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回回炮的威力

廬陵郡前郎帆正在督促着士兵們收拾投石機,城牆上一片人影,安然赫然在列。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安然目光冷冽的看着城外的城外的投石機,心裡的不安更加的濃厚了起來。

城外的巨物,安然自然也清楚,攻城的無上利器投石機。看到這裡,安然等人都是一陣沉重,原先他們還在疑惑,李承訓爲什麼連續三日都沒有動靜,就好像郊遊來了一般。在此刻,看到投石機他們才明白,原來不是李承訓不願意攻城,而是等待投石機。

李承訓可是戰場之上的衆人,被人稱之爲殺神人屠的角色。既然他親自帶兵前來自然不會給衆人留一絲的喘息之地了,安然目光閃爍了一下,對着身邊的衆人道:“立刻下令,廣置火油,擂木,滾石!日夜嚴防楚霸王的攻城!”

“是,大人屬下這就去辦!”

“嗯!”

隨着安然一聲令下,楚軍便開始了動作。將城中堆積歷久的滾石,擂木,紛紛搬到城牆上來。與此同時,安然下大了宵禁!在這幾日內,四門關閉,禁止城中百姓進出。

在安然的計劃下,廬陵郡正在朝着軍事重鎮轉變。安然回到郡守府,提起毛筆將投石車畫了出來。眉頭輕皺,安然便是吩咐護衛將廬陵郡的武庫的官員招了前來。

“下官,吳三見過大人!”吳三偷看了一眼上坐的安然一眼,內心深處忐忑不安。作爲一名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員,他是廬陵郡官員體系裡面最底層的存在。吳三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只是想着領取餉銀一家三口能夠過得下去,不至於餓死就是了。

作爲最底層官員的吳三根本就沒有想過他有一天會簡單郡守大人,所以這一刻的吳三內心深處是忐忑的。他生怕郡守一個生氣要了他的小命,吳三雖然是小人物,但是他也有些小人物特有的精明。

他知道這個世道亂了,亂世人命如草芥。所以這一刻見到安然,有種不知所以然的感覺,良久之後才後知後覺的拱手行禮道:“大人找下官前來可是有事吩咐?”

安然此刻心急如焚。根本就沒有心思去管和猜測吳三的內心世界的變化。看着吳三點了點頭道:“起來吧,不用多禮!過來看看這張圖!”

“投石車?”

吳三看着安然描繪的圖紙,內心深處一陣驚訝。畢竟這個東西,人人都知道。不過見到的但不是很多。吳三拿着圖紙,一句話也沒有說,反而陷入了沉思之中。 投石器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用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頭用繩索栓住容納石彈的皮套,另一頭系以許多條繩索,方便人力拉拽將石彈拋出,分單梢和多梢。最多的有十三梢,最多需五百人人施放。

作爲武庫的官員吳三自然對於投石車清楚無比,只是他發現這張圖紙上的投石車好像有點不一樣。在吳三的記憶裡,投石車有三種,分別是一,彈力投石機又有牀弩、弩炮、射箭機之稱。依靠弓弦的彈力來拋射。除了發射大型箭也可以發射石彈,是機械弓弩的變種,稱作牀弩或牀子弩。

二便是扭力投石機從弓發展而來,又有石弩、投石車、彈射器或弩炮之稱。依靠扭絞繩索產生力量彈射。彈射杆平時是直立的,杆的頂端是裝彈丸的“勺子”或皮彈袋,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裡。三是人力拋石機,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人力拋石機通常稱爲炮。

是純利用人力的人力拋石機,是用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繩索栓住容納石彈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許多條繩索讓人力拉拽而將石彈拋出,炮梢分單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個炮梢裝在一個炮架過。需五百人施放。

但是吳三並沒有見過這種形狀的投石機,安然看着愁眉苦臉的吳三,一聲冷哼道:“看出什麼來了沒有?”安然雖然作爲郡守學富五車,但是對於這種奇巧淫技確實不通。故此這一刻的吳三,是安然唯一的指望。縱然是心中有氣,卻也不得不忍耐下來。

“大人,這個投石車是特製的或者說改進了的!”涉及到自己的專業領域。吳三再也沒有了唯唯諾諾的樣子,反而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自信。顯然吳三對於他的判斷十分的相信,安然聽到這個結果,心裡突然咯噔一聲。

“李一,傳令三軍攻城!”

“是!”

“王爺有令,攻城!”

隨着李承訓的一聲令下,國防軍各師都開始了攻城。李承訓藉着廬陵郡城牆上拋下來的火油,清楚的看到了巨大的石塊在牆上飛舞,時刻撞擊城牆,時而落在內城之上。總之這一刻,地動山搖,彷彿地震了一樣。

張白天看到巨大的石塊在天際極速而來,目光一陣閃爍。敵人的攻勢太猛了,乘着投石機換石頭的空擋,張白天拔出寶劍大喝道:“敵人來攻城了,身後就是我們的父母妻兒,兄弟給我一定要守住!”

“殺!”

對於滿天的喊殺聲一點也沒有不適應,李承訓好歹也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物。李承訓看着被投石機砸的面目全非的城牆,心裡一陣赫然。這種回回炮,當真是犀利到了吊炸天。

回回炮、平衡重錘投石機、配重式投石機,從中國人力拋石機發展而來,最早出現在歐洲十二世紀末中世紀的一種投石機,一種最大型的投石機,南宋時隨蒙古傳入中國。

利用槓桿原理,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發射的石彈,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絞盤、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時上升,放好石彈後放開或砍斷繩索,讓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此種拋石機經由伊斯蘭地區傳入中國而被稱作“回回炮”。

“李一,傳令將石塊投完,裝甲第一軍攻城!”

“王爺有令,石塊投完,裝甲第一軍攻城!”

幾輪狂轟亂炸之後,曾經高大的城牆已經慘不忍睹的坍塌了。隨着尉遲敬德一馬當先,浩浩蕩蕩的騎兵便是衝鋒陷陣而去。尉遲敬德看着近在咫尺的廬陵郡心裡熱切,他明白只要裝甲第一軍攻入城內他們就勝利了。

“廬陵就在前方,兄弟們殺!”

尉遲敬德仰天咆哮,裝甲第一軍的士兵隨後緊隨,紛紛咆哮道:“殺!”

萬人同喝,天地震驚!

看着裝甲第一軍的氣勢,李承訓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支自己麾下最精髓,也是跟隨自己最早的軍隊李承訓一直很關切。人不能忘本,而這支裝甲第一軍就是李承訓的本。

也是李承訓憑之崛起的依仗,相對於李承訓心情愉悅,而對面的安然的臉色如同吃了死孩子一樣難看。安然目光閃爍着精光,對着身邊的張白天道:“張將軍,生死就在這一戰,接下來就給你了,一定要擋住他們!”

“屬下盡力而爲!”

張白天也想回答的漂漂亮亮,但是作爲軍人最大的品德便是實事求是。他不能說空話和假話,此刻的情況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的。

楚霸王的騎兵猶如出閘猛虎,奔騰而來,氣勢磅礴。根本就不是自己麾下的潰兵能夠比擬的,更何況張白天相信,南西北三面的軍隊肯定會在短時間內支援東門。自己等人一點機會都沒有。

拿步兵對抗騎兵!

這無異於癡人說夢,張白天可是知道以步兵克騎兵,縱橫華夏幾千年就只有秦將蒙恬做到過。當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北上驅逐匈奴,利用秦弩組成弩陣將匈奴的騎兵打的大敗而逃。

於是鑄城九原,塞北草原也開始流傳了卻匈奴七百餘里,士不敢彎弓而抱怨,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傳說。張白天一陣恍惚,裝甲第一軍已經快到了眼前,張白天劍指尉遲敬德道:“兄弟們,擋住他們,殺!”

“殺!”

“找死!”

尉遲敬德一聲冷哼,“駕!”一個衝刺便是朝着張白天而去,他看出來來了,這個張白天就是此地最大的官。擒賊先擒王,尉遲敬德決定直接斬殺張白天,迫降對方!

“死!”

尉遲敬德連人帶馬,極速衝過手中鋼鞭劈向張白天的頭顱。旨在利用人馬一體的衝力,斬殺對方。

“咔嚓!”

面對尉遲敬德的驚天一擊,張白天臉色發白,下意識的將手中寶劍揮出用來阻擋尉遲敬德的鋼鞭。勇氣可嘉,但是結局一樣的明顯,張白天的寶劍斷了,頭顱也被尉遲敬德一鞭打碎。

至此戰爭再無懸念!

“賊將已死,繳械投降者不殺!”

“賊將已死,繳械投降者不殺!”

“賊將已死,繳械投降者不殺!”

“賊將已死,繳械投降者不殺!”

經過尉遲敬德的咆哮聲,與尉遲敬德的警衛團的吶喊,張白天之死的消息傳遍整個戰場。受到主將戰死的影響,楚軍節節敗退。

第217章 主公第191章 有點事大了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77章 大戰起之一字長蛇陣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56章 蘇烈第110章 人屠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318章 嫡長子的擔當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05章 長安第291章 皇太孫第109章 死字旗第30章 漠北風雲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324章 自大的頡利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106章 舉國投降第364章 最後的準備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132章 國防軍第313章 苗頭第311章 調停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307章 誓師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311章 調停第126章 加賦還是製毒?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227章 考驗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30章 漠北風雲第371章 五年第22章 偶遇李靖第344章 大清洗第327章 應對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149章 訓誡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88章 李淵之怒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371章 五年第10章 願爲霍驃騎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99章 淺水源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59章 爾等敢來否?第88章 李淵之怒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263章 心思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336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169章 真實的皇帝與太子第68章 二叔你做好準備了嗎?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362章 大唐帝國的新主人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29章 心慈手軟惹的禍!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53章 演武丹陽之大比拼第220章 頡利雄心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149章 訓誡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79章 楊廣死隋室亡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116章 以半壁江山邀你第126章 加賦還是製毒?第175章 下戰書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39章 寧爲太平犬!
第217章 主公第191章 有點事大了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77章 大戰起之一字長蛇陣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56章 蘇烈第110章 人屠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318章 嫡長子的擔當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05章 長安第291章 皇太孫第109章 死字旗第30章 漠北風雲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324章 自大的頡利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106章 舉國投降第364章 最後的準備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132章 國防軍第313章 苗頭第311章 調停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307章 誓師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311章 調停第126章 加賦還是製毒?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227章 考驗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30章 漠北風雲第371章 五年第22章 偶遇李靖第344章 大清洗第327章 應對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149章 訓誡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88章 李淵之怒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371章 五年第10章 願爲霍驃騎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99章 淺水源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59章 爾等敢來否?第88章 李淵之怒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263章 心思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336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169章 真實的皇帝與太子第68章 二叔你做好準備了嗎?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362章 大唐帝國的新主人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29章 心慈手軟惹的禍!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53章 演武丹陽之大比拼第220章 頡利雄心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149章 訓誡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79章 楊廣死隋室亡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116章 以半壁江山邀你第126章 加賦還是製毒?第175章 下戰書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39章 寧爲太平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