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惜一切代價

令曰:天下兵戈,狼煙四起。本王大唐楚霸王,李承訓今據一郡之地,然,丹陽郡內百廢待興,急需各位治國安邦之才相助。今本王設立賢士閣以待各位!

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本王此次求賢不問出身,不論貴賤,唯纔是舉。這一次,不論士農工商,諸子百家之人皆可來。只要有才,本王便會重用!

政務院起草的一紙求賢令頓時引爆了隱居的各大門派,以及有才之人。這一次求賢令雖然在諸子百家裡面引起了較大的轟動,但是對於天下間的各大勢力來說卻只是放了一場笑話而已。就連李淵都覺得李承訓辦事有點失了偏旁,發來聖旨訓誡了一番。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爲這一次不問貴賤,不分出身的求賢。才真正的彌補了李承訓勢力集團的短板,使之有了與天下各大勢力比肩的可能。

求賢令出,政務院便是開始了對於前來投效的人員進行考覈和甄別。與此同時李靖也是帶着黨衛軍陸軍第二軍開始了討伐之戰,書房內李承訓盯着地圖沉思,他總覺得這一次的戰略佈置有點問題。在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這一次遺漏了什麼似的。

“李子通,李子通,……沈法興?”

“原來如此!”李承訓盯着地圖良久終於是明白了他遺漏了什麼,派遣黨衛軍陸軍第二軍攻伐李子通本來沒有什麼大事,但是他忘記李子通旁邊還有一個沈法興。而且不管是李子通還是沈法興都掌握着一支堪稱精銳的水軍。

在這個隋末,在這個亂世,水軍這個東西一直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李承訓卻是知道水軍甚至於海軍的重要性。如今李子通與沈法興憑藉手中的水軍就可以先天立於不敗之地,縱然李靖軍事才華橫溢也無法跨兵種作戰不是。

手中的木棍點了點沈法興的地盤,心目中閃爍過一抹野望。李承訓看着沈法興的名字和標註着不同顏色的地圖,內心深處的炙熱越來越明顯,雙眸之內爆射出精光死死的盯着沈法興的地盤,凝聲道:“既然如此。那便兩線作戰!”

“李一,通知黨衛軍裝甲第一軍集合!同時令單雄信,在校場候命!”

“是,王爺!”

這一次李承訓確實是沒有辦法了。先前的疏忽是致命的。一旦李子通與沈法興聯合,黨衛軍陸軍第二軍必敗無疑。縱然是李靖親自領兵都沒有反轉的機會,要知道水陸兩軍協同作戰的威力遠遠比之單兵種作戰犀利的多。

水陸聯合,取長補短的威力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李靖已經帶領着軍隊出發了,所以李承訓也只能在另一方面來減輕疏忽帶來的危害。盯着地圖李承訓於是想到了兩線開戰。利用裝甲第一軍來牽制沈法興。減輕李靖方面的軍事壓力,而且不論是兩方之中的那一方破局都可以瞬間揮軍相助,取得戰爭的勝利。

……

軍旗迎風招展,氣勢如虹。李承訓並沒有大張旗鼓,而是消無聲息的將裝甲軍來到了吳郡附近。沿途所過,憑藉五萬裝甲軍的威懾力,沿途各地紛紛請降。待到李承訓帶着軍隊到達吳郡附近的時候李承訓手下的士兵已經只剩下了,裝甲軍第一師一萬人了。

其餘各師都被李承訓打散成團級編制,坐收沿途投降的地方去了。吃到嘴裡的纔是肉,沿途各地雖然很小。但是李承訓也很是看重。一方面派遣軍隊鎮守各地,實行軍管,一方便通知百裡挑一讓他派政務院所屬人員,接受投降的各地。

對於各地原來的官員必須進行有必要的甄別和教育,才能讓他們繼續做官。但是同時不能留任原來的地方,必須進行異地就值。李承訓這一手可謂是相當的精妙,與之後世天朝的就職方式可謂是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這些亂世之中的牆頭草,李承訓可是真心的信不過。於是在給政務院的命令裡,李承訓直接是殺氣磅礴,直接是讓百裡挑一殺一批。關一批,用一批。在李承訓的心裡反正這個世間變得沒有,就是人多。

能用便用,不能用則殺!

李承訓純尚暴力法則。於是註定了他的崛起史就是一部血腥史。

帶領着裝甲第一師與單雄信,駐紮在吳郡之外。李承訓吩咐李一找人將一份信件帶給了沈法興。這個時候的李承訓出兵不是爲了滅掉沈法興而是爲了拖住他,所以李承訓直接給於沈法興來了一紙拜帖,打算進行一次會面。

兵者詭道也!

李承訓用兵雖然崇尚用堂堂正正之兵,但是偶爾一點小陰謀也是非常不錯的。有時候小陰謀也能辦大事,比如說這一次。

吳郡之內。

沈法興臉色凝重至極。聽到李承訓出兵攻城略地,沿途所過之地聞者便降的消息直接是坐不住了。有着戰略眼光的沈法興自然而然看出了自己與李子通當前所處的境地,本來他還打算出兵援助李子通一把呢!

畢竟李子通不過是外來之人,人生地不熟強勢也強勢不到哪裡去。至少李子通是沒有能力滅掉自己的,可是如今駐紮在丹陽的李承訓部,先改丹陽爲金陵,隨後派遣麾下大將李靖出兵江都。

沈法興明白李承訓的意圖,也聽聞過李靖的威名。脣亡齒寒的道理沈法興明白,所以縱使自己與李子通有矛盾也打算放下矛盾去抵抗他們共同的敵人李承訓。這不是因爲什麼,而是因爲李承訓的威名太盛了。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句話簡直成了李承訓的代名詞,相比於李承訓沈法興更願意自己周邊的是李子通。因爲如果把李子通比作是羊的話,李承訓便是狼,而且還是一隻頭狼。

然而就在沈法興剛剛說服麾下重臣的時候,便是接到了聽到了李承訓出兵的消息。而且一路消息就沒有斷,僅僅是出動軍隊前來對付自己,不用一兵一卒就是收降沿途五個郡。兵威之盛讓沈法興顫抖。

隨後便是接到了李承訓送來的書信,沈法興看着書信一邊讚歎李承訓行軍速度之快,一邊思考着這件事的解決之法。沈法興知道經過李承訓這麼一插手,李子通必定會被李靖攻破。沈法興一想到李子通的下場自己也是坐不住了。

大家都是亂世梟雄,爲了王霸之業奮鬥。但是爭霸之本來就是一條充滿殺戮,充滿了陰謀詭計的血腥之路。而且一旦踏上這條路,就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要麼踏着衆人的屍骨,舉世獨尊,君臨天下。要麼成爲他人的踏腳石,化作一杯黃土,消散於天地之間。

輕輕的合上信,沈法興神色變幻了一會兒,轉頭對着一旁等候的李一道:“告訴你家王爺,朕答應了!”

……

武德三年,李子通渡過長江攻打沈法興,奪取京口。沈法興派遣他的僕射蔣元超抵抗李子通,雙方在庱亭交戰,蔣元超兵敗身亡,沈法興放棄毗陵,逃奔吳郡。於是晉陵、丹陽、毗陵等郡都投降了李子通。

此刻京口。

李靖率領的黨衛軍第二軍正在京口五里處紮營,李靖拿着京口的地圖,以及蓋世太保送來的情報,思考着破城之法。通過蓋世太保李靖也是瞭解了這個自己的對手,李子通。

同時他也清楚這個時候的李子通正是兵威最盛的時候,這個時候攻伐李子通困難度很大。李靖放下手中的地圖,在夕陽下眯着眼睛打量着京口久久無話。

這是李承訓的在江南的第一次軍事行動,李靖不允許出現意外。心裡惦記着攻城之事,李靖的心始終靜不下來。轉頭朝着書桌走去,打算繼續研究一下破城之法。

“曹劌論戰?”

書桌上的左傳正好打開在這一頁,李靖眼睛死死的盯着曹劌論戰,心裡充滿了激動。他終於想到了解決之法!

夫戰,勇氣也。當一鼓作氣也!

李靖直接是打算放棄了先前所想的用智謀取勝的計劃,而是打算利用堂堂正正之兵殺出屬於楚霸王的威風。用堂堂之師擊敗李子通,震懾周邊羣雄,同時打出名望接收李子通遺留下的遺產。

想到了邊去做,這便是李靖的風格,也是一名將軍能夠成功的最大秘訣。李靖目光一動爆射出奪目的精光,朝着門口吩咐道:“張三,去找尉遲師長前來帥帳!”

“是,軍長!”

大約過了三響之後,尉遲敬德匆忙忙的從軍中趕來,一進門便是對着李靖詢問道:“軍長,找俺有啥好事呢?”尉遲敬德正在軍中操練士卒,這兩天待在軍中尉遲敬德感覺到無聊至極,值得整天躲在軍營裡去了,這一下子接到李靖的傳話,頓時有了精氣神。

看着這模樣的尉遲敬德,李靖莞爾一笑,也是不甚在意。兩個人都是深交已久的關係,誰不知道誰啊!李靖看着尉遲敬德,笑了笑,隨之收斂了笑意變得嚴肅道:“尉遲敬德?”

“到,請軍長吩咐!”

“明日三更做飯,五更攻城!”李靖深深的看了一眼尉遲敬德道:“從正面突進,不惜一切代價,明日天亮之前必須破城!”(。

第92章 毀屍滅跡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371章 五年第200章 十萬黨衛軍帶來的威懾第100章 本王李承訓第132章 國防軍第171章 不行!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13章 白酒+炒茶=青樓!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277章 出兵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81章 兵者,詭道也!第373章 朕的軍隊精銳否?第24章 千古二帝!第314章 見故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30章 漠北風雲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97章 參謀本部第97章 參謀本部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97章 萬貴妃的思念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96章 兵鋒浩蕩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76章 勢力大增第150章 李家的事情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24章 千古二帝!第59章 風華絕代第17章 號曰破軍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217章 主公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78章 兵鋒直指長安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319章 猜測第60章 口誅筆伐第359章 圍而不攻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301章 吐蕃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67章 君臣交心第105章 謀攻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05章 長安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123章 金陵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130章 斬殺沈法興第233章 商議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301章 吐蕃第149章 訓誡第54章 贏第237章 憂慮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194章 隋唐風水不好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199章 猜疑
第92章 毀屍滅跡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371章 五年第200章 十萬黨衛軍帶來的威懾第100章 本王李承訓第132章 國防軍第171章 不行!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13章 白酒+炒茶=青樓!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277章 出兵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81章 兵者,詭道也!第373章 朕的軍隊精銳否?第24章 千古二帝!第314章 見故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30章 漠北風雲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97章 參謀本部第97章 參謀本部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97章 萬貴妃的思念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96章 兵鋒浩蕩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76章 勢力大增第150章 李家的事情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24章 千古二帝!第59章 風華絕代第17章 號曰破軍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217章 主公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78章 兵鋒直指長安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319章 猜測第60章 口誅筆伐第359章 圍而不攻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301章 吐蕃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67章 君臣交心第105章 謀攻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05章 長安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12章 終於不再一無所有了第123章 金陵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130章 斬殺沈法興第233章 商議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301章 吐蕃第149章 訓誡第54章 贏第237章 憂慮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194章 隋唐風水不好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199章 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