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節 趙州橋

【更的好,也精彩,欠賬絕對不會少,請把月票投給我】

始皇曆848年、大唐貞觀元年,元月十一日,凌晨四點!

原本漆黑的秦王莊突然被巨大的火炬所照亮,整個秦王莊都動了起來。

李元興坐在牀邊,任憑七八個侍女擺弄着。

大唐皇帝深夜特旨,要秦王李元興在辰時初趕到大唐天英閣,參加大唐第一次天英會!

“扯蛋!”李元興抱怨了一句,正準備習慣性的搖搖頭,站在李元興背後的鶯兒立即就說道:“殿下先別動,頭髮又亂了!”

最討厭穿的就是秦王袍服,太複雜,太麻煩了。

最讓李元興痛苦的是,就是想去小解一下,都需要有兩個小太監幫助拉着衣服,否則肯定會尿在衣服上。更不用說大解的痛苦了。

羽絨服不能穿,這個顏色不對,只能披上貂皮大氅!

秦王七妃全部站在內院門口相送,秦王上朝她們送行這是禮節,說了些什麼李元興沒有聽到,李元興的視線已經放在了儀仗上,這是一個三百人儀仗,其中二百人都是護衛。清一色的快行騎士。

騎士的衣服李元興喜歡,這種粗毛暱大披風真的是很帥。

走上馬車,卻看到武曌竟然也在車上。

“深更半夜,你不睡覺嗎?”李元興說完,武曌拿出一卷聖旨。

“嘿,待遇不錯,還有單獨的聖旨!”李元興把武曌抱起來,然後自己坐在中間的位置,將武曌放到了旁邊,武曌卻說道:“我感覺,這一次的大會應該是貞觀元年的工作計劃會議,秦王府要的,一定要爭!”

武曌一句話就把李元興的睡意全部吹散了。

“工作計劃會議?”李元興重複了一遍。

“沒有錯,別忘記了。我們借用了工部三萬民夫,非但不能還,而且還要再要八萬人。否則你拿什麼把長安到洛陽的路修通,要知道這個時代靠的就是人力。秦王莊的勞力一個也不能動,秦王莊與長安之間,水泥在秋天之前打上!”

武曌說的這些李元興都知道,這是他們商量好的。

“本王明白了,這幫傢伙想從本王手中粘到好處!”李元興笑了。

“錯,應該是他們打算在你在這裡換點好處。”武曌非常肯定的強調了一句,這一點武曌非常的自信,誰膽子大到敢來佔秦王府的好處。

李元興打開盒子,吃了一塊點心,又給自己倒上一杯茶,慢吞吞的對武曌說道:“橋的三份圖紙,你選擇那一種?”

“涇河實測水面寬度達到了三百三十四步,橋體至少按現代的標準六百至七百米。你能夠能夠足夠的水泥嗎?僅這一座橋,鋼筋水泥結構,你需要至十萬噸水泥,還有,上千噸鋼筋,如果你有的話?”

武曌笑的很邪。

“送你一個人!”

“怕了你了,你每次這種口氣,就是來敲詐我!”李元興苦笑着。

“這次免費,上次掙的真不少,實落四千貫呢,還有各種禮物十大箱!”武曌連禮物都不說是什麼東西了,用箱來計算了。

一張紙條交在李元興手上。

紙條上只有兩個字“李春”。

“這李春是誰?”李元興當真是完全不知道,心說難道很有名氣嗎?

武曌作了一個鄙視你的手勢:“趙州橋,你知道嗎?”

“來人!”李元興拉開窗戶大喊一聲,可是把武曌嚇了一跳,立即就有騎士來了車前,低頭行禮:“殿下!”

李元興突然又不知道怎麼說了,這個時候那橋叫趙州橋嗎?

武曌靠近窗戶處說道:“隋大業年前,有一個叫李春的。趙縣洨河上他修了一座石橋,單孔、橋長三十三步!”說完,武曌向李元興點了點頭。李元興接口說道:“去找到他,無論他現在何處,只要活着,那怕還有一口氣,也要給本王請回來了,禮遇!”

李元興用了一個請字。

別的話都可以忘記,但李春這個名字,那座橋,還有李元興用了一個請字。

這就足夠了。

李春現在何處,他只是一個低賤的工匠罷了,而且悲慘的是他還是隋大業年間的七品小官,更悲慘的他爲抗唐竟然把家產捐給了大隋。所以,他全家爲官奴,此時正的全家老小在長安西郊的一個小窩棚內,忍受着寒冷。

李元興的命令,要找李春,別說是活着,就是屍首也一定會給挖出來。

李元興心中激動的不得了,他加大水泥與鋼產量,不惜一切,就是爲了存夠修這一座橋的材料,就是一尺見方的石塊都存好幾萬塊。

趙州橋,中國橋樑歷史,及至世界橋樑史的奇蹟呀。

李春一定是一位大師,有着與虞士南一樣的氣度,只有這樣的大師才能夠創造奇蹟。

武曌暗中敲了敲窗戶,然後遞出了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着:不惜代價,必須找到。

秦瓊先是見到急急求見的秦王府親衛,然後還不到一會功夫,武曌的紙條也到了。

“無論此人是誰,秦王殿下要找的,就一定能找到!”秦瓊自信的回答着。

大唐帝國安全司、大唐工部、大唐吏部、大唐文書院。所有相關的人都在天亮前行動了起來,秦瓊親自下令,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藉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那怕人逃到了異邦,動用兵部力量,也要找到。

大約在凌晨六點的時候,就是卯時中。

連李二接到了報告,說秦王殿下在來長安的路上,突然發出命令要找一個人。而且要不惜代價的找到,已經驚動六部官員了。

“找個人,五郎需要找的人,一定是大才!”李二漫不經心的回答了一句後又說道:“先不要去管,如果他們不盡心,朕下旨讓他們找人!”李二心中更多的是期待,能讓李元興瘋狂去找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人。

石匠、橋工、修過橋的。但凡是叫李春的都被清查了一次。

秦瓊的作法是,先在長安找,如果找不到再派人去趙縣。一般來說,修三十三的長橋,肯定是一縣之力可以完成的。

一定會是工部主持。

工部關於趙州橋的資料已經被找了出來,當年參與過這橋建造的所有人名單已經列出。

橋是大業年前修的,但可惜的是因爲戰亂資料並不全,但卻有過李春這個名字,而且還有官職。接下來,吏部在翻查的時候,刑部的官員也要從牀上叫起來,去查資料,看有沒有前隋的官員發配之類的記載。

數百個李春已經被長安令找了出來。

正主卻正在領粥,然後準備上工,今天他們這個石場之中要砸出五百塊石條,聽說是秦王殿下要修涇河橋而準備的。

修橋呀!作夢都可以夢到去修橋,李春摸着一塊塊石頭,心中期待着。

“李春!”管工出現在李春的面前,李春趕緊跪伏在地上,因爲他是官奴!

“你可是知道,趙縣有座橋!”

李春如雷擊一般,整個人瘋了,猛的跳了起來:“那橋怎麼了,難道橋塌了嗎?我的橋,我的橋呀!”李春暈倒了。

勞累、寒冷、飢餓,已經拖垮了他的身體,突如其來的刺激讓他氣血上涌。

“快,快救人!”那管工纔是要嚇的暈倒。

這是秦王殿下要找的人,萬一真是他,自己被砍頭也沒有地方說理去呀。

從官奴七手八腳的擡着人,管工趕緊讓擡着他屋裡,那裡至少還有個爐子。一邊叫人去找郎中,一邊讓人立即去回報。

另一邊,李元興已經來到了天英閣。

天英閣的設計是依照李元興的理論而設計的,圓形大屋。

在正北面南的位置上,最上面有個三個座位。然後下一排是五個,再下來兩側就是二百七十度圓形的三層座位。一共可以座一百六十人。

其中標有名字的自然是天英閣百人,沒有標名字的,就是給彙報事務的官員就坐的。

今天這裡所有的座位都坐滿了,除了天英閣的人之外,還特別允許諫院選派五十人來旁聽,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允許他們發言。還有幾個座位,就是留給秦王府以及大唐帝國安全司官員的。

李承乾以秦王府參謀的身份,坐在帝聽席上。

主位三個座位,平時只用一個,今天中間坐的大唐皇帝李二,左側是李元興,右側武曌!

天英閣閣主,以及四位副閣主坐在下首的五個座位上,這一任的閣主公推禮部尚書王及善。四位副閣主不分名次,分別是,兵部尚書李靖、戶部尚書崔君肅、商業部尚書高儉、御史臺魏徵。

這裡高儉現在大唐的錢袋子,他這裡的收入已經高於戶部武德九年的兩倍了。

所以他的副閣主支持率高於了崔君肅。

魏徵以御史的身份作爲閣主,說的是監督的作用,但他能當選,卻因爲他天策上將府長兄的身份,長史是三品官,御史纔是五品上。

這次大會還當真與武曌猜測的一樣,就是一個年度計劃大會。也會分配一些預算出來,以及今年在唐的戰略目標等。

第864節 殖民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89節 唐人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88節 老秦人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90節 文明(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83節 全瘋了!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547節 百姓情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674節 耽羅國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91節 文明(二)第656節 死磕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198節 秋之意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68節 爭牛!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2節 大軍齊出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29節 工具!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846節 再巡邊第801節 超期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103節 火計(一)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47節 招商令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28節 身世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477節 秦王錢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48節 戍軍(上)第658節 女官第336節 宣戰吧第372節 棉田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29節 一步登天
第864節 殖民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89節 唐人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88節 老秦人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90節 文明(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83節 全瘋了!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547節 百姓情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674節 耽羅國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91節 文明(二)第656節 死磕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198節 秋之意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68節 爭牛!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2節 大軍齊出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29節 工具!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846節 再巡邊第801節 超期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103節 火計(一)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47節 招商令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28節 身世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477節 秦王錢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48節 戍軍(上)第658節 女官第336節 宣戰吧第372節 棉田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29節 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