會打的辛苦些。當然也可能不會,因爲小武兩兄弟的情況中說,有許多運糧的軍隊連同民夫,半路上都會偷些糧食逃走,所以他的糧應該不多,或許吃不飽!”

“喝,朕很高興!”李淵樂呵呵的,他有肉吃,有酒喝,自然高興了。

高句麗。

候君集得到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不是秦瓊說的有人逃走,而是整隊的逃走。但凡是有機會運糧的,都會拉着糧食分了回家。因爲百姓的家中已經沒有糧食了,有糧食他們才能活下去。

幾十座礦山已經是空無一人,別說是礦工,就是守軍都逃光了。

許多城鎮都是空的,倉庫裡有金銀,卻是沒有半點糧食。

“李尚書,我們發現許多山中都有營寨,人數巨大。”有先頭部隊過來報告。

候君集心頭一緊,因爲他是聽櫃爺講過那十六字真言的,難道高句麗人準備打游擊嗎?

“速派人佔領城鎮,通電各軍港補給一定儘快送到。再電令各軍,務必小心來自暗處的偷襲,佔領各自的目標之後,小心防禦。命令騎軍快速完成高句麗全境的清掃,最後……”說到最後的時候,候君集自己也有些緊張了。語氣有一些顫抖的說道:“立即通電長安,請示秦王殿下。高句麗人可能會進行遊擊戰!”(未完待續。。。)

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90節 海匪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40節 武曌!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663節 天德號!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5節 烈酒壯行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689節 對馬島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64節 刀客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90節 文明(一)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31節 茶之說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30節 遣唐使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606節 先頭部隊後記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228節 身世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63節 邊戍(上)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103節 火計(一)第865節 精神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591節 回長安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
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90節 海匪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40節 武曌!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663節 天德號!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5節 烈酒壯行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689節 對馬島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64節 刀客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90節 文明(一)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31節 茶之說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30節 遣唐使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606節 先頭部隊後記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228節 身世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63節 邊戍(上)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103節 火計(一)第865節 精神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591節 回長安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