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返回西秦

到了二月下旬,各軍區都相繼傳來裁軍完畢的消息,根據反饋的消息顯示,大部分被裁撤的兵士、軍官和將校都有了妥善的安置,趙子良接到報告之後鬆了一口氣。

裁軍既已結束並圓滿完成,返回西秦的事情也被趙子良提上了議事日程,現在還有最有一件事情讓趙子良放心不下,那就是稅制革新的事情,也別是稅制革新中的漕運和鹽務的整頓,劉晏對這兩個衙門和行業的整頓是大刀闊斧和疾風驟雨般的雷厲風行,也許是劉晏覺得對這兩個衙門和行業的整頓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也許是他覺得趙子良會堅定的支持他,因此纔會毫無顧忌的把漕運和鹽務衙門的大批官員拉下馬來!

對於這次的稅制革新,趙子良不擔心他在這裡時候會出什麼問題,他擔心的是等他走了之後有人又會跳出來,李揆、李峴和顏真卿等人都不是性格強橫的人,他們的威望和膽魄都不足以對某些事情做出應對和決策。

思來想去,趙子良把高尚和玄十八找來,對高尚說道:“新京那邊有人已經蠢蠢欲動,本王再不回去是不行了,但是這邊本王又走得不放心,內閣那幾個人的才幹是有的,但他們的性子都偏軟,本王還真不放心。本王考慮了許久,想讓你留下來主持王府這邊,留下來的人都以你爲主,現在最要緊的是把稅制革新繼續進行下去,決不能停止來,這邊本王只能信任你!”

高尚面容嚴肅,拱手道:“得大王重託,臣萬死不辭!”

“好!”趙子良點點頭,神情放鬆了一些。他又對玄十八問道:“從新京到長安的快速聯絡渠道建立得如何了?”

玄十八抱拳道:“大王放心,從長安到新京之間的幾座大城,臣都派人建立了消息中轉站,分別是秦州、金城、涼州、晉昌、伊州、庭州、碎葉城,全部用飛鴿進行聯絡,消息每傳到其中一箇中轉站,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再用另外的飛鴿傳遞到下一個中轉站,以目前測試的情況來看,從長安到新京傳遞消息,最快只需要七天就可以送到!我們現在訓練的飛鴿有幾種,分別是短途六百里到一千里;中途一千里到三千里;長途三千里到六千里;超長途六千里以上到兩萬裡。我們有飛鴿可以直接從長安飛到新京,但耗時超過二十天以上,如果在天氣極爲惡劣的寒冬臘月,只怕要耗時一個月以上,因爲飛鴿需要覓食和夜間尋找地點夜宿。但是如果在這中間設立多箇中轉站的話,採用短途飛鴿、中途和長途飛鴿混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飛鴿的飛行速度,同時不需要它們自己覓食和夜宿。例如一隻飛鴿從長安飛到秦州只需要一個上午,只要吃飽了,它飛行的過程中不需要覓食,中途只需要在野外休息一次就可以在一個白天之內飛到涼州,甚至不需要一個白天,從涼州到晉昌也是如此,設立中轉站的好處就是在於不需要飛鴿中途覓食和夜宿,這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也就是說,只要長安朝堂上發生任何事情,即使在天氣極爲惡劣的寒冬臘月只要七天就能傳到新京!如果是春季和秋季,最快只需要四天就可以把消息送到新京,臣已經派人進行過多次測試了,目前這條快速聯絡通道已經全部建成,只等大王一聲令下就可以全面開啓!”

趙子良對玄十八在這件事情上完成得如此完美很滿意,他又問道:“安全上如何?”

玄十八道:“大王,安全上主要考慮三個方面問題:一是飛鴿在飛行途中可能遭到大型猛禽的攻擊,例如鷹、隼等這些高空霸主,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可能性極低,這類猛禽主要獵食地面動物,很少費勁去攻擊飛行鳥類;第二,是人爲的射殺。由於我們採用中轉站分站式傳遞消息,因此每一隻飛鴿最多隻需要飛一個白天,因此它們在飛行過程中甚至不需要休息,而且飛鴿的速度很快,它基本不在天空盤旋,即便最出色的射手也無法射殺在飛行途中的飛鴿;第三,消息在中轉站走漏,這點臣等已經考慮過了,傳遞的消息採用加密方式書寫,中轉站換飛鴿的人是不懂加密的,即便飛鴿攜帶的內容泄露出去,別人也無法讀懂那些內容!”

趙子良道:“很好,傳令下去,從現在開始,這條快速聯絡通道正式啓動!”

“是,大王!”

“新京那邊主持這件事情的是誰?”

玄十八道:“是副都督孫庭祥!”

孫庭祥是西廠副都督,是玄十八的副手,在西廠,除了玄十八就是孫庭祥最有權勢。趙子良當即道:“給孫庭祥傳本王旨意,讓他立即把新京最新的朝局形勢和周邊政治勢態以最簡潔的文字詳細稟報過來!”

“臣遵旨!”

九天後,玄十八把一份解密的情報送到趙子良的案桌上,趙子良拿起來看了一遍,新京雖然隨着高適病逝、岑參病重,朝局有些許動盪之外沒有其他事情,有獨孤問俗坐鎮,暫時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不過獨孤問俗在西秦的根基太淺,不少官員都不太服獨孤問俗,如果沒有他明確表態支持,獨孤問俗難以施展拳腳,趙子良對此不太擔心,他擔心的是大食國最近在邊境地區的動作太過頻繁,而且動作幅度頗大,這觸犯了他心裡的底線,他不得不返回新京了!

趙子良把高尚、杜甫、鄭三、李慕辰、李泌等人找來說道:“本王已經決定,十日之後啓程返回新京!”

李泌拱手道:“大王,此時返回新京是不是太倉促了一些?而且稅制革新的事情還沒有穩定下來,微臣擔心大王一走,臣等無法應對種種複雜的局面!”

趙子良道:“最近大食國在邊境上屢次挑釁,動作頻繁且幅度過大,本王擔心雙方摩擦過大會爆發戰爭,一旦發生戰爭,畢竟是國與國之間的戰場,規模之大隻怕不是西秦朝臣們能夠做主和應對的!這邊嘛,諸位不必擔心,本王讓高尚留下來全權負責攝政王府的示意,諸位以他爲主。現在處理朝廷軍政的大權在攝政王府,具體的人事任免也在攝政王府,你們儘管放開了膽子去做,有什麼決定不了的就先拖上一拖,及時向本王稟報,本王決定之後就立即把決定傳遞過來!本王每一項具體的決定都有高尚和玄十八共同向諸位宣佈!”

衆人道:“是!”

三月十五,趙子良主持召開了最後一次朝會,在朝會上表態堅決支持劉晏在稅制革新方面的一切舉措,朝廷和地方各衙門都必須無條件配合,誰若推諉就找誰的麻煩,並宣朝臣們宣佈他即將返回西秦,他離去之後攝政王府將由高尚支持,杜甫、李慕辰和李泌等人負責協助,朝廷軍政大事依然由攝政王府決定,同時他還向皇帝建議立韓王李迴爲太子,代宗只好答應。

大力五年(興漢八年)三月十八日,趙子良率護衛軍、選鋒軍、虎牙軍並攜帶王后王妃及諸王子返回西秦,鄭三、高秀巖、張守瑜等人隨行。代宗皇帝和滿朝文武百官以及數十萬百姓在城外送行,直到送到三十里外才停止。

趙子良的離去讓某些人鬆了一口氣,實在是因爲趙子良在這裡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了,但是即便是趙子良走了,但這些人依然無法做什麼,朝廷的相關衙門盯得太緊了。

爲了儘快趕回新京,趙子良不得不留下護衛軍保護王后陳清瑩和王妃聶三娘以及諸王子等人,他則帶選鋒軍和虎牙軍加快速度先行趕回新京。

一路上趙子良歸心似箭,他已經把西秦當成自己的家和基業,西秦已經是他的老巢,就算這幾年來一直呆在長安,但他總是把西秦作爲他的依仗,心裡想着即便在長安幹不下去了就返回西秦,這裡是他的退路,因此他不允許西秦出現半點變故和不穩。

趙子良帶着選鋒軍和虎牙軍每日行軍超過兩百多裡,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回到了新京,中途基本上都沒有怎麼停留休息過,而王后王妃她們還需要一個月才能抵達。

趙子良的返回讓新京再次沸騰起來,百姓們對於這幾個月以來朝堂局勢變化是很敏感的,他們感受到在高適病逝和岑參病重之後市面上都有不小的波動,這讓他們比較擔心,畢竟趙子良不在這裡,而作爲首相的岑參又病重,政局靠一個根基太監的獨孤問俗支撐實在有些捉襟見肘,而現在趙子良返回,不但朝臣們都安心下來,那些有野心的人也不得不按下心裡的騷動,就連百姓們都自發的前往城外道路旁迎接。

與此同時,趙子良返回的消息也被大食國、東羅馬帝國的細作們悄悄從新京傳遞回去。

第371章 千里奔襲(5)第1011章 拒捕第1122章 點燃火藥桶第304章 盔甲戰神第1432章 競技場賽馬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897章 順利交接第1532章 差距第12章 官吃黑第69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734章 朝野恐慌第683章 掐架第308章 狗官第1425章 幕後之人第176章 拿下曳建城第1504章 原來是她!第774章 皇帝的決定第902章 西亞戰火起第579章 兵變(2)第619章 抉擇第三章 暫代夥長第1434章 借人第223章 立威第1472章 今夜釣魚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92章 剷除爪牙(1)第618章 把柄第1581章 死纏爛打第1315章 聯手第464章 會盟第1085章 幽州之亂(3)第927章 善後(4)第1074章 放長線第1503章 撲朔迷離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747章 臨陣勸降(1)第520章 商人第1342章 倉惶出逃第1064 李適死199章 想做將軍的白孝德第886章 俘獲三人第1079章 釣大魚(5)第813章 建造王宮第43章 襲營第66章 同心同德第198章 以逸待勞第303章 調任河西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58章 閹人搗鬼第902章 西亞戰火起第871章 人口增長問題第759章 朝廷催促第175章 擒獲爾微可汗第1212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725章 李白當官(1)第822章 巡視(3)第1408章 陰差陽錯第422章 尋求支持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1032章 整軍第1165章 守株待兔第380章 威逼第1567章 壯士斷腕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1345章 設計第1261章 退位(衆王之王)第469章 挑唆第243章 請君入甕第1150章 巷戰第168章 進入沙漠第826章 唐朝國企第1367章 巫師來襲(3)第974章 攻佔邏些城第571章 計議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謀劃第826章 唐朝國企第1160章 爭奪高地(3)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998章 老將臧希晏出山第610章 曠世大戰(7)第862章 肅宗駕崩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299章 夫人做媒第362章 報信第967章 真正用意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381章 重返安西第1316章 地獄式長途拉練第569章第395章 出賣第1525章 元氣大傷第181章 豈曰無衣第1161章 爭奪高地(4)第151章 賺城第107章 兩面夾擊第1386章 勁爆第984章 李適的震驚第69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834章 態度強硬
第371章 千里奔襲(5)第1011章 拒捕第1122章 點燃火藥桶第304章 盔甲戰神第1432章 競技場賽馬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897章 順利交接第1532章 差距第12章 官吃黑第69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734章 朝野恐慌第683章 掐架第308章 狗官第1425章 幕後之人第176章 拿下曳建城第1504章 原來是她!第774章 皇帝的決定第902章 西亞戰火起第579章 兵變(2)第619章 抉擇第三章 暫代夥長第1434章 借人第223章 立威第1472章 今夜釣魚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92章 剷除爪牙(1)第618章 把柄第1581章 死纏爛打第1315章 聯手第464章 會盟第1085章 幽州之亂(3)第927章 善後(4)第1074章 放長線第1503章 撲朔迷離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747章 臨陣勸降(1)第520章 商人第1342章 倉惶出逃第1064 李適死199章 想做將軍的白孝德第886章 俘獲三人第1079章 釣大魚(5)第813章 建造王宮第43章 襲營第66章 同心同德第198章 以逸待勞第303章 調任河西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58章 閹人搗鬼第902章 西亞戰火起第871章 人口增長問題第759章 朝廷催促第175章 擒獲爾微可汗第1212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725章 李白當官(1)第822章 巡視(3)第1408章 陰差陽錯第422章 尋求支持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1032章 整軍第1165章 守株待兔第380章 威逼第1567章 壯士斷腕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1345章 設計第1261章 退位(衆王之王)第469章 挑唆第243章 請君入甕第1150章 巷戰第168章 進入沙漠第826章 唐朝國企第1367章 巫師來襲(3)第974章 攻佔邏些城第571章 計議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謀劃第826章 唐朝國企第1160章 爭奪高地(3)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998章 老將臧希晏出山第610章 曠世大戰(7)第862章 肅宗駕崩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299章 夫人做媒第362章 報信第967章 真正用意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381章 重返安西第1316章 地獄式長途拉練第569章第395章 出賣第1525章 元氣大傷第181章 豈曰無衣第1161章 爭奪高地(4)第151章 賺城第107章 兩面夾擊第1386章 勁爆第984章 李適的震驚第69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834章 態度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