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

隨着李承訓的一聲令下,大唐帝國開始了週轉。請大家搜索看最全!的一切都開始按照李承訓與政務院的計劃,開始了漫長的準備,就在幾天之後,李承訓便發佈了制度改革設立撤除三省六部制,以現成的制度代替。

武以參謀本部爲首,文以政務院爲首。同時再一次發佈命令,明確規定軍人不得擔任地方官員,實行軍政分離大戰略。大唐帝國在李承訓爲首的百官手裡,漸漸的復甦着。

大亂過後的蒼涼戰爭氣息慢慢的被勃勃生機沖淡,大唐帝國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之像。相比於此時此刻的大唐帝國的如日中天,五姓七望與世家大族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雖然裴矩曾經到朝堂上提起過關於五姓七望與世家大族的問題,卻被李承訓以國家還未穩定爲由擋了回去。那個時候李承訓剛剛結過帝位並不適合出手整治五姓七望,這個時候能夠安全穩定的結果皇權就是最完美的。

大唐帝國的制度已經開始改革,李承訓也就閒了下來,終於是有時間來處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這些吸大唐帝國骨髓的傢伙了。李承訓雖然不是歷史系的學生,但是他心裡也是清楚,縱觀華夏曆史世家大族一直都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的一塊大心病。

一直到了宋朝,由於科舉制的實行才使得世家大族消失在了華夏的歷史中,低着頭思考了半天,李承訓覺得如今也是時候了,應該整治一下五姓七望世家大族了。

“小桂子,去請百里院長,裴杜兩位參謀長,房玄齡等人前來太極宮,朕有事相詢!”下定了決心,李承訓眸子裡閃爍着幽深的光芒,擡起頭看着身邊跟隨的小太監道。

突然間,李一等人不在自己的身邊。李承訓還有一點不太習慣。起初幾天搞錯的不行,到了最後李承訓才習慣了過來。他知道自從他入主太極宮,燕雲十八騎再也不適合跟在自己身邊了。

皇宮之內,除了李承訓以外,不需要任何一個男的。爲了皇室血脈的純正,李承訓也沒有辦法。對於屬於自己的東西,李承訓是不會允許別人碰觸的。哪怕深居後宮,也是如此。

雖然李承訓現在還沒有娶媳婦。那也是一樣的。因爲他知道這一關無論是到了何時都逃不掉的,就算自己不說,文武百官也會勸進。

大唐可以沒有皇后,但是卻不可以沒有太子,沒有國之儲君。無論是爲了政治需要還是爲了國家的穩定,太子必須要早立。當年強秦之所以速亡,就是因爲沒有早立太子,從而給了趙高機會。

強大而集權的大秦帝國,終於是分離崩析。歸根結底還是在這個太子的身上。早立太子也會減少兄弟相殘的事情發生,太子就是一個目標,他是帝國的下一任皇帝。

羣臣自然是有所靠攏,這樣一來其他皇子勢力遠遠小於太子,就算是想要造反也沒有相應的實力。這便是李承訓的設想,雖然自己現在連媳婦都沒有,此刻考慮這些有點早了。

其實不然。

萬事都應該解決與其源頭。這件事情也是如此。眸子裡精光閃爍,雖然李承訓的年紀不大,但是他渾身上下繚繞的威勢卻沒有誰敢小覷。

“臣百裡挑一,房玄齡,岑文本,許敬宗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李承訓思考的時候,百裡挑一等人聯袂到了,“嗯!”點了點頭,李承訓朝着身後揮手讓綠衣給其他人奉了茶,然後指着旁邊空的地方道:“先隨便坐吧。等老師與克明藥師來了以後再說。”

“臣等遵旨!”

李承訓的話就是聖旨,百裡挑一等人不得不從。紛紛散開落了座,端着茶杯等候着裴矩等人的到來。對於此時此刻的等待,百裡挑一等人並沒有什麼不滿,這全因爲裴矩是李承訓的老師,相當於帝師,而杜如晦是最早跟隨李承訓的人。

身份都有所不同,他們都在猜測着李承訓的意圖,但是卻沒有交頭接耳。他們知道今時不比往日,如今李承訓不是楚霸王而是大唐帝國的皇帝,獨一無二。

皇帝就應該有皇帝的權威與派頭,這就導致百裡挑一等人在李承訓面前不敢太過的隨意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他們都聽說過,對於裡面的意思,都已經是非常的熟知了。

“卑職裴矩,杜如晦,李靖,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百裡挑一等人等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太極宮門口傳來了陣陣腳步聲。腳步聲強健有力,沉穩不凡,一聽就是軍中建兒纔會有的。

“老師,克明,藥師都坐吧!這裡沒有外人,都不必多禮!”李承訓眸子裡閃爍出一抹笑容,看着裴矩等人笑道。

聽到李承訓的話,裴矩等人連忙回禮道:“卑職遵旨!”等到衆人紛紛落座,李承訓嘴角一動道:“既然大家都到來了,朕也就明說了!”李承訓的目光從在座的每一個人的臉上劃過,一字一頓道:“如今大唐皇權已經安穩的過渡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已經成了大唐朝廷的毒瘤,不除不行的地步。”

“今日朕召集諸位愛卿前來,就是商量一下如何處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這些勢力。”李承訓雖然沒有說清楚,但是話裡話外的意思非常的明顯了。那便是世家大族必須要徹底的清算。

李承訓的話裡,意思十分的強烈,一時之間他們都沒有開口。關係到這般重要的國事,他們自然是希望想清楚在開口,將一切危險降到最低。

“陛下,五姓七望雖然行爲惡劣,但是其根深蒂固,傳承千年,他們對於這個社會的影響力太大了,此事體大,還請陛下三思!”

就在衆人都思考的時候,房玄齡突然間開口道。只是房玄齡的話讓衆人都是大驚,他們沒有想到房玄齡在李承訓意思如此明顯的時候,說出這樣的話,無異於找死。

“玄齡,說說你的見解?”李承訓明白房玄齡說的其實沒有錯,這個時候的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實力徹底的達到了巔峰,因爲他們鬥敗了大隋。

得到李承訓的肯定,房玄齡越發的自信了。擡起頭盯着李承訓道:“回稟陛下,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勢力大多在北方,在座的諸位裡面有的甚至於沒有切身體會過五姓七望的強大與恐怖。”

“臣在北方日久,自然是接觸了不少世家大族,這也讓臣對於他們的勢力感到觸目驚心。如果陛下一定要動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只怕是整個大唐都會因之而動盪。”房玄齡並沒有說假話,雖然此時此刻的李承訓兵強馬壯。

但是在軟實力上,李承訓還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絕對強大的硬勢力有時候並不能填補這個缺漏,房玄齡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臉上劃過,最後看着李承訓道:“陛下,臣在意見還是在等等,等到我大唐學校學子畢業,在五年之後,世家大族將會在無生存的地方。”

五年!

這是一個漫長的日子,李承訓在這五年裡還有太多太多的規劃,他等不起。拖得久一點,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對於這個社會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加的大。

搖了搖頭,房玄齡的話十分的有道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對策,但是這並不是最好的,至少對於李承訓來說不是最好的。李承訓眸子裡閃爍着精芒,對着房玄齡道:“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形成千年,一直都是吸食國家百姓髓血而活,無視國眼裡只有自己的家族。”

“五胡亂華之際,就有不少世家大族倒戈相向,幫助異族人對付我大漢族人,若不是冉閔英雄一世,率領其麾下乞活軍發佈殺胡令,才爲我大漢爭取到了一線生機。如若不然,只怕我泱泱大漢,此時此刻都已經亡族滅種了。”

李承訓的眸光閃爍,犀利如刀在每一個的臉上劃過。頓了頓道:“如今我大唐周邊局勢複雜,突厥,高句麗虎視眈眈,十有就會南犯中原,這個時候留着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存在於北方,本來就是一種禍患,必須要解決。”

“陛下,房大人所言自有其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實力經過幾百年的積蓄,到了如今已經到了最強盛的時候。特別是五姓七望與隋大帝楊廣的鬥爭中獲勝,更是助長了其囂張的氣焰。”裴矩待李承訓說完之後,便是朝着李承訓說道。

他並沒有表達何種觀點,只是平淡的說出了實情。世家大族這是一顆毒瘤,誰都清楚,但是想要解決掉卻並不簡單。試想一下,隋帝楊廣何等英雄蓋世,英明神武甲於當世,這樣的人他最後都輸了。

富有四海的龐大帝國,沉沒了。這便是前車之鑑,裴矩並不想李承訓再一次重複楊廣的道路。裴矩不是不想解決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實力,只是裴矩傾向於穩妥解決。

最好是沒有鬧出紛亂。

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52章 與帝會面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279章 傳令全軍,屠城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05章 長安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315章 會晤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134章 內陸艦隊的迫切感第77章 迫在眉睫的軍制改革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116章 以半壁江山邀你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369章 打壓第345章 族滅之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189章 反腐倡廉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263章 心思第129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374章 殺之何惜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88章 唐刀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10章 願爲霍驃騎第143章 亮瞎了一地的鈦合金狗眼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5章 燕雲十八騎第235章 受降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73章 只爲一展胸中所學爾第106章 舉國投降第298章 北方舉動第301章 吐蕃第362章 大唐帝國的新主人第258章 詔告天下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88章 李淵之怒第315章 會晤第130章 斬殺沈法興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350章 太原王氏的選擇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227章 考驗第53章 演武丹陽之大比拼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131章 投降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221章 陳兵五十萬,迎接霸王南下第150章 李家的事情第373章 朕的軍隊精銳否?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252章 佈局第309章 震怒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266章 閱兵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22章 偶遇李靖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57章 裴矩南下第70章 獨善其身是不行不行的!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98章 都不安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01章 吐蕃第343章 發現
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52章 與帝會面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279章 傳令全軍,屠城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05章 長安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315章 會晤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134章 內陸艦隊的迫切感第77章 迫在眉睫的軍制改革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116章 以半壁江山邀你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369章 打壓第345章 族滅之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189章 反腐倡廉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263章 心思第129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374章 殺之何惜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88章 唐刀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10章 願爲霍驃騎第143章 亮瞎了一地的鈦合金狗眼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5章 燕雲十八騎第235章 受降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73章 只爲一展胸中所學爾第106章 舉國投降第298章 北方舉動第301章 吐蕃第362章 大唐帝國的新主人第258章 詔告天下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88章 李淵之怒第315章 會晤第130章 斬殺沈法興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350章 太原王氏的選擇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227章 考驗第53章 演武丹陽之大比拼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131章 投降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221章 陳兵五十萬,迎接霸王南下第150章 李家的事情第373章 朕的軍隊精銳否?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252章 佈局第309章 震怒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266章 閱兵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22章 偶遇李靖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57章 裴矩南下第70章 獨善其身是不行不行的!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98章 都不安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01章 吐蕃第343章 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