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城外對戰

八月十二日,趙子良率軍向恆邏斯城進發,拔塞幹野點起三千人馬加入其中,聯軍人數正式超過兩萬,昨夜與趙子良大吵了一架的程千里今天在趙子良面前顯得各位尷尬和平靜,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嘮嘮叨叨。

隨後的兩天,哥舒山和阿悉結千泉也先後分別領兵三千和兩千加入聯軍,從恆邏斯城逃出來的一千五百唐軍也在八月十四日這天被趙子良下令加入,隨軍返回恆邏斯城,暫時由副將霍堪統領。

八月十五,中秋節!哥舒昆和阿悉結林等分別率兩千和三千人馬追上了趙子良大軍,並與當日下午抵達恆邏斯城城外二十里處。

儘管恆邏斯城內的大食軍早就偵查到大股唐軍向恆邏斯城進軍,也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但是當足足三萬唐軍出現在大食軍的視野之內的時候,還是讓大食軍的領兵大將塞義德大大震撼了一把,他沒想到唐軍的反應會這麼快,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之內居然集結了這麼多兵馬。

此時恆邏斯城的城主府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聲,一個身材高大、鷹鉤鼻、眼窩深陷、身穿黑色鍊甲的中年大食人握着大馬士革彎刀坐在主位上聽着部將們針對唐軍來攻採取何種作戰態度進行議論,他就是大食國呼羅珊地區總督賽義德。

塞義德舉起手,左右兩側的部將們便住口不在說話了,只聽塞義德冷着臉怒道:“探子們不是報告說唐國安西地區只有兩萬四千人嗎?這次他們派出一萬多大軍由一個叫高仙芝的大將統領出擊攻打小勃律,那麼安西地區就只剩下一萬人左右了,這些人要鎮守各城各鎮,他們哪裡來得這麼多兵馬?探子們是怎麼探查消息的?這麼重大的失誤給我們帶來的多大的被動?巴卜杜勒,你作爲偵查探子首領,竟然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和不可推卸的責任!來人,把巴卜杜勒拖下去看斬首!”

一個裹着白衣長袍的大食大鬍子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叫:“總督大人饒命啊,安西地區確實只有兩萬四千軍隊啊,小人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從哪裡調來這麼多軍隊啊”。

儘管此人極力爲自己辯解,但是無論他如何大聲求饒,門外的侍衛充耳不聞,兩個侍衛走進來拖着他就往外走,不久就看見求饒聲戛然而止,那探子首領顯然已經被砍掉了腦袋。

就在探子首領剛剛被砍了腦袋沒過一會兒,一個探哨匆匆走了進來下拜稟報道:“啓稟總督大人,唐軍的情況查清楚了,這次領兵的唐軍大將叫趙子良,他是北庭都護府轄下一個叫西林守捉的守捉使,他這次統帥的三萬軍隊其實大多數都是從附近蠻族部落徵集的兵馬,並不是唐國正規駐軍!”

賽義德聽了探哨的報告後面色一喜,道:“我說他們怎麼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集結三萬人呢,原來都是從附近蠻族部落徵集的蠻兵!那豈不是一羣烏合之衆?這麼說來,他們是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而且那些蠻兵並未經受過正規的訓練,肯定缺乏軍紀,戰力也會大打折扣,另外這麼多拼湊起來的軍隊必定缺乏戰術配合,再加上他們之間互不統屬,各首領又心存保存實力之心,戰鬥力又會再度打折扣,如果我們出城迎戰,戰勝他們的把握至少有一半!”

衆部將們聽了賽義德的分析後紛紛附和。

賽義德又問探哨:“這個趙子良是個什麼樣的人?守捉使是一個什麼官職?”

“總督大人,據我們探查的消息,趙子良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將軍,身形極爲高大,武力非凡,他才十幾歲的時候就在這方圓千里內威名赫赫,這附近蠻族聽到他的名字就嚇得瑟瑟發抖!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他被調走了,最近才調到北庭都護府當任西林守捉,守捉是唐國邊軍一個軍事駐地的最高長官,有的守捉統兵數千人,有的守捉只有數百人,守捉以上是副軍使、軍使、兵馬使、副兵馬使、節度副使、節度使和都護,而總督大人的官職就等同於他們的都護和節度使,真要比起來,趙子良的官職可比總督大人的官職小了六級!”

賽義德聽了這番話當場氣得一巴掌拍碎了案桌,大怒道:“唐國真是欺人太甚,我賽義德好歹也是一省總督,他們竟然派一個小我六級的小官來領兵攻打我,可惡!還有,這裡不是屬於安西地區管轄嗎?他們北庭都護府憑什麼要管這閒事?北庭都護府是吃飽了撐得嗎?真是可恨!”

這時一個年紀稍大的部將站起來說道:“總督大人息怒,現在我們應當討論一下如何應對唐軍的到來纔是正經啊!”

賽義德聽了這話平靜下來,點點頭道:“不錯,現在大家都討論一下吧,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唐軍?”

一個大鬍子部將站起來向賽義德行禮道:“總督大人,唐軍有三萬人,雖然是臨時拼湊起來的,但數量是我們的數倍,而我軍只有一萬,我認爲出城迎戰取勝的把握不大,但如果被唐軍圍城而攻,我軍又會處於被動,畢竟這裡是東方的土地,我們是身在異國他鄉,如果被圍城,無法獲得國內支援的話,以城內儲存的糧草數量來算,我們最多隻能支撐一個月,但是唐軍不同,唐軍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糧草,他們根本不用攻城,只需要圍城一個月,我們就得全部餓死!如果總督大人不打算放棄恆邏斯城的話,末將建議立即派人回呼羅珊調來最少一萬人,我們纔有可能打退唐軍!”

一個高瘦個子的部將站起來說道:“總督大人,如果要調來援兵,末將認爲不必派人回呼羅珊省,直接從昭武諸國和吐火羅調兵,我們在那裡有大約一萬駐軍,只要他們及時趕到,恆邏斯城之圍就可以解了!”

賽義德聽了後說道:“整個昭武諸國和吐火羅纔有一萬駐軍,而且分散在各地,把他們全部集結起來需要不短的時間,我們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那一萬駐軍身上另外我們留在呼羅珊省的軍隊已經只有三千人,就算派人過去也無兵可調,再說就算有兵在短時間之內調不過來而據城死守只是不得已之法,如今我們唯一的辦法只能派出軍隊出城迎戰唐軍,一半的勝算,不低了!那麼本總督決定了,出城迎戰唐軍,只是如何迎戰,派出多少兵馬出城,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有人說:“總督大人,敵我雙方兵力相差太大,我認爲我們應該儘量派出最多的兵力,如今我們城內有一萬人馬,派出八千最合適!三千重騎,五千輕騎!剩下的兩千步兵守城!”

又有人說:“三千輕騎,兩千步兵!”

各人有各人的建議和理由,咋一聽覺得都有道理,但實際上這些建議多數都沒有考慮到外部因素。

最後賽義德拍板道:“唐軍都是騎兵,我們的步兵只有兩千人,不能發揮作用!所以步兵留下守城,另外留下兩千輕騎以作不時之需,派出三千鐵甲重騎和三千輕騎迎擊唐軍!除此之外,還派人去昭武諸國和吐火羅,命令各地駐軍火速集結並向恆邏斯城趕來參戰”。

所有部將都站起來大聲應諾:“是,總督大人!”

唐軍在恆羅斯城外二十里紮營休息了三天之後,八月十八清早集結大軍向恆邏斯進軍,這三天來唐軍隨軍工匠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包括投石機、弩炮、牀弩、攻城雲梯、攻城車和井闌。

隨着唐軍排成整齊的方陣向恆邏斯城逼近,城內的大食軍立即動了起來,他們在總督賽義德率領下出城迎擊唐軍,出兵三千重騎和三千輕騎,其中三千重騎排在中間,左右兩翼各擺一千五百騎,與唐軍在恆羅斯城外十里出列陣以待。

烈日炎炎之下,草原上掠過一陣陣清涼的微風,兩軍大纛、將旗和旌旗被吹得不斷飄起,彷彿聞到了死亡的氣息一般,幾隻烏鴉和禿鷲從遠處飛來在天空中不斷盤旋。

趙子良聽見烏鴉和禿鷲的叫聲,擡頭向天上看了看,然後看向兩裡外的大食軍陣,對身邊的勃勒罕傳令道:“傳我將令,五礎陸各部各出一千騎面對敵軍方向按照本部實力大小依照順序呈縱隊列陣左翼,本部兵力多者靠前,兵力少者靠後五弩失畢各部同樣每族各出一千騎列陣右翼,排列順序依照五礎陸部我軍三千騎兵列陣中軍,石國、拔汗那國大軍列陣於左後側山頭腳下候命!把本將軍指揮部搬到左後側山頂上,兩千步兵隨行護衛指揮部!”

“諾!”

趙子良的軍令發佈得很清楚和簡單,這些蠻人操控戰馬的水平又很高,得到命令的蠻族大軍們紛紛向左或向右策馬移動,很快唐軍軍陣就呈現出左右兩翼呈長長縱隊兵力雄厚的長方形軍陣,而中軍兩千唐軍步兵騎着戰馬排成十幾排橫排,儘管重新列陣時有些混亂,但是好在時間很短就平靜下來。

對方有三千重甲鐵騎,這種大殺器不是趙子良現在這些麾下軍隊可以擋得住的,趙子良騎馬跑到左後側的小山頭上,把指揮部設在這裡,這裡地勢較高,可以盡觀戰場全局,及時調整戰術。

第1416章 皇帝致歉第1101章 革新阻力第849章 佩切涅格人西遷第722章 內訌被殺第14章 身體的秘密第1377章 出竅必殺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1035章 離間(2)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908章 權謀手段第36章 雨夜突襲第1433章 鉅獎第1049章 處置(1)第1200章 伊琳娜的政治眼光第1051章 清理內鬼第23章 爲我所用第400章 查貪入手第1491章 野蠻人來襲第846章 激將第57章 再遇封常清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1164章 蟬·螳螂·黃雀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362章 報信第992章 內宮見皇帝第977章 會師大非川第1185章 血戰沙罕關(2)第88章 看好戲第1047章 李忠臣的末路第791章 被抓第220章 趙子良的手段第1374章 道術VS魔法(3)第950章 以殺立威第1570章 查理的“背水一戰”第1425章 幕後之人第825章 獲救第911章 年號第920章 拖延第284章 聲望大漲第1076章 釣大魚(2)第700章 受封太尉第252章 暗中巡視(3)第354章 旋風十八騎第308章 狗官第747章 臨陣勸降(1)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651章 誓師(2)第966章 卓瑪第126章 約戰(1)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594章 諸胡離心(3)第1431章 君臣互懟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1071章 皇帝動殺心第725章 李白當官(1)第21章 苦練(2)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410章 失敗第384章 識破第1507章 迦太基第359章 非常規行軍方法第980章 安排第1055章 新機動兵力第327章 關門打狗第625章 挖地道攻城第843章 敵蹤第585章 兵變(8)第778章 意外之喜第1551章 西方聯軍(4)第1237章 鐵匠第1523章 對陣交鋒第890章 統治政策第21章 苦練(2)第1510章 重彩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585章 兵變(8)第1116章 乘勝追擊第1441章 踢到了鐵板第1300章 推諉第871章 人口增長問題第793章 西平城禦敵第292章 哥舒翰第1182章 說服第1076章 釣大魚(2)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1223章 機不可失第891章 新王宮竣工第319章 夜築冰牆第1316章 地獄式長途拉練第1107章 君臣計議第1101章 革新阻力145章 分兵第639章 統治方略出爐第1213章 新羅密使第44章 守城第563章 交換人質第967章 真正用意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155章 及時來援·內外夾擊第1308章 接班前奏
第1416章 皇帝致歉第1101章 革新阻力第849章 佩切涅格人西遷第722章 內訌被殺第14章 身體的秘密第1377章 出竅必殺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1035章 離間(2)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908章 權謀手段第36章 雨夜突襲第1433章 鉅獎第1049章 處置(1)第1200章 伊琳娜的政治眼光第1051章 清理內鬼第23章 爲我所用第400章 查貪入手第1491章 野蠻人來襲第846章 激將第57章 再遇封常清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1164章 蟬·螳螂·黃雀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362章 報信第992章 內宮見皇帝第977章 會師大非川第1185章 血戰沙罕關(2)第88章 看好戲第1047章 李忠臣的末路第791章 被抓第220章 趙子良的手段第1374章 道術VS魔法(3)第950章 以殺立威第1570章 查理的“背水一戰”第1425章 幕後之人第825章 獲救第911章 年號第920章 拖延第284章 聲望大漲第1076章 釣大魚(2)第700章 受封太尉第252章 暗中巡視(3)第354章 旋風十八騎第308章 狗官第747章 臨陣勸降(1)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651章 誓師(2)第966章 卓瑪第126章 約戰(1)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594章 諸胡離心(3)第1431章 君臣互懟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1071章 皇帝動殺心第725章 李白當官(1)第21章 苦練(2)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410章 失敗第384章 識破第1507章 迦太基第359章 非常規行軍方法第980章 安排第1055章 新機動兵力第327章 關門打狗第625章 挖地道攻城第843章 敵蹤第585章 兵變(8)第778章 意外之喜第1551章 西方聯軍(4)第1237章 鐵匠第1523章 對陣交鋒第890章 統治政策第21章 苦練(2)第1510章 重彩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585章 兵變(8)第1116章 乘勝追擊第1441章 踢到了鐵板第1300章 推諉第871章 人口增長問題第793章 西平城禦敵第292章 哥舒翰第1182章 說服第1076章 釣大魚(2)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1223章 機不可失第891章 新王宮竣工第319章 夜築冰牆第1316章 地獄式長途拉練第1107章 君臣計議第1101章 革新阻力145章 分兵第639章 統治方略出爐第1213章 新羅密使第44章 守城第563章 交換人質第967章 真正用意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155章 及時來援·內外夾擊第1308章 接班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