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

章江碼頭,洪州刺史陸威和豫章縣令曾星等人望着慢慢遠去的船隊,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李寬基本都是在洪州境內的各個縣裡面轉悠,搞得大家的壓力都很大。

雖然從這段時間的實際情況來看,楚王殿下在洪州的這段時間,還是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好處的,但是誰也受不住有個大領導天天盯着你幹活呀。

“那顧家已經把第一船的豬婆龍肉和豬婆龍皮跟着運走了,據說要運到長安城去,楚王府的鋪子全部高價收購。看來,這捕捉豬婆龍的營生,是可以穩穩的進行下去了。”

陸威看了看身旁的曾星,心情有點複雜。

ωwш●тTk án●c○

自己當縣令的時候,爲何就沒有碰上這麼好的事情呢?

按照最近豫章縣豬婆龍捕捉的情況來看,不需要幾年,這豫章縣就能從一箇中縣升級成爲一個上縣,並且很可能是那種稅賦收入媲美關中道的上上縣。

這品級,坐在原地就上升了。

難怪後世每隔幾年,幾個主要的大城市就會炒作一波直轄市的傳聞,這背後是妥妥的無數人的升遷呀。

“使君,那顧掌櫃被留在了豫章,等顧家新的人手過來之後纔會離開。並且楚王殿下身邊的王富貴,也說了回到長安之後,會安排船隊過來收購稻米,看來楚王殿下和顧家是真的看好我們洪州的前景呢。”

曾星這段時間可是痛並快樂着。

作爲一個勉強有點背景,但是背景又不強的縣令,如果沒有合適的契機,他這輩子就止步於縣令一職了。

但是如果能夠南洋水稻的推廣搞好,再把這個豬婆龍產業搞好,自己就有機會入楚王殿下的法眼,前途可期呀。

“嗯,這顧掌櫃雖然是一個商人,但是留在豫章縣裡的這段時間,你切記不可怠慢了。”

顧家是江南道有數的世家,陸威可不會把顧雷當成是一般的商人。

“你放心,正好這顧掌櫃前幾天提出來說要擴建我們的碼頭,等會我就邀請他去雅怡閣喝兩杯。”

……

順着漳江直入鄱陽湖,然後快速的切入到長江之中,李寬一行很快就出現在了鄂州城外。

“王爺,依我看,這長江沿岸的幾個州府,都很值得大力發展。沿着長江順流而下,貨物流通非常的方便。”

這段時間基本上都是依靠船隻在移動,王玄策對水路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跟陸地運輸的巨大損耗相比,船運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

“是啊,不說別的,就眼前這座鄂州城,西臨山南道,東靠淮南道,南邊是江南道,自己本身又是坐落在長江邊上,假以時日,一定會是一座不屬於揚州的繁華存在。”

李寬後世經常出差去武漢,雖然不敢說對這座城市有多瞭解,但是作爲中部最耀眼的一顆明星,這裡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不過,如今這座鄂州城,在大唐的存在感還是差了一些。

不管是哪個朝代,幾個轄區交界處的發展,往往都是不受重視的。

這鄂州就是屬於三道交界之處。

“看着鄂州四周都是水網密佈,周邊一大片區域應該都是不缺水的,真是推廣水稻種植的好地方啊。”武媚娘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水多就好嗎?”

顧盼盼在一旁插話道:“這要是下一場暴雨,指不定不知道良田被淹掉呢。依我看,還是要蘇州那邊位置更好,既靠近水源之地,又不像是鄂州這裡到處都是湖泊河流。再說了,蘇州那一片,人口也比鄂州這裡要密集很多,推廣水稻種植應該會更加容易。”

“長久之計,興修水利也是需要的,要不然長江邊上的那些水田,倒是確實有一定的洪澇危險。”李寬點了點頭,難得的肯定了顧盼盼的說法。

這個丫頭,也不知道腦子是怎麼想的,似乎真的準備一路跟着巡視天下了。

眼看着船隻慢慢的靠岸,李寬也不等鄂州的那些官員來迎接自己,直接去到江夏縣,在大唐皇家錢莊分號所在的後院裡面住下了。

當然,李寬這麼一個船隊進城,瞞是瞞不住的,他也沒有想瞞。

所以,當天下午,鄂州和江夏的官員就都過來拜訪了。

“王縣令,這江夏縣今年種了多少南洋水稻?”

李寬看到這江夏縣令王峰肥頭大腦的模樣,心中有點不喜。

雖然說人的品性和外表不見得有什麼關係,但是在江夏縣這種並不算是多麼繁華的地方,縣令長得這個模樣,着實讓人有點懷疑他的水平啊。

“楚王殿下,我們江夏縣種了很多很多水稻呢。”

王峰露出一個諂媚的笑容,“如今正是初夏時分,天氣還不算炎熱,下官已經在黃鶴樓上專門安排了宴席爲楚王殿下接風,王爺您看……”

王峰明顯是不希望李寬跟他談太多水稻種植的事情,而是趕緊轉移到宴席上面。

這也算是王峰的對付上官的秘訣之一了。

“王縣令,很多很多是多少?本王愚鈍,不清楚這到底是多少畝。”

“江夏城外的水田,全部都種上了水稻,在黃鶴樓上面也可以看到茁壯成長的水稻苗呢,王爺不妨移步到黃鶴樓中,欣賞一樣江夏城夕陽西下的美景。”

“行,那本王就去見識一下,看看這江夏城在王縣令的治下,到底是如何繁華。”

李寬畢竟是剛剛到鄂州,這裡是什麼情況,一時也還不是很清楚,倒沒有再說什麼。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的大名,李寬自然是聽說過的,不過前世今生,他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裡。

原本李寬以爲黃鶴樓只不過是一棟孤零零的樓,沒想到卻是一個建築羣。

只見黃鶴樓與江夏城相連,整個建築都處在城牆之內,整個樓宇鋪上了綠瓦,還刷了紅色的油漆,倒是給人一種端莊、大方的感覺。

“楚王殿下,這黃鶴樓原本是東吳時期所建,起初是用於軍事用途,所以視野非常的好。在這裡可以瞭望整個江面,也能看清江夏城中的景象,等會夕陽緩緩的降落的時候,整個江面微波盪漾,泛着金黃,給人一種美輪美奐的感覺。”

鄂州刺史方偉站在李寬身旁,介紹着黃鶴樓的情況。

李寬還以爲這就是一座觀光樓,沒想到居然還能在這裡吃飯。

看來,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啊。

“這長江,往年都會發大水嗎?”

李寬知道長江和黃河,在明清時期可是經常鬧水患的,但是這麼多年,他在長安卻是幾乎沒有聽到什麼消息。

如今站在黃鶴樓上,看着流向天際的長江,自然要問一問。

“楚王殿下,鄂州每年都會安排勞役興修水利,這幾年都沒有鬧過什麼水患呢。”方偉略微自豪的說了一句。

李寬看着不遠處清澈的江水,沒有再多問什麼。

這個年頭,長江流域除了揚州城比較繁華,其他州府都拿不出手。

這也就意味着長江沿岸的州府的人口密度不會非常的高,對生態的破壞自然也就不是很高。

再加上各種湖泊都沒有被人填湖造田,蓄水能力很強,長江的水患還不嚴重,倒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方偉非得說是鄂州興修水利的功勞,也不能完全否認。

不過,憑藉着直覺,他覺得這個鄂州和自己之前去過的幾個州府,有所不同。

特別是那個王峰肥頭大腦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懷疑他到底是不是個好官。

自己作爲黜陟使,可不是僅僅來看看南洋水稻推廣的怎麼樣了。

大唐的黜陟使制度,可以說是一種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最關鍵的李寬還有李世民“便於行事”的旨意在,這個權利可就大了。

“楚王殿下,這武昌魚是我們鄂州最有名的,您嚐嚐合不合你胃口?”

衆人沒有寒暄多久,豐盛的酒菜就已經擺在了黃鶴樓中。

更讓人意外的是,飲用的酒居然還是楚王府出品的“燒刀子”,看來這些人也是下了些功夫啊。

“這武昌魚肉質細嫩,白嫩多汁,鮮味更勝其他魚類一籌,着實不凡。”

李寬倒也不客氣,夾了一口嚐了嚐。

“這武昌魚性情兇猛,在江水裡面也算是少有對手,所以它的肉質比一般的魚要好。”

“今天做這道清蒸武昌魚的廚子,是江夏最有名的酒樓裡請過來的,這魚鱗和內臟都處理的非常講究。”

看到李寬似乎還挺滿意這道菜,方偉和王峰紛紛在一旁附和着說話。

一時之間,黃鶴樓中倒是呈現出了一種賓主盡歡的模樣。

不過,在黃鶴樓不遠處的街道上,卻是涌來一幫農戶,赤着腳叫嚷着往黃鶴樓而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配合還是怎麼樣,這些農戶居然來到了黃鶴樓前才被攔下。

“王爺,樓外來了一羣農戶。”

李寬出行,席君買自然是帶着一幫楚王府的護衛分佈在黃鶴樓各處。

這些農戶剛剛出現,他就發現了不對勁。

“楚王殿下,這幫刁民最愛鬧事,下官去處理即可。”

一旁的王峰聽到席君買的話,臉色一變,趕緊起身。

不過,鄂州刺史方偉倒是面色鎮定的坐在那裡,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陛下任命本王爲黜陟使,爲的就是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這些農戶既然想見本王,那本王就去見一見。”

今天這事透露出一股古怪。

自己今天才來到鄂州,按理說鄂州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到來。

偏偏這些農戶居然能夠準確的找到黃鶴樓面前來,還說要求見自己。

很明顯,這裡面應該有什麼故事在裡頭啊。

這鄂州府的各級官吏,看來不像是鐵板一塊的樣子。

“王爺千鈞之子,豈是這些田舍奴想見就能見的?就讓下官去處理吧。”

王峰說話的時候,額頭上忍不住開始冒汗。

千算萬算,他也沒想到對方會動手的這麼快。

這江夏城裡,還有些東西自己沒有來得及處理呢。

“放肆!王峰,這楚王殿下想見誰,莫不成還得聽你的不成?”

一旁的鄂州刺史方偉起身衝王峰呵斥了一句。

“楚王殿下,下官絕無此意啊。”

王峰滿懷怨恨的看了一眼方偉,然後趕緊給李寬解釋了起來。

作爲琅琊王氏的核心子弟,王峰在鄂州一直跟刺史方偉不大對付。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琅琊王氏自臨沂衣冠南渡、舉族遷居金陵,後來再分佈到江南各地。

雖然和太原王氏比起來,唐朝時期的琅琊王氏已經大爲不如,但是卻仍然是江南道有數的世家。

像是方偉這樣寒門出生的刺史,基本上拿他沒有太大的辦法。

“王爺,要不屬下去了解一番,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今天的事情透露出古怪,王玄策擔心這些農戶裡面會不會有人對李寬不利,所以提出由自己去了解情況。

“不用,本王想看一看真實的鄂州到底是什麼模樣。”

李寬說完,徑自往樓下而去。

這個年代的農戶,敢這麼聚衆來到黃鶴樓外要求見一個親王,可以說是冒着巨大的風險的。

甚至說是冒着生命危險也不爲過。

李寬很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願意冒這個風險。

“還我水田!”

“官商勾結,私吞良田!”

“還我糧食!”

當李寬在席君買等人的擁護下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時候,就看到一副雜亂的遊街場面。

“楚王殿下,這些農戶似乎是關中遷移到鄂州種植南洋水稻的移民。”

方偉一眼就看出了這些人的來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早就知道了的原因。

“怎麼還有突厥人?”

李寬看到人羣之中,還有一些長相明顯跟唐人不同的人員混在裡面。

方偉:“這些突厥人應該是雲中都督府內遷到鄂州的移民,也是來開荒種植水稻的。”

“各位,楚王殿下已經下來了,你們有什麼冤情,都可以說出來。”

王玄策往前走了幾步,來到了農戶們的面前,開始詢問了起來。

“請楚王殿下爲我們做主啊。”

王峰聽了臉色一變,擔心了起來。

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453章 奇效第941章 女兒奴第800章 水災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658章 叔寶!好東西!第1205章 國內城的變化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1548章 科研熱點(有點習慣萬字大章了)第664章 雙贏的方案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1539章 放權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76章 開府建牙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1392章 生病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583章 這是蹭熱點嗎?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1539章 放權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726章 高句麗的消息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736章 孤注一擲的金勝曼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222章 心癢癢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507章千金買骨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141章 大遊行第215章 曲轅犁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830章 天大的秘密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986章 貪婪是本性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207章 可憐人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9章 主動入甕第1345章 非同尋常的鋼管第18章 來了個老神醫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768章 援軍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裡敢騙你?(第3更來了)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534章 爐甘石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145章 釜底抽薪
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453章 奇效第941章 女兒奴第800章 水災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658章 叔寶!好東西!第1205章 國內城的變化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1548章 科研熱點(有點習慣萬字大章了)第664章 雙贏的方案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1539章 放權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76章 開府建牙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1392章 生病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583章 這是蹭熱點嗎?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1539章 放權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726章 高句麗的消息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736章 孤注一擲的金勝曼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222章 心癢癢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507章千金買骨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141章 大遊行第215章 曲轅犁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830章 天大的秘密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986章 貪婪是本性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207章 可憐人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9章 主動入甕第1345章 非同尋常的鋼管第18章 來了個老神醫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768章 援軍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裡敢騙你?(第3更來了)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534章 爐甘石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145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