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長安

一人雙王!

聖旨還沒有離開長安城,李淵加封李承訓爲一字並肩王的消息就已經不脛而走,讓衆人所知了。

不清楚的人都認爲李淵對於李承訓太過於親厚了,清楚的人心裡都是嘆了一口氣,神色有些凝重。他們知道這一字並肩王並不是李淵願意加封的,甚至於李淵骨子裡根本就沒有想過。

一人雙王,王中之王。這樣的滔天權勢基於一個人的手上,是會出大問題的。特別是這個王爺還擁有着足夠強大的兵力,毫無疑問,這個加封一出,李承訓就可以與李淵比肩了。

超越儲君,半步天子!

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是天無二日,一個國家也不能有兩個君主。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李淵的這一紙加封,等於是將李唐內部最關鍵的問題,直面了出來,等於是將李承訓與李建成同時列爲了繼承人。

只是,讓衆人擔憂的是。李淵的幾個兒子可都沒有弱者,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如今有了李承訓陳兵潼關的前例,等於是給於其餘二人指了一條明路。毫無疑問,這一次李淵的這一手棋太臭了,這樣做,無疑是等於在李唐內部埋下了禍根。

李承訓的權勢再一瞬間大漲,無疑會給已有的平衡帶來很大的壓力。無論是李淵還是他的兒子們,都不可能放任李承訓一人尊大。秦王府,東宮,齊王府,接到這個消息,內心深處的憤怒越發的大了。

同時通過這件事情,他們也發現了自己等人劣勢。更是從楚霸王李承訓走的這條路看到了屬於他們的希望,只是他們確實忘記了,如今天下空閒的地方太少了,南方有李承訓把持,北方李淵,王世充。竇建德三雄並立。

他們根本就沒有重複李承訓道路的機會和地方,瞭解到李淵加封李承訓爲一字並肩王之後,李世民等兄弟三人,放下了成見。開始聯絡了起來。他們三個人的手底下都有着眼光卓絕的人物擔任參謀。

自然而然的清楚面對李承訓咄咄逼人的壓迫,自己三人唯有抱團一起才能對抗李承訓的逼人氣勢。他們清楚,李淵的這一紙聖旨一旦發佈,楚霸王頂着一人雙王的名號,必將引起天下勢力的側目。有着無數仁人志士的投效。

這必然會讓原本就勢力大增的李承訓更加強大起來,這個時候坐在長安這個牢籠裡面的三頭獅子選擇了聯合,矛頭一致對外。

隨着時間的流逝,李淵的加封聖旨隨之傳遍天下。再一次因爲李承訓而引起了天下譁然,可以說武德三年,李承訓就是當之無愧的話題帝,沒有之一!身處的潼關的李承訓也是接到了李淵恩加封聖旨。

“恭喜王侄,加封一字並肩王啊,哈哈……”趙郡王李孝恭接到李淵從長安傳來的聖旨之後,立即出關前來了黨衛軍的大營。李承訓對於李孝恭的話。不置可否,他知道李淵平白無故加封自己爲一字並肩王,肯定是有着別的圖謀或者交易。

通過前世今生,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比李承訓更加的瞭解李淵,如今安然坐在大唐御座上的皇爺爺。李承訓知道李淵雖然文治武功都不怎麼樣,但是在這亂世開國幾百年,這就說明了李淵的不凡。更加讓李承訓忌憚的是李淵的隱忍。

縱觀華夏五千年,歷朝歷代開國之主裡面,李淵絕對不是文治武功燦爛的一個,比之他的前一位隋文帝楊堅來說。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李承訓知道李淵有這些別人都沒有的優點,那便是隱忍。

隋朝國力強大之時,甘於受到隋煬帝的打壓,蟄伏太原。等待時機。隋末大亂,悍然起兵,便是李淵的果決,之後天下一統,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之時,卻甘於蟄伏。才終於保全了性命。

那個時候全權皆歸於李世民,李淵心裡清楚,大勢已去。當時只要是在長安,李淵手中有可以對抗李世民的兵力,他都會沒有半天猶豫的對抗。因爲他知道只要消息傳出,自然會有兵馬前來救駕。

斬殺李世民根本就不在話下,當時的李淵還沒有到死去的年紀。還能夠堅持到李承乾等孫子輩的長大,當年之所以李淵放棄抵抗,甘願被囚與太極殿。下旨加封李世民爲太子,那是因爲他的手中沒有抗爭的資本。

“哈哈,王叔見笑了!這下侄兒可以入關了吧!”李承訓將李孝恭帶來的聖旨打開一看,果然加封爲一字並肩王的代價便是隻能帶領三萬兵馬進入長安。

“王侄請!”

“王叔請!”

李承訓朝前對着李孝恭伸出虛引了一下之後,便是朝着尉遲敬德道:“敬德,帶領黨衛軍裝甲軍第一,二,三師,隨本王入關!其餘人馬原地駐紮,沒有本王命令擅動者,殺無赦!”

“是!”

“駕!”

這一次進入潼關北上長安,絕對不會風平浪靜。所以李承訓選擇的妥協,他沒有辦法,三萬人,這是李淵能夠接受的極限。目光閃爍了幾下便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這一次李承訓還是留了心眼。

帶領入關的全部是騎兵,因爲一旦長安有變,自己可以率領騎兵,利用它無雙的機動力量,離開長安。

一行三萬人,朝着長安官道疾馳而去。身後馬蹄濺起的塵土,瀰漫天地。在裝甲軍加速前進下,日落時分,李承訓等人正好趕到了長安城外。

看着越來越近的長安城,李承訓心裡莫名其妙的不安。目光閃爍着精光,望着長安城。這個大唐帝國的心臟,落日餘暉下,巨大的長安城彷彿是一頭匍匐在地的史前巨獸。正在張開血盆大口,就像是等待着吞噬自己一樣。

搖搖頭,甩掉心裡的那抹亂想。李承訓第一次認真的看向了這座雄偉的城市,大興城,隋文帝楊堅修建的開國都城。楊堅在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於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隋高祖開皇二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九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隋大興的總設計師宇文愷,他精心設計了大興城。

開皇二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開皇三年,隋王朝遷至新都。隋煬帝繼位後,陸續開鑿南北大運河,以水路連接大興城。大業九年,更是動用十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第364章 最後的準備第235章 受降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374章 殺之何惜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147章 餘杭第317章 欲和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66章 大唐國家社會黨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30章 漠北風雲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338章 相見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158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314章 見故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205章 長安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18章 嫡長子的擔當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261章 日不落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10章 人屠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362章 大唐帝國的新主人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31章 投降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291章 皇太孫第199章 猜疑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97章 參謀本部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321章 不除不快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第335章 強勢介入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46章 最強大的反王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23章 大唐軍神在朝我招手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45章 同路人第178章 大戰之你爭我奪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299章 劍指蘇門答臘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67章 君臣交心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17章 號曰破軍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132章 國防軍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93章 時過境遷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46章 最強大的反王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86章 二叔,接招吧!
第364章 最後的準備第235章 受降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374章 殺之何惜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147章 餘杭第317章 欲和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66章 大唐國家社會黨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30章 漠北風雲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338章 相見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158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314章 見故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205章 長安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18章 嫡長子的擔當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261章 日不落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10章 人屠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362章 大唐帝國的新主人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31章 投降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291章 皇太孫第199章 猜疑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97章 參謀本部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321章 不除不快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第335章 強勢介入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46章 最強大的反王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23章 大唐軍神在朝我招手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45章 同路人第178章 大戰之你爭我奪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299章 劍指蘇門答臘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67章 君臣交心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17章 號曰破軍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132章 國防軍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93章 時過境遷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46章 最強大的反王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86章 二叔,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