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節 拼死攀親!

這是皇家賞賜的銅鏡,而且是當真的出自大漢皇室。

李元興有些懷疑自己的眼力了,他對漢史的瞭解並不多,僅僅是以自己倒賣古董多年的經驗認爲這就是漢皇室的東西。

上面的文字有些模糊,而且兩漢時代的文字,李元興不行。

李元興不敢隨便點評,唯一知道的這東西貴重的恐怖,就是在漢朝時這樣的銅鏡也遠比黃金貴重的多,可以說,這樣的一面銅鏡就足夠普通人家吃一百年了。將銅精煉,然後打磨光滑,漢代的工藝難呀。

記得昭君出塞時,有記載,也不過是銅鏡四面,而且是列在千匹絲綢之前。

點了上一煙,李元興調整了一下心態,緩緩的打開了第三份,那是絲帛,而且是粘滿了血跡的絲帛,因爲血太多,只是隱約可以看到上面的文字,同樣是兩漢時代的文字,一塊幾乎被血泡過的絲帛。

老一條有些發抖,一條輝額頭上有汗珠。

他們緊張,卻不是因爲那東西不好,而是他們也不知道那東西是誰的。這東西老一條是從這出雲城原本的家主那裡弄到的,只知道是古物件,想必是值錢的東西。是一條輝看出之後,才發現這東西的價值巨大。

是不是上一代出雲城主的,一條輝也不知道。

不過上面沒有名字,這是大漢皇帝給的賞賜,說的是倭人既有我漢人血統,加封官大夫爵,賞賜什麼什麼的。

“你們的意思本王明白。這些東西王看看再說,正好你們過來,有件事情本王想聽一聽你們的意見。”李元興示意將三個盒子收起來,接着對一條輝說道:“出雲這裡有些不錯的礦藏,特別是銀礦非常不錯。”

秦王提到銀礦,一條輝有些摸不清頭腦了。

出雲有銀礦,他也知道一些,有些地方銀礦就已經暴露在地面上,可數量卻是極少的,上一任城主挖了三十多年,才存了幾十萬兩銀子。

如果是石頭下面有,以倭人現有的技術,開採這巨大的石山他們作不到。

再說,有銀礦與他一條家有什麼關係,這出雲城的城主已經死掉了,雖然這裡還是以出雲城主的名義,每六個月給大和國皇宮送一次稅收,可這裡當真是無主之地了。如果說有主人,那也是王霸將軍。

或者是說王霸將軍的主子,面前的這位大唐的秦王殿下才對。

所以一條輝不明白李元興提到銀礦的意思。

李元興在細心的觀察着一條家父子的表情,心說果真如王語煙猜測的,他們並沒有對銀礦有什麼野心。

不是他們不貪心了,而是還不懂得怎麼樣貪心。

李元興相信,大量的銀子被挖出來的時候,人都是會爲銀子而發瘋的。

“這出雲城是一回事,但這出雲山,卻是你們的家園。在這裡挖礦本王的意思是,你們無論是否參與,這挖出來的都有你們一份。這一份保護了你們這些忠於本王家族的,也包括給出雲的倭人百姓的一份。”

李元興的話可是嚇了一條輝一跳。

一條輝翻譯給老一條聽了之後,老一條也是同樣的反應。

憑什麼挖出來會有他們的一份,這是恩賜,還是有別的原因?

李元興在細心的觀察了一條家父子的反應之後,繼續說道:“你們參與了,這一份自然分的多些,不參與,也會有不少的給你們。出雲的倭人百姓,願意到礦上幹活的,無論男女,至少一天有至少五文錢,乾的好,有些才能的,一天給上十文,二十文也不是問題。至於說你們一條家,還有其他的幾個家族,你們是要錢,還是想些別的什麼,提出來,本王會作出考慮的。”

“這個,卑將不懂!”

“不要緊,先把本王的話傳出去。這幾日本王聽一聽出雲倭人對此事的反應,無論好壞報給本王就是了。你們想要什麼,也可以開口。”

說罷,李元興拿起了茶杯。

陸毛鋒在一旁示意一條輝父子可以退下了。

一條家兩父子是一頭霧水,他們不明白是憑什麼秦王探礦要給他們一份好處。他們雖然名義上已經是出雲城主了,可事實上這裡的掌控都並不是他們。

一條家父子離開,陸毛鋒站在李元興的面前,他知道秦王肯定有吩咐。

李元興品了一口茶,稱讚了一句:“這出雲的野茶確實是不錯。一條家父子肯定不太明白,今天不要急,也不要去主動找他們。他們在這兩天肯定會想辦法打聽本王的想法,到時候怎麼講,你心中有數嗎?”

“殿下,自然是秦王府仁厚了。末將以爲,開了山,挖了礦。影響了出雲百姓的打獵,捕魚,種田。自然是有一份恩賜的。作爲出雲這裡的貴族,出雲山脈是他們祖輩生活之地,雖說這裡是原出雲城主的領地,但這些家族歷代先祖在這裡管理,經營。是有一份功勞與苦勞的,也是這裡的半個主人,殿下依此恩賜!”

“很好,半個主人這個詞用的極好。”

李元興輕輕的揮了揮手,陸毛鋒施禮後退了下去。

一條輝真的傻了,他完全不理解大唐秦王殿下的作法,這一切是爲了什麼,他也完全沒有半點概念,因爲他根本不瞭解秦王殿下。

問!可讓他問誰去?

在這裡秦王府的文吏都是些小吏,就算知道什麼也不敢說。

秦王殿下身邊的管機密事務的,卻是一位女官,他不敢接近,害怕引起誤會。

陸毛鋒的身份看似只是一個秦王殿下身旁的近衛軍統領,離將軍的級別還差一步,可就算是將軍們也給他幾份面子的,一條輝自認自己的身份太低,不敢開口。

不過,秦王殿下交待的事情,他還是要作的。

先是找來出雲城倭人之中有身份的過來,然後再派些人將秦王殿下的意思念給出雲城這周邊的倭人普通百姓,無論是奴隸,還是平民,或者是佃戶。再高貴一些的,就是這些貴族的家臣,都儘可能的讓其知道。

李元興原本不打算這一次回現代,因爲他不知道從倭島到古城,會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可是爲了這三件東西,李元興認爲自己必須回去。

第二天,李元興謝絕見客,帶着王語煙在屋內整理着從出雲城蒐羅來的寶物,裝了滿滿三大箱,回到現代。

正在電腦前查資料的李嵐姍嚇了一跳,拍了拍胸口:“原來已經兩點了!”

“你能不能幹點正事呀!”一看電腦屏幕上那一張張的水晶圖片,李元興笑着在李嵐姍的屁股上打了一下。

李嵐姍一隻手保護着自己的屁股,一邊說着:“你不是說,今晚上不回來了嗎?”

李元興一邊過去換衣服,一邊對李嵐姍說道:“原本計劃是不回來了,因爲我估計我不是在半島,就是在海上。結果這一次跑的更遠,竟然到了倭島。你知道,我是心疼能量的,可這一次我卻是發現我錯了。”

“難道說,有能量的增漲點?”

“錯,是在時間與空間穿梭,這幾千公里的距離,真的無足輕重。消耗僅僅就是用在定位上,多了不到百分之十左右。”

李嵐姍推着李元興去換衣服。

一邊同時在說着:“那個女孩子不愛美呀,這水晶要是打磨的不好,纔是罪過呢。我要親自研究設計圖的!”

“隨你高興,改天再給你弄幾塊海藍石。”

“你答應的鑽石呢?”李嵐姍追問着。

李元興笑笑,沒有回答,自己在衣櫃裡去拿衣服。

換好衣服,李元興拿過李嵐姍的杯子喝了一口水:“你對兩漢文字研究的深嗎?還有倭人古代的鬼畫符,你懂多少?”

“西漢用篆體,那個我只能說很普通。然後隸書我還行,漢末流行的章草,那東西太二了,難道比狂草還難認。不知道,你說的是那一種。”李嵐姍說完,追問了一句:“你不會是打算穿越到漢代去吧?”

“胡扯!”李元興笑罵一句:“那倭人的鬼畫符你認識不?”

“爺爺勉強認識一些!”李嵐姍剛說完,李元興就跑出去了,用力的拍着櫃爺房間的門,這卻是沒有把櫃爺驚醒,倒是讓王大軍提着槍就從一樓自己的房間衝出來了,往二樓一看,衝着李元興就罵:“大半夜你發什麼瘋!”

李元興這纔想起,現在是半夜。

“我糊塗了。”說完就準備回屋。

櫃爺房間的門這時打開,櫃爺披着睡衣說了一句:“你不是糊塗,是瘋。大半夜在研究什麼玩意呢?既然醒了,就看看。”櫃爺說完,衝着大軍喊了一句:“大軍,去燒壺水。”

李元興的書房。那龜板被櫃爺戴着手套捧在手上,拿着放大鏡仔細的看着。

另一邊,李嵐姍則和李元興通過臥室那暗藏的小電梯將箱子運到地下室倉庫之中。只留下了那三隻盒子。

櫃爺足足看了十分鐘,聽到敲門聲喊了一句:“進來!”

李元興、李嵐姍,還有提着水壺的王大軍一起進來。

櫃爺從李元興桌上拿起一支菸衝着李元興笑了:“興娃子,你是老壽星吃砒霜呀。完全就是活膩了,你是嫌最近過的很太平呀!”(未完待續)

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815節 酷吏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309節 趙州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801節 超期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226節 殘軍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547節 百姓情第52節 秦王大計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295節 箭神第591節 回長安第860節 定策第637節 起飛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87節 榮歸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630節 遣唐使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329節 工具!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13節 黑對黑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361節 疾如風!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
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815節 酷吏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309節 趙州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801節 超期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226節 殘軍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547節 百姓情第52節 秦王大計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295節 箭神第591節 回長安第860節 定策第637節 起飛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87節 榮歸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630節 遣唐使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329節 工具!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13節 黑對黑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361節 疾如風!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