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

正是這份鐵血的宣言徹底的拉開了統一南方的序幕,李承訓就在同一瞬間下達了作戰命令。

盤踞在帝洲的幾十萬大軍,頓時出動。朝着蕭銑的樑國,濮部,昆明,撲去。第一路由不敗軍神李靖率領,第二路,由李承訓自己率領着黨衛軍兵進濮部,第三路由徐世績率領挺進昆明。

李承訓的佈局很簡單,卻也無懈可擊。因爲李承訓這樣的佈局,充分的考慮了國防軍與黨衛軍的長處,進行的統一佈局。蕭銑的樑國乃是大漢民族,大漢子孫,所以需要的是安撫。

是收攏,所以李承訓派遣的是國防軍。這只是因爲國防軍沒有黨衛軍弒殺,李承訓心裡清楚南方統一,人口問題必將會成爲自己的一大難題。所以李承訓在這個時候就開始,考慮如何增加大漢民族的人口基數了。

雖然李承訓知道大漢民族的融合其他民族的能力強大無匹,但是這個時候經過了五胡亂華之後的大漢民族,人口基數下降到了一個歷史的最低谷。這個時候如果實行民族大融合,到了最後只怕漢族都會徹底的消亡。

爲了以後,爲了大漢民族。李承訓不能滅掉蕭銑所部的漢族,只能盡力的收攏安撫。而對於異族,李承訓只有高舉黨衛軍這把屠刀,大開殺戒了。

李承訓在出徵之際,徹底的召開政務院會議,制定了在一段時間之內的民族政策。那便是鼓勵大漢民族生育,提出了人多就是力量大的口號。從財政部裡面抽調資金,建立保障補助這些新生兒的存活率。

利用鼓勵生育的方法,來提高大漢民族的人口基數。以揮屠刀的方法,滅掉異族,來保證大漢民族的純潔性。只有這樣才能護衛着大漢民族一路成長,再也不會遭受五胡亂華的悲劇了。

這便是李承訓的人口政策,因爲他知道,在未來,臺灣。海南,印度尼西亞,呂宋以及北邊的草原等地方都需要移民。歷史爲鑑,李承訓絕對不會將帝國的邊疆之地交給異族人。帝國的邊疆必須要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漢族的手中。

唯有這樣才能杜絕分裂的產生,李承訓的這一項政策剛剛出來,就得到了帝洲政務院所有官員的擁護。對於人口的匱乏,此時此刻也真的成爲了帝洲的一塊心病。

隨着這項人口政策的實施,帝洲下轄的每一個地方人心振奮。對於大漢民族這樣有着多子多孫是多福的傳統的民族。鼓勵生育絕對是會得到支持的。

這一點從後世就可以看出,太祖一聲令下,人多力量大。就導致了十二億的人口基數,這不僅是太祖的個人魅力無限,而且還有大漢族人對於後人的看重與期許。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這便是最真實的說明,沒有一個漢族人能夠逃脫這個傳承,傳宗接代,傳承煙火的活計。所以李承訓的政策,切實的把握住了當下百姓的需求。

李承訓清楚一旦這個政策實施開來。一旦到了大唐一統天下之時。也就是四五年後,南方人口就將徹底的超過北方,成爲中原人口的最大聚集地。到時候自己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兵丁,數不清的百姓可以供自己移民。

這個人口政策。不僅對於放下的大漢民族的恢復有着重要的作用,對於以後李承訓的國策也是有着巨大的影響。這個政策自然而然的成了政務院的首重之事。

這個政策不僅帶動了百姓們的熱情更是讓李承訓得到了南方百姓的認可。不得不說這一手,李承訓弄的相當的漂亮。

……

帝洲。

霸王殿內李承訓正在接待重要的賓客,本來這個時候他是要領兵出征的。但是由於蕭銑的樑國橫在帝洲與濮部之間,可以說是蕭銑不滅,李承訓也沒有辦法進軍濮部。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李承訓決定讓李靖帶領兵馬攻打蕭銑。徐世績先行協同。等到蕭銑的樑國大亂,自己與徐世績就可以領軍出兵昆明與濮部。徹底的一統南方,這便是李承訓的打算。

然後本來打算偷奸耍滑的李承訓,卻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根本就是個忙碌命。怎麼也閒不下來。這不是剛剛不能出兵,正打算休息之時確實接到了吳王杜伏威的拜訪。

對於杜伏威這個人,李承訓一直保持着最大的善意。雖然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心慈手軟,但是對於這個當初自己南下時,借租帝洲的人。李承訓還是不打算徹底交惡!

這便是李承訓的爲人處事的風格了,只要是他的敵人。他一個也不會放過。但是他睚眥必報的同時,又有着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感恩。可以說作爲一名霸者,李承訓很是矛盾。

按理來說,這樣的性格根本就不是一個好的王者。敝如楚霸王項羽,正是由於性格缺陷導致了大好的形勢毀於一旦,從一代霸王最終被逼的烏江自刎,但是李承訓確實與之正好相反。

李承訓從弱小一路向前,到了此時確實越來越強。甚至於比長安的李淵都要強大很多,可以說是一種奇蹟,一種只屬於穿越者的奇蹟。

杜伏威如今盤旋在於自己的帝洲之上,確實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就算這一次杜伏威不來,李承訓都要在滅掉蕭銑之後解決這個問題。南方一統,李承訓是絕對不會放任杜伏威,一直存在。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

這便是李承訓對於杜伏威設定的兩條路,不過根據李承訓對於杜伏威的瞭解,自己歷史上的闡述。李承訓有着很大的把握,杜伏威會選擇投降。

老杜曾經在李淵還很弱小的時候就選擇投降了李淵,如今自己兵力如此之盛。杜伏威就更加沒有了不投降的理由,李承訓目光炯炯有神,閃爍着精芒。

當初自己南下之時,兵弱勢危,還需要從杜伏威手裡用重金租借帝洲。三年過去,如今的李承訓貴爲天下第一諸侯,一人雙王,威勢無量。這個時候,杜伏威在也不敢提李承訓租借如何還的事了,而是眼巴巴的跑來帝洲拜見。

通過這件事情,李承訓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爲一個男人,就必須要有權有錢!。

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67章 君臣交心第88章 李淵之怒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217章 主公第205章 長安第309章 震怒第109章 死字旗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63章 自立門戶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227章 考驗第73章 只爲一展胸中所學爾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95章 天下第一的戰略大師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21章 眼球掉了一地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323章 心思不同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7章 以發代首,第99章 淺水源第338章 相見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347章 李靖的手筆第345章 族滅之第313章 苗頭第257章 裴矩南下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121章 十萬大軍下丹陽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140章 茶道第163章 水陸並進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255章 戰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316章 轉過彎了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15章 燕雲十八騎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341章 參見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88章 李淵之怒第319章 猜測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83章 佈局西北第16章 不負軍人二字第291章 皇太孫第100章 本王李承訓第105章 謀攻第263章 心思第300章 罷官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3章 時刻謀劃挖李二牆角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後一個帥才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237章 憂慮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36章 李蕭會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43章 亮瞎了一地的鈦合金狗眼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67章 君臣交心第88章 李淵之怒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217章 主公第205章 長安第309章 震怒第109章 死字旗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63章 自立門戶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227章 考驗第73章 只爲一展胸中所學爾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95章 天下第一的戰略大師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21章 眼球掉了一地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323章 心思不同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7章 以發代首,第99章 淺水源第338章 相見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347章 李靖的手筆第345章 族滅之第313章 苗頭第257章 裴矩南下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121章 十萬大軍下丹陽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140章 茶道第163章 水陸並進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255章 戰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316章 轉過彎了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15章 燕雲十八騎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341章 參見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88章 李淵之怒第319章 猜測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83章 佈局西北第16章 不負軍人二字第291章 皇太孫第100章 本王李承訓第105章 謀攻第263章 心思第300章 罷官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3章 時刻謀劃挖李二牆角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後一個帥才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237章 憂慮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36章 李蕭會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43章 亮瞎了一地的鈦合金狗眼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