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話科舉制,從漢開始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社會中,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出人頭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順利入仕。

所謂“學而優則仕”,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等,說的其實都是一回事。

那就是,一旦,能夠順利走上仕途,該有的一切自然都有,不該有的也會有。

換句話說,一旦擁有政治權力,連帶着就有了社會地位、有了名聲、有了榮譽、有了財富、有了女人、有了想要的一切!

這種“官本位”思想,就像是基因一樣,經過千年來的發展,深深的印在中國人的血脈中,即使一千多年後,仍然遺留的很重。

有人曾今開個玩笑,說,你是願意當世界首富呢,還是願意在中國當一個地級市的主要領導,答案不一而同,但選擇後者的人卻要多得多。

簡而言之,在古代也好,現在也罷,政治決定一切!領導決定未來!

而自秦漢以來,傳統的中國官員選拔制度基本上可以分歸納爲三個發展階段:兩漢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如今大唐的“科舉制”。

當然我們並不能否認,科舉制其實最開始是隋文帝創立,但形成制度卻是隋煬帝,發展則是大唐及大唐以後。

而在宋、明、清則是發展的黃金時期,徹底的摧毀了以七宗五姓爲代表的世家門閥,寒門士子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兩漢選拔人才的方式其實是有很多種,並不僅僅是“察舉制”,但最主要、最普遍實行的還是“察舉”。

所謂察舉,就是由地方官對當地的吏民進行考察,以品行爲標準,以地方輿論爲根據,把人才選拔出來,向中央朝廷舉薦。

但事實上,因爲被舉者前途輝煌,所以高官豪族幾乎壟斷了舉薦之權。

察舉的科目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叫“孝廉”,例如結束西漢的王莽,和事實上結束東漢的董卓,頭上頂的光環中可都有一個孝廉。

真是又孝又廉啊,有句話叫什麼來着,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孝廉個屁。

而所謂孝廉,顧名思義,就是“孝子廉吏”。

之所以要以“孝”和“廉”爲標準,是因爲“孝悌”是爲人子者最重要的品格,而“廉潔”則是爲官者最重要的操守。

當然這也就是說說而已,天子家爲權力骨肉相殘的事,屢屢見之史冊,不絕於耳,由此可見,當利益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親情也就貶值了。

至於廉潔,好傢伙,和珅大神八百兆兩白銀的身價可不是吹噓的,相當於八億兩的收入,抵得上大清二十年國家財政的總收入了。

嗚呼,何其壯哉,簡直就是後世無數貪官污吏的偶像楷模,祖師爺啊!

至於後世天朝的子民,更是對貪污腐敗麻木到了極點,只要你能在貪污之餘,還能辦點實事,那就是好官了,你不會指望拆遷辦主任廉潔奉公,不撈外快吧。

十幾層新建大樓自然傾倒的新聞,屢屢不斷,丟盡了天朝子民的臉,而那些洋鬼子們的樓可號稱六十年日不落呢,而且人家也確實實實在在做到了。

至於漢書中,就直接睜着眼說瞎話了。

“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廉吏,民之表也。”

指望這玩意治國?

這就是中國人爲什麼發明不出收款機,因爲他全靠人自身的思想覺悟。

人說五百年出一聖人,而事實上,也就是孔子算一個,孟子還是一個亞聖,後世的,也就一個明朝的王陽明瞭。

所以說古人很聰明,但聰明有餘之時呢,也會稍稍單純了點,說到底還是變了味的儒家害的。

而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卻無一例外,都是以“孝”治天下,當然那些胡人王朝例外,他們連自己父親留下的妻妾都不放過,雖然是習俗,但和孝也就完全不搭了,或者這是另一種孝?

阿彌陀佛!!!邪惡了,邪惡了......

說起來,這孝廉之舉始於漢文帝,本來是不定期的選舉,但人漢武大帝硬是讓它成爲一種定期定員的選官制度。

爲此,劉野豬就曾兩次下詔,責令每個郡國每年必須選舉孝廉各一人,像東方朔、董仲舒一干人,就是從此察舉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到了東漢時期,朝廷更是嚴格規定:凡戶口滿二十萬的郡國每年必須舉薦孝廉一人,其中較大的郡可以舉薦二人,而戶口不滿十萬的郡則每兩年舉薦一人。

說句公道話,這相對於先秦時期以血緣爲基礎的世襲制和分封制,兩漢的察舉制度其實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

因爲從理論上說,它的政權是面向所有讀書人開放的,而且選官標準又是以德才爲基礎,所以基本上打破了由貴族壟斷政權的局面。

然而,恩格斯曾經曰過,絕對的公平,就是絕對的謊言。

那麼這看上去就很粗糙的察舉制,就更談不上絕對的公平了,其中存在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讓“察舉制”成了一個大大的笑話。

那就是,大多數人他喵的,根本就讀不起書。

兩漢時期的書籍,那都是寫在竹或帛上,雖然蔡倫造紙,但造出來的,大便當手紙都不舒服,雖然原料可以很便宜,但其中的工藝流程,換算下來,比帛還要昂貴,實在不值得。

所以竹簡汗青的,依然是主流,只有某些發了瘋的人,才喜歡弄張蔡倫紙,玩玩非主流。

而一片竹簡悲劇的只能寫二十來字,傳抄既費時又費力,更不便於攜帶和流通。

帛雖然是沒有這些問題,可它是昂貴的絲織品,用它來書寫,成本還是太過高昂。

所以書在當時是老珍貴的東西了,相傳文姬歸漢後,曾默寫已流失於戰火中的四百篇書簡文章,讓喜怒不行於色的曹阿瞞大驚之後大喜,要知道即使在數百年後,李治依然能夠感受到知識的壟斷,普通人想要學習,是真他媽不容易。

當然,如果是出生在書香門第的人,家中藏書豐富,要做到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可要是出生在沒有藏書的普通人家,爲了讀幾本書,往往就要跋涉千里、尋師訪友,其讀書求學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記得初中學過一篇文章叫《送東陽馬生序》,那是明朝宋濂宋大學士鼓舞后生之作,人家爲了學習,做的事,可不比囊螢映雪,鑿壁偷光來的容易,這還是明朝,更何況之前數百年,上千年的時代。

知識代表力量,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詩書傳家,至今還是大唐山東世族的祖訓呢。

從這個意義上說,漢以後的官職雖然是不可世襲的,但是“書籍”卻是可以世襲的,因此詩書傳家的家庭就具有了某種“壟斷性優勢”。

即使是在如今的盛世大唐,只要佔有“知識和學問”這種稀缺資源,就能比較輕易地獲得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像薛仁貴這種雖然窮困潦倒,但你還別瞧不起人家,那也是屬於沒落貴族行列,沒落貴族,他也是貴族不是?

最關鍵的是,薛仁貴家裡有藏書,他可以讀書,否則成就將來也就止步於五品左右的猛將而已,不值一提。

換言之,一個讀書人的家庭很容易就可以變成一個做官的家庭,變成一個有錢有勢的家庭。

所謂“黃金滿篋,不如遺子一經”,老祖宗的話可是很有道理的,知識不僅是力量,還代表更多,古今皆然。

此外,家族中只要有人當過郡太守,擁有過察舉之權,那麼經他察舉進入仕途的人就成了他的門生故吏。

甚至後來都發展成爲一中潛規則了,哪怕是清末也沒改變,例如有“東方卑斯麥”之稱的李鴻章就是曾國藩的學生,就是基於這種傳承千年的潛規則。

規則在仙俠小說中可是至高無上的,在現實中,那也是逆之者死啊,沒見到數千年文明史的中國,真正改革成功,而又沒有悲劇的,也就只有鄧爺爺啦,其它每一個好下場。

吳起被憤怒的楚人一箭歸西,商鞅更是被車裂了,一貫仁和的宋朝對待臣子還不錯,但王安石最後還不是被貶了。

至於譚嗣同,唉,勇氣可嘉,也有血性,比那個恬不知恥叫囂着‘中國國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用?’的保皇黨康有要好多了,但政治覺悟還是不夠高啊,幹嘛不篡清呢。

而這些郡太守一旦在政治上得意,通常都會回過頭來報恩,也就是察舉他“恩師”的後人,明朝的東林黨是怎麼形成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些恩師弟子關係在維繫着。

因此在一個家族中,只要先輩曾察舉過別人,他的子孫被察舉的可能性自然就遠遠大於普通人。

久而久之,每個郡中就會有那麼一兩個家族,幾乎永遠佔有“孝廉”的名額。

這樣的家族慢慢就具有了後世所謂的“郡望”,形成了高高在上、擁有特權的“士族門第”。

本意上是在消滅特權、破除世襲,不料到頭來又造成了新的特權階層和另一種變相的世襲,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猶太人的口袋,中國人的腦袋,咱中國可是歷來都不缺政治達人,一個縣級幹部,做美國總統還不是綽綽有餘?

奧巴馬發達之前,還不就是一個州參議員,連一個市都沒有治理過,照樣成爲政治選秀明星,成爲美國選舉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第一任黑人總統,憑這個,人就能留名青史,這叫什麼?

人品大爆發!!!

到了東漢末年,察舉制度其實已經流弊叢生、不堪一問了。

選舉出來的都是名不符實的人,既無才又無德,像曹操,孝廉吧,卻是個人妻控,而且還敢吃人肉,由此可見一斑。

就像桓、靈之際民間歌謠所唱的那樣“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莫大的諷刺,天大的笑話!

求推薦和收藏、打賞,支持小妖吧。

第38章 就地格殺,我的地盤我做主第96章 《兄弟,再見》第92章 孤獨而快樂的妖刀第94章 搶娘們了(中)第22章 狗救英雄,武順的哭求第13章 弒師?造反?五哥,你真強第89章 逛青樓,此生只此一回(上)第29章 不動明王,天下第一世家第27章 歲月如逝如詩後的那一聲響亮(下)第82章 此風不可長,李治的暴力控第16章 老楊終於掌權了,不容易啊第26章 一曲採蓮心歸何處,彼岸花開妖嬈紅顏第49章 36F的大肉彈,李治的夢想第66章 命運呼叫轉移第41章 狂戰高句麗,大唐將士威武盪漾第89章 逛青樓,此生只此一回(上)第20章 犬上御田鍬最近有點煩....第4章 一場突如其來的風花雪月……第18章 冰山上的梟雄,戰歌蒼茫第29章 男兒行,奔襲遼東城第45章 一個瘋女人第69章 《大哉賦》引起的“太監”第四十無章 大唐天子駕到百族族長跪迎第34章 菊花在向小李同學揮手致意啊第37章 盛夏樂事,雪兒和流氓狗(下)第20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第29章 虎虎的傻逼有着別樣的心第65章 磅礴而又輝煌的背影第77章 《候弦高的猙獰》(上)第14章 考題泄露,想和朕扳手腕?第5章 鼠輩敢耳,襲殺主帥李績第10章 廢柴的挺爺們兒第78章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裴大將軍第88章 都不許進來(下)第22章 棒子們,哥來了,狼來了第42章 乾坤早已入袖第85章 噓……陛下醉了第11章 飲馬出長城,薛仁貴的自嘲第4章 最長的一天,鬥將第15章 你不敢出戰,我敢,鐵騎第93章 搶娘們了(上)第3章 劉一鞭,張一鞭第64章 《淬吳鉤》第38章 大變將至,鐵血女皇的心計第53章 《父與子》第7章 人生哪能如初見,等閒變卻故人心第48章 大軍破城,這爺倆真行第8章 細水長流, 莫恨相愛似水第97章 找一個娘們浪跡天涯第16章 老楊終於掌權了,不容易啊第23章 月光下,女子香,風騷的武大姐第55章 踢下大雁塔(下)第35章 從此世上再無金勝曼.....第6章 一騎絕塵,薛仁貴惱羞成怒第5章 醒來錦袖飄翠微,李治的幸福生活第44章 人若無良善,不死何作爲,浮生成多餘第17章 神探狄仁傑,“無才”李義府第3章 第一次大朝會,“李震撼”要發飆了第5章 軍不幹政,政不靡軍,好事啊第15章 居然是他,李治冷笑不語第9章 薛仁貴再戰,步騎聯合,出擊第十九 題讓憤青來的更猛烈些吧第17章 兒子和兒子,差距咋就那麼大咧第60章 待嫁女兒心,遠山近水皆有情第58章 三尺之局,手談有樂第19章 女權主義?上官婉兒的謊言第24章 本性難移啊,你個淫僧第53章 《父與子》第9章 女中丈夫第7章 都看妹啊,那是我老婆第20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第32章 大唐海豚音,神棍罡第84章 褚遂良的利己主義第31章 變態楊善遊,天下第一美女?第52章 火燒平壤城,掙扎中的高句麗第63章 終於登基了第四章第44章 人若無良善,不死何作爲,浮生成多餘第8章 神仙姐姐?哦,我不活了第36章 江山如畫波瀾壯闊第15章 天家無情,小治很傷心第66章 命運呼叫轉移第15章 悲劇大汗,會師鬱督軍山第13章 大話科舉制,從漢開始第18章 偷香竊玉,小妖精上官婉兒第28章 天帝之鞭,蟄伏的蠻龍第32章 大唐海豚音,神棍罡第79章 生命像花兒一樣不容褻瀆第28章 你們存在的意義,征服天堂第46章 改變戰略,向高句麗進軍第46章 《竺寒萱》(下)第7章 驚喜?行道積石河口第23章 大奴隸時代,暴動開始了……第54章 踢下大雁塔(上)第38章 朕是一個漢人,一直都是...第14章 考題泄露,想和朕扳手腕?第48章 選秀的到來,平衡纔是王道第37章 煌煌崔家子,謀反四部曲第24章 唐歌一曲,李治的十面埋伏第43章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第38章 就地格殺,我的地盤我做主第96章 《兄弟,再見》第92章 孤獨而快樂的妖刀第94章 搶娘們了(中)第22章 狗救英雄,武順的哭求第13章 弒師?造反?五哥,你真強第89章 逛青樓,此生只此一回(上)第29章 不動明王,天下第一世家第27章 歲月如逝如詩後的那一聲響亮(下)第82章 此風不可長,李治的暴力控第16章 老楊終於掌權了,不容易啊第26章 一曲採蓮心歸何處,彼岸花開妖嬈紅顏第49章 36F的大肉彈,李治的夢想第66章 命運呼叫轉移第41章 狂戰高句麗,大唐將士威武盪漾第89章 逛青樓,此生只此一回(上)第20章 犬上御田鍬最近有點煩....第4章 一場突如其來的風花雪月……第18章 冰山上的梟雄,戰歌蒼茫第29章 男兒行,奔襲遼東城第45章 一個瘋女人第69章 《大哉賦》引起的“太監”第四十無章 大唐天子駕到百族族長跪迎第34章 菊花在向小李同學揮手致意啊第37章 盛夏樂事,雪兒和流氓狗(下)第20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第29章 虎虎的傻逼有着別樣的心第65章 磅礴而又輝煌的背影第77章 《候弦高的猙獰》(上)第14章 考題泄露,想和朕扳手腕?第5章 鼠輩敢耳,襲殺主帥李績第10章 廢柴的挺爺們兒第78章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裴大將軍第88章 都不許進來(下)第22章 棒子們,哥來了,狼來了第42章 乾坤早已入袖第85章 噓……陛下醉了第11章 飲馬出長城,薛仁貴的自嘲第4章 最長的一天,鬥將第15章 你不敢出戰,我敢,鐵騎第93章 搶娘們了(上)第3章 劉一鞭,張一鞭第64章 《淬吳鉤》第38章 大變將至,鐵血女皇的心計第53章 《父與子》第7章 人生哪能如初見,等閒變卻故人心第48章 大軍破城,這爺倆真行第8章 細水長流, 莫恨相愛似水第97章 找一個娘們浪跡天涯第16章 老楊終於掌權了,不容易啊第23章 月光下,女子香,風騷的武大姐第55章 踢下大雁塔(下)第35章 從此世上再無金勝曼.....第6章 一騎絕塵,薛仁貴惱羞成怒第5章 醒來錦袖飄翠微,李治的幸福生活第44章 人若無良善,不死何作爲,浮生成多餘第17章 神探狄仁傑,“無才”李義府第3章 第一次大朝會,“李震撼”要發飆了第5章 軍不幹政,政不靡軍,好事啊第15章 居然是他,李治冷笑不語第9章 薛仁貴再戰,步騎聯合,出擊第十九 題讓憤青來的更猛烈些吧第17章 兒子和兒子,差距咋就那麼大咧第60章 待嫁女兒心,遠山近水皆有情第58章 三尺之局,手談有樂第19章 女權主義?上官婉兒的謊言第24章 本性難移啊,你個淫僧第53章 《父與子》第9章 女中丈夫第7章 都看妹啊,那是我老婆第20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第32章 大唐海豚音,神棍罡第84章 褚遂良的利己主義第31章 變態楊善遊,天下第一美女?第52章 火燒平壤城,掙扎中的高句麗第63章 終於登基了第四章第44章 人若無良善,不死何作爲,浮生成多餘第8章 神仙姐姐?哦,我不活了第36章 江山如畫波瀾壯闊第15章 天家無情,小治很傷心第66章 命運呼叫轉移第15章 悲劇大汗,會師鬱督軍山第13章 大話科舉制,從漢開始第18章 偷香竊玉,小妖精上官婉兒第28章 天帝之鞭,蟄伏的蠻龍第32章 大唐海豚音,神棍罡第79章 生命像花兒一樣不容褻瀆第28章 你們存在的意義,征服天堂第46章 改變戰略,向高句麗進軍第46章 《竺寒萱》(下)第7章 驚喜?行道積石河口第23章 大奴隸時代,暴動開始了……第54章 踢下大雁塔(上)第38章 朕是一個漢人,一直都是...第14章 考題泄露,想和朕扳手腕?第48章 選秀的到來,平衡纔是王道第37章 煌煌崔家子,謀反四部曲第24章 唐歌一曲,李治的十面埋伏第43章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