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武則天的決斷

這把短刀是這個將領用性命換來的,非常珍視,他送給李隆基這是把李隆基當作了非常重要的人。李隆基迴應一句“兄弟”,一下子把距離拉近了,讓他大起親近之意。

更別說,李隆基是楚王,是武則天的親孫子,是皇嗣的兒子,這身份尊貴着呢,即使這個將領送給李隆基再珍貴的東西,也不可能與李隆基成爲兄弟。然而,李隆基卻是把他當作兄弟,語氣很誠懇,不是作僞,要這個將領不激動都不成。

李隆基一下子博得了這些將領的好感,他們對李隆基的好感刷刷上升,大起親近之意。

李隆基在這個將領肩頭拍拍,這個將領紅光滿面,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跪坐在矮几上,他拔了頭籌,自然是格外歡喜。

“楚王,我這塊玉飾是從突厥特勤身上繳獲的,還請楚王收下。”立時有一個將領手捧着一塊玉飾上來,滿臉的希冀,生怕李隆基不收似的。

李隆基接過一瞧,這是一塊上等好玉,應該是西域美玉。上面刻着一隻狼頭,雕工有些粗獷,不似中原細膩精緻的風格,這應該是突厥玉飾不會有假。

突厥以狼爲圖騰,這是突厥獨有的標識,再加上獨特的粗獷風格,必然是突厥玉飾。

特勤是突厥大官,能從特勤身上繳獲,非常不容易,這個將領同樣珍視這塊玉飾。只是,李隆基讓他心折,這才把這塊玉飾獻給李隆基。

“好!我收下了。”李隆基滿心歡喜,給了這個將領一個擁抱。

“謝楚王。”這個將領非常歡喜,紅光滿面,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就這樣,將領一個接一個的給李隆基送禮,他們送的都是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有些是打突厥繳獲的,有些是打吐蕃繳獲的,有些是打契丹繳獲的……

件件都是他們用性命換來的,非常珍貴,李隆基全部收下了。

李仙鳧送的是一把小巧的金刀,這是突厥一個葉護的餐具。葉護,是突厥的重臣,能繳獲葉護的金刀,非常難得。

葛福順送的是突厥“設”的一根腰帶,這根腰帶上面點綴着金銀珠寶,珠光寶氣。只是其製作與中原大不相同,一瞧便知不是中土之物。

這根腰帶價值不菲,若是拿到市面上出售的話,賣一萬金也有人搶着買。

突厥的“設”,相當於唐朝的宰相。不說這根腰帶本身的價值,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價值連城了。

葛福順送給李隆基,這令李隆基非常高興,在心裡暗道:“如此珍貴之物理應珍藏之,當作傳家寶傳給後人,葛福順卻送給我,這是一件大好事。”

如此珍貴之物,絕對當得傳家寶了,葛福順送給李隆基,那是把李隆基當作了最珍貴的朋友、兄弟,只要李隆基再多加運作,就能讓葛福順追隨他。

當然,不是每一個將領都有戰利品相送,有人沒有帶戰利品,頗有些不好意思,李隆基不僅沒有計較,反倒是好言好語與之套着交情,這令將領們對李隆基的好感再增。

最後,李隆基回贈了他們禮物。這些禮物是李隆基的個人物品,價值並不大,但很有紀念意義,這令這些將領大爲歡喜。

“你們軍務繁忙,難得聚到一起,趁着這一良機,我們就一醉方休!不醉不歸!”李隆基當即決定,設宴款待他們。

“一醉方休!不醉不歸!”衆將大爲歡喜。

能與李隆基飲酒,那是何等的難得,沒人會拒絕。

酒宴設下,李隆基命人把張說、陳玄禮、薛直、蘇凡、裴孝恪、李寬、張小飛他們叫來相陪。

聽說陳玄禮他們出身千騎,引得這些將領好一陣驚訝,個個爭相結交。

千騎,是帝國最爲精銳的軍隊,大名鼎鼎,那是軍人心目中的“聖地”,無不以進入千騎而自豪。能見到千騎,是無上榮耀,要他們不爭相結納都不成。

與陳玄禮他們結納,和與李隆基結交沒多大區別,這是大好事,李隆基特別支持。

這次飲宴,盡歡而散。

李隆基在心裡暗道:“雖然離他們追隨我還有很遠的距離,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只要我再立下軍功,提升我的名望,就能讓他們追隨我了。有了他們的追隨,我在軍中的影響力就大多了,我隨時能調動十萬大軍。到了那時,就是武則天也會忌憚我。哼,太子之位誰敢與我爭?”

XXXXXXXXXXX

洛陽,上陽宮,甘露殿。

武則天頭戴皇冠,身着皇袍,威儀四射,端坐在寶座上。

狄仁傑、張柬之、太平公主、李旦、武承嗣這些大臣跪坐在矮几上,正在與武則天商議軍國之事。

“幸得三郎了得,打探到了突厥與大食勾結的消息,要不然的話,朕還被矇在鼓裡。”武則天先是讚揚一句李隆基,接着道:“照眼下情形看,天朝和大食早晚必有一戰!爲了在即將到來的這一戰中,天朝有更大的勝算,務必要先解決突厥。”

武則天不愧是中國歷史上的卓越政治家,已經看到了唐朝與阿拉伯帝國之間必然會爆發戰爭,這眼光非常了得。

阿拉伯帝國自從崛起後,就在致力於東進。尤其是優素福,更是野心勃勃,想要征服中國,他公然對他的兩員大將古太白和穆罕默德說“誰先踏上中國的土地,誰就是中國的總督”。

征服中國,一直是阿拉伯帝國的夙願。

而唐朝在致力於西進。唐朝建立後,先是滅了北方的突厥,再對高麗用兵,征服了大漠和遼東,在東方和北方已經沒有可以開拓的餘地了。至於西北,那裡山高林密,唐朝是有心征服青藏高原,只是太過艱難,只得放棄。

唯一能用兵的方向,唯一能開拓的方向,只有西方了。

是以,唐朝一定會西進。

阿拉伯帝國要東進,唐朝要西進,兩國必然會在中亞相遇,爆發大戰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兩國的大戰將在十年後,也就是李隆基朝正式拉開序幕,武則天現在就能意識到這一點,無論怎樣讚揚都不爲過。

當然,要想與阿拉伯帝國大戰,必須先得幹掉突厥,讓北方安寧。不然的話,唐朝會被突厥拖住,難以調集重兵西進,在中亞與阿拉伯帝國爭鋒就會不利。

“陛下英明!”狄仁傑他們對武則天是心悅誠服。

“都說說,有些甚難題。”武則天問道。

“陛下,要想一戰而滅掉突厥,所需的軍隊很多,至少需要四十萬。”狄仁傑率先開口,道:“這些軍隊大多是從全國各處調集,因所處的位置不一,所需的時間也不一樣。尤其是西北防守吐蕃的軍隊,要等到宋璟與吐蕃和談之後才能調集,所需時間更長。而且,還要招驀,還要訓練,這需要的時間也不短。臣懇請陛下,不要催促王孝傑,何時用兵,由王孝傑定奪爲宜。”

如此大戰,誰都得擔心,武則天有可能心急了,等不起了,就下旨催促王孝傑進軍,這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歷史上,有不少就是因爲皇帝嚴旨擲下,強令大將在不合適的時機出戰,導致慘敗。

武則天雖然了得,難保她不心急,狄仁傑這番提醒很有必要。

“嗯。”武則天點點頭,讚賞的道:“國老所言極是有理。如此大戰,要朕不心急也不成,若是朕心急了,國老,你得及時提醒朕。”

武則天就是武則天,她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在大事上從不糊塗,而且她的心胸非常寬闊。要是換個皇帝的話,很可能不悅了,她卻能欣然接受,非常難得。

“陛下心胸寬廣如海,臣佩服!”狄仁傑心悅誠服。

“還有麼?”武則天問道。

“陛下,如此大戰,不僅所需的軍隊衆多,就是錢糧也是多不可計。”張柬之眉頭一挑,道:“冬時已近,天氣即將轉冷,道路難行,百萬民夫運糧因難重重。”

武則天右手一揮,大氣的道:“告訴民夫,就說朕的旨意,此次運糧不算徭役,而是以軍功計。”

“陛下英明!”衆人齊聲讚道。

冬季即將到,頂風冒雪運送糧草,其困難可想而知了。要是沒有點甜頭,很難激起民夫的熱情,以軍功計就不同了。

唐朝武功極盛,對軍功的賞賜很豐厚。而且,唐人以立軍功爲榮。若真把運糧當作軍功的話,會激起百姓的熱情,頂風冒雪運糧也就不是問題了。

武則天這一手非常了得,衆人不服也不行。

“陛下,樑王的奏章。”就在這時,只見賈銘快步而來,把武三思的奏章遞過來。

“三思?他有甚事?”武則天眉頭一挑,有些驚疑不定,接過武三思的奏章,瀏覽起來。

“嗯。”武則天的眉頭挑了眉,有些詫異。

“砰!”武則天看完,把武三思的奏章重重砸在短案上,眼中精光閃閃,殺氣騰騰。

“陛下,何故發怒?”狄仁傑忙問道。

“你瞧瞧。”武則天把武三思的奏章遞給狄仁傑。

狄仁傑展開一瞧,手一顫,奏章差點掉在地上。一番瀏覽,狄仁傑額頭上的冷汗都流出來了,忙衝武則天道:“陛下,王孝傑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出裡通突厥之事,還請陛下明察。”

“王孝傑裡通突厥,從何說起?”李旦吃了一驚,忙問道,滿臉的震驚。

“樑王狀告王孝傑邀買民心,裡通突厥,意欲恢復李唐江山。”狄仁傑的冷汗更多了。

“這……”衆人額頭上的冷汗流下來了,目光齊刷落在武則天身上。

恢復李唐江山,那是武則天最忌諱的事了,她會如何處置?

衆人爲王孝傑暗捏一把冷汗。

第42章 斬盡殺絕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14章 自取其辱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37章 李旦求助第23章 勢如破竹第9章 盛大慶典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48章 金吾將軍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76章 輕取黑沙城第34章 勢如破竹第76章 女皇之怒第56章 阿拉伯帝國使者第24章 狼狽勾結第35章 陰謀第12章 安插人手第41章 睿宗復位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36章 中天竺滅亡第24章 人心所向第22章 此路不通第8章 李隆基獻計第31章 出兵天竺第68章 龍武軍第29章 突厥退兵第69章 大練兵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13章 毀滅日第23章 活捉贊普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13章 武三思第54章 類我!類我!第60章 服軟第17章 滅吐蕃?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39章 宮變(中)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41章 睿宗復位第35章 阿羅那很害怕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10章 揚眉吐氣第11章 軍權在握第18章 紛紛歸降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3章 活捉贊普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79章 東宮風光第13章 武三思第80章 大追擊第19章 贏得尊重第6章 一語解惑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14章 百里飄臭第4章 契丹滅亡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54章 類我!類我!第31章 同流合污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25章 增援豐州第76章 女皇之怒第70章 默啜慌了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7章 我有妙計第10章 揚眉吐氣第13章 張說來投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38章 東天竺乞降第62章 戰果輝煌第54章 類我!類我!第87章 《水調歌頭》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29章 血流成河第23章 勢如破竹第27章 大爭論第63章 一文一武第50章 窮追不捨第6章 李顯回京第76章 輕取黑沙城第70章 默啜慌了第45章 首戰大食第37章 分頭出擊第40章 殺!第42章 治理天竺第27章 全軍出擊第35章 陰謀第10章 揚眉吐氣第48章 奇葩聖旨第18章 振聾發聵第15章 踏上征程第45章 首戰大食第15章 信?不信?第29章 突厥退兵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22章 好大的魚
第42章 斬盡殺絕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14章 自取其辱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37章 李旦求助第23章 勢如破竹第9章 盛大慶典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48章 金吾將軍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76章 輕取黑沙城第34章 勢如破竹第76章 女皇之怒第56章 阿拉伯帝國使者第24章 狼狽勾結第35章 陰謀第12章 安插人手第41章 睿宗復位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36章 中天竺滅亡第24章 人心所向第22章 此路不通第8章 李隆基獻計第31章 出兵天竺第68章 龍武軍第29章 突厥退兵第69章 大練兵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13章 毀滅日第23章 活捉贊普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13章 武三思第54章 類我!類我!第60章 服軟第17章 滅吐蕃?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39章 宮變(中)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41章 睿宗復位第35章 阿羅那很害怕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10章 揚眉吐氣第11章 軍權在握第18章 紛紛歸降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3章 活捉贊普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79章 東宮風光第13章 武三思第80章 大追擊第19章 贏得尊重第6章 一語解惑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14章 百里飄臭第4章 契丹滅亡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54章 類我!類我!第31章 同流合污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25章 增援豐州第76章 女皇之怒第70章 默啜慌了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7章 我有妙計第10章 揚眉吐氣第13章 張說來投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38章 東天竺乞降第62章 戰果輝煌第54章 類我!類我!第87章 《水調歌頭》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29章 血流成河第23章 勢如破竹第27章 大爭論第63章 一文一武第50章 窮追不捨第6章 李顯回京第76章 輕取黑沙城第70章 默啜慌了第45章 首戰大食第37章 分頭出擊第40章 殺!第42章 治理天竺第27章 全軍出擊第35章 陰謀第10章 揚眉吐氣第48章 奇葩聖旨第18章 振聾發聵第15章 踏上征程第45章 首戰大食第15章 信?不信?第29章 突厥退兵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22章 好大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