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看着眼前的小正太李治侃侃而談,言談之間頗有幾分與年紀不符的老成。

拿起案臺上的小白兔奶糖楊帆直接懟進了小正太的嘴巴。

這下小正太也馬上閉嘴了!

哼,小屁孩一個,還裝着一副大人的樣子,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嘛!

看李治也吃得這麼香,李恪與西貝貨也嚐了嚐,瞬間便被小白兔奶糖的味道折服。

沒辦法,在幾乎吃不到糖的古代,很少有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不知不覺,案上的奶糖被幾人掃光,甚至還感覺意由未絕。

倒是西貝貨被小豆丁和小兕子兩個萌萌的小屁孩看得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剛纔因爲奶糖她可是擠兌說楊帆在吹牛。

搶了小屁孩的奶糖,雖然李恪也有些尷尬,但卻風度翩翩的拿起茶水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依舊是那麼風姿灑脫,依舊是那麼的俊俏英姿。

楊帆眼角抽了一下,有些嫉妒,男人怎麼可以長得這麼俊?

偏偏還沒有那種陰柔之氣,整個人陽光爽朗,這也太打擊別人的自信心了。

想想自己小帥級別的都有些自慚形穢,不知程處默、房俊這些大老粗麪對他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不想和這樣的帥逼多呆,楊帆開口問道:“不知殿下叫某來這兒有何事?”

李恪倒是沒有注意到楊帆的異樣神情,放下茶杯說道;“忠義伯也不要殿下殿下的叫了,你我年紀相仿,不如以兄弟相稱吧。”

對於李恪這樣的親近之意,楊帆倒也沒有拒絕,微微一笑道:“李兄之言,某豈敢不從……”

李恪心情大好,頓時呵呵大笑道:“楊兄……”,看着毫無做作,還是一如既往瀟灑自如的楊帆,暗歎不愧是父皇都看中的人。

倒是一旁的小正太舔了舔嘴角,橫插一棍,起身說道:“忠義伯,不知李治可不可以也這樣稱呼?”

詫異地望了小正太一眼,這些生在皇家的小屁孩果然沒有一個吃素的,這麼小就知道拉幫結派。

但哪裡能讓他如願,於是裝着糊塗道:“當然可以,以後就叫某爲兄長吧!”

這讓小正太有些傻眼了,自己只想多個朋友,可不想多一個兄長!

兄弟與兄長可是有本質的區別。

但事已成定局,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叫了楊帆一聲兄長。

作爲當兄長的,楊帆當然不能小氣,於是拿出了小白兔奶糖直接放進了小正太的兜裡,禮物收下,相當於這場認兄儀式正式成立。

小正太平白矮了一截,讓他有些鬱悶,可又拒絕不了小白兔奶糖的誘惑,也不好反抗,只好把不爽的心情發泄在奶糖上面。

西貝貨看着楊帆焉壞焉壞整蠱小正太的樣子,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一雙秀目彎成月牙兒,這讓楊帆看傻了眼。

見到楊帆呆愣愣的望着自己,西貝貨不由白了他一眼,只是怎麼看都是風情萬種。

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楊帆感嘆,幸好眼前的人是個西貝貨,不然真懷疑自己的性取向有問題。

不過還是忍不住打趣道:“殿下難道也要認在下爲兄長麼?某倒可以給殿下一個專屬的稱呼,叫‘老公’就行。”

“老公?”西北貨順着楊帆的話小聲的嘀咕重複道。

可能是在想這個稱呼有什麼特別的,《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裡記載:“七十老公,反欲何求”,這不是對老人的稱呼麼?於是一臉疑惑!

“嗯,老婆……”楊帆樂呵呵自娛道,袖口如同百寶箱一般拿出一面半尺有餘的特製梳妝鏡。

作爲女子,西貝貨怎麼能拒絕得了圖案如此精美、樣式如此新穎的禮物,目光吊滯地伸出白玉似的小手接了過去。

西貝貨她們很少出宮門,可能不知道‘老公’的含義,可是李恪卻是一個博聞多學的傢伙,野史、民間奇談也多有涉獵。

他當然知道這個詞的含義,嘴中茶水一噴而出,眼神在楊帆與西貝貨之間來回巡望,有些揶揄。

在唐朝以前,老公這詞確實是作爲老人的稱呼,可是自唐貞觀元年以後,在民間中有了另一層意思。

原來,唐朝貞觀元年時,有一個叫麥愛新的讀書人,考中功名後就嫌棄妻子年老色衰,想着再納小妾,於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桌子上:“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他妻子看到後,從中猜到了丈夫有了納妾的念頭,便提筆寫了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句子裡“新糧”與“新娘”是諧音,非常有趣。

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打動了,便放棄了納妾的想法,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就揮筆寫道“老公一片公道”,麥愛新也揮筆寫下“老婆一片婆心。”

這故事一時間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在民間,‘老公’‘老婆’一詞有了新的含義。

“謝謝老公……”

西貝貨不知其意,喜滋滋收下了禮物,還嬌嘀嘀道謝了一聲。

而楊帆倒也樂呵呵的回了一句老婆乖!

看着不知所謂的笨妹妹,李恪只能扭臉轉向一旁,不過,如果兩人真的對上眼,他倒也樂見其成。

咳咳……

乾咳一聲後,李恪拉着楊帆的手,轉到了剛纔的話題:“此次邀請楊兄一起下山,一是想感謝,楊兄的恩情李恪永記在心;二也算是離別之前的道別,本來是想秋夕之後再來府上拜別,今日偶遇,正所謂擇日不如撞日,所以……”李恪如今心情自然大好,神情舉止也就顯得更加親切。

“感謝?道別?李兄這是爲何?這是要去哪麼?”楊帆一臉疑惑,根本想不出自己哪裡有讓他感謝的地方。

原來,秋糧將收,賑濟之事也告一段落,李世民有感李恪之功,令其秋夕之後重新赴安州赴任。

雖然楊帆沒有直接出手幫助,可功德碑一事卻爲賑濟工作提供了充足的錢糧,要不然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

作爲賑濟工作的主事人,他當然得感謝楊帆,如果沒有賑濟工作這項政績,還不知什麼時候能將功贖罪,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返回封地。

聽完,楊帆不由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在記憶中,這個吳王李恪可是在貞觀十二年才返回封地安州,沒想到自己的無心之舉,讓他提早了兩年,看來,歷史也是可以改變的。

不過楊帆很快有點受不了,古人就是虛僞,兩個大男人,即使感情再好,難道非得拉着手不放來表示麼?

噁心死了!

不着痕跡的推開李恪的手,楊帆強笑道:“李兄過譽了,某不敢居功,這都是陛下英明,這都是朝廷的功勞,某隻是動一動嘴皮子而已,而且某大老粗一個,只會打架……”

李恪佯裝不悅,心情有些低落地道:“楊兄切莫自謙,更不必妄自菲薄,若敢說楊兄是粗人,那天底下豈不全是粗人?再說了,談笑間讓人俯首稱臣,這纔是最高境界,以後沒有能夠在楊兄身邊聆聽教誨,甚感遺憾,如果楊兄有閒,可以來安州做客,恪一定掃榻以待。”

楊帆嘴角一抽,這意思可是把自己誇到天上去了,真容易摔死。

這貨今天明顯就是前來求教去封地該如何做,剛剛纔兄弟長兄弟短的叫,正所謂,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現在總不能什麼都不說吧。

於是開口道:“此次李兄之所以會被罷官,就是因爲在封地嬌縱過度,今後當用義來處理政事,用禮來節制**,面對歌舞淫樂的誘惑,不得不慎重,這樣才能使封地邊防像磐石一樣堅固,永遠做到宗室連成衛國,外有忠君的美名,內有孝順的美德,你應該自勵自勉,日日長進……”

其實這些話,都是歷史上李世民寫給李恪勸誡書的白話版本。

不過正因爲這封勸誡書,李恪遵照執行,嚴於律己,成全了他在百姓心中的賢德之名。

只是如今時間線提早了兩年,也不知道這封勸誡書有沒有誕生,改一下作爲朋友的勸誡,這也是可以的嘛!

對於一個能與李世民談笑風生的人,楊帆的話當然能令李恪信服。

有些羞愧的站起身來,李恪深深的鞠了一禮,說道:“感謝楊兄的叮囑,恪一定銘記於心,時時警醒自己……”

而一旁的小正太李治,也是一副受教的模樣,激動得滿臉通紅,案臺下的小手緊緊握成了拳!

喜歡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請大家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更新速度最快。

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三百八十章誰是棒槌?第五百三十一章赴約第六百九十三章一順順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戰神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六十八章 夜話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一百四十章 差點着了道第二百六十五章夠無恥的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三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七百二十三章殺雞儆猴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五十章商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六百四十一章怒火沖天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一百六十五章 和親之策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傷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樑小醜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下子成先鋒將軍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了無痕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長生不老的美夢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二百八十二章 衝突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八十六章 對楹聯楊帆被虐?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一百六十章尷尬了第九十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六章偏愛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九十五章 魯莽犯上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七百零八章遊樂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六百零九章無地自容
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三百八十章誰是棒槌?第五百三十一章赴約第六百九十三章一順順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戰神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六十八章 夜話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一百四十章 差點着了道第二百六十五章夠無恥的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三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七百二十三章殺雞儆猴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五十章商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六百四十一章怒火沖天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一百六十五章 和親之策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傷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樑小醜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下子成先鋒將軍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了無痕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長生不老的美夢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二百八十二章 衝突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八十六章 對楹聯楊帆被虐?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一百六十章尷尬了第九十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六章偏愛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九十五章 魯莽犯上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七百零八章遊樂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六百零九章無地自容