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替罪羔羊

當時在場的只有包括李承乾在場的四個人要想將李承炮露禁語的事件中解脫出來必須讓其餘三斤小人中的一個主動認罪。而這三個人都是朝中重臣各自代表着一方利益沒人會在這種可大可小的事情上主動跳出來背黑鍋。

李世民問道“讓誰替太子認罪。”已經在潛意識中同意了李泰的辦法只不過他自己都沒有感覺到。

探聽到李世民的口氣李泰心中略定狠狠的瞪了李承乾一眼後低聲對李世民說道:“父皇這三人之中先說苕國公唐儉在大唐開國就有從龍之功後來跟隨父皇更是鞍前馬後立下不少功勳這樣的老臣若說泄露宮中禁語是極其不可能的就是他看在和皇家的情分上寧肯自誣也沒人會相信更會引起原來天策府衆人的反感所以說苔國公不是合適的人選

“那就只剩下守侍中王佳和房相房玄齡了。你準備讓誰背黑鍋?”李世民神色怪異的問道。

李泰思考片玄沉聲答道:“還是守侍中王佳吧比較合適一些。”

“爲什麼?就因爲房玄齡是你的老師?”

“不是。”李泰斬釘截鐵的回答:“房相不合適不是因爲我們之間是師生關係而是房相的威望太高。若干年前就有“房謀杜斷。之稱。以他的威望會引來大臣的不滿一旦羣臣對我皇家心生忌憚。以後朝廷的政務必受拖累。而且以房相的性格來說一貫小心謹慎的他不可能泄露禁語沒有人會相信的。所以說房相根本不適合。”

長孫皇后眉頭一皺問道“那同樣爲朝中重臣的守侍中王佳就適合了?”

李泰恭敬的答道:“母后相比之下守侍中王佳雖然不是最適合的人選卻是別無選擇的人選。雖然他的威望不低也同樣是建唐初期的老臣但他後期跟隱太子李建成交往過密相對來說秦王府舊臣能夠接受得了。而且因爲當年和隱太子的關係他在羣臣中過的也不算如意或許心中會有求外放的心思。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做不得準的。所以最終如何還要父皇定奪。”

李世民此刻顧不得生氣眉頭緊皺思慮了片刻:“承乾你看呢?”

李承乾看到了能夠保全自己的曙光當然會同意李泰的想法。即便這個想法漏洞百出再沒有更加合適的應對來說李承乾迫不得已也要支持李泰。

李承乾小心翼翼的答話:“父皇我感覺四弟說的有道理但王佳能否同意還不好說啊。”

李世民聽出了李承乾急切盼望推卸責任的念頭心中有些失望。但無論是作爲皇帝保全太子還是作爲父親保全兒子李世民都不會舞許李承乾的聲望受到損傷維護李承乾就成爲他必須要做的事。

李世民正在思考的時候長孫皇后嘆息着低聲勸道:“陛下不管怎麼說承乾都是個孩子偶爾犯錯是避免不了的只要他能誠心悔改就好了。在我看來承乾今天已經真正認識到錯誤了所以。這後繼的事宜還望陛下

“我明白你的意思。”李世具輕輕嘆道:“我可以原諒他的過錯。但這件事怎麼解決我還得考慮一下王蓮也是對大唐立過功勳的人。就這麼委屈了他總是不太合適的。”

李世民話說三分其中深意並沒有完全講出來。

王琺當年在李建成的東宮作爲東宮舍人之時沒少幫李建成出謀刮策對付李世民。若說李世民完全沒有嫉恨是假的現在王佳官至守侍中。一方面是因爲王佳的確有才能。另一方面也是李世民爲了顯示出胸懷寬廣而刻意爲之。

如今若是讓王佳出頭爲李承乾被黑鍋就算不考慮王蓮本人的意見。李世民也怕有人說他是挾私報復從而讓那些從李建成那裡歸順過來的大臣心中不微

李承乾急於脫身自然希望王佳出面頂罪考慮的肯定不夠周全但李世民不得不考慮。在李世民心理。大唐王朝的穩定要比太子的顏面重要。此刻李世民考慮的是既要保全太子李承乾又要保持朝中的穩妥。

李泰爲李世民的猶豫感到不解。裝做哄着懷中的小兄子睡覺心中卻在不停的思考。

立政殿內沉寂了許久小兄子再也扛不住睏意在李泰懷中沉沉睡去。李泰將小兄子輕輕的交給長孫皇后細心的幫長孫皇后安頓好沉睡的小兄子後長嘆一聲:“父皇。還拿不定主意嗎?”

李泰經過考慮猜測到幾分李世民心中的顧慮於是低聲說道:“父皇。當年大伯留下的屬下歸順的很多其中身居高個的有被貶出京的也有王佳只是其中一人罷了。若說的到你信賴的大臣我想魏徵應該算的上是數一數二的了吧他也風日汪的東宮屬及親厚。申國公高個廉懷是母后的親不也因錯被貶出長安了?這些事在衆個大臣心中有數

李世民斜着眼睛看向李泰:“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父皇我沒別的意思。”李泰面色誠懇緩緩言道:“我只是提醒父皇只要不過於責罰王佳大臣們不會有別的意見的。即便是有幾個跳樑小醜也不會動搖朝堂的根本父皇不用顧慮太多。”

李世民耐心的聽完李泰的解釋。低頭沉默不語半響之後心中似乎爲李泰的言語所動嘆息道:“青雀我剛剛在想這種陰私的計策似乎不應高出自你口吧。你應該是那種講究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人。我記得你曾經和我講過“敬畏”你可還記得你當初說過的話?”

李泰灑然一笑:“回父皇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那好我問你李世民的目光逼視着李泰一字一頓的說道:“那麼你現在對公正公理不再心存敬畏了嗎?”

李泰深深的低下了頭片刻。頭顱揚起面色莊重:“我依然敬畏。

“既然敬畏爲何還要謀劃出這樣陰私之策?你如何自圓其說?”

李泰淡淡一笑:“父皇我依然敬畏公理公正。我依然認爲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此時此刻我仍然會說這事是大哥承乾錯了。但敬畏公理不等於不會變通承乾大哥犯錯是因惹出的麻煩是果不過單單是因爲大哥犯下的錯誤決不會如此大的麻煩這其中充滿了因緣巧合。所以不能讓大哥承擔所有的結果。大哥當罰當懲罰的程度要合乎他犯下的錯誤

李世民眉頭一皺:“你口中的“因緣巧合。是在說我不該下令嚴查嗎?”

“不是李泰停頓了一下小心的找到合適的語句:“父皇巧合之所以被稱爲巧合就說明它不是某個人的意願不過是各種方面巧妙的摻和到一起了我絕對沒有責怪父皇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好個就事論事!”李世民冷笑一聲:“就事論事就讓我的大臣出來頂罪?”

李泰知道這個時玄不能完全說服李世民再找這樣的機會就太難了。於是針鋒相對的說道:“兩廂其害取其輕一方面是大唐皇族的尊嚴。是大唐太子的威望是父皇你的臉面另一方面只是臣子稍稍受點委屈大可以在過後補償他我想只要稍加點撥以王蓮這些年來的經歷來說恐怕他會毫不猶疑的站出來。這樣兩方面前得到了完美結果。我想守侍中王佳也會同意的。”

李世民似笑非笑若有所指的問道:“你怎麼知道王窪會同意?。小

王窪曾經是隱太子的東宮屬臣。出了很對毒計來針對李世民雖然說玄武門事變以後李世民表示既往不咎王掛也就順理成章的歸順李世民了。這種事李世民可以放下。王佳怎麼敢放下加上原來秦王府衆臣若有若無的輕視和打壓現在他已經投靠到那些舊隋降臣的陣營中了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如今李世民若是點撥他幫李承乾頂罪就是取得李世民信任的最好方式就算貶官外放幾年回來後至少還會官復原職甚至能更進一步。就說不爲了權勢只爲了消除在李世民心中的嫉恨他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所以說王佳肯定會爲李承乾頂罪。但此時李世民的問話卻讓李泰沒辦法回答。這些理由想必李世民想的比李泰更加透徹。

李泰低頭沉默不語李世民也沒有逼問只是長嘆一聲:“青雀你告訴我你這樣處心積慮的爲太子開脫是爲了什麼?你說的什麼“因緣巧合”什麼“兩廂其害取其輕。我都不信你告訴我你是爲了什麼?。

李泰四處打量李世民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自己長孫皇后站立在李世民的身後微笑着和自己對視。李承乾眼中卻是好奇多過感動。

李泰幽幽一嘆:“父皇你是讓我說實話是暖”

“是的你說真正的原甩。

“真正的原因就是大哥是我的一奶同胞是我的大哥僅此而已。”

李泰說出了李世民想聽的話。長孫皇后不停的點頭臉上浮現欣慰的笑容。李承乾的眼中的好奇已經消失了化作滿面的感動嘴角喃喃想說些什麼卻又畏懼於李世民只是滿眼感激眼眶紅潤的看着

泰。

李泰卻毫不在意好像剛剛令李世民滿意的話語不走出自他口一樣。十分自然的詢問:“父皇你拿定主意了嗎?”

第169章 陳柱治傷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54章 逃脫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97章 買糧第231章 診治第230章 苦肉計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107章 挑釁第106章 準備..第40章 貞觀討論第37章 拜師風波(下)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174章 賣身契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42章 有口難言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61章 李泰出宮第49章 李世民暴怒第228章 孫思邈第53章 長孫皇后規勸(下)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67章 爛好人第100章 小小警告第182章 投靠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79章 升官(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08章 挖坑第146章 長孫府(下)第108章 挖坑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9章 李泰當家第73章 麗正殿(上)第83章 風乍起(下)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231章 診治第225章 誤解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142章 母子談心第47章 大鬧弘文館第88章 兩難(上)第77章 長孫安業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20章 賞賜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125章 李恪..第102章 出題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138章 受罰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50章 李泰捱打第28章 纏綿病榻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218章 借糧與放糧第93章 李泰病倒第118章 明達出場第44章 有所保留第13章 東宮應對第233章 一舉四得第161章 癩皮狗第99章 初次打探第81章 書法與收禮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222章 落幕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5章 衆人定計第221章 回京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57章 李泰問策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186章 天災第87章 作繭自縛第199章 糧食問題第155章 問策第180章 求官(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46章 長孫府(下)第165章 多情的曖昧第91章 找茬生事第21章 陰險李泰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175章 姐妹花第161章 癩皮狗第217章 太子信箋第159章 開端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1章 一夢千年第22章 千古一箭第102章 出題第2章 長孫薄怒第13章 東宮應對第237章 腳傷第89章 兩難(下)
第169章 陳柱治傷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54章 逃脫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97章 買糧第231章 診治第230章 苦肉計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107章 挑釁第106章 準備..第40章 貞觀討論第37章 拜師風波(下)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174章 賣身契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42章 有口難言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61章 李泰出宮第49章 李世民暴怒第228章 孫思邈第53章 長孫皇后規勸(下)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67章 爛好人第100章 小小警告第182章 投靠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79章 升官(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08章 挖坑第146章 長孫府(下)第108章 挖坑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9章 李泰當家第73章 麗正殿(上)第83章 風乍起(下)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231章 診治第225章 誤解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142章 母子談心第47章 大鬧弘文館第88章 兩難(上)第77章 長孫安業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20章 賞賜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125章 李恪..第102章 出題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138章 受罰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50章 李泰捱打第28章 纏綿病榻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218章 借糧與放糧第93章 李泰病倒第118章 明達出場第44章 有所保留第13章 東宮應對第233章 一舉四得第161章 癩皮狗第99章 初次打探第81章 書法與收禮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222章 落幕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5章 衆人定計第221章 回京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57章 李泰問策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186章 天災第87章 作繭自縛第199章 糧食問題第155章 問策第180章 求官(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46章 長孫府(下)第165章 多情的曖昧第91章 找茬生事第21章 陰險李泰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175章 姐妹花第161章 癩皮狗第217章 太子信箋第159章 開端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1章 一夢千年第22章 千古一箭第102章 出題第2章 長孫薄怒第13章 東宮應對第237章 腳傷第89章 兩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