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

李二本身就是混血兒,他是胡漢混血,所以他對少數民族的態度可以說是超越了華夏曆代皇帝的,他可以接受與少數民族的融合。

事實上,在隋唐之前,漢族與少數民族就已經在融合了。

“殺一批,打一批,拉一批,教一批。爲兄認爲可以先嚐試一下,突厥那邊不要急於作決定,突厥不同於契丹。契丹只是一個小邦,全族能有十萬精銳就已經是極限了。可突厥卻不同,突厥真正整合起來,至少也有百萬精銳。”

李二也沒有把握,只是說用契丹作一個嘗試罷了。

李二與李元興此時有一個心思是相同的,就是暫時不打算將少數民族的政策與百官商議。理由有二,三省的主官之位還在爭,在沒有定下來之前暫時不和他們討論這些事情。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李二與李元興沒有拿定主意之前,還是要防備世家爲了自家的利益在少數民族區域,傷害到國家利益。

李元興當晚沒有離開皇宮,還在那個偏僻的小院過的夜。

王語煙與崔燕燕則是在下了飛舟之後,直接就回到了天策上將府。

在李二親自送李元興到小院的時候,李二突然想到自己的新皇宮:“五郎,爲兄以爲新皇宮似乎主體已經完工了,你打算什麼時候交出來!”

“禮部的意見呢?”

“管禮部什麼事,爲兄在問你?”

李二真正關心的還是李元興要給他的驚喜,那個讓世人眼睛一亮的正殿。

李元興象小孩一樣開始數着手指:“皇兄你看,這會蝗災已經有了上報,這個時候身爲皇帝不能搬進新皇宮的,否則百官會有意見,百姓也會有意見。”

“好,這個是道理。”李二沒話說了。

李元興又說道:“這個……”李二這一次根本就沒有給李元興找藉口的機會,直接說道:“七月初一,五郎你以爲如何?”

七月初一是個什麼日子。

似乎是李二搬進皇宮整整兩年的日子吧。

“好吧,就七月初一。臣弟最近有些忙,蝗災的事情臣弟還要作些事情的。皇兄還是考慮一下四天之後祭祀京觀的事情,這件事情臣弟就不管了。臣弟的任務只是把需要打的地盤打下來,其餘的問題有三省六部!”

祭祀的事情李二最喜歡,只要站在祭祀的臺上,李二就感覺快樂。

“五郎這次說的好,不過你既然回來了,百官還有長安的百姓也在等着遼東之戰的結果,五郎以後應該如何?”

李元興想了想後:“這樣吧,讓大唐報明天發個消息,就說臣弟明天晚上會在城南大唐競技場爲長安百姓講述遼東之戰。當然了,至於這場戰爭的正義性,禮部去講解吧。戰爭,必須是正義的!”

“胡扯,打贏的是正義。”李二扔下這句話,轉身離開了。

李元興笑了笑,回到屋內把門關上。

次日,大唐報頭版頭條。

大唐秦王殿下,城南大唐競技場講高句麗之戰。

僅僅就這麼一句話,引爆了整個長安城。

中午,距離李元興說的時間還有三四個時辰呢,長安城許多店鋪都關了門,長安城的百姓已經在往城南的大競技場聚集了,他們要佔一個好一些的位置。

一看到長安百姓的動作,來自各邦的使節也趕緊往競技場走。

長安最出名的十位筆客則帶着他們的助手,開始在會場上佈置,他們要先在百姓當中找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因爲他們每個人將會有一個向秦王殿下提問的機會,不過,所有人的問題不能夠重複。

武曌沒在長安,她又回耀州去了。

那裡更需要他,不僅僅是她,還有兩位秦王妃也在耀州。

李二找了一個藉口,關於他對民族政策的靈感,硬是拖住了李元興沒有叫李元興迴天策上將府。

什麼靈感呀。

無非就是一大堆關於民族政策的歷史,讓李元興和他一起研究罷了。

李元興沒辦法反對,畢竟這是李二在爲民族融合而作努力。

一直到下午五六點的時候,李二才親自陪着李元興往城南的大唐競技場去了。

在競技場,李元興卻是隻見到了王語煙還有崔燕燕,這讓李元興有些意外:“瑩瑩她們呢?”

“殿下是突然回來了,皇后殿下批了她們回孃家省親十日。前幾天天氣不錯,她們去了秦嶺茶園,怕是一時半會趕不回來。殿下如果急召,那雨煙就立即派人連夜出發,想來再有兩日就能夠回到長安!”

長孫皇后已經有了交待,除非遼東戰事完全結束,否則就別讓李元興知道秦王妃懷孕了。更不許李元興去見三位懷孕的秦王妃,長孫皇后的理由是,李元興剛剛從戰場上下來,身上血殺之氣太重,對孕婦是極爲不好的。至少並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就算戰事結束,也需要先在神農大殿淨過身心纔可相見。

瞞得住嗎?

李二也感覺有壓力,所以他才親自盯着李元興,至少再拖十天。

李二的想法卻是,遼東那裡還有最後一件需要下狠手的事情,那就是清除高句麗原有的貴族,這個比打仗要下的狠心更多一些。

李元興那知道這麼多人圍着自己動心思,只當是幾個丫頭真的出去玩了。

“別往回趕了,太辛苦!再說本王明天,最多後天就要出行。”

王雨煙當真是鬆了一口氣。

李二將一隻信封交給了李元興:“這個你隨身帶着,你是嫂嫂給你的。不過不許看,你嫂嫂說了,再過十天之後打開,給你一個驚喜。爲兄喜歡驚喜,想來五郎也會喜歡驚喜的。十天,不許提前偷看,否則你嫂嫂生氣爲兄不會幫你!”

李元興還真沒當個事,將信封裝在懷中。“皇兄放心,如果提前打開就是欺君之罪!”

李二大笑着陪李元興走上了主臺。

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同時出現,這已經代表着大唐大勝了。

李元興揮了揮手:“講的再多,也沒有親眼看更實際,準備幕布。”

在準備幕布的時候,禮部官員開始出來講述高句麗背德,是如何欺騙大唐,傷害大唐的。而且不僅僅針對大唐,高句麗王高建武無德,與百濟之間有盟約,可卻偷襲了百濟的邊鎮,又數次攻擊了新羅,大唐爲保證各邦安寧,討伐之……

一個筆客在得到允許之後站了出來:“秦王殿下,某代表長安百姓想問,此次出征我大唐傷亡如何。高句麗百姓是否因爲戰爭而失去了家園!”

“傷亡極少,具體的數字要等兵部的核對。至於說高句麗百姓,他們非但沒有失去家園,反倒是生活的更好的。當然,這僅僅是指我大唐攻擊之後的高句麗,而不是現在發生內亂的高句麗,關於高句麗內亂,大唐帝國安全司還有調查之中,暫不公佈。”

李元興親自講了關於那些無良貴族欺壓百姓,由大唐出現,百姓公審的想法。

以及許多善良的,擁有着美德的高句麗世家,比如高句麗的崔氏,還有樸氏等,他們受到百姓的尊重,大唐也承認他們的貴族身份以及貴族的待遇。

李元興講完,禮部與兵部也派出官員講解。

這就是大唐最原始的政務公開。

普通的百姓什麼時候可以接觸到這些,聽到大官正式的官員講解着戰事,還有高句麗百姓加入大唐等這些原本不可能讓百姓知道的消息,百姓們都摒住呼吸生怕少聽了一兩個字,在此時,長安的百姓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這種感覺無法形容。

似乎是幸福,似乎是榮幸,也可能是一個歸屬感,或者是驕傲。

幕布已經升起,天色已暗,一道光柱射在幕布上。

“這是平壤城,高句麗都城。”畫面是精過修整的,李元興將那些燒民居的全部刪除掉了。接下來跳出的畫面就是鎮遠號打開倉門,李元興也大聲說道:“戰爭的殘酷的,本王不希望發生戰爭,但當戰爭降臨大唐的時候,本王會讓大唐的敵人哭泣!”

隨着李元興的解說,那鎮遠號攻擊平壤城軍營的畫面出現了。

幾乎就是一瞬間,平壤城一處軍營被火海包圍了。

緊接着,空降、飛射,突襲,巷戰!

李元興可是花了心思剪輯的紀錄片,刪除了會引起不快的平民死亡,更多的是展示大唐飛舟的攻擊力,還有軍士的威武。

平壤城所有的軍營都在燃燒,伍斌全是是血的提着刀,蔑視着被他逼到角落的十幾個高句麗武者。以一人之力,將十幾個人逼到角落,這是何等的霸氣。

百姓們鴉雀無聲,呆呆的看着這一切。

無數人緊緊的握着的拳頭,壓抑着自己內心的興奮。

大唐的強大,就代表着他們美好的生活有了保障,他們的日子會過的更好。

可異邦的使節卻不同。

他們冷汗直流,每個人都在想着同樣的問題,而且大唐這麼強大的飛舟,他們要如何應付,他們是否可以擋住飛舟,可以擋住強大的唐軍。

這時,李元興突然高喊一句:“長安的百姓們,本王已經下令再建四隻飛舟,更巨大!”(未完待續。)

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797節 租界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637節 起飛第387節 榮歸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683節 掌控者!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76節 不列巔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719節 獨木橋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336節 宣戰吧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97節 心狠手辣第601節 春曉園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23節 歷史變了第344節 炫富門!第797節 租界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630節 遣唐使第506節 傳票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95節 箭神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706節 遺囑(上)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695節 杭州城!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55節 高端黑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
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797節 租界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637節 起飛第387節 榮歸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683節 掌控者!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76節 不列巔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719節 獨木橋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336節 宣戰吧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97節 心狠手辣第601節 春曉園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23節 歷史變了第344節 炫富門!第797節 租界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630節 遣唐使第506節 傳票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95節 箭神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706節 遺囑(上)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695節 杭州城!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55節 高端黑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