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長安瘋狂了!

玄武門,一如既往的熱鬧,不少百姓等在這裡,臉上泛着喜悅的笑容,見了面不論識與不識,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石堡城打下來了,大唐之軍正向大非川進軍!孫波茹全軍覆沒,大非川空虛,只要大唐之軍一到,大非川就是手到擒來!呵呵!這是大唐盛事!”

“那還用說?大非川本是吐谷渾舊地,吐谷渾爲大唐擊敗之後,一部分歸順了大唐,一部分投靠了吐蕃。薛仁貴當年能進軍大非川,就是有吐谷渾的幫助。可惜的是,薛仁貴兵敗大非川,大唐失去了大非川。”

“大非川土肥水美,宜於牧耕,得到大非川后,吐蕃的國力大爲增長,一舉而成爲與大唐分庭抗禮的大邦。大唐這次收復大非川,吐蕃的實力就會一落千丈,再也對大唐構不成威脅了。”

大非川對於吐蕃太過重要了,正是因爲吐蕃得到大非川才實力大進,一舉而成爲與唐朝分庭抗禮的大國。在此之前,吐蕃雖然與唐朝爲敵,卻是因爲國力太弱,對唐朝構不成威脅。

松贊干布一開始也是瞧不起唐朝,與唐朝打了幾仗之後,發現吐蕃根本不是唐朝的對手,這才改弦易轍,與唐朝通好,纔有文成公主進藏一事。

在松贊干布在位期間,吐蕃與唐朝少戰事,基本上相安無事。松贊干布死後,吐蕃的大權落到大論祿東贊手裡,此人對唐朝極爲敵對,一場長達二十多年的戰爭拉開了序幕,以吐蕃拿下大非川爲標誌,這一階段的戰爭方纔結束。

緊接着,吐蕃以大非川爲跳板,大舉進犯河湟之地,對唐朝構成巨大的威脅,使得唐朝河湟之地不寧,爲了防備吐蕃,唐朝不得不在河湟駐紮十幾萬大軍。

是以,唐人對大非川特別關注,儘管早就知道石堡城被打下來後,進軍大非川是必然的結局,仍是關心不已,一有時間就到玄武門候着,爲的就是第一時間得到喜訊。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前來玄武門的百姓絡繹不絕,非常之多。

“拿下大非川,不僅可以削弱吐蕃,使得吐蕃的國力一落千丈,更重要的是,大唐可以以此爲基,準備攻打邏些。”

“攻打邏些,大唐早有此心,卻是沒有機會。薛仁貴西征大非川,高宗皇上就有拿下大非川以此爲基,準備進攻邏些之意,此事,舉朝皆知。可惜的是,薛仁貴兵敗,這一意圖無法實現。直到今曰,大非川方纔真正被大唐拿下!”

“拿下大非川,大唐就劍指邏些了。”

“眼下已經到了冬季,不是用兵之季,大唐會在來春對邏些大舉進攻。我要去投軍,你們呢?”

“那還用說?大唐男兒此時不效命沙場,更待何時?”

一說起拿下大非川的好處,百姓是眼睛放光,說個不住,你一言我一語,把大非川的巨大作用說得通透。

大非川一直是唐朝心中的痛,不僅僅是因爲此地太過重要,更在於,薛仁貴兵敗大非川是唐朝自創建以來最大的敗仗,雖然數十年過去了,唐人仍是記憶猶新,在雪恥有望,進攻邏些有望之際,誰個不心氣高漲?

大唐男兒本就以馳騁沙場爲榮,此時此刻,誰不想投軍?

“收復大非川了!”

就在百姓議論紛紛之際,只聽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蘊含着無盡的喜悅。

“收復大非川了!”

雖然這聲音有些隱約,聽得不太真切,百姓卻是沒有絲毫懷疑,仰首向天,大聲吶喊,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直上九重天。

收復大非川是天大的喜事,已經夠讓百姓歡喜的了,然而,好事不斷,讓百姓更加歡喜的還在後面。

“天大的勝利!”

沙啞的聲音已近靠近了不少,聽得更加清楚了。

“天大的勝利!”

百姓跟着吶喊,眼裡卻是疑問,那意思是:戰果有多大?

百姓之所以有如此疑問,倒不是懷疑這話的可信度,而是想知道具體的戰果。大非川富饒之地,是吐蕃最爲重要的經濟區,唐軍的戰果肯定很大,這不需要懷疑,問題是再大的戰果總有個數目吧?

對於這數目,纔是百姓最爲關切的。

彷彿知道百姓心中的疑問似的,沙啞的聲音馬上就作了回答。

“俘獲口衆兩百餘萬!”

沙啞的聲音如同驚雷,吼得山響,百姓聽得清清楚楚,一臉的驚訝“兩百萬啊?”

兩百萬是個什麼概念,不需要想的,一舉俘虜這麼多的人口,儘管唐朝武功赫赫,滅國數十,在整個唐朝歷史上也沒有幾次。

“大唐萬歲!”

百姓由歡喜變成了狂喜,個個揮着胳膊,晃着拳頭,仰首向天,發出驚天的咆哮。

“繳獲駿馬一百二十餘萬匹!”

百姓已經夠歡喜了,沙啞的聲音好象廣播似的,還在播放好消息。

“一百二十餘萬匹駿馬?我的天!”百姓儘管神經夠堅韌,依然是震驚,有些難以置信。

一百二十餘萬匹駿馬,那是什麼概念?一匹挨一匹的站好,也是黑壓壓的好幾十裡吧?

震驚之餘的百姓竟然沒有跟着歡呼了。

然而,還沒有完,還有好消息在廣播。

“繳獲牛羊三千餘萬!”沙啞的聲音尖細高亢,如同夜梟啼叫,很是刺耳。

“……”

百姓震驚過甚,張大了嘴巴,吼不出來了,唯有喉間發出咕咕聲。

“三千餘萬!”

“我的天!”

“如此之多的繳獲,只有大唐滅突厥纔有吧?”

過了一陣,百姓終於反應過來,就是一片驚歎聲。

唐朝武功赫赫,滅國數十,其中不乏滅掉大國,在此之前,最有名的要數李靖滅東~~突厥,蘇定方滅西突厥了,再次就要數滅吐谷渾了。

突厥是大漠之雄,控域萬里,擁有的口衆不少,牛羊駿馬更是多不勝數。突厥被滅亡後,唐朝的繳獲比起眼下的戰果更大,俘獲的口衆更多,牛羊駿馬更多。

收復大非川的繳獲比起滅突厥遠爲不如,問題是,象突厥這樣的大國能有幾個?幾百年未必有這樣的滅國大戰,百姓很明白,收復大非川的戰果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不能再奢望更大,要他們不驚訝都不行。

“天大的勝利!”

“大唐萬歲!”

驀然間,百姓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宛若億萬個驚雷轟鳴似的,震得長安都在顫抖。

“天大的勝利!”

“大唐萬歲!”

就在百姓狂吼之際,只見一隊身形疲憊,卻是滿臉笑容的唐軍疾馳而來,他們一邊馳騁,一邊揮着胳膊,晃着拳頭,吼得山響。

瞧他們那模樣,毛細孔都是歡喜勁頭,向外噴薄着無限的喜悅,彷彿他們是歡喜的源頭。

百姓彷彿商量好似的,自動爲他們讓路,一條寬闊的大道讓了出來,任由唐軍疾馳而過。

唐軍一過,百姓撒開雙腿,從後追來,一邊追逐,一邊大吼“天大的勝利!大唐萬歲!”

要是把喜悅比喻成風暴的話,玄武門就是風暴的源頭,從玄武門開始,這場喜悅的風暴很快就從玄武軍擴散開來,迅速瀰漫到長安的大街小巷。

長安百姓不論在做什麼,只要聽到這歡呼,無不是放下手中活計,涌到大街上,揮着胳膊,晃着拳頭,扯起嗓子沖天咆哮。

“天大的勝利!”

“大唐萬歲!”

驚天的吼聲直是九霄,震得蒼穹爲之顫抖。

“乒乒乓乓!”

在百姓的歡呼聲中,伴隨着驚天動地的爆竹聲,喜悅的氣氛更增數分。

報捷的唐軍在龍武軍的族擁下直奪麟德殿而去,然而,他們還沒有趕到麟德殿,就給李隆基迎個正着。

此時的李隆基活力煥發,紅光滿面,連白鬚都在抖動,整個人泛着喜悅,彷彿他就是喜悅的淵藪似的。

“拿來!”李隆基二話不說,右手一伸,討好軍報了。

“呵呵!”唐軍發出一陣暢笑聲,取出捷報,呈給李隆基。

李隆基一把奪過,三兩下展開,瀏覽起來,眼中精光爆射,把捷報一再打量,然後就沒有了下文,好象雕像一般矗着。

“陛下!陛下!”

高力士、陳玄禮、李林甫、太子李亨大驚失色,忙喚道。

“哈哈!”突然之間,只見李隆基把手中捷報一拋,一蹦三尺高,一點穆穆天子威嚴也沒有。

“這個……”哪有皇帝不顧形象,象個老小孩一般亂蹦亂跳的,陳玄禮、高力士、李林甫和太子李亨相顧失色。

讓他們更加震驚的還在後頭,只見李隆基大步一邁,風一般衝了出去。

“陛下,慢點!慢點!”

慌得高力士他們在後邊小心翼翼的提醒。

然而,李隆基卻是充耳不聞,好象沒聽見似的,只管跑就是。

“天大的勝利!大唐萬歲!”

突然之間,李隆基揮着胳膊,晃着拳頭,仰首向天,發出一聲驚天的大吼,宛若雷霆轟鳴,震人耳膜。

李隆基風一般衝到皇城上,只見大明宮外人山人海,涌到大明宮來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見到頭。

百姓揮着胳膊,晃着拳頭,扯着嗓子,吼得山響,脖子上、臉上的青筋清晰可見。

“天大的勝利!”

“大唐萬歲!”

李隆基一到來,百姓彷彿火藥桶被引爆一樣,立時瘋狂了,吼得更加響亮了。

此時的李隆基在唐朝百姓心目中是明君聖主,是他帶領唐朝走向強大,前所未有的強大,他的到來,無異於一劑興奮劑,百姓要不瘋狂都不行。

一時間,整個長安陷入了瘋狂!

(未完待續)

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68章 監軍到了!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29章 扔下去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5章 威震三軍第61章 勢如破竹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4章 完美勝利第14章 窮追不捨第11章 于闐解圍第39章 深埋大葬第14章 參贊軍機第19章 獻俘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30章 進軍大非川第43章 破壺口第52章 升一級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3章 釜底抽薪第8章 定計第47章 罪己詔第24章 重返前線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一)第15章 疏勒戰事第20章 兵不厭詐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下)第21章 一舉渡河第53章 狂飆突進第13章 縱橫千軍(下)第67章 不信!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50章 血戰破壺口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29章 進軍積石山第30章 血戰龜茲第16章 王維第21章 李龜年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10章 李林甫第22章 緊鑼密鼓第2章 摧枯拉朽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33章 是唐軍?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3章 自投羅網第5章 威震三軍第67章 不信!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11章 迎頭痛擊(上)第12章 撤軍第27章 再戰再勝第6章 李光弼第36章 翻雲覆雨第2章 第一寵臣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4章 千載良機第58章 強強聯手,超豪華陣容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13章 你是我的第30章 惺惺相惜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5章 此路不通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94章 吐蕃滅亡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94章 吐蕃滅亡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34章 波斯後裔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82章 邏些大火第56章 爲何?第7章 楊國忠第14章 凌煙閣第5章 吐蕃要報仇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61章 勢如破竹第23章 就打你!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33章 是唐軍?
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68章 監軍到了!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29章 扔下去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5章 威震三軍第61章 勢如破竹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4章 完美勝利第14章 窮追不捨第11章 于闐解圍第39章 深埋大葬第14章 參贊軍機第19章 獻俘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30章 進軍大非川第43章 破壺口第52章 升一級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3章 釜底抽薪第8章 定計第47章 罪己詔第24章 重返前線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一)第15章 疏勒戰事第20章 兵不厭詐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下)第21章 一舉渡河第53章 狂飆突進第13章 縱橫千軍(下)第67章 不信!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50章 血戰破壺口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29章 進軍積石山第30章 血戰龜茲第16章 王維第21章 李龜年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10章 李林甫第22章 緊鑼密鼓第2章 摧枯拉朽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33章 是唐軍?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3章 自投羅網第5章 威震三軍第67章 不信!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11章 迎頭痛擊(上)第12章 撤軍第27章 再戰再勝第6章 李光弼第36章 翻雲覆雨第2章 第一寵臣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4章 千載良機第58章 強強聯手,超豪華陣容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13章 你是我的第30章 惺惺相惜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5章 此路不通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94章 吐蕃滅亡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94章 吐蕃滅亡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34章 波斯後裔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82章 邏些大火第56章 爲何?第7章 楊國忠第14章 凌煙閣第5章 吐蕃要報仇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61章 勢如破竹第23章 就打你!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33章 是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