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李隆基瘋了

大唐天下sodu

罪己詔!

這是罪己詔!

歷代帝王下罪己詔之事多不數勝,絕大多數只是做做樣子,博取美名,落得一個善於自省的名聲罷了。象李隆基這般當着萬千百姓,一衆大臣下跪,仰天自責之事,在中國數千年曆史上是第一次。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罪己詔!

漢武帝《輪臺罪己詔》非常有名,那也只是下道旨意,沒有下跪,更沒有當着如此之多人的面。

實在是楊氏所作所爲讓人震驚,儘管李隆基心石如鐵,也是忍不住一陣陣自責,強烈的自責讓他放下九五至尊的尊顏,不得不下跪。

不如此,不足以當心中的愧疚感。

所有人,包括李昌國、李林甫、陳玄禮這些大臣,以及萬千百姓,個個震憾無已,睜大了眼睛,死盯着李隆基,一臉的難以置信。

原本喧囂的吵鬧聲如同被剪刀剪斷似的,一下子失去了聲音,所有人集體失音。

因爲他們太震憾了!

自古以來,皇帝的尊顏高於一切,不論皇帝犯了怎樣的錯誤,哪怕把天捅漏了,也不會承認,爲的是維護皇權。

象一代梟雄曹操,知錯糾錯改錯,卻不認錯。曹操曾經做過很多錯事,當他意識到錯誤後,開始糾正、彌補,卻從不認錯,不管是誰諫爭都不成。因爲他要維護他的權威,絕不能承認,只能偷偷改正。

正因爲如此,遭操落得了梟雄的稱謂。

李隆基當衆認錯,還是當着萬千百姓的面下跪,仰天疾呼,聲淚俱下,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出現過。這是華夏數千年曆史上的頭一遭。

是以,這事太有震憾了,李昌國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雙眼睛瞪得滾圓,一臉的難以置信。依他想來,李隆基肯定會怒髮衝冠,把責任推給楊氏。即使不是全部,也會是大部分。哪裡想得到,他竟然全攬在自己身上。

做爲帝王,而且還是一個取得非凡成就的帝王,能如此清醒的認識,能把責任全攬了,這種胸懷足以感天動地,李昌國暗贊不已:“怪不得開元盛世會成爲中國歷史上的豐碑。一千多年以後,仍是不能超越。不說別的,單憑這份胸懷就難以企及。”

楊氏作惡多端,所作惡事太多太毒,若是能攬上一小部分責任,就足以讓人讚揚;能攬過大部分責任,足以讓人讚不絕口;李隆基全部攬過來,無論怎樣讚譽都不過。

不僅李昌國如此認爲,就是萬千百姓和一衆大臣,誰個不如是?

“陛下萬歲!”

百姓心悅誠服。齊刷刷跪倒,衝李隆基叩頭,激動得眼淚直流。

“陛下萬歲!”陳玄禮最是激動,眼淚長流,彷彿當年那個雄才大略,勤於政事,而又善於納諫的明君又回來了。

李隆基一生分爲前後兩段,前半生勤於政事。舉賢任能,啓用了一大指賢才,把唐朝治理得花團錦簇。“開元盛世”成爲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千年以後。無人能夠超越。

除了李隆基自己不凡的才幹以外,還在於他善於納諫,從諫如流。最有名的,莫過於他與韓休之間的爭論,成爲一段佳話。韓休性格耿直,勇於諫爭,經常與李隆基發生爭執。作爲皇帝,老是和臣下爭執,這會讓人覺得很無能。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李隆基不僅沒有治韓休的罪,反而很欣賞韓休,要是幾天不與韓休爭論,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都知道,魏徵和唐太宗之間發生過很多爭論。然而,與韓休和李隆基之間的爭論相比,就差遠了。

勇於承擔責任,這是“開元盛世”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看着跪倒在城牆上的李隆基,陳玄禮特別激動,彷彿當年那個聖明天子又回來了。

有這種想法的不僅僅是陳玄禮,還有不少當年追隨李隆基的老臣,個個激動難已,不住抹眼淚。

“楊氏爲惡如山,朕之罪矣!朕向天下萬民請罪!”李隆基雙手按在城牆上,額頭觸地,重重叩頭,用力過猛,發出咚咚的聲響,額頭上很快就磕出了青包,然後破皮,鮮血直流。

這可把高力士嚇壞了,忙着前來攙扶,只聽李隆基大喝一聲:“滾!”

一個滾字如同驚雷,嚇得高力士差點摔在地上。他跟隨李隆基這麼多年,很少見到李隆基發如此大的火。

“朕縱楊氏爲惡,愧對天下,愧對萬民,叩幾個頭恕罪,這是輕的。”李隆基直言不諱,用了“恕罪”這個詞。

“陛下。”百姓激動難已,哭聲響成一片。

哭聲震天,百姓掩面而泣。

“楊氏爲惡多端,廢爲庶人,抄沒家財,誅九族。”李隆基眼中厲芒如刀,殺機瀰漫:“丞相、太子主理此事。”

楊氏已經滅亡,能剩下的人已經不多了,即使不誅九族,楊氏也活不出幾個人來。不過,這是一個名份,李隆基此旨一下,楊氏正式成爲罪人,以前的高位權勢正式成爲過眼雲煙。

“謝陛下!”

“陛下萬歲!”

李林甫和太子李亨還沒有領命,百姓就是一片歡呼聲,響徹天際。

“楊氏爲惡多端,用抄沒的楊氏家財彌補,若是不夠,就從國庫調銀。你們要記住,務必查清此事,不得放過一件。”李隆基衝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並待一句後,轉過身,朝皇宮走去,一臉的落寞,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

高力士忙着一干宦官跟了上去。

李昌國望着李隆基的背影,很是感慨,楊氏作惡如此之多,竟然讓李隆基這個千古一帝如此落寞。

想想也屬正常,這都是李隆基太寵信楊氏了,被楊氏迷惑了。在他的心目中,楊氏屬於高大全那種完美型的,當這種美好印象破滅之後,他能不震驚?能不難受?

李隆基腳步沉重,每一步下去都在打晃,彷彿隨時會摔倒,慌得高力士前來相扶,卻給李隆基喝退。

一雙眼睛空洞,如同行屍走肉般,李隆基沒有多少生氣,一步一步的朝後宮走去。

正走着,只見楊貴妃瘋了似的衝過來,衝到近前,一把抓住李隆基的衣襟,大聲嘶吼:“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

她吼得聲嘶力竭,俏媚眼中晶瑩的淚水不住落下,如同滾落的珍珠似的。

李隆基被她搖得不住晃動,兀自不覺,雙眼仍是空洞無物。

“他們冤枉楊氏的,是不是?是不是?你說話呀。”楊貴妃搖得更厲害了。

楊氏爲惡之事,已經傳到後宮,傳到楊貴妃耳裡,她很難相信,平日裡在她面前表現得跟完人、如同九世善人似的楊氏,竟然做出如此之多的傷天害理之事,衝出來,要李隆基問個究竟。

“他們是人,不是畜牲,不可能做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是不是?”楊貴妃吼得山響:“楊釗當着我的面救濟百姓,笑得很和善,給百姓銀錢,給百姓施粥,百姓感恩戴德,衝他叩頭。我親眼見到的,不會有錯,不會有錯。”

李隆基仍是沒有反應,任由楊貴妃搖來搖去。

“哎。貴妃啊,楊釗那是要博取你的好感,需要你的信任,他們那是在做假。”高力士心裡暗歎,卻是不敢說話。

“我們楊氏是善良的,不會做這些壞事惡事,不會的,不會的。”楊貴妃哭得更傷心了:“他們是人,不是畜牲啊。如此惡事壞事,只有畜牲才做得出來。”

楊貴妃的本性並不壞,他和李隆基一樣,一時間難以接受楊氏爲惡的事實。

楊氏爲惡之烈難以述說,任誰都難以置信。更別說出自楊氏的楊貴妃了,要不是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一聽就是真的,她壓根就不會懷疑。

“我要去問問百姓,要親口問問百姓。”楊貴妃問了半天,李隆基都沒有反應,只得去找百姓對質了。

一語未了,楊貴妃就痛了般衝了出去,高力士忙命幾個宮女和宦官跟上。

楊貴妃一邊奔跑,一邊哭泣,很快就衝到城牆上,放眼一瞧,成千上萬的百姓,個個激動難已,正在歡呼。

“打死這個賤人!”

“楊玉環,你這賤人,納命來!”

原本還在歡呼的百姓,一見楊貴妃到來,無不是氣怒不息,爆發出驚天的吼聲。

楊氏爲惡的根源在於楊貴妃,一見到她,百姓原本已經平息的怒火又爆發出來了。

“這個……是真的?”楊貴妃冰雪聰明之人,一聽見百姓的怒吼,就知道傳言是真的,要不然的話,百姓豈能如此憤怒?

要知道,以往她出宮時,百姓都是恭恭敬敬,哪裡有半點不敬?

“嗚嗚!楊氏楊氏,你們真是一羣畜牲!”楊貴妃痛哭,身子搖搖晃晃,摔倒在地上,頭一歪,暈了過去。

“貴妃娘娘!”宦官和宮女急了,忙衝上來把她扶走。

雖然楊氏滅了,可是,李隆基還未對楊貴妃作出處置。以李隆基對楊貴妃的寵愛,誰也不知道李隆基會如何處置?說不定不處罰她,反而更加寵愛了呢?

李隆基如同殭屍般走着,突然看見被人擡着的楊貴妃,沒有生氣的眼眸突然轉動,衝上來,把楊貴妃搶過來,抱在懷裡,打量一陣。

“啊!”突然之宰,李隆基爆發出一陣驚天的咆哮聲,如同來自來自的兇獸。

緊接着,抱起楊貴妃就跑走了。

很快的,一個驚爆的消息傳來,李隆基瘋了!

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9章 龍爭虎鬥第94章 吐蕃滅亡第78章 亂起第10章 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4章 吐蕃援軍第32章 決戰西域(二)第6章 勇猛無敵第2章 范陽精銳第71章 出兵石國第19章 自投羅網第23章 欽命將軍第48章 大軍出動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27章 進軍龜茲第19章 針鋒相對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9章 疏勒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4章 完美勝利第39章 深埋大葬第2章 分兵略地第71章 出兵石國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20章 兵不厭詐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12章 緊鑼密鼓第55章 唐軍來了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章 千古奇功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18章 意外的援手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52章 升一級第54章 不可阻擋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55章 封賞第11章 尋訪杜甫第60章 羣英聚第12章 第一猛將第2章 英風烈烈!第7章 天竺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1章 楊貴妃(上)第8章 世界中心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19章 自投羅網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1章 吐蕃入侵第31章 喜悅無邊第12章 千古一帝第8章 快快有請!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43章 報應來了第15章 最高機密第41章 一語解圍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42章 最後一關第3章 不服就打服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92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2章 英風烈烈!第41章 一語解圍第19章 特勒滿川第36章 一舉破城第11章 高手第37章 輝煌的勝利第61章 勢如破竹第12章 撤軍第48章 大軍出動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9章 疏勒第7章 楊國忠第56章 爲何?第11章 高手第3章 哥舒翰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15章 曲江池第11章 迎頭痛擊(上)第54章 信誓旦旦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68章 監軍到了!第71章 出兵石國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16章 王維第50章 毒計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7章 危在旦夕第37章 一言而決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9章 雷伊之戰第44章 安祿山的狠辣
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9章 龍爭虎鬥第94章 吐蕃滅亡第78章 亂起第10章 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4章 吐蕃援軍第32章 決戰西域(二)第6章 勇猛無敵第2章 范陽精銳第71章 出兵石國第19章 自投羅網第23章 欽命將軍第48章 大軍出動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27章 進軍龜茲第19章 針鋒相對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9章 疏勒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4章 完美勝利第39章 深埋大葬第2章 分兵略地第71章 出兵石國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20章 兵不厭詐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12章 緊鑼密鼓第55章 唐軍來了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章 千古奇功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18章 意外的援手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52章 升一級第54章 不可阻擋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55章 封賞第11章 尋訪杜甫第60章 羣英聚第12章 第一猛將第2章 英風烈烈!第7章 天竺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1章 楊貴妃(上)第8章 世界中心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19章 自投羅網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1章 吐蕃入侵第31章 喜悅無邊第12章 千古一帝第8章 快快有請!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43章 報應來了第15章 最高機密第41章 一語解圍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42章 最後一關第3章 不服就打服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92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2章 英風烈烈!第41章 一語解圍第19章 特勒滿川第36章 一舉破城第11章 高手第37章 輝煌的勝利第61章 勢如破竹第12章 撤軍第48章 大軍出動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9章 疏勒第7章 楊國忠第56章 爲何?第11章 高手第3章 哥舒翰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15章 曲江池第11章 迎頭痛擊(上)第54章 信誓旦旦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68章 監軍到了!第71章 出兵石國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16章 王維第50章 毒計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7章 危在旦夕第37章 一言而決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9章 雷伊之戰第44章 安祿山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