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傾國之兵

雅魯藏布江已經斷流,厚厚的冰層凍結了流淌的河水,好象一條玉帶,伸向遠方。

在雅魯藏布江兩岸,一隊隊吐蕃軍隊正在快速行軍,他們要趕去邏些聽侯贊普的調遣。

自從墀德祖贊決心要復仇,要奪回大非川后,他的命令就傳到了吐蕃的高山密林,吐蕃人從險山惡水中開出來,趕往邏些。

一路上,吐蕃人議論紛紛,說得最多的就是打唐朝一事,依他們想來,唐朝不堪一擊,收回大非川是必然之事。

不僅如此,吐蕃還有巨大的繳獲,比起當年攻佔安西四鎮的收穫還要大。

是以,吐蕃人特別興奮,說話的聲音很是高亢,尖細刺耳。

“唐人真是蠢,竟敢進攻大非川。大非川是大吐蕃的重地,薛仁貴兵敗大非川,給唐人的教訓還不夠嗎?”

“唐人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薛仁貴兵敗已經數十年過去了,他們的妄想又增長了。這次,大吐蕃一定要給唐人一個狠狠的教訓,要他們永遠也忘不了。”

“教訓太輕了,一定要讓唐人付出慘重的代價。大吐蕃收復大非川后,立即出兵河湟之地,打下河湟之地後,立即出兵長安,滅了唐朝。”

“長安啊,那是天下間最爲富饒的城池,金銀珠寶堆成山,漂亮的麗人比犛牛身上的牛毛還要多,真要進了長安,那就是進入了花花世界,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以睡金山銀山。”

吐蕃人是越說越興奮,眼睛放光,一串串美妙的小星星浮現,彷彿他們已經打進長安了似的。

就這般,吐蕃人一邊行軍,一邊議論如何打唐朝,在他們嘴裡,唐朝跟紙糊泥捏的沒差別,只要吐蕃大軍一到,長安就是手到擒來。

心情高興,充滿希望,吐蕃的行軍異常輕快,走路象在飛,好似踩着風火輪似的。

邏些,已經成了一片兵的海洋。

自從墀德祖讚的命令發出後,吐蕃軍隊就從高山密林裡趕來,一隊接一隊的開到,集結在邏些的吐蕃軍隊成倍成倍增長,很快的,帳幕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到頭。

邏些城方圓不過十幾二十裡,眼下已經劇增到一百多裡。

即使這樣,仍有不少吐蕃軍隊趕到,帳幕還在增長。

“贊普,是贊普!”

吐蕃人爆發出一陣驚天的吼聲,臉上泛着喜悅,彷彿大過年似的。

墀德祖贊帶着羣臣,騎着駿馬,在軍營中巡視。

一眼望去,只見帳幕橫成行,豎成列,極有章法,墀德祖贊大爲滿意,暗中點頭。

這事說來還有一番曲折,若不是當初墀德祖贊使用雷霆手段,邏些城早就成了狗窩牛圈。

吐蕃軍隊初到之時,大是興奮,以爲邏些城是他的家,想怎麼紮營就怎紮營,一時間營地亂糟糟的,東一團西一簇,要想跑馬送信都要費很大的功夫。

若僅僅如此的話,還不會惹得墀德祖贊使用雷霆手段,更讓人受不了的是,牛馬糞到處都是,一腳下去,很可能踩到臭哄哄的糞便。

吐蕃人是遊牧民族,過着遷徙的日子,大軍朝邏些開來,隨來的家眷不少,騎着駿馬,趕着牛羊,來到邏些,邏些一時就成了最大的聚集地,牛羊成羣,駿馬成堆。

更要命的是,吐蕃人自小與牛馬混在一起,沒有整潔的意識,更沒有注意邏些城整潔的想法,邏些城的牛馬糞堆成了山,一時間臭氣熏天,墀德祖贊在紅山宮也能聞到刺鼻的臭味。

實在受不了,墀德祖贊下令,進行整頓,清理牛馬糞。

對這道命令,吐蕃人絲毫不放在心上,不與牛馬混在一起,聞不慣牛馬糞,還能叫吐蕃?

幾次下令無效,墀德祖贊怒了,當場殺了幾個頭領,如此一來,吐蕃人終於怕了,不敢不執行墀德祖讚的命令。

就這般,在墀德祖讚的命令下,吐蕃人開始收拾打理邏些,井井有條,章法自成,纔有眼前這番景象。

聽着吐蕃人的歡呼聲,墀德祖贊大是歡喜,如此得民心,何愁不能收復大非川?何愁不能進軍河湟之地?何愁不能打進長安?

帶着羣臣巡視一通,墀德祖贊很是興奮,回到紅山宮,進入正殿,坐了下來,叫傭僕送上酒菜,與羣臣一邊飲宴,一邊商議軍機。

“大吐蕃的勇士正從高山密林趕來,要不了多久,大吐蕃的傾國之兵就會聚集。到那時,我們出兵大非川,與唐軍大戰一場,你們都說說,這勝負之數如何?”墀德祖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極是暢快,聲調高了許多。

當初,乍聞大非川丟失的消息,墀德祖贊大是憤怒,一怒之下,把桑布扎家族全部斬殺,一個不留,哪怕是剛剛出生的嬰兒也沒有放過。

如今,看着越來越多的吐蕃大軍趕到,他的心氣又足了,腰板又硬了,如此之多的吐蕃大軍,還愁收復不了大非川?

“贊普,眼下趕到邏些的勇士已經趕過了三十萬。等到進兵之際,趕到的勇士不會低於五十萬。”大論的聲調很高,有些尖細刺耳了,幾乎是唱出來的:“松贊干布之時,大吐蕃總共不過四十萬大軍。如今,大吐蕃的勇士不會低於五十萬,這是何等的美事!”

松贊干布是一個偉大的贊普,奠定了吐蕃的發展,可是,那僅僅是個基礎。隨後數十年,吐蕃大舉擴張,地域更加廣闊,口衆更多,能夠調集的軍隊增加了好幾十萬。

“若不是孫波茹的十萬大軍損失殆盡,若不是丟了大非川,吐蕃的勇士會更多,不會低於七十萬!”小論接過話頭,大聲道來。

“是呀!”羣臣大聲附和,既是興奮,又是憤怒。

興奮的是,吐蕃曾經很強盛,可以調集七十萬大軍,這在吐蕃歷史上是絕無僅有一的次。

想想唐朝,全國總兵力也才五十四五萬,吐蕃就有七十萬大軍,這足以讓吐蕃羣臣狠狠讚美一通。

憤怒的是,孫波茹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滅,還丟了大非川,使得吐蕃的實力削弱了很多。

“唐人可恨可惡!”

“一定不能饒了唐人!”

“打進長安!打進長安!”

緊接着,羣臣就是破口大罵,口水亂飛,差點把紅山宮給淹沒了。

“夠了!”墀德祖贊臉一沉,沉聲喝道:“罵無濟於事,罵不死李隆基!你們都說說,這一仗該如何打?”

大軍已經調集了,該如何用兵,這需要謀劃。

大論臉上泛着笑容,率先開口,道:“薛仁貴進軍大非川,十萬唐軍挾怒而來,氣勢正盛,再者,唐軍的戰力比大吐蕃的勇士更強,最後卻是大敗而歸,原因何在?就在於,臣祖上斷了他的糧道,焚燬了他的糧草,薛仁貴不得不退兵。”

打敗薛仁貴的是松贊干布時期四賢之一,時任大論的祿東贊之孫,是眼下這個大論的祖輩。吐蕃的官爵、土地、權力都是世襲的,他的祖輩是大論,他也就是大論。

一提起祖上最得意的一件事,大論眼睛眯到一起了,笑得跟彌勒佛似的。

吐蕃與唐朝打了上百年,卻是少有勝仗,象打敗薛仁貴這樣的仗對於吐蕃來說,更是萬中無一,誰能不美呢?

“大論的意思是說,這一仗還是斷敵糧道,焚唐軍的糧草?”墀德祖贊大聲喝道。

“贊普英明!”大論美滋滋的讚頌一句,實則是在讚揚自己。

“大論所言雖是有理,卻也不盡然。”小論卻是反對,道:“大非川雖是一馬平川,利於馳騁,其周邊卻是多高山密林,要斷敵糧道,有成算。可是,要焚唐軍的糧草,談何容易?要知道,當年一戰,若不是郭待封未與薛仁貴及時匯合,給了大吐蕃可乘之機,那一仗誰勝誰敗還不一定。”

小論所言很中肯,卻是引得一衆吐蕃大臣直皺眉。

“如今,哥舒翰本是一員良機,其麾下更是英雄匯聚,李昌國、郭子儀、李光弼、李晟,甚至連李白這樣的文人也是良將,要想焚其糧草,大論可有妙策?”小論一副沒有看見羣臣不願多說的樣兒,反問一句。

“小論,你可有妙策?”墀德祖贊卻是微微點頭,大爲讚許這話。

他是吐蕃歷史上的雄主,對兵事極爲精通,自然知道小論所說全是實情。當年那一仗,要不是郭待封違抗軍令,吐蕃很可能吃了敗仗。

“贊普,臣以爲此戰大吐蕃需要實行兩策。”小論信心十足,不待墀德祖贊問計,便道:“第一策,派出小股軍隊與唐軍周旋,滋擾唐軍的糧道,若能切斷就切斷,不能切斷就退去,再找機會。在高山密林裡作戰,唐軍雖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卻不是大吐蕃勇士的對手。”

吐蕃人天生就是跋山涉水的好手,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若真這樣打的話,對唐軍是個巨大的威脅。

“第二策呢?”墀德祖贊微微頷首。

“第二策就是拖!”小論大聲剖析,道:“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李隆基在向大非川大舉增兵,雖然我們不知道詳盡的數目,卻可以估算,不會低於十萬。若是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與唐軍硬撼,即使我們有五十萬,未必能打敗二十萬唐軍。是以,大吐蕃應該拖。二十萬唐軍駐在大非川,求戰不得,退又不能,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儘管唐朝國力雄厚,也是難以爲繼,只要拖下去,唐軍不得不退。到那時,就是大吐蕃大舉進攻的時候。”

“嗡!”他的話音剛落點,殿裡爆發出嗡嗡的議論聲。

,!

第21章 原來是你!第8章 世界中心第53章 洗心革面第16章 大破吐蕃(七)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6章 大舉西進第22章 衝突第2章 猛將如雲第22章 玄宗問計第4章 千載良機第11章 高手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8章 邂逅第33章 爭風吃醋第33章 王忠嗣下獄第71章 出兵石國第18章 邂逅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22章 玄宗問計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31章 大軍壓境第9章 借勢第1章 蔥嶺戍卒第32章 晉升副將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33章 生擒活捉第47章 罪己詔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2章 范陽精銳第68章 監軍到了!第58章 奔赴邊關第9章 借勢第11章 波斯復國第44章 有美偕行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28章 生死關頭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16章 開路先鋒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1章 春光乍泄第2章 猛將如雲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9章 首戰告捷第23章 連雲堡第7章 天竺第4章 設伏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二)第31章 後宮風波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17章 艱難的進軍第34章 席捲大非川第59章 將計就計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13章 你是我的第8章 滅天竺?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30章 妙計解困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70章 全面圍城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41章 一語解圍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55章 監軍第53章 哥舒翰掛帥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1章 尋訪杜甫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25章 升任校尉第25章 升任校尉第4章 奪范陽軍第15章 曲江池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11章 高手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67章 不信!第14章 最後一戰(下)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36章 翻雲覆雨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18章 大唐盛事第2章 英風烈烈!第65章 搶!(上)第29章 扔下去第17章 李昌國,你在哪裡?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19章 一言而決第44章 有美偕行第46章 有辦法了第17章 艱難的進軍
第21章 原來是你!第8章 世界中心第53章 洗心革面第16章 大破吐蕃(七)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6章 大舉西進第22章 衝突第2章 猛將如雲第22章 玄宗問計第4章 千載良機第11章 高手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8章 邂逅第33章 爭風吃醋第33章 王忠嗣下獄第71章 出兵石國第18章 邂逅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22章 玄宗問計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31章 大軍壓境第9章 借勢第1章 蔥嶺戍卒第32章 晉升副將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33章 生擒活捉第47章 罪己詔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2章 范陽精銳第68章 監軍到了!第58章 奔赴邊關第9章 借勢第11章 波斯復國第44章 有美偕行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28章 生死關頭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16章 開路先鋒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1章 春光乍泄第2章 猛將如雲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9章 首戰告捷第23章 連雲堡第7章 天竺第4章 設伏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二)第31章 後宮風波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17章 艱難的進軍第34章 席捲大非川第59章 將計就計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13章 你是我的第8章 滅天竺?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30章 妙計解困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70章 全面圍城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41章 一語解圍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55章 監軍第53章 哥舒翰掛帥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1章 尋訪杜甫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25章 升任校尉第25章 升任校尉第4章 奪范陽軍第15章 曲江池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11章 高手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67章 不信!第14章 最後一戰(下)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36章 翻雲覆雨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18章 大唐盛事第2章 英風烈烈!第65章 搶!(上)第29章 扔下去第17章 李昌國,你在哪裡?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19章 一言而決第44章 有美偕行第46章 有辦法了第17章 艱難的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